《奧德賽》的第三個主題是遺忘,準確地說,是「遺忘」的威脅。返鄉不同於旅行,旅行一般意味著走向未來,即使這個未來...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1-09 20:48:52 | 回應:0
作者:Edith Hamilton譯者:宋碧雲出版社:志文出版社版本:1988.11 再版ISBN:9789575453114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名、地...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1-07 20:43:52 | 回應:0
《奧德賽》第二個主題是關於復仇。表面上最明顯的復仇當然就是奧德修斯大開殺戒,將所有求婚者殺死這一幕,是整個復仇...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30 21:26:32 | 回應:0
一、前言
這是讀過的第三本《奧德賽》:《奧德修斯返國記》,聯經出版,近20年前讀過的第一本《奧德賽》,時日...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26 22:03:50 | 回應:0
恐懼與慾望,人類最深層的兩種本能,Stanley Kubrick用電影來描述,Sigmund Freud用夢來闡述,城市則用她各種的模組(m...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9-04 07:45:07 | 回應:0
「令忽必烈最感興趣的是它們周圍的空間,一個未用言語充填過的空間」,在其中,「你可以在思想中漫遊、迷失,停下來乘...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7:41:32 | 回應:0
人們在城市中出生,在城市中成長,這個城市便是他的宇宙,就是他心目中理想城市的原型,即便這個城市是建立在不合理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6:59:24 | 回應:0
建築最早的目的是功能性的,之後,形制風格、裝飾藝術等等符號賦予了建築不同的差異性,傳達不同的意義,區分不同的階...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3:57:25 | 回應:0
菲朵拉,既是眾多可能出現的城市的替代品,也是理想城市的不理想的替罪羊。所有的城市都是菲朵拉,在製作理想城市這一...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1:45:05 | 回應:0
「那些彩色明信片並不代表莫利里亞,而是代表一座偶然湊巧也叫做莫利里亞的昔日的舊城。」
那老舊的照片並不代...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1:22:23 | 回應:0
旅行者的追尋永遠在自己的前方,也在自己不曾擁有或失去的過去。
每次的旅行總是向著未來,這一未來是伴隨著放...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10:21:12 | 回應:0
在吉爾瑪城,馬可‧波羅看到了四處飛行的飛艇,看到了開滿紋身館店鋪的街巷,和擠滿肥胖婦女的地下列車;但他的同伴卻...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1 09:44:08 | 回應:0
「記號用於標出一點,但同時又記號著那裏有一個記號」,這一點之所以能被認出,是因為這個記號與它之外的一切形成差異...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30 23:04:55 | 回應:0
城市喚起、挑動、建立起慾望,居住在城市,人們以為他在消費慾望,實際上他是城市的奴隸。
阿納斯塔西亞,一位...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29 21:16:13 | 回應:0
Italo
Calvino說,一本書就是一個空間。
讀者進入之後,透過時間在空間裡遊走,在其中,讀者亟欲找到出口。
...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8-29 20:47:42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