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2-15 21:08:50| 人氣9,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授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二)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光明如來將來的光德國土,所共聚的都是賢智的人,那個國土,又是琉璃為地、七寶行樹,總是很莊嚴的國土。

這樣的一片淨土,「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人人心清淨,人人開闊心胸,愛的虔誠,如規如矩,每個人同這樣的心,當然這個國土就清淨了,眾生都知道人人皆有一真如性。

人人真如本性,被煩惱埋覆了,所以「須修持六度莊嚴」。

獨善其身的聲聞、緣覺,(見思)煩惱清除了,心無煩惱,就是缺付出,缺六度,缺這一分走入人群,將他所了解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必定要了解苦諦,契苦諦;契,就是很密切去體會,這叫做契。

每一尊佛要成佛,必定都要經過了「四弘誓願」,行「四無量心」。

每一尊佛的總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做「四弘誓願」,任何一尊佛都不能缺少弘誓願。加上了身體力行,有願就要有行,身體力行,就是慈、悲、喜、捨。

「六度」就是要應萬行,因為眾生的苦千千萬萬種,眾生的煩惱是重重疊疊,無量數,所以要發揮,至高無上的智慧,身體力行,萬行。

佛陀因為他無所畏,對外就現出了那一分,自在無畏的德相出來,所以「一切功德智慧」,超過了世間一切萬物,沒有一種東西,佛不知它的道理。

那種智慧,根本無法形容,凡夫、二乘,包括菩薩,都所不能及,所以叫做不共法。佛還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修行必定要用耐心,要用精進心。

「無漏」就是已經法入心全都沒有漏失,記憶在心中能身體力行,不斷去力行。

不斷聽法,不斷身體力行,這都是因,法入心是因,身體力行,這就是果。

末世弘通妙經法則,名為三軌之弘經。第一、慈悲為室。第二、忍辱為衣。第三、諸法空為座。

「慈悲為室」,就是「弘經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想要去弘揚佛法的人,首先建立大慈悲心。

第一、慈悲為室,言弘經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

第二、要著忍辱衣,要穿起忍辱衣,就如戰士要入戰場,要先保護自己。堪任一切眾生之惡、障礙。

第三、「諸法空為座」。法,不要執著;就是弘揚經典的人,「宜住於第一義空」。

佛陀說「阿含」之後,開始八年的「方等」,再來就是「般若」,再來就是「法華」,若能將大乘法入心,自然培養慈悲心,自然心就柔軟,自然「諸法空為座」,無所執著,無諸煩惱。

佛陀對迦葉尊者,堅定的心的尊重與肯定,所以,佛陀向迦葉尊者,「先顯國淨」,將來成佛的那個國土清淨,不只是國土清淨莊嚴,而且他的眷屬皆是智人。

除了對佛的恭敬,也是憐憫應化眾生。不斷入人群,不斷在人群中應化,應眾生的根機,化度眾生接受佛法,所以能感應到無量智慧。

「國土危脆」,「人生無常」,境界現前,這叫做法寶。

這個境界現前在尼泊爾(20154月尼泊爾地震),到處所見的都是瓦礫荊棘,一大片的土地無不都是這樣。用菩薩的一念心,要如何去幫助他們,鋪平那些土地,化這種荊棘瓦礫,將來看看能否變成,一個很清淨、整齊。

所住的人都是經歷過了苦難,能夠反省,轉個心念回歸到佛的國土,「心淨則國土淨」,佛法回歸如來的故鄉,在那個地方救濟眾生。

學佛必定要好好用心,從發心開始,這念心必定要永恆。

修行,就是要斷除煩惱,煩惱斷除,心才能夠清淨無染著,無染著的心才能夠定,定而生慧。

戒、定、慧是三無漏學,修行者修行不可缺少,這要修的是無量數劫,時間不是短暫的三五年;無明煩惱,是累劫這樣不斷累積來的,不是一輩子有辦法掃除的。

這種無限量的境界,要一片清淨而定,這不是一生一世,要無量數劫修。

要修什麼?修福、修慧。福,是要入人群中去,去與眾生結福緣。用智慧,在芸芸眾生中修福,增長智慧。

修行的過程從聲聞,由緣覺。開始要從耳根聞法,了解了法的道理,要再用心思惟修,好好地思惟,好好地長期的時間來修行,要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不離戒、定、慧,這樣多管齊下。

須菩提「解空第一」,受佛教化。所說的「空」,不是空得什麼都沒有,「空即是一切事物,皆是因緣生滅法」。

時時用心在無漏法,戒定慧無漏法,要好好用心,發大心,要生生世世這樣來紹隆佛種,這就是修行的目標。

佛陀已經〈授記品〉中,大迦葉、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四位大弟子在聞法法會中,既然這樣站起來了,在佛的面前表達了他的心意,體會了佛法,了解佛法寶藏其實人人本具。

學佛就是成長慧命,慧命無形,法必定要納入心來,聽法、學佛,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修行不是一生一世,是長劫累積,要很長的時間,生生世世循著這條路,安全,沒有偏差的向前直走,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道路。(2022.02.15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9,11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授記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授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授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一)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