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所生子
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期待眾生能夠體會自己,發現自己原來都有如來本性,與佛同等智慧。
《信解品》人人對自己應該要有信心,相信佛陀的教育,人人本具佛性。自度度人,度人如度自己一樣,懇切,所以「愛之深誠教之切」。
付出,「付出無求最大愛」。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就是無所求的付出,這就是深誠的愛。
佛陀教化眾生,一大事因緣,不斷來回來回,就是在人群中。
父親已經將孩子,叫人將他帶回來,他本身也脫下莊嚴的服裝,換上了平常的衣服,工作的衣服,還拿著除糞的器具去親近大家。走過的地方就和大家互相勉勵,說「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
佛陀,用心的方便法,除了「苦集滅道」,「三十七助道品」,時時教誡。「三四、二五、七、八」,共是「三十七助道品」,要好好來修持。
「苦集滅道」,這是「四聖諦」,經過佛陀分析之後,這種「苦、集、滅、道」,人生就是這樣生活,這樣互相對立,這樣彼此惹是非、造惡業,這「四諦」之相。
有一位老菩薩,很好命,她四個孩子,有醫師、有律師、有老師,她這一輩子,賭博,她說很苦,輸也苦;沒事做,去玩,去那裡玩也這樣,那裡玩也這樣,怎麼這麼苦!有人就告訴她:「妳這麼好命還喊苦,整張臉,每天都這樣憂愁滿面,妳到底在苦什麼?妳這麼好命,孩子這麼孝順,妳在苦什麼?」「我就賭輸也難受,遊玩也難受,閒閒很無聊也難受。」就有人告訴她:「這樣好妳是不是去慈濟看看?說不定像妳這種人去慈濟,妳就會快樂。」
果然她就來慈濟了,投入環保,每天做得很高興,歡喜得每天都在薰法香。所以苦,真的是苦,讓她那麼有錢,孩子那麼孝順,但是太閒也苦,遊玩也苦,賭博也苦,很多苦。做什麼最快樂呢?慈濟。到現在已經做了慈濟,她開始快樂了。
「四諦法」,要透徹瞭解,「三十七助道品」,要用功。「四如意足」,是屬於「定」,「四念處」、「四正勤」屬於「智」。四如意足屬於定,「能定不動」的道心,叫做四如意足。也就是說「所修之法,如願滿足」的意思。
一是「欲如意足」。既然要修行了,法入心,法喜充滿,這種如意足叫做「欲如意足」。
「精進如意足」就是所修的法,專注在一心不散亂,這就是如願滿足。
「念如意足」念茲在茲,所修的行、所修的法,全都記憶不忘,都常常在腦海中,每天法聽之後,就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願滿足。
「思惟如意足」所思惟就是心所想的沒有忘記也沒有習氣。法入心,沒有漏失,如願滿足。若能這樣,這就是常住。
佛陀視眾生如一子,所有所有的眾生,不只是人類,所有有生命的動物,佛陀都是一樣,將他當作一個孩子,就如他兒子羅睺羅一樣,這樣的疼惜,這是一分天性的大愛。
佛陀來人間要來勸導眾生,不斷用慈言愛語,設種種方法,不棄眾生。
佛陀開方便法「三十七助道品」還有「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種種,還要教「六波羅密」、「四攝法」。
聽法用心聽久了,法真正就永銘在心。
佛陀除了這樣教我們,還誡我們,警惕我們,警誡我們「勿學其餘外道法門」。要守住正法;正知、正見、正思惟、要正念、正行等等。用心守護正法,所以叫做「勿復餘去」。
「和」,那就是「六和敬」,要六種「和」。「和」就是要互愛、尊重,互受愛尊重是多麼重要,而且,諸法要很調合適當,這樣叫做「正道」。
「六和敬」就是「和同愛敬」。
人與人之間要很和,要合、要和,還要彼此愛敬。
「內」,對內要自謙卑,叫做「敬」,僧的「六和敬」。對外要與人同修、對內要自謙卑,才有辦法對人恭敬。
「六和敬」中,「身和同住」。就是身體要和平共處。
佛陀四十幾年間所說的法,就這樣一直過去,佛陀覺悟的那剎那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那種覺性慧海的遼闊,眾生到底能夠體會多少?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說「四諦法輪」。「四諦法」,他就要說三次,五個人才能瞭解,確實人生是苦,「苦」從「集」種種世間的事物,來造成「苦」。所以,聽,接受佛陀的教法,這種「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
「三四」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佛陀來人間說法,「教諸行者勤行三四二五」。「二五」?「五根」、「五力」。這些法是佛法的根本,是聖所稱歎。
佛陀用譬喻佛與眾生的關係,如父親與孩子的關係。
「根」就是「能生之義」,「能生一切善法」。
樹根若扎下去,樹叢自然會不斷分枝、發芽,樹葉旺盛,或者是開花結果。就需要根很堅固,所以它會有纍纍的果實。這就是「能生」的意思,就是「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五根」堅固了,就能發生力量,「五根」、「五力」,能夠互相扶助,叫做「五力」。
修行最基礎,就是如何安住我們的心?這是一最基本的學道法,要先將自己的內心安住,心若沒安,道就不安。修學佛法,就像在舖一條路,路要如何舖得好,安穩又堅固,這條路要由心來鋪。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合起來叫做「三十七助道品」。
佛陀已經給這麼多的法,有這麼多的用具,用心、用功去付出,就有源源不斷的資糧供應,只要法瞭解「一理通萬理徹」道理全都透徹了,這種慧命的資糧,不只是滋養自己,也能滋養普天下人。
父子二人更親近了,接近之後,告訴他工作的方法,提供器具,糧食也都為他準備好了,這樣的「接近方法」。
佛法同樣要「傳法脈」,這個法脈就是平等,慈悲等觀,不論老幼男女都能夠傳法脈。因為人人本具佛性。
修小乘法的人,以為自己的煩惱都斷除了,因此獨善其身。要投入人群,要修到入人群中而不受染著,這才是真正「智德」現前。
佛法很重視的就是法脈相傳。
佛陀在世時,是「先三乘法,後歸一實道」。
佛陀用三乘法,循循善誘教導我們。直接說法,我們若聽不懂,他就用人、事、物,故事來說,用譬喻來說等等,反覆、反覆,長行文說一次,偈文再反覆說一次,不斷地,一個法反反覆覆,就是要助長大家將法聽進去,要記住。
《信解品》裡,那位貧窮子這樣出去外面流浪,長者好不容易把他帶回來了,帶回來,好好讓他工作,要安他的心,就要和他在一起,周圍還要有人同樣和他這樣做。這已經接近到能辦法說了,能談心的程度了,有信任了。
這是長者的智慧,父子相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來說,還不敢直接說:「你是我的孩子,我親生的孩子。」就只是「我像你的父親,你就像我的孩子,因為我的年齡較大,當你的父親說得過,你比較年輕,我把功夫傳給你。」用這樣的方式。所以,這是要度眾生,不是那麼容易,要把孩子找回來,實在是要用很大的心思。
無欺、無怠、無瞋、無恨、無怨,這都是要在我們的修行中,要有信力、有精進力、有念力、有定力、有慧力。這「五根」、「五力」,真正要好好地修,若這樣,才能無欺怠。
五根五力:
一、信根、信力
二、精進根、精進力
三、念根、念力
四、定根、定力
五、慧根、慧力
無欺怠等:
內不見昧心自欺之劣
外不見怠惰之相
口不言瞋恚怨恨之語
五障:
欺為信障
怠為進障
瞋為念障
恨為定障
怨為慧障
每天早上課誦,不是都「願消三障諸煩惱」嗎?障,不只「三障」,還有「五障」,這「五障」從哪裡來呢?就是從欺、怠、瞋、恨、怨,這五項造成我們帶著業,時時受障礙。所以要好好用心,這個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教法,留傳於現在,要好好用心接受。
學佛,信解受持,這是人人應該的本分事。既然修行,怎能不信呢?就是因信,才發心立願修行,所以修行一定要有信。既是信心堅定,入佛門來,要好好聽法,聽了就要解,聽若不了解,光是聽也是無「法」入心。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必定要信心堅定,還要精進,堅持精進的念頭,念念要繼續。要堅定,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才能成長智慧,這都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不只是信解,還要誠心,要無欺。
佛法的道場,正知、正見的道場。修行,不能離開「三十七助道品」修行這就是基礎「三四、二五、七、八」,這些我們一定要放在心裡。這條路要很穩,穩穩的,步步踏實走過去。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這位長者,已經接近了他的孩子,接近他的孩子,觀察他的孩子的行為,看他的孩子這麼老實,沒有什麼樣的缺點,真的是很殷勤用功。父親開始安心了,慢慢獻出了誠意的感情,要讓孩子知道,我與你相處,是很誠意與你相處,與你一起勞作,我都很誠意,讓這個孩子能身近,心也能貼心,身心靠近來了。
「我如汝父」汝如我子,如我所生的孩子一樣。這是譬喻五力,五根、五力,已經入世第一位。五根、五力,歸納在哪裡,知道嗎?知不知道?「三十七助道品」中,「三四、二五、七、八」。這就是譬喻已經道入心了。
修行者離開「三十七助道品」,就無行可修身心無法誠正信實。
父親用方便法,慢慢地接近,那時候真正接近了,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父子相認。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這是譬喻「七覺支」、「八正道」,能使行者,就是修行人,悟入見道。
除了「四正勤」、「四如意足」等等,「四念處」、「五根」、「五力」,再加上了,「七覺支」、「八正道」,這樣慢慢地讓他接近,能夠覺悟入道。若能夠這樣,慢慢地就會愈完整。
除了在四念處開始,一直到使用五根、五力,一直到七覺支、八正道,這樣愈來愈接近,這個時間要接著,不要讓它間斷了。「無間斷」就是一直接下去,不要讓它間斷,這樣才真正能夠見諦真理。(2021.11.2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