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領導者的迷思
兩千零六年八月廿七日的現在,台灣正在上演一齣擁護領導者與推翻領導者的戲碼,這樣的戲碼在小小的彈丸之地【台灣】,不知已上演幾回。反觀世界各地的其他國家,因政治上的鬥爭而產生的風波戰亂也有若干,但多半與種族有關係,而在台灣我們竟然是為了一個人,為了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陳水扁先生,而產生兩股相對立的勢力進行抗爭。
因此我們來想想,為什麼這樣的抗爭會產生呢?以及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一個國家能安定並且穩定的成長呢?而人類對於領導者的迷思又是什麼呢?
之於台灣日前的抗爭行動,可以縱括下列的幾點:
一、經濟層面:經濟成長率降低、失業率屢屢升高、貧富差距的加大
二、政治層面:政治弄權、逢迎拍碼的陋習、族群操弄
三、組織層面:國家機器的無能、缺乏長遠的計劃、急就章的處理態度與方法、缺乏體制完整的政府運作、急就章的處理態度與方法、政策規劃與實行的失誤
四、社會層面:教育品質低落、價值觀的急劇變化
五、國際層面:趨勢的轉型
這五項較為關鍵性的內容當中,其中有兩項深深牽動並且影響其他兩項的發展。也就是組織與政治(領導者)。組織的架構與組織的軟體建構,都再再影響處理事務的效率與完成率,同時也可以營造出令人安心的氣氛。因此組織的成熟度完完全全的影響第一項與第四項。而第二項則是強烈影響第二項、第四項、第一項,因此無論企業或是政府若能將第二項與第三項力求完好精良,則在實踐上相形產生的重大問題也就銳減許多。
首先我們來談談組織,組織上的架構若是過於繁雜,就顯得大而無當,缺乏效率與行動力,對於市場的反應也就相形的緩慢,因為在組織上的結構上,應力求精簡,去除不必要的結構與小組織,使整個組織能夠活絡,並且加強平行單位與垂直單位的溝通。而組織上的軟體建構,這在市場上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觀念,也就是【KNOW HOW】,筆者在此並不建議,由領導者來選寫,而是應由各單位選寫開會之後,形成的經典,並由執行長一一對於單一部門對於所撰寫的內容提出重要的問題,使部署能針對該部門所提出的經典採取修正。因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各單位真正的能夠獨立進行思考,而使得各部門的鏈結加強,並且完成遇到問題能立即反映並且處理問題的成功率,同時也迅速的提高效率,更有趣的一點,則是能夠連帶使得新進人員,以高速的時效中熟悉該職位的職掌與業務,也包含業務內容中所會遭遇的問題。
而針對領導者,一般我們認為領導者必須擁有許多才能,一位資深的企業主曾經這麼說過:「假如這世界上有一千人都十分努力,但終究只有兩百人能夠稍有成就,而這兩百人當中卻只能出現一名領導者,原因並不是其餘一百九十九人的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幸運,然而若單單只有幸運,這樣的領導者也無法長居,真正能夠長居領導者的位置上的人,具備了他個人的特質,這個特質我們可以稱為魅力。」。
企業的長久,倘若依賴一位領導者,那麼這樣的企業必定過不了多久就勢微,因為它的組織無法支撐,因此由此可知組織的重要性,然而組織與領導者兩者缺一不可,缺乏任何一方的配合,都無法使得企業能持續的永續經營,再政府上也是如此。
一個領導人的特質足以影響底下的部署或是民眾,原因在於人類的奴性,我們可以看見再領導者底下並不缺乏,知識能力強悍的人們,但我們可以在許多例子中都可以看見,這些知識高超、能力超強的人也與一般只受到一般教育的人一樣,盲從於跟隨著領導者,這樣的狀態是最令我們憂心的。
正因為如此,在世界各地我們普遍性所見到的,幾乎所有的領導者,很多都並不是因為他有獨到的領導特質,而是群眾的造神運動所產生的。這樣產生的領導人,其在各方面的能力都顯得欠缺,更重要的他無法提供一個能夠安定穩定成長的方案,以至於大多領導者所採取的方案,立於短利的狀態底下。
一個完備的組織,產生錯誤政策的機會會降低,一個能夠稱之為真正領導者的領導人,能創造更為長久的利益。有了完備的組織與真正的領導者,就能對抗趨勢的不確定性。因此在筆者前述的第五項關鍵,反而就顯得不這麼具備產生絕對的影響力。當組織不夠完備,領導者的高度過低,所產生的動盪與損失就會無法彌補。
現在許多人都再問著,那麼台灣應該如何在創造奇蹟呢?
筆者以為,政府單位應立即採取統合所有產業,而規劃出海外的航空母艦,進而讓企業能夠與世界競爭,並且極力結合學術與實務上的關聯性,如此不但能創造出另外一個奇蹟,更可以永續經營,無論一個企業或是政府乃至於學術,一旦落於各自為政或者停滯不前,無法因應時代變遷,那麼就只有淘汰,因此 KNOW HOW 的建置,就在於符合變動性、提高機動性與高效率的目的而來。
草書於兩千零六年 八月廿十七日 午夜十一點廿十三分
PS:圖片來源
http://kimcuringa.artspan.com/lg_view.php?aid=38340&atid=&iid=39&lnkname=Photography&mgd_id=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