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古代,宗教與政治之間的合作關係,密不可分,而今亦同。當宗教勢力式微,不管是何種的團體其權力或是影響力逐漸降低之時,必然性的將找尋方式以求生存。
於兩千年之時,基督教派系列的宗教,紛紛提出末世之論,但經時間考證末世並未到來,進而加上許多資料的顯示,【基督】上帝之子可能娶妻生子或者是當時並未有復活的訊息紛紛出籠,導致基督信仰教派其地位遭受動搖,進而展開鞏固信仰的戰爭,也許說是戰爭是有點誇大,不過如果以信仰之間人口看成地盤,那麼宗教之間的戰爭只是從以前的武戰,轉換成文戰。
向來政治與宗教是密不可分,政治的影響力往往不及於底層民眾,以西方而言,在當時其政治的影響力只在於貴族,再由貴族發揮其對於下層群力分配者的影響力,進而影響民眾,如此可以清晰的知道,當時的君主事實上是遭遇危機,由於權力的四散,博取支持度也就相對的必須分享權力,但卻無從抗衡其勢力較大的貴族,也因此政治與宗教的結合其來有致,宗教的影響力普遍於底層,並且不分階級,而在古代的宗教大者則恆稱他者為異教徒,在當時宗教信仰的自由度極為受限,宗教為了擴大其影響力,攜手與政治當權者合作,當權者則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中心並且確立牽制貴族勢力的機制,進而納入宗教進入權力中心的操作團體,而宗教所帶來的好處也為當權者省去教育人民的氣力。因此至今宗教與政治之間的合作依然密切,只是過去的貴族,轉為現今的商人。
而今天的宗教也不一定是必須要高舉宗教的旗幟,而是主義,如果我們仔細的探查,即可發現主義與宗教之間的雷同性,更甚我們可以將主張也納入歸於宗教,如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理解到,權力在時代的變化。時代的演變,除了不可抗力的自然之外,其在人類世界中,權力轉變往往是決定時代突變的重要因素,也是趨勢風向球主因之一。
在驅魔神探這部電影中,故事的一開始,一把曾經殺死基督的神聖之戟被尋獲,並且尋獲之人像是著魔一般的開始行動,整部電影就是一場置入行銷,不但行銷宗教也行銷產品更行銷美帝主義,而電影勢必大賣座,此部電影除了炫麗的動畫,並加入了隱藏訊息在內,介於此無論只想看畫面娛樂的觀眾或者是想從電影中獲得什麼的觀眾,一概皆可被網羅,因此這部電影筆者預估,將會成為相當賣座的電影之一。
綜合以上幾點,確實是相當成功的行銷。
對於宗教的行銷:
在電影中,整部電影,充分的表達了現今人類對於基督信仰的質疑,並且在其中宣揚基督是無所不在,對於萬物自有安排,也強調善緣,所謂的善緣並不是樂於佈施之類的,而是真正的達成犧牲,犧牲並非是要犧牲生命,而是有著犧牲的精神。其實萬教不離本,要是我們將所有較正統的宗教放置一起比較分析,我們會發現其目的與真諦都是相同,只是所採用的方式並不同。其實到底有沒有上帝這件事情已經是不重要了,不過宗教的信仰口增加,就意味著其利益與權力分配的增加,如果我們記憶猶新,小布希美國總統在前日曾經公開的表示,宗教對於他治理國政影響事多麼重大,而當基督教派的信仰人口增加,也相同的增加小布希政權的支持率,這不禁讓筆者不得不如此懷疑著。
對於宗教有不少人提出地獄的理論,筆者以為地獄是一種恐嚇意含,比方說,在電影中不只一次的強調上帝的慈愛是多麼的不分彼此,那麼既然不分彼此也就應該不至於會有分野,而電影中上帝在人間的使者是天使,由天使來決定哪些人類可以上天堂哪些人類不行,並且在劇中強調著自殺的不可原諒性,只要是自殺者無論理由都不可進入天堂這到窄門,而地獄的設置自然就使人類產生恐懼心理而進而因為恐懼嚇止負向慾望,至於嚇止了負向慾望是不是就使人類的世界真的變好了,這恐怕得經過一場攏長的實驗才得知。朋友開玩笑的說:「你知道為什麼上帝讓惡魔存在嗎?照道理來說從劇中,我們可以知道,它似乎展現邪不勝正的意含,但是為什麼惡魔依然存在呢?其實阿!那是因為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惡魔了,那麼上帝也就不需要存在了。因為!他沒有工作了,人們幹麻信仰!」其實這話不是沒有道理,不過筆者以為,天堂與地獄的存在,如果我們將他看成人性的善惡共存,將之視為人類心理中善惡交織矛盾的掙扎,進而演變基督等神話故事來展現會比較適合。
劇中上帝、天使、惡魔,賦予了人的性格,充分顯現人類人性中的各個可揚善可鄙惡的特點,但是我們知道神是不可以犯錯的,因此劇中完美的在結局中,把上帝對於主角種種安排(對於人類可能所受的苦痛,並且並未獲得好報。),都將在最終的時刻給予大團圓的結局。
其中,上帝與惡魔雙方使徒,所扮演的角色是影響者,並清晰的釋出一個訊息,人的為善為惡都有選擇,並且你所選擇的將會導致你所產生的結果,這與佛教的因果論相近,但並不完整,筆者曾經對於因果研究並且下了結論,所謂的因果論:是無數的因,造就一個暫時性的果,並且暫時性的果,成為下一個無數因的其中之一。
驅魔神探,這部電影對於基督宗教的宣傳可真是不遺餘力,可恥嗎?筆者並不以為,在這個世界,我們也都用著各種不同的方式宣傳著各種主張或是主義,而選擇的是自己,因此筆者以為能夠宣傳的好,並且使用方式可被認可,這是該給予鼓勵的。
宗教同時也解決人類向來一出生就不斷對於自己存在產生的疑問,因此在劇中主角不斷的透過朋友、方式,拼湊整個事件的完整,這就是隱喻著人類對於自己本身存在的拼圖。
總之,這部電影對於宗教的行銷是相當成功的,不但對於善惡之間選擇後果的交代清楚,同時也宣揚上帝是如何的完美,更彰顯了上帝慈愛,當然也可以負面的解釋為,上帝對於人類的慈愛是一種恩賜,而人類更該珍惜上帝的恩賜,不該有所質疑。
關於電影中的商品行銷:
當置入行銷這個名詞被學者定義之後,就廣泛的使用在各種商業行為中,如今我們可以從每一部電影都可以發現商品的行銷,例如驅魔神探,在其中就行銷了各類的商品,有車、有香煙、有口香糖等等之類的商品。置入行銷的重點在於洗腦,不知不覺的在觀賞者腦中,留下印象以達到廣告的效用,現今的廣告,由於指涉的對象清楚,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拒絕被洗腦,因此置入行銷這樣的手法,在目前行銷方式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消費者與行銷者之間的牒對牒,將不會因為置入行銷這樣的方式,而畫下句點。行銷手法將會越演進越細膩,而消費者解析的能力也會越來越精進。
吸煙與反菸:
吸煙有害健康!
在美國煙商與反菸團體的訴訟一直不停上演,在整部電影中,主角基奴李維雖然無時無刻的在抽煙,但在最後一幕以轉變為口香糖,這是片商相當聰明的手法,一來可以獲得煙商的贊助,一來又不會遭遇反菸團體的抗爭,遊走在兩者之間誰都不得罪,又可獲得金源,實在是相當聰明的手法。不過對於真正的吸煙者來說,電影中的情節,筆者猜想大概無法動搖半分他們吸煙的慾望吧!至於打算與吸煙生活遠離者來說,這正好支持著他們戒菸的信念。
結論:
電影該看出什麼訊息嗎?
關於這點,向來是愛看電影的人會有的爭論點,電影提供了什麼呢?就像是一幅畫作,當我們看著畫作,有時能看出點什麼!有時看不出,重要的是並不是畫作的本身,而是觀者自身,無論你從電影中獲得了娛樂效果放鬆了心神,或者你從當中獲得什麼樣的啟示,這樣都好!當然你也可以看了一部電影之後大罵它是一部濫電影。電影應該要看出什麼訊息嗎?這個答案就留給看電影的觀眾本身去思考吧!
草書於 兩千零五年 二月十一日 清晨 五點十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