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說這番話,你會反駁我你不需要他人同情,但是有件事我還是要告訴你。你才不過活了十七年,在你打算像個恐怖份子般搞革命之前,應該還有許多事情你必須要知道。你爺爺活了六十歲,見過的世面何其多,我想他的『憤怒』和你體會的『激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出自感應少年二十一集】
「的確是很幼稚。不過他非常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罪孽會有多深。他絕不會像你一樣,用理論把自己的行為給合理化。你想達成的事情,到底是正義還是罪惡?就連這個問題,我想你都不願意討論吧!你這種人,只有用兩個字可以形容,膽小。為了達成自己的心願,不惜傷害別人,而且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還事先想好巧妙的藉口,你這個膽小鬼!」【出自感應少年第二十五集】
【感應少年】有幾集探討的問題很深入,已經不單純是純粹的犯罪偵探漫畫,而是探討哲學問題。
其中上面第一段話對劇情裡面,犯罪人的心態描寫剖析得讓我印象深刻,我懷疑對於所謂良心犯剖析法益侵害的重大、破壞社會秩序這些論述的意義到底何在,在他們眼中對於價值的判斷已經與社會共識相違背(而且未必就是錯的!),訴諸多數人的價值觀其實根本無濟於事,而且說穿了也只是一種多數價值的強暴。如果說他的行為是應該受到批判,那麼我們必須順著他的思路脈絡,就「事實」而非「法律」(價值)去擊潰他的信念,才能讓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第二段對劇情裡面犯罪人的心態描寫,我認為其實是可以適用在多數人身上。當我們對於某一件事情產生負面的情緒或感受時,我們往往會試圖把我們的行為予以解釋,使之正當化。問題就在於當我們未產生負面的情緒或感受時,我們未必會作如此解釋,這些例子小至不借筆記給別人明明就是不想讓別人不當得利,但是偏偏要宣稱是「為對方好」;大至對於刑罰制度或者是社福制度,以自己身為中產階級的背景為中心思考問題,然後作出風險評估後的結論,宣稱是「公平的風險分配」。我一直覺得這種思維是膽小鬼的表現,因為所謂如此的正義,其實都是在計算自己的利益得失,或者是安全感之後才提出的論點。偏偏他們都認為這是一種剛強的表現。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