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13 12:43:15| 人氣1,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視覺與觸覺(心理學作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3/4,有確實欣賞上課影片,關於本片的心得並且描述案例(兩到三個)。

(一)觸覺部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加州史丹福大學所作的「痛楚控制研究。分成兩個實驗組,假意分別告知其服用了止痛劑和增痛劑(其實都沒有藥效),然後藉著輕微電擊來觀察他們的反應。而誤認服用止痛劑的,忍耐力提高了;反之,則反應激烈許多。我記得其中的研究員說了這麼一句話:「他們的反應,反映出他們的期望。」他們的期望當然不是希望能夠減痛或增痛,而是認為已經得到了增痛或止痛的結果,而試圖表現出這樣的結果。前一陣子我外公得了痔瘡,我老爸老媽帶著他東奔西走。老媽拿了中醫開的藥問西醫詢問:「兩種藥物可以同時服用嗎?這些藥物真的能夠減少痛楚嗎?」醫生說:「這藥物它的成分我不清楚,不能斷言。但是如果他覺得有用,就是有用。」當我聽到「他覺得有用,就是有用」這一句話,覺得非常訝異。我們無形中判斷痛楚是客觀的,但是它本來就是具有比較與主觀性質。也因此無法精準地為痛楚分類、分級,只能描述與形容。而像是無痛分娩,因為麻醉的風險問題,不能注射太高量的麻醉劑。因此必須不斷藉著溝通,盡量向病患表達:「其實沒有那麼痛對不對?已經比剛剛好多了吧?藥效會慢慢發揮,妳有感受到了嗎?」每一個回答,都將塑造一個減少痛楚的結果。而藉著這樣的對話,拉長施用藥物的時間,以減少麻醉藥物的使用。預測與控制,以實現「小痛」等於「無痛」的美麗境界。

(二)視覺部分:一群觀眾為幾個黑色藍球衣的球員算數傳球數。傳來傳去,一個大猩猩忽然走過,在附近奇怪的捶胸跳舞,結果竟然沒有幾個人能夠發現。又或者是神奇的魔術師藉著變一個小魔術反而盜取手錶、問路運門的人巧妙的交換對象,我們一直像是傻瓜一樣,一次次點頭受騙。神奇魔術師盜取手錶一事,我去美國迪士尼樂園時曾經親身體驗。他忽將一頂帽子甩的老高接住,緊接著表演撲克牌的魔術,而這一連串的表演已經使你注意力不像剛開始那麼的集中。之後,等我離開的時候,他叫我回來,把手錶還給我。訝異的是,他除了跟我握過一次手之外,我並不覺得他有特別的機會得以盜錶,就像是粘立人抓張穎隔空抓藥一樣,他的動作無知無覺而且疾如閃電。有一句西方諺語:「打得高、打得遠,不如打得準。」而被轉移注意力的我,即使已經做了十二分精神集中的準備,但是因為目標錯誤,反而未達到預期。這些一連串的案例,給我最大的感想是:「視覺系統所能處理的是有限的。」我們無法避免忽略大於眼前的變化,而這除了我們不專心之外,更可能是因為我們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我們一直以為眼睛身為靈魂之窗,是最能表現我們相信的事實,「眼見為憑」就是最清楚的例子。但是倘若我們僅以視覺當作證據,未免過於疏漏了。因為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證明的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真的。」也因此,我們法律實務上常常會有,證人並未說謊,但是結果確與事實不符的狀況。他並沒有刻意要去陷害某人,但是結果卻可能意外形成一種羅織。也因此,像是英美法體系,只要辯方能夠達到「合理的懷疑」即可判決無罪,即是「寧可錯放一百,不能誤殺一人」的體現。

(三)結論:視覺和觸覺的接收,都是具有相對和選擇性的。而依照我們心理狀況的變動,常常不自覺地將接收的結果自然而然地選擇我們相信或想要的。或許未如選擇想吃的飲食一樣單純,卻是淺意識最真實的表現。言之鑿鑿,卻又怎麼可能不是錯誤鑿鑿呢?

台長: 高木
人氣(1,4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無法分類的海陸鍋 |
此分類下一篇:王者在鄰:泰男
此分類上一篇:深層的慾望:性(心理學作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