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10 02:42:05| 人氣1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繡品暫時性加固技術,搶救百年軒社文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李政財/臺南報導 相片一張no09091
雲林縣北港集雅軒今年與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除了進行一般
古物「北港集雅軒繡製綵旗」修復調查研究之外,亦將軒社中尚無文化資產身分之早期繡
品文物進行「暫時性加固」。臺南應大針對繡品文物材料和技術特性,研擬出一套暫時性
加固作業流程和規範,解決當前臺灣宗教性繡品文物所遭遇的困境。
臺南應大今日表示,臺灣宗教性繡品文物特色,大多為立體繡技法,運用棉花堆塑出立
體造型,常見到立體繡周圍的基底布在垂掛時,因為重力向下拉扯而撕裂變形,而繡線、
金屬蔥線和副料磨損鬆脫或糾纏的情形亦相當嚴重,每次將繡品文物展開使用及摺疊收存
時,必會一再造成繡品文物損傷脫落。
臺灣傳統迎神賽會中,繡品文物佔有不可或缺的角色,亦是各寺廟、軒社和陣頭出陣時
用來比拚較勁的重要裝備,藉以展現軒社陣頭的氣勢與財力,所以臺灣廟會中常聽到「百
百旗(奇)」和「無旗(奇)不有」等俗諺,即是描寫各出陣隊伍無不絞盡腦汁,重資訂
製各式精緻獨特的繡旗來排場,為世人累積了不少相當有看頭的繡製精品。//
no09091 集雅軒繡製綵旗修復。記者李政財攝




台長: 蔡本文
人氣(1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