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13 20:42:51|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台文系戲暱 讓舊台南衛戍院區活出新風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報】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師生共同合作的「戲暱」戲劇,在台文系台文講堂揭開台南府城的過往,他們利用日式建築風格,突破以往戲劇表演的框架,舊事、舊建築添上新的元素,溫馨的躍登舊衛戍講堂,讓舊台南衛戍院區活出不一樣的樣貌與風采。

 

「戲暱」戲劇展演,雖是成大台灣文學系「劇本創作與實務」課程的期末呈現,卻也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與專長培育計畫-府城文史紀錄與戲劇創作實務」的一環,課程內容融入台南在地的歷史,在劇本上不僅改編自台南真實歷史背景,也與「舊台南衛戍病院」緊密連動。

 

舊台南衛戍病院建於1917年,為日治時期由日本軍方建築供官兵病患使用的醫院,戰後更名為國軍八○四醫院,並於九○年代後逐漸荒廢。2003年經劃為市定古蹟,去年成大修建為台灣文學系館。

 

此次台文系「戲暱」,共演出《白花山櫻》、《真花園》及《麗都戲院》等三齣戲,皆以台南府城文史人物與地景發想的;諸如《白花山櫻》描寫八田與一的妻子「八田外代樹」以及朋友「陽子」的故事。編劇游乃祈表示,尋找台南地區題材時,偶然發現八田外代樹戰後選擇跳烏山頭水庫一事,於是開始朝「家」和「認同」等層面思考。面對戰後的日僑遣返,外代樹和陽子的選擇不同,陽子決定留守台灣,戲劇也在最後引起高潮,利用日本吉野櫻與台灣白花山櫻作比喻-「不管是吉野櫻還是白花山櫻,都是櫻花啊,只是名字不同、生長的地方不一樣而已。」

 

《真花園》則是敘述日治時期台灣藝旦的故事,當時文人歌詠藝旦並認為與她們吟詩作對為風雅之事,其實文人只是把藝旦當作玩物、情緒宣洩的出口而已。編劇張嘉容表示,台南曾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妓院,但近幾年因都市發展等因素被拆除,相當可惜;後來發現該區曾是日治時期的風化區「新町遊廊」,於是著手撰寫日治時期新町遊廊內藝旦與文人的生活軼事。

 

訂於16日演出的《麗都戲院》,則是從1980年代台南的國宅「貧民窟」和不遠的「麗都戲院」兩個區域發想,描寫關於住在貧民窟的「阿寶」與家裡開藥店的「阿芬」,因為偷溜進麗都戲院而想參加歌舞團,卻沒想到進入歌舞團後才發現盛況不再的辛酸。編劇洪佩瑜表示她是以真實背景為骨架,經過和他人的討論,構想逐漸被拉長、放大,最後拼出完整的血肉。

台長: 蔡本文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