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石德華的文章,其中一篇<幼的力>,想到昨天上課的趣事。期中考要到了,學生還是錯誤百出,迷迷糊糊,他們一點感覺也沒有,急壞了我們這些大人。幫他們複習造句和照樣造句,有人脫口而出,也有人腦袋空空,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有人造得通順優美,也有人的字句,怎麼看怎麼怪。
外面下著雨,我隨興比喻。比方說形容下雨啊!說它像麵條如何?大家大笑,說好難聽。對啊!一點美感也沒有,那我們要怎麼說才好聽?「麵線。」有比麵條好嗎?「棍子。」全班又笑。大家七嘴八舌,出來的答案,都很有趣。有人說:「像魔法棒。」很好啊!我說:「像天使的眼淚如何?」全班拍手歡呼。孩子們,對語言還是有感覺的嘛!
又舉例。早上有人說,老師的車子是金色的,這樣說就很美,也有人說是香檳色,而不是說土黃色之類的,感覺差很多。話沒說完,鐘聲響了,孩子們蹦蹦跳跳地說要去找老師金色的車子。那不是我的重點,但是他們都去了,這就是小孩。雨停了,圍在我車子周邊的,才真的是一顆顆金色的小太陽。
石德華說:「黃毛小兒,果真具有讓人重新再認識一遍熟悉經年陳舊僵滯世界的力量。這神奇力量的強大是因為雙扭力旋轉,既有火山爆發覆滅性摧毀力,讓秩序、紀律、從容、優雅、安靜與禪皆盡成灰,在滅絕的同時又能輪渦迴旋,再造出無邊的童心、創意與無名的愉快;那是自己原以為再走不回去的純真單一,或者說是,又見久違了那個以為早已從地表消失的自己。」
「與小兒面對面,我們被純真天光雲影的映照出一個無等差、不造作、簡單、直接的無垢小世界,我常在想,我們愛小兒,或許也是愛那在純真世界裡的自己。」
「不染塵的純真,令人著迷,能夠映照,小而彌大。」這是石德華所謂「幼的力」。
我深有同感。惱也孩子,喜也孩子。老師皺紋都是這樣長出來的,先讓我們被打敗,再用一些不經意的言語或行為,讓我們開懷大笑。呵!小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