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5 18:49:26|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技與我(一)地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我當初是理組班出身,對文學有很大興趣才轉至文組,但我對科學知識的熱情絲毫沒有消減過,反而比起之前欣慕之情愈增,因為過去學習帶有壓力,現在是抱持著輕鬆卻不馬虎的心態去研究、思考,我認為萬物的背後都有個依據,而那依據都有道理來佐證其存在的意義,雖然有些難解之謎至今仍未找出個答案,但是在推論出答案的過程中,是否就發現了另一個美麗的自然現象或是偉大足以名留青史的定理呢?

  這就一個絕對的定論,在瞬息萬變的宇宙中,什麼都是可能,也許也有以我們的理性思考不能去衡量的超自然事物,不過就我們所能達到的地步去認真追尋一個法則--即使是暫時性的,相信也可以帶來武陵人探索桃花源後的喜悅和成就感吧?科學對人類來說,已經是無法再後退了,就如同時間一般,只會往前不斷推進,而不會不自然的追溯於過去;因此,人類為了滿足自身不斷的慾望需求,竭盡心思不斷研發所謂新穎、方便、快速的科技,使這個世界愈加發達、愈加日新月異。但是我們所要探討的一點是:我們是否過於理智而忽略掉人原本擁有的人性?發明革新在事實上而言僅是少數菁英分子的任務或是使命,原本他們的出發點是良善的:「讓人類生活更舒適」,就是因為不便,所以思索改變;因為追求更美的境界,所以不惜一切妄想改造整個世界。這就是人類的科學狂想曲,這種曲子是會將人類拉進逸樂的地獄,而並非帶領人類進入天籟共鳴的天堂。

  試著思索人的身軀當初所被賦予的意義,就可得知過於依賴科技會有如何嚴重下場,只是不斷的退化罷了。不管是心還是肉體,就單純於這方面來說,廢退進用說還是合理的。不管如何,人類有時仍要正視自己被賦予肉體的意義,不需要為了簡便而忽略掉我們原本應發揮的能力,否則這樣的進步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頹唐。心志的萎靡不振外加身體四肢的不靈活,我想這不是為我們付出心力的科學家所樂見的,我們必須適當努力,找尋中庸之道,在傳統及現在中找個平衡點,減低它們彼此間的衝突,進而相生相輔,這才是真正科學人文所要帶給我們的一個嶄新意義。

  我很喜歡去科博館的感覺,尤其是那種沉浸於學海之快感,那真是無比的喜悅,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我一直秉持的信念,也是我為什麼快樂的原因,因為我為自己而讀書,在知識獲得的那一瞬間感到無比的快感。這次上了兩堂課,是關於地震及地球內部營力的作用產生的地層變化,關於這個領域,我覺得蠻有趣的,像是大陸漂移、海底擴張的學說激起了我過去對地科那種汲汲營營的激慕,內部軟流圈的活動,可能是促使海底擴張的原因,也是造成現今火山爆發的一個要素,令我不禁聯想,地球的力量真是深不可測,讓人有敬畏的恐懼產生。

  有關地震正是跟板塊的猛烈撞擊有相當大的關聯,台灣位於地震帶上是眾所皆知的,而東部的地震較西部來的頻繁,地震對位居東部的人民來說可以算是司空見慣,可是這無遑不是一樁好事:適時的散發累積的能量是安全的,若是超過一定的週期而未發生地震,那麼儲蓄的能量可說是一鳴驚人,一發不可收拾。就如同九二一大地震一樣,多少生命財產付之一炬,地震不僅造成直接性的傷害,像是山崩、地裂等,也會間接帶來火災等附加性的災情,所以地震的威力不可小覷,我們人類若是再向往昔一般目光如豆,不知記取寶貴的教訓。例如:在順向坡上築屋、抽取地下水、濫墾濫伐毫無節度,而我們總是犯下相同的歷史錯誤,一而再搥胸頓足,悔恨當初愚昧的自己。

  這些都只是枉然的事後後悔,對事實毫無助益。人類發展科技的行為動機是良善的,但是也別忘了關懷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追本溯源地球是孕育萬物的母星,其實應該推回到太陽的貢獻才是。如今我們與地球是一體的,唇亡齒寒,生死與共,不要自大到說可以以一己之力超越任何事物,畢竟人只是時間洪流中的一粒砂,光一秒前進的位移也許我們窮究數輩子也無法獨立完成,我們何不謙下為懷,相信尊重彼此生存的權利,共同為了活著的意義創造個契機呢?

  宇宙雖說可能是不斷的擴張,但是我們現今真有能耐旅行到遙遠的銀河系外,去探索理論中的鏡中世界或是另一個可發展生命的行星呢?我們的未來不可測,只知道不善加利用科技,把握我們所看到的現在,未來終究只是個未來,停滯在空間中等候我們人類已經不可能的到來。我們不要這個結局,相對論的意義除了實質上的質能互換、探索時間及空間的關係外,最重要的啟示是,對過去的人來說我們是未來,因為前人的孜孜不倦才擁有了我們的現在。對未來的人來說我們則是過去,我們現今不卯足全力捍衛這個地球,未來的子孫也許沒辦法把握他們可能擁有的那個未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惟心之意。看我們如何取捨,生與死,總是維繫在思索與放縱的那一線間,而思索的準則,決定於時空挪移的睿智。



p.s 兩年前的作業,都是寫成散文了.....難怪我分數不是很好。

台長: 蘇家立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