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台灣正式成立了三家台灣史研究所:中研院的台史所、政大與師大台史所。這或許是空前絕後的三家了,因為「台灣史研究所」存在的本身就是畸形。研究台灣史,本屬於歷史系的範疇,大可以就讀歷史系所就好,但因為台灣的歷史系所向來以中國史為主流、以中國史為「國史」,所以一些熱情投注於台灣史的學者在民進黨政府執政之後努力爭取到成立台史所(若不是民進黨執政,台灣史研究所應該也不可能存在吧),也為台灣史研究爭取一些資源。
不可諱言,近年來,研究台灣史的人越來越多,在歷史研究所中以台灣史為研究主題的學位論文已達四成之多,其他各個領域的系所(如:政治、社會、傳播、文學等)有關台灣史研究的論文也如雨後春筍。「看起來」台灣史研究成為顯學,學界的新生代也越來越多人關注台灣的歷史,但是,台灣史研究是這十幾年才興起,目前也還處於起步後的發展階段,還需要更多紮實與多元的研究吧!
研究台灣史的人經常面對兩種成見的挑戰:
1.台灣的歷史時間那麼短(四百年與中國的五千年比起來),有什麼好研究的?
2.研究台灣史的就是支持台獨的!
身為台灣史研究所的學生,我想要冷靜、理性的來面對這些質疑。我想歷史研究與歷史的長短沒有關係,研究歷史是想瞭解過去的事,因為我生長在台灣這個社會,我想瞭解台灣過去的情況以及台灣如何演變成現狀,這與台灣歷史的長短無關(如果時間短的歷史就不用研究,那麼美國史也才兩百年啊)。而且研究台灣史也勢必會牽涉到與台灣密切相關的中國、日本、美國或荷西時代之後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擴張和全球化,台灣史不只研究「台灣」啊!
有時想想,覺得歷史研究似乎總與「立場」分不開,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也都有學者研究台灣的歷史,但是他們的歷史解釋大概都有不同的立場與關心的焦點,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研究台灣史該站在怎樣的「立場」上呢?我想我們在台灣研究台灣、在台灣看台灣,一定會有自己的主觀與盲點,但是一定是由台灣的主體性出發,總不可能站在中國、日本或美國的立場來看台灣吧?!對於統一或獨立的議題,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目前在台灣似乎還是很多人「恐獨」,認為支持台獨是天大的錯事一般,我想雙方還是互相尊重就好,民主社會就是可以容忍不同的意見吧!況且,有更多人不在意或者不堅持統一或獨立吧!
我想每個社會裡,都有人對歷史不感興趣,尤其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都沒興趣研究歷史。但是台灣實在是很特殊的地方,「台灣史」與政治議題之間異常敏感,中國人學中國史、日本人學日本史、美國人學美國史在他們國內都毫無異議、不成問題,台灣人學台灣史在台灣可就成了很大的問題,連中小學有關歷史的教科書或課程要更動都引發很大的爭議。你說,台灣社會是不是很有趣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