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問宅答 NO!你搞錯了! 御宅十大冤案
大家都在講御宅族,媒體整天也在版面上「宅」來「宅」去,彷彿只要冠個「宅」字,就能說明一切。御宅,究竟是何方神聖?你對御宅有多少了解?又有多少誤解?
冤案編號01「御宅」是什麼啊,是很華麗的大房子嗎?
誤.會.啊!!「御宅」為日文「」的漢字寫法,念法為:「OTAKU」。最原始的主要意義,除了「貴府」、「府上」,同時也是一種略帶尊敬意味的「第二人稱敬語」,與中文的「您」有點類似,但使用時機較為有限,在日文中,面對不太熟悉的對象,通常還是以「」來敬稱對方。
然而,現在的「」(或「」、「OTAKU」),之所以延伸出「對某種事物有超乎常人的專精與狂熱,甚至喪失一般社交能力」的意義,與一九八二年在日本播出的動畫《超時空要塞》有所關聯。當中動畫主角彼此以「」取代「」(你妳)的互稱,遂在動畫迷之間造成流行。及至一九八三年,評論家中森明夫在漫畫雜誌《漫畫》專欄中,正式提出「」一詞,用以稱呼「無內涵的動畫、SF迷」,這是「」在媒體的初次登場。
一九八八年起,日本發生震驚全國的連續誘拐殘殺女童案,一九八九年逮捕凶手宮崎勤,在其住所發現許多動漫相關資料、限制級漫畫、同人色情影帶和同人誌等,媒體開始自主連結「ACG界」(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即動畫、漫畫、電玩遊戲)等次文化、「」與「宮崎事件」,將「」用以指稱「沉浸在自己的動漫世界,無法融入正常社會者」,並加以大肆躂伐。
九○年代初期,自稱「OTAKING」的動畫製作人岡田斗司夫推出《翼~王立宇宙軍》、《海》等作品,並積極宣揚主張的「新論」——「」是指「極為關心次文化,並擁有高超的情報蒐集與分析力者」,亦即目前「對某種事物有超乎常人的專精與狂熱」的解釋。
然而,在日本由於「宮崎事件」衝擊過大,加上彼時媒體一知半解的廣泛使用,「」一詞的鹹魚翻身,要到這幾年才略有成效;但在台灣,由於「」的漢字寫為「宅」,而近年多樁社會案件涉案者多有無業在家或不善交際等共通點,媒體便將只要是「待在家裡不外出、少與一般人往來」的人,通通冠上「宅」字;甚至因為對象大部分為男性,便生出「宅男」一詞,造成大眾對「」、「御宅」的誤解與混淆。
冤案編號02御宅族每天就是無所事事,家裡蹲?
冤.枉.啊!!「御宅」雖然有個「宅」字,卻跟「整天躲在家裡」沒有太大的關係。在家裡蹲著、不事生產的族群,近年稱之為「NEET」(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最早起源於英國,指的是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也不參加就業輔導,完成學業後又回到家庭,依賴父母照顧及經濟支援、終日無所事事者,通常出現在已開發與經濟快速成長的國家。美國稱其為「歸巢族」(Boomerang Kids)、中國大陸稱為「啃老族」、香港則稱之為「雙失(失學失業)青年」。在台灣,則因為近年「御宅」一詞的流行,加上誤解「宅」字,遂有尼特族與御宅族的混淆情形。
御宅族與尼特族的不同,在於御宅並非完全足不出戶,也不是與他人完全沒有交集往來。與非同好相較,御宅族較少出門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喜好事物(動畫、漫畫、電玩)多半都是在家進行的娛樂,再者也因為這方面的娛樂通常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才能完結,是以只好犧牲外出機會。但,基於自己對次文化的熱愛,御宅族還是需要時常走訪相關地點、參加活動,以吸收、獲得最新資訊。且次文化產品通常所費不貲,除非家財萬貫,否則御宅族也需要透過工作獲得收入,來滿足自己購買收藏的喜好。或許有部分的尼特族具有御宅族的特色,但御宅族並不完全都是尼特族,更不是只在家裡蹲。
冤案編號03只要有蒐藏習慣的都是御宅族?
不.一.定。首先,御宅族雖然對次文化極為喜好,但以御宅族研究者岡田斗司夫的說法,真正的御宅族,比起收藏次文化相關產品,更重要的是具備「對次文化的高超情報蒐集與分析力」,在這樣的定義之下,收藏品的多寡與齊全程度,便不是最大的評量重點。當然,有不少御宅族會以自己的收藏為傲,但我們可以說,這是具有「」(Mania,狂熱者)性格的御宅族。
再者,一個具有「」性格、又有過人資料彙整力的收藏者,能否歸類為御宅族,也要看對方專擅的領域是什麼。假如是圖書、唱盤,甚至是郵票、古董、時尚名牌等主流定義下的物品,即使對該領域學識堪稱活百科,也不能算是御宅族,真要給個名詞,姑且說他們是一般的收藏達人(Collector)吧。
冤案編號04是不是常常上網就會變成御宅族?
誰.說.的?現今的御宅族雖然有許多資訊要仰賴網路,但這年頭很多人不都有網路依存症?相較之下,若是沒有網路,御宅族一樣有能夠滿足自我興趣的方法,畢竟動畫、漫畫跟電玩,都不是非得有網路才能進行的活動。
御宅族與網路的關係,最大的部分除了資訊的蒐尋,再者應該是透過網路相互連結的族群。而這部分跟其他非御宅族的行為沒什麼差別:有偏好的網站、有固定的網友、有自己的語言。對網路依存的程度,跟是不是御宅族,沒有絕對的關係。
冤案編號05女的御宅族是「腐女」嗎?
不.是.哦。御宅族並無特定的性別指向,如果我們在不誤解意義的狀態之下,將御宅族中的男性稱為宅男,女性則可直接稱為宅女。事實上,在日本亦會直接以「女」(宅女),來稱呼女性御宅族。
近年流行的「腐女」一詞,指的是喜歡閱讀BL(男男愛情漫畫Boys’ Love)題材作品的女性,她們嘲弄自己為「腐女子()」。由此可知,宅女與腐女,在於熱愛與專精對象的差異。
另外一個容易混淆的是「同人女」。所謂的「同人」(),在動漫文化中,指的是「不經由商業出版,由作者自費出版的作品」,例如取當紅動漫角色重新創作故事,或是以演藝偶像為自己的故事主角在網路上以部落格文章的行式發表只能稱之為同人作品、同人畫作或同人小說等,必須要以紙本型式出版所產生的作品才稱之為「同人誌」。由於不少腐女會以同人的方式,進行BL觀點的創作,致使兩者有所重疊。但不是所有的同人女都是腐女,腐女也並非都會進行同人創作;而部分腐女當然會有御宅族的特色,但也不是所有的女性御宅族都是腐女。
冤案編號06御宅族沒事就愛萌一下?
不.見.得。「萌」,本指草木發芽之意,近年被ACG界愛好者用以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所謂的「萌」,可說是「個人因對象的某些特徵,產生燃燒般的共鳴感」,原本所用的詞語應該是「燃」(燃燒)之意,但由於「萌」和「燃」的日語發音相同,電腦在日文輸入判斷漢字時,「萌」排序在前;而動漫喜好者認為「萌」更能形容他們對事物喜好的狀態,遂成流行。
由於「萌」是相當主觀的感覺,不見得所有的人都會被同一個對象或同一件事物「萌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判別基準。事實上,ACG界當然自有一套會令人生出「萌」感的特性歸類,但並不是只有御宅族才會有「萌」。
冤案編號07御宅族都愛去女僕咖啡廳?
也.沒.有。近年流行的女僕咖啡廳,雖是由日本秋葉原電氣街開始興起,店內的服務生也都參考動漫中的女僕角色,從穿著、打扮到言語行為,幾乎全盤移植,但服務客群並非全部都是御宅族,也並非所有的御宅族都熱衷女僕系。
再者,由於受歡迎的女僕咖啡廳多半需要預約,甚至限定消費時間,部分店家消費亦高,種種條件對御宅族來說不甚親切,是以不見得所有的御宅族都喜歡到女僕咖啡廳「當主人」。而會前往女僕咖啡廳的,除了部分御宅族之外,也有非御宅族的動漫愛好者,一般大眾也會基於好奇前往一探究竟。
冤案編號08御宅族要嘛都不修邊幅,不然就是打扮成動漫人物?
搞.錯.囉。關於「打扮成動漫人物」,即是所謂的Cosplay,跟御宅族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反而跟「同人」比較有關。Cosplay最初是在同人誌特賣、展覽會場出現的節目或活動,有的是為了吸引買氣,有的純粹是為了活絡氣氛;後來因為愛好者眾,出現機率便愈來愈高。但同樣地,並非所有的御宅族都會Cosplay,也不是所有的Cosplayer 都是御宅族。
至於御宅族最常被人詬病的穿著習慣,其實說穿了,也不過是因為御宅族平日忙著專注於自己喜好的領域,對於時尚流行比較沒有時間或興趣去注意。這樣的情形也不是只發生在御宅族身上,何必在這件事上只對御宅族拿放大鏡挑剔?
冤案編號09御宅族是不是都只會用鍵盤溝通,面對面就不會講話?
沒.的.事。首先,如4號冤案所述,御宅族不見得有嚴重的網路依存度,因此也就不一定會出現重度網路使用者的「只能鍵談不能見面談」的狀況。當然,或許御宅族會在言談中出現動漫色彩濃厚的語言,但也有不少御宅族能夠在「虛構」與「現實」之間完美切換,是以不能一言蔽之。生活中言談無味的人比比皆是,至少御宅族能夠共同分享的世界,可是趣味知識兼具的。
冤案編號10御宅族鎮日沉迷收藏,不事生產,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沒有?
才.不.是。從御宅族的角度出發,由於御宅族具備「情報蒐集與分析」的高超能力,假使能夠將此一專長善用到職場上,必定能夠獲得過人成就。再者,從消費市場來看待御宅族,自九○年代起,次文化的快速產出與發展,以及熱中人數的激增,使得次文化市場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吸引許多企業的目光。不論是愛好追星的Fan、重視收藏的Collector與Mania,到專注研究的OTAKU,對於熱愛的領域,都有強大的消費意願,甚至能夠從被動的消費端發揮創意,轉為主動的創作生產者,進而吸引非御宅族的消費者。由此可見,御宅次文化的力量,確實不容小覷。
以上風特派員加以小小編輯~謝謝各位看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