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只美國「不誠實的油品貿易商與製造商,買了大豆油跟葵花籽油,加了銅葉綠素染色,用beta胡蘿蔔素增添香氣,拿來混充橄欖油。」歐盟也有,食藥署就懷疑「進口油原產地就含銅葉綠素」。
懷疑又如何?反正歐盟有定容許量,油商可辯稱那些葉綠素是自然界存在的。所以別迷信歐盟所謂的食安高標,畢竟橄欖油是歐盟重要的出口商品。
如此說來,不是台灣商人特別精明歹毒,而是呆歹灣人反應太過理盲濫情了?
相關新聞
美國也有! 橄欖油摻假成全球現象
別拿銅葉綠素亂嚇人
棉籽油美國吃多 大陸生產多
綠色沒告訴你的事
泰山、福壽3款油下架 喊冤都由西班牙原裝進口
食藥署懷疑「進口油原產地 就含銅葉綠素」
捍衛食安 「邊境管制」啟動
大廠問題油 指向西班牙同公司
西國油商 否認賣問題油
西、義橄欖油有無「染綠」? 40天內公布
泰山:銅葉綠素自然存在 學者:不太可能
泰山質疑檢驗方法 邱文達:經美加認證
查問題油 高檢署要求使館介入
義大利進口橄欖粕油 也「染綠」:繼福懋油脂從西班牙進口的橄欖粕油,被驗出含銅葉綠素後,另一批從義大利進口的奧利塔(Olitalia)橄欖粕油也因同樣原因,被擋在高雄港外。協憶已經決定辦理退運,對於自家進口的油品不合格,協憶有限公司兩周前就已通知義大利原製造商,義方卻堅持沒有添加銅葉綠素;甚至,義大利食用油工會也回覆表示,油品在製造過程中就會產生微量的天然銅葉綠素。森森、momo則說:進口義橄欖油 不會下架。
食品詐欺 是全球問題
奶粉、牛肉罐頭 英爆食安問題
美食品商怕挨告 不敢隨便「天然」
化工食品誆天然 美層出不窮
眾多鱈魚商品 並非真鱈魚
黑心食品爆不完 日本消費者反擊(詳參【圖博館】:日本黑心食品) 日食安出包 爆食材標示不實
騙了日本民眾9年半!日本高島屋食材造假
消基會抽樣:蝦球沒蝦 雞蛋布丁沒雞蛋
消基會批攏係假 業者反擊:嬰兒油有嬰兒?
雞蛋布丁沒雞蛋 有人拒買 有人無感
研究證實 吃紅肉不會提高死亡風險
馬肉風波難平息 荷蘭再現
價格難敵便宜山寨貨 真正食品乏人問津
世衛生組織:1個炸雞腿毒性 相當60支香煙(詳參【圖博館】:《幹嘛要抽菸》)
美國也有! 橄欖油摻假成全球現象 TVBS 2013-10-24
油品摻假的風暴,其實不只有台灣,在歐美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美國加州曾經有學術單位抽查市面上橄欖油,卻發現五大品牌中,竟高達7成3不符合國際標準,其中除了品質氧化之外,也有業者摻入劣質的低價油品充數,為了解決問題,美國官方建立所謂的「食品詐欺資料庫」,請來科學家模擬黑心商人可能造假的方法,希望杜絕這些黑心食品。
西式料理少不了它,說是液體黃金不為過。美國NBC新聞報導:「特級初榨橄欖油。」
但橄欖油,最近被歐盟列為10大容易被造假食品的榜首,這個風暴同樣席捲美國。美國NBC記者:「當你付出特別多的金錢,以為買到特級初榨橄欖油時,其實可能被詐欺了。」
橄欖油,光在美國有高達3億美元,合台幣88億的市場,多年來一直藏著不為人知的黑心商機,甚至可說是大統事件的國際版。美國作家穆勒:「不誠實的油品貿易商與製造商,買了大豆油跟葵花籽油,加了葉綠素染色,用beta胡蘿蔔素增添香氣,拿來混充橄欖油。」
這位調查性報導作家穆勒,發現廠商為了暴利,把低價油品加工,卻謊稱是extra virgin等級,所謂特級初榨,除了他,加州大學也有教授,針對186個市售橄欖油調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弗林:「檢驗後發現,結果不太妙。」
他發現在5個銷售最好的進口品牌中,高達73%沒有達到特級初榨的國際標準。美國NBC新聞報導:「包括氧化或者品質低劣不符標準,甚至摻假加入低價油品。」
橄欖油零售業者:「橄欖油的製造極費人工,而且耗資甚鉅,因此『食物詐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美國媒體越來越關注,因為當地光2012年的食品詐欺案,竟比前一年多了60%,為了根本解決問題,美國官方的藥典委員會,還建了「食品詐欺資料庫」,請了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擬黑心商人會怎麼造假。美國藥典委員會資深總監利普:「譬如研磨黑胡椒吧,可能都是摻假的,你看植物的莖或者澱粉,任何看來像灰色碎粒的,都能謊稱是研磨黑胡椒粒。」
顯然,食物詐欺成為全球現象,專家建議,儘量購買能看到原始食材的包裝,而台灣官方該怎麼杜絕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或許美國模式值得借鏡。
歐盟:十大詐欺食品橄欖油居首 豬肛門竟混充魷魚圈 ETtoday
歐洲聯盟一項報告初稿顯示,橄欖油、魚產品和有機食品最容易出現食品詐欺情況,最令人意外的是部分超市會測試魷魚圈,以防止這些產品是用豬的肛門作成。台灣大統長基公司生產的油品被查出有79項產品違法添加香精及銅葉綠素混充,幾乎9成都是黑心貨,學者19日表示,以歐盟為例,今年新規則強化認證制。
這份報告根據學術研究、警方紀錄和產業諮詢完成,報告指出,今年稍早曾爆發馬肉混充牛肉醜聞,牛肉產品食品詐欺風險其實沒那麼高。歐洲議會成員朗吉(Esther de Lange)表示,她很意外肉類未名列前十大食品詐欺名單,同時也很意外部分超市居然會測試魷魚圈,以防這些產品是用豬的肛門作的。
根據報告指出,前十大最容易出現食品詐欺的產品是橄欖油、魚產品、有機食品、乳品、穀類、蜂蜜、楓糖漿、咖啡、茶類、香料、酒品和特定果汁。議會委員會11月將認可這份報告初稿。
據中央社報導,熟悉歐盟農業政策、畢業自法國國立農業精英大學的淡大副教授苑倚曼說,歐洲聯盟是全世界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及消費區,全球73%的橄欖油來自歐洲聯盟,橄欖油就如「液態黃金」,不論是在歐盟或是其他國家,需求每年增加。
苑倚曼說,歐盟為讓橄欖油生產及製造得到保障,強化橄欖油的世界市場,減少摻雜劣質油對歐盟油品聲譽影響,2008年將橄欖油制度納入共同單一市場組織(Single Common Market Organisation,CMO)。
她說,歐盟質量計畫中關於確保品質認證,包括「受保護原產地(PDO)」、「受保護地理區產品保護制(PGI)」及「傳統特色農產品保證(TSG)」。歐盟2012年11月21日通過第1151/2012號規則,保障農產品及食品質量,今年正式實施。
低溫結油粒,橄欖油遇冷特性。
大統長基發生橄欖油攙雜其他油品、違法添加銅葉綠素等問題,從事橄欖油進口的廠商負責人劉中鈺表示,與歐洲莊園合作的好處是從種植到生產都依照歐洲聯盟的標準,並取得「PDO」標章,品質有保障。
依歐洲聯盟網站介紹,PDO的全名是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直譯為受保護原產地,擁有這個標章的農產品原料要在特定產區種植,且需在該產區用傳統方式製造,產品也需具該產品特色,才能獲得認證。苑倚曼說,PDO的規定很嚴格,不僅原料要在當地生產,同時也需用傳統方式製造,產品需具有當地特殊風味才能獲得認證。
食品詐欺 是全球問題 2013-11-13 中國時報
這波食安風暴以大統油為主軸,味全、頂新等知名品牌陸續捲入。由於食用油在烹調時不可或缺,因此影響範圍十分全面。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台灣彷彿頓時成了黑心食品猖獗的化外之地。大家人心惶惶,食不安心。
不少人習慣訕笑大陸黑心食品橫行,指手畫腳,冷嘲熱諷。經過這一連串的事件,反躬自問,台灣恐怕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英文裡有個異曲同工說法,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字面的意思是「鍋子譏笑水壺黑」。鍋子看到水壺被炭火燒黑而加以譏笑,卻不知自己也一樣黑。
事實上,不只海峽兩岸有食安問題,歐美先進國家也常有類似事件。
今年7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做大幅調查報導,題為《食品詐欺:我們的食品經常標示不實》(Food Fraud: Labels on What We Eat Often Mislead),文中明確指出,食品詐欺是個全球的問題。
文中記者細數西方世界蔚為主流的在地飲食(locavore)、有機食品(organic food)、食品透明度(food transparency)、百分之百(100 percent)、純正(authentic),發現許多都摻料作假(adulteration),標示不實(misleading food labeling)。
文中指出,大家爭相吹捧的野生鮭魚(wild salmon)、全穀(whole grain)、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橙花蜂蜜(orange blossom honey),沒有一個如我們想像中可靠(none are as reliable as you think)。更有甚者,今年上半年爆發的歐洲馬肉冒充牛肉事件(horsemeat scandal),更是個以假混真的跨國大醜聞。
回到台灣,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曾為文指出,說大統油事件是標示不實,是詐欺,被媒體一炒,好像台灣滿街毒食,商人個個賺黑心錢,毒死人不償命似的。
食安問題有程度等級之分,有些是如同謀殺搶劫的重罪(felony),有些則是相當於順手牽羊的輕罪(misdemeanor)。
商人標示不實,混充是真,但說有毒,則有待進一步驗證。現在的食品,太複雜了,有錢人吃的跟一般百姓或許不一樣,但一般百姓吃的都如媒體說的黑心、有毒,恐怕過於誇大。主事者該要有擔當,把話說清楚,老與檢調一樣跟著媒體炒作打轉,台灣人還沒被毒死一個,經濟就先垮了。(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柔軟戰力:和平瘋爆5/99
中國老子雖最了
柔弱勝剛強之道
但美國老大最行
柔軟戰力之實用
好萊塢的電影
矽谷的軟體業
像根蜜谷矽棒
普世橫行價值
詩人也太鹹濕了
什麼塢啊谷地矽膠棒
人家是民主自由人權之軟實力
藉電影和網路來實踐
別忘了美國的哲學是實用主義
別瞧不起霉帝實賤哲邪
只要能達到洗腦之目的
靠電影寓教於樂又如何
只要能達到反恐之目的
靠網路監視監聽又如何
老大哥安全和利益至上
管它民主自由人權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