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霍爾
斯蒂文•霍爾(stevenholl)是美國當代建築師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霍爾並不張揚,他強調建築是一種存在。他創辦建築評論雜誌,深刻影響美國建築界,然而他刻意回避成為明星建築師。
從本質上說,他還是信奉現代注意思想的建築師,但他也不滿於現代主意建築過於具體,過於冷酷的結構表現。他強調他的設計目的是在於尋找建築難以琢磨的本質。從這種思維出發,他的設計比較注重強調空間的巧妙處理,強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內容。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豐富的設計內涵。斯蒂文•霍爾霍爾的建築被認為是建築現象學理論在當代建築上的最充分反映。建築現象學研究從思想取向來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領域,一種採用的是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現象學思想,側重於純學術理論研究領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諾伯格•舒爾茲(C.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實存、建築、空間》對海德格爾德《居、住、思》(BuildingDewllingThinking)中的思想進行了建築化和圖像化的解釋。他自己也稱,《場所精神》是走向建築現象學的第一步。
他認為,只有當人經驗了場所和環境的意義時,他才“定居”了。“居”意味著生活發生的空間,這就是場所。而建築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無特徵的同一而均質的"場址"(site)變成有真實、具體的人類行為發生的“場所”(place)。
1947年 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佈雷•頓
1971年 畢業于華盛頓大學建築系,後在羅馬學習建築,並在倫敦AAschool學習碩士課程
1976年 在紐約設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作品集-築龍圖酷
photo.zhulong.com/renwu/detail404.htm
小正方體 中國安徽 2001
北京當代MOMA 2009年
750間公寓,公共綠地,商業地帶,酒店,電影院,幼稚園,蒙特梭利學校,地下停車場
linked hybrid 住宅專案是為位於北京的多用途大樓。該項目占地220,000平方米,八座相互關聯的大樓。多重結構,每座具備不同的公共職能。不尋常的設計是為了順應中國當前城市發展的趨勢,而不是封閉的私人大廈,建築向所有公眾開放。項目包含超過750間公寓,還有娛樂設施,酒店,學校以及各種公共和私人設施。設計概念師打造“城中之城”,為超過2500人提供服務。該項目在最近被亞洲和澳大利亞的高層建築與城市住宅委員會(CTBUH)評為“最好的高層建築”。
海甯藝術中心 150個座位的演藝廳,音樂排練室,餐廳,圖書館和媒體行政辦公室
浮塔 中國廣東
盤旋在熱帶花園上空的“浮塔(Floating Skyscraper)”如帝國大廈高度般的長度, 是一個綜合建築群,其功能包括公寓、酒店,以及萬科集團總部辦公室。會議中心、水療中心和停車場都位於熱帶花園綠地下方,景觀特點包括土丘下的餐廳和四百人座的報告廳。此建築看似曾經一度漂浮在較高海面上,如今海面已經退去,留下結構高高屹立在八個支撐腿上。在35米限高下抬起一個整體的結構以取代數個小結構體分別滿足特定功能,使綠化空間最大限度地敞向地面層公眾。
哈姆生(作家)中心 挪威 2009年
哈姆生歷史博物館,包括展廳,圖書館,閱讀室,咖啡廳和230個座的觀眾席
哈姆生中心位於北極圈內,靠近Hamarøy的Presteid村,在哈姆生長大的農場裡。博物館包括展覽區、圖書館、閱覽室、咖啡廳和報告廳。博物館的設計概念是:建築“體”,創造出一種聳立在無形戰場中的感覺。
克蘭布魯克科學研究院 美國密蘇里州 1993-1998
Kiasma當代藝術博物館 1992-1998
蜿蜒大廈 荷蘭 2006 49間公寓
聖伊格內修禮堂 美國華盛頓 1994-1997 西雅圖大學耶穌會教堂
Wanaka住宅 新西蘭
Y公寓 美國
動盪的住宅 美國 2001-2005
光線屋 美國加爾達湖 2005-200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