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3 06:00:00| 人氣4,8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之助:台灣廿大畫家1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林之助﹝1917.2.2-2008.2.13﹞




留日期間的林之助夫婦
林之助作畫前的草稿
  林之助,1917 年出生於台中縣大雅鄉上楓村,自幼家境富裕,天資聰慧,父母親雖然希望他學醫,但他卻選擇走上繪畫生涯。
  十二歲到日本,及長,考進日本武藏 野美術大學習畫,在二十四歲時即入選日本最富盛名的「帝展」,後來適逢太平洋戰爭爆發,林之助決定返回台灣發展,作品先後參加「府展」連續榮獲特選第一名 ,奠定了他在畫壇的地位。
  林之助個性溫文有禮,很自然地選擇高雅細膩的東洋畫,但他始終不同意使用這個名詞,而另以「膠彩畫」來正名。台灣光復以後,省展陸續舉行,林之助一直都擔任國畫部的評審委員;之後為了團結中部畫家,便發起組織「中部美術協會」,多年來一直是中部畫壇的核心人物。除此,他也以台中師範學校為基地,授課之餘努力培養膠彩畫人才,目前活躍於台灣膠彩畫領域的畫家,幾乎都出自於他的門 下。
  1985 年,林之助應聘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膠彩畫的老師,首開國內學院膠彩畫教育的先河,後來逐漸影響到其他美術院系,這股影響力正日漸擴大中。
  林之助除了擅長花鳥外,還畫火雞、鴛鴦、風景、人物等,畫作內容多半取自生活事物。繪畫風格演變,自早期受到「帝展」、「府展」的主導影響到中期與「日本畫的西畫法」同步發展,廣納二十世紀西方大師的創作理念及技法,為膠彩畫另闢蹊徑。之後,逐漸迴歸到寫實表現,晚年作品創作量雖日漸趨緩,風格卻更趨穩健。
  【作品選粹】
深秋 1937 年 紙‧膠彩  162 x 130 公分
小閑 1939 年 紙‧膠彩 195 x 150 公分
好日 1943 年 紙‧膠彩 165 x 135 公分
暖冬 1956 年 紙‧膠彩 41 x 33 公分
柳川 1957 年 紙‧膠彩 45 x 33 公分
牡丹花 1957 年 絹‧膠彩 46 x 38 公分
青瓷 1961 年 紙‧膠彩 27 x 24 公分
秋意﹝一﹞ 1975 年 絹‧膠彩 33 x 24 公分
白衣觀音 1976 年 紙‧膠彩 27 x 24 公分
玫瑰﹝二﹞ 1977 年 紙‧膠彩 52 x 40 公分
靜塘 1978 年 紙‧膠彩 41 x 33 公分
村舍 1980 年 紙‧膠彩 41 x 31 公分
曇花 1981 年 絹‧膠彩 65 x 50
鶴蘭﹝一﹞ 1981 年 紙‧膠彩 45 x 33 公分
吉祥 1983 年 紙‧膠彩 116 x 80 公分
孔雀開屏 1983 年 紙‧膠彩 194 x 130 公分
蝴蝶盛開 1985 年 絹‧膠彩 45 x 33 公分
夜香 1985 年 絹‧膠彩 53 x 41 公分
彩塘 1987 年 紙‧膠彩 116.5 x 80 公分
采夏 1997 年 絹‧膠彩 46 x 33 公分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linchihchu/linchihchu.htm
各畫之介紹詳參http://web.moc.gov.tw/tdg/20/start.htm

膠彩畫  維基百科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膠彩畫是台灣在戰後發明的詞彙,在日本或其他國家稱為「日本畫」(Nihonga),在台灣日治時代稱為「東洋畫」(Tōyōga)。
  歷史
在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工筆重彩技法,這種繪畫方式傳到日本,演變成為「大和繪」,後又發展成為「圓山四條派」。明治維新之後所產生的日本畫,可說是在這個基礎中發展起來的畫種。持論者認為基於這個淵源,膠彩畫可以被視作中國畫北宗的一個分支。但是,這種連結係起因於戰後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有可商榷之處,因為日本畫有其獨自的樣式和繪畫技巧,並且也加入了西洋的寫實技法。
臺灣的膠彩畫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傳入這種繪畫方式,因此在當時的美術展覽,如:「臺展」與「府展」,被歸類為「東洋畫部」。戰後,開始舉辦全省美展,設立西畫組與國畫組,膠彩畫被歸類至國畫組當中。然而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從大陸來台的國畫家認為膠彩畫(當時仍稱作東洋畫)實為日本畫,不應該劃為國畫部,遂引起「正統國畫論爭」。為了平息爭議,全省美展國畫部分作「第一部」與「第二部」,即傳統水墨和膠彩,分開評審,有關正統國畫的爭執暫時得以消弭。然而1970年日本與臺灣斷交,衝擊到膠彩畫的生存。1972年的全省美展,國畫第二部無預警取消,以膠彩創作的評審委員也全數解聘,僅林之助留聘[1]。有感於「東洋畫」名稱帶日本風,難容於當時之官方意識形態,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林之助教授提出「膠彩畫」一詞取代之前的說法,擬用材質定名,避免無謂的爭議。1979年,省展恢復國畫第二部的設置,1982年省展,國畫第二部改名為「膠彩畫部」,膠彩畫一詞始告確定。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系首開膠彩畫課程,使臺灣膠彩畫的教育不再是師徒傳授,開始走入學院美術教育[2]。
  材料
膠彩畫使用的膠質可由動物、植物提煉出來,中國古代唐朝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膠彩畫使用鹿膠、鰾膠、牛膠作為媒材。這些煉膠的方法在中國漸漸失傳,在日本使用軟質、硬質鹿膠、鰾膠、牛膠、兔膠、粒膠、三千本膠等膠材,這些膠的煉製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國傳入的方式煉製。膠彩的顏料來源為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提及顏料依粗細、顏色濃淡、質感等層級的分類。
  參考文獻
1 林佳禾. 〈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南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7 (中文(台灣)‎).
2 李承遠. 〈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 國立師範大學). 1994 (中文(台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6%A0%E5%BD%A9%E7%95%AB

台長: 阿楨
人氣(4,8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台灣廿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李石樵:台灣廿大畫家15
此分類上一篇:楊三郎:台灣廿大畫家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