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3 08:00:00| 人氣6,5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迪.沃荷:世界百大畫家9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  沃荷﹝Andy Warhol ﹞﹝1928 ~ 1987﹞ 

  安迪‧沃荷是波普藝術﹝Pop Art﹞最有名的開創者之一。波普藝術是一種早期的後現代主義形式。
  他生於匹茲堡一個普通的斯拉夫移民家庭。14 歲起開始創作素描作品,在成為著名的商業設計師之前,他的素描作品,無論是在質或量的方面,都有驚人的表現,從這些作品當中,已經看出他對於鮮麗色澤的喜愛。1949 年的夏天獲得卡內基科技學校的文憑,定居紐約,並為「時代」、「紐約人」、「哈潑」和「蒂芬妮」等當代主流雜誌畫插圖和廣告。
  1960 年代沃荷曾經以種族岐視而引發的暴亂為創作題材,在甘迺迪總統遭到暗殺後,他完成了《賈姬甘迺迪》﹝Triptico de Jackie﹞這幅作品。在六○年代也參加搖滾樂團「地下絨」的音樂片發行,在他為一些搖滾樂團設計的唱片封面裡,更表現了他的創作跨越了純藝術與大眾文化的兩個領域。除此之外,沃荷也曾經擔任過電影導演,其創作很合乎波普藝術的大眾精神。
  沃荷一生熱衷於商業設計、絹版印刷、滿口成功哲學、和搖滾樂團鬼混的另外一面,是一個回歸到藝術本身探索旅程的渥荷,充滿了細膩和敏感。
  【繪畫作品選粹】
綠色的瑪麗蓮﹝Green Marilyn﹞1962 年
孔版畫‧合成樹脂‧畫布,50.8 x 40.6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Washington DC﹞,美國
沃荷式的夢露 ﹝Monroe in Warhol style﹞1967 年
紙‧丙烯絹網印花工藝,各 91 x 91 公分
現代美術館,廣島﹝Hiroshima﹞,日本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warhol/warhol.htm

普普教父 : 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

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
日期:2009/01/01~2009/03/29
時間: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
電話:(02)2391-7959
網站:http://www.mediasphere.com.tw/andy-warhol/
票價:全票250元、學生軍警票200元、優待票120元
美國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今年適逢他的八十冥誕,歐美紛紛推出作品展,向這位繼畢卡索後對廿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致敬。台灣也不落人後,由中時媒體集團、藝術家雜誌、中正紀念堂聯合主辦「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明年一月一日在中正紀念堂一樓盛大登場。
這項「普普教父」巡迴展由歐洲獨立策展人、策展公司等組成的「策展人協會」策畫,網羅歐洲藏家手上珍藏的沃荷作品,從二○○六年開始在歐洲各地進行巡迴。台灣是亞洲地區的巡迴首站,預計展出一二一件沃荷的絹印、水彩、壓克力的創作、雜誌專輯的封面設計。
★ 一二一件作品 名人絹印受矚目
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沃荷一系列以明星與時尚人物肖像為主題的絹印,包括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貓王、毛澤東等名人肖像,都將在這次的展覽中現身。另外還有沃荷以康寶濃湯、可口可樂等消費用品等為主題的絹印。
另有廿八張由義大利攝影師佩德里亞力(Dino Pedriali)拍攝的沃荷個人照,這批從未在台灣曝光的照片,記錄了沃荷過世前幾年的工作以及生活之面貌。
一九五○年代沃荷從商業廣告設計發跡,這樣的背景讓他對時代氛圍的掌握相當敏銳。他曾說:「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
★ 廿八張個人照 在台灣首度曝光
一九六○年代沃荷跨足藝術創作,以一系列名人肖像、消費商品的絹印版畫快速走紅,消弭商業與藝術之間的界限,讓他成為美國普普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後他陸續涉入電影、音樂、舞蹈、流行文化等範疇,他所成立的「工廠」(Factory)更成為當年紐約社交名流、搖滾巨星、文人墨客聚集地,甚至被視為紐約文化界中心。而沃荷本人頂著銀白龐克假髮、臉上脂粉等特異言行裝扮,也成為外界討論的話題。
★ 取材生活圖像 創作主題大眾化
沃荷的創作主題總是取自大眾媒體經常曝光的圖像,不論什麼階層的觀眾,都對他的主題一目了然,包括名人、生活用品等。他將這些圖像重複排列成九宮格狀,以不同的配色來表現,現今來看,就像是時下青少年的「大頭貼」文化,由相機拍下影像之後,輸出好幾格的相同畫面。
不過,沃荷當時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歌頌美國消費與大眾媒體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呈現在商業社會之下,人際之間冷漠又疏離的感受。沃荷曾表示:「我真希望自己能發明像牛仔褲這樣的東西。某種令人牢記懷念的東西。某種大量生產的東西。」
★ 沃荷名言傳世:「在未來 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很少有藝術家能像安迪.沃荷這樣,從勞動階級出生的捷克移民第二代,卅歲出頭就在紐約這個花花世紀飛上枝頭當鳳凰,生前就已名利雙收,去年還名列「全球死後十大最會賺錢的富人排行榜」第六名。他的名言很多,如「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等,今日還經常被引述。
沃荷予外界的形象,多半是慘白的面容和瘦削的身形,神情害羞,一雙眼睛卻透露出神經質。一九二八年沃荷生於美國匹茲堡,父母都是捷克移民,父親是礦工和建築工人,母親是幫傭。沃荷幼年即身體孱弱,還罹患神經性舞蹈症,無法順利控制自己的肢體,大多時間臥病在床看漫畫、電影雜誌和畫畫。這些經驗,日後都變成為他的創作靈感。
沃荷在匹茲堡的卡內基理工學院繪圖設計系完成學業,一九五○年代到紐約闖天下,短短兩、三年便以廣告設計師、插畫家的身分嶄露頭角。一九六○年代他轉向藝術創作,開始創作絹印版畫,以時尚名流的肖像受到關注,不少人趨之若騖預約製作。一九六三年,他將曼哈頓東四十七街上的廠房改成名為「工廠」工作室,吸引一批年輕人進駐,性、藥物、扮裝、變性、同性戀在「工廠」都不是禁忌,其中幾位年輕人深受沃荷賞識,被稱為「超級巨星」,曾出現在沃荷主導的電影、雜誌當中。沃荷也曾擔任「地下絲絨」樂團的經紀人。
沃荷是工作狂,也曾被批評是冷酷無情的「吸血鬼」。一九六八年,曾與他合作的女演員威勒麗(Valerie Solanas)闖入「工廠」開槍射殺他,沃荷中彈所幸大難不死,沒想到一九八七年卻因膽囊手術,藥物過敏病逝。

安迪•沃荷  維基百科

File:Andy Warhol by Jack Mitchell.jpg
安迪•沃荷與Archie,Jack Mitchell攝於1973年
File:Bratislava Venturska ulica1.jpg
安迪•沃荷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的雕像
安迪•沃荷(英語: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是一位美國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是視覺藝術運動普普藝術最有名的開創者之一。安迪•沃荷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出生。在作為商業插畫家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沃荷曾經從事畫家、前衛電影製作人、檔案家、作家等工作。沃荷成為回顧展覽、書籍以及紀錄片的主角,他發明了廣為流傳的「成名十五分鐘」理論。在他的家鄉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有安迪•沃霍的博物館以紀念這位偉大藝術家的作品及不平凡的一生。
  安迪•沃荷認為藝術與金錢掛勾,因此應該要努力把藝術商業化。他的著名作品中,有一幅不斷複製家傳戶曉的金寶湯圖案,就表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新一階段。他經常使用絹印版畫技法來重現圖象。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是名人以及人們熟悉的事物,比如瑪麗蓮•夢露和埃爾維斯•普雷斯利。重複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安迪•沃荷亦曾投放精力到電影和音樂《地下絲絨》(英語:The Velvet Underground)中。但其電影作品多被視為地下電影,《Chelsea Girl》、《Eat》、《Blue Movie》等片以創意的色情、缺乏情節和過度地冗長(《Four Stars》一片更是長達25小時)著稱。
  1968年,安迪•沃荷遭狂迷槍擊,重傷但撿回一命。1987年2月22日,安迪•沃荷因醫療事故突然離世,享年59歲。他的身價估計高達七億美元。
  童年時代
File:WarholaHousePittsburgh.jpg
位於匹茲堡的沃荷童年的家
安迪•沃荷於1928年8月6日出生於匹茲堡的一棟兩居室排屋[1],父母安德烈•沃霍拉與茱莉亞•沃霍拉是來自盧森尼亞(Carpatho-Rusyn)的移民者[2][3][4],育有三個兒子,安迪是他們最小的孩子[5][6]。
  安迪的家庭是虔誠的拜占庭天主教徒,他們頻繁地並且有規律地沿襲他們東歐祖先的傳統進行禮拜。沃荷的父親是一個工人,於1934年將家庭遷移到道爾森街的磚房[7]。沃荷便就讀於附近的福爾摩斯學校並且在卡內基學院(現在的卡內基美術館(The Carnegie Museum of Art))免費學習藝術。在繪畫之外,好萊塢的電影也強烈吸引著他,他經常出入當地的影院。沃荷在九歲的時候得到了第一台相機,他喜歡拍照,並且在地下室自己沖洗照片。
  沃荷在三年級的時候罹患舞蹈症,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四肢會不自主地運動。[8]之後他罹患憂鬱症,並且懼怕醫院和醫生。由於常常臥床不起,他便在床上畫畫、聽收音機、收集電影明星照片貼在病床周邊。沃荷認為這是對他人格發展、技能奠定及個人愛好形成很重要的一段時期。[9]
  安迪14歲時(1942年),父親安德烈•沃霍拉去世[10],同年,安迪進入了Schenley高中。安德烈在意識到兒子在藝術上的天分後,一直攢錢來支付大學學費。沃荷於1945至1949年進入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並且獲得了海報設計的藝術碩士學位,想要成為一個商業插畫家。在這幾年中,他在Home's百貨商場做展陳設計工作。
  1950年代:成功的商業插畫家與波普的萌芽
沃荷在畢業之後,到了紐約試圖成為商業藝術家,他的第一個作品便在1949年9月號的《Glamour》雜誌中萌芽。隨後,沃荷成為了1950年代最成功的插畫家之一,並且獲得了大量獎項。1954年,26歲的沃荷首次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學會傑出成就獎;1956年和1957年他連續獲得藝術指導人俱樂部獨特成就獎和最高成就獎。他的插畫獨特而異想天開,暗藏對照片與圖像的摹寫。沃荷時不時使用他母親的可愛而古怪的手寫字體,茱莉亞•沃霍拉在1952年離開了匹茲堡,與兒子共同生活了20年直至1972年。
  這些插畫中,他古怪的鞋廣告畫為他獲得了最多的名聲,這些畫作漫不經心還有墨跡污點,還有一些他早期作品的圖案。[11]伴隨著唱片業的擴張、黑膠唱片、高保真、立體聲唱片的出現、RCA唱片公司僱傭了沃荷作為唱片封面及宣傳材料的設計師。[12][13][14]
  1956年6月至8月沃荷用一場環球旅行獎勵自己的工作成就,與他同行的是他的朋友Charles Lisanby。他們去了夏威夷和亞洲與歐洲國家,這是沃荷德第一次出國旅行,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沃荷經常在Serendipity 3展覽他的作品,這是一間位於曼哈頓東邊的時髦餐廳兼冰激凌店。他常常在那裡舉行聚會,朋友們可以邊狼吞虎咽「凍熱巧克力」邊幫助沃荷新出版的書籍絲網印刷。
  1960年代:波普的興起與實驗電影
1950年代後期,沃荷開始將更多精力投入繪畫當中。他在1961年創作了基於漫畫與廣告的第一幅普普藝術作品,隨後的幾年,沃荷開始了他的名人生涯。他最著名的「金寶湯罐頭」系列繪畫作品轟動了整個藝術界。安迪•沃荷在紐約的第一次個人普普藝術展覽於1962年11月6日至24日在埃莉諾沃德固定美術展覽廳展出,展覽作品以美國產品為標誌,包括《馬里琳雙連畫》、《一百個湯罐》、《一百個可樂瓶》、《一百張美元鈔票》等等。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1962年12月舉辦一場關於普普藝術的研討會,與沃荷一樣的藝術家們被指責為對消費主義的「諂媚」。但無論評論家們如何炮轟沃荷們對商業主義的擁抱,整個1960年代,世界越來越清晰地見證著藝術文化領域的商業轉變,而沃荷正是這場轉變的核心。[15][16]
  1964年一場名為《美國市場》的展覽是一個重要事件,一個典型的美國小超市環境在展覽中展出,但農產品、罐頭商品、肉以及牆上的海報都是六位美國普普藝術家創造的,其中包括引起爭議的比利蘋果,瑪麗英曼以及羅伯特瓦特。沃荷的作品《金寶湯罐頭》賣到1500美元,而他的簽名則是6美元一張。這場展覽是是大眾直接接觸普普藝術的第一個重大事件,也引發了關於什麼是藝術的再一次討論熱潮。
  隨即他開始了一大系列的電影明星的肖像創作,包括瑪麗蓮•夢露、貓王、伊莉莎白•泰勒等。同一時期,沃荷也開始了他「死亡與災難」系列繪畫。
  沃荷的第一次雕塑展覽於1964年舉辦,包括幾百個舉著超市貨物箱的複製品,也包括《布里洛盒子》及《海因茨盒子》。藉著這個時機,他成立新工作室,將它塗成銀色並且以「工廠」命名。工作室中聚集了大量藝術家、作家、音樂家、地下名人。它很快成為了「紐約根據地」,在那裡開辦的聚會常常出現在全國的八卦欄目新聞中。他開始以絲網印刷的方式製造印刷品,它們很流行但同樣引來了大量爭議。在1963到1968年,沃荷和他的超級明星們創造了幾百部電影,這些電影有劇本亦有即興發揮的部分。它們內容廣泛,有概念性的實驗也有簡單的敘事片,有短的肖像片也有色情泛濫主題片。他的著名電影作品包括《帝國大廈》、《切爾西女孩》、《熒幕實驗》等等。
File:Andy Warhol and Tennessee Williams NYWTS.jpg
沃荷(左)和田納西•威廉斯(右)交談,攝於1967年
沃荷在堪薩斯的一所Max』s夜店執掌門戶,而那裡是當時藝術家與明星們經常出入的場所。在60年代中期,沃荷便已經成為了雜誌與媒體的常客。沃荷通過一部移動傳媒影片探索了表演藝術領域,叫做《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搖滾樂隊地下絲絨樂隊(The Velvet Underground)是影片的主角。1966年,沃荷在卡斯利特美術館(the Leo Castelli Gallery)展覽了壁紙《牛》以及《銀色的雲》。
  雖然沃荷早在50年代便出版了一系列藝術作品書籍,但第一本大量製作的書籍是《安迪沃荷索引》,出版於1967。兩年後他創立了《訪問》,這是一本關於電影、時尚、流行文化的雜誌。他隨後的出版物包括《安迪沃荷的哲學》(1975)以及《暴露》(1979)《普普藝術》(1980),和《美國》(1985)。書籍中大部分內容都來自他的訪談記錄。
  沃荷在1968年6月3日遭到了瓦萊麗•蘇連娜槍擊[17]。瓦萊娜曾經是「工廠」的場景中一個邊緣人物,也是一位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出演1968年沃荷的電影《我,一個男人》。[18]她在當天早些時候向沃荷索要自己的劇本《抬起你的屁股》,而沃荷聲稱他已經把它丟棄了。瓦萊娜隨後被逮捕並解釋自己的行為是由於沃荷「過分控制了我的生活」。[19]沃荷在襲擊中受到重傷,進行了開胸手術、心臟刺激術才僥倖存活。這次槍擊事件極大影響了沃荷的人生及藝術創作。[20][21]在這之後,「工廠」攝影棚收到了更密切的監控,屬於它的六十年代也逐漸走向終結。[21]
  1970年代:社交
File:Jimmy Carter Andy Warhol 1977.jpg
吉米•卡特會見安迪•沃荷(右邊
在1974年,沃荷開始了他的時光膠囊系列作品:一些硬紙板做的盒子中填滿了他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包括書信、照片、藝術品、衣服、收藏品等等。安迪創作了六百多個這樣的盒子,現在那些盒子都成為了他的生活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的寶貴檔案。
  在整個70年代,沃荷頻繁地與名人們社交,包括甘迺迪總統和杜魯門卡波特,兩個人都曾經是他早期作品的重要主題。他開始受到成百份的來自社會名流、音樂家、電影明星的肖像繪製要求。[22]明星肖像成為了他事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收入的主要來源。他是紐約著名的迪廳54號工作室的社交常客[23],並且常與時尚設計師霍斯頓、表演家萊莎明奈利和比安卡賈格爾出入。
  1980年代:最後的輝煌
File:Warhol's grave.jpg
沃荷的墓碑
沃荷在1984年與年輕藝術家巴斯奎特、弗朗西斯科和凱斯哈寧開始了合作,他重新拿回了畫筆、放棄了他從1962年起開始使用的絲網印刷。他統治了紐約80年代藝術市場的「牛市」,除了那些年輕的塗鴉藝術家,他還與一些新表現主義與歐洲超前衛主義運動中的藝術家們合作。這段時間中,沃荷創造了麥可•傑克遜的肖像畫,並為他的專輯《戰慄》大賣做出了巨大貢獻。
  80年代中期,他的兩檔電視節目「安迪沃荷的電視」及「安迪沃荷的十五分鐘」在紐約有線電視和全國音樂電視中播放。他創造了「周六現場秀」、並在「愛之船」中出演,也創作了一系列音樂錄影帶。沃荷也與一些模特公司簽約,在一些時尚秀場和大量的平面及電視廣告中出現。
  沃荷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他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在70年代和80年代,他的繪畫、印刷品、攝影作品包括:《毛》、《女士們先生們》、《頭骨》、《錘子與鐮刀》、《影子》、《槍》、《刀》、《十字架》、《美元標誌》、《時代精神》、《偽裝》等等。他最後兩場展覽分別是米蘭展出的《最後的晚餐》系列畫作以及紐約的《綉畫》。這兩個展覽都在1987年1月開始,次月,他便在膽囊炎手術後於匹茲堡去世。[24][25]
  私人生活
許多人認為安迪是位無性者(既不愛女也不愛男),單單只是一個窺陰癖者(窺視他人性行為或脫衣而獲快感者),但這個傳言已經被其傳記作家Victor Bockris、Bob Colacello(安迪•沃荷的雜誌編輯)及藝術歷史學家Richard Meyer所推翻。問題不在於安迪的性傾向為何,而是在於他的性向如何影響他的工作及對藝術世界的定位,這是一門探討藝術家的主要學問;而安迪也在接受專訪與朋友的言談中及其所發行的雜誌(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做說明。
  繪畫作品
1960年初,沃荷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商業插畫家,而他為i.miller鞋子所作的細膩、高雅的繪畫更是尤為受歡迎。他的這些作品主要採用「墨跡畫法」(版畫)繪製,這是他早期藝術作品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技術。儘管同時期的甚多藝術家都致力於商業藝術,但他們絕大多數都十分小心謹慎,似乎是要掩飾這一點。而對於沃荷來說,他作為一名插圖師所取得的榮光,似乎已經掩蓋了他的本意——成為一名被大眾肯定的純粹藝術家。
  沃荷的早期繪畫作品大都從卡通或者廣告中取材,明顯的手繪風格,帶有水滴的痕迹。這些水滴痕迹模仿自成功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例如威廉•德庫寧)。沃荷的第一幅波普繪畫作品於1961年4月展出,為紐約布朗威•泰勒商店的櫥窗展示作背景。在這個舞台上,沃荷的作品與賈斯珀•瓊斯、詹姆斯•羅森奎斯特與羅伯特•勞什伯格的作品一同大放光彩。[26]最終,沃荷將他的圖像語言減弱為圖標本身——名牌商標、名人、美元標誌等——並且消除了自己繪畫作品中的一切手繪痕迹。
  對於沃荷而言,定義他的職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定義他的作品主題形式。卡通形式已經被李奇登斯坦利用於他的作品中,活版印刷術被賈斯珀應用等等,而沃荷想要尋找一種與眾不同的主體形式。這時,他的一位好友建議他畫一些他最愛的東西。就是這位開畫廊的穆里爾•拉圖,幫助沃荷想出了湯罐頭和美元標誌的點子。2009年出版的沃荷傳記《波普,沃荷的天賦》中記載,1961年11年23日,沃荷給拉圖寫了一張50美元的支票,作為她為他想出湯罐頭點子的報酬。[27]沃荷為他的首個主要展覽繪製了他著名的坎貝爾湯罐頭,他號稱他幾乎一生都在午餐時喝這種湯。在蘇富比公司在1971年11月17日於紐約舉辦的拍賣會上,這幅畫賣出了1萬美元的價錢。對於一位作品銷售總價已經超過600萬美元的藝術家而言,這已經是一筆小小的零頭了。[28]
  沃荷很喜歡名人,於是他也把他們畫進了作品中。通過這些起步,他逐漸發展出了他後期的繪畫風格與主題。起初,他一直在研究自己標誌化的主題事物,而後來,他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投於研究屬於自己的標誌化風格,並且漸漸消除了自己藝術作品中的手繪痕迹。沃荷頻繁使用絲網版畫技術,他的後期繪畫作品則可以從幻燈片中找到影子。作為著名的畫家,沃荷擁有幾個助手,在他的指導下,助手們幫助他製作絲網版畫的不同版本作品。[29]
  1979年,沃荷作為第四屆受邀藝術家參與BMW藝術項目,被委託塗畫超級跑車BMW W1。與之前三位藝術家不同的是,沃荷拒絕在汽車模型上繪製,而是選擇立刻直接在一輛原大小的跑車實物上進行繪畫。據稱沃荷只花了23分鐘就畫完了整輛汽車。[30]
  沃荷的作品既包括卡通漫畫也包括嚴肅作品,他的繪畫主題既可以是一個湯罐頭,又可以是一把電椅。無論是畫名人,日常用品,還是自殺的畫面,車禍或是災難,沃荷都使用同一種繪製手法——絲網版畫,成系列地重複生產,並且通常使用明快的色彩。例如他在1962~1963年間創作的《死亡與災難》系列作品,這個系列包括《紅色車禍》《紫色跳樓者》和《橙色災難》。
  沃荷作品中統一的元素就是他那巴斯特•基頓式的冷麵風格——不論在藝術上還是就他自己而言都是冷漠無情的。這是由沃荷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的——他在媒體面前總是裝聾作啞,拒絕解釋自己的作品。你需要知道的關於他和他的作品的一切已經擺在那裡了。這位藝術家因為說過這樣一句話而出名:「你只需要看著我的繪畫、我的電影和我的樣子,這就是我。在這些表面之下什麼也沒藏著。」[31]
  在多年從事絲網版畫、氧化繪畫、攝影等藝術後,沃荷再一次拿起了畫筆,在1984~1985年間與Jean-Michel Basquiat合作了超過50幅大型作品。[32][33]儘管它們在首次展出後就遭到了批評,但仍被沃荷稱為傑作,並對他之後的創作產生了影響。[34]
  這些影響可以在他《最後的晚餐》系列作品中看出來。這是他最後一個同時也許是他最龐大的一個系列作品。有些人認為這個系列「也許是沃荷最偉大的作品」[35],但也有人認為它「空洞,對宗教狂熱崇拜」並且「毫無生氣」[36]。這也是由美國藝術家所創作的規模最為龐大的宗教題材系列作品。[35]
  沃荷去世時正在為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繪製「汽車」系列作品。[37]
  電影藝術
  代表作品
安迪•沃荷(右)和導演Ulli Lommel在1979年
安迪•沃荷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如油畫、繪畫、攝影、雕塑等,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高產的電影製片人。在1963年至1968年間,他拍攝了60多部電影[38],以下便是其中比較著名的電影:
《口交》(Blow Job,1963):拍攝正在接受Hilary口交的MR.,片長35分鐘。 
《沉睡》(Sleep,1963):拍攝詩人John Giorno的睡眠狀態,片長超過六小時。
《吻》(Kiss,1963-1964):本部影片是一系列拍攝於1963年8月到1964年底的短片的合集,在每部短片中,演員的表演皆為接吻三分鐘。這部電影的拍攝顛覆美國海斯法案,表達了安迪對這項法令的嘲諷態度。(這條法令禁止演員接吻超過三秒鐘。)
《帝國大廈》(Empire,1964):本部影片拍攝紐約帝國大廈從早到晚長達8小時時間內的變化。
《吃》(eat):本部影片拍攝一個男人吃一個蘑菇的過程,片長45分鐘。
《蝙蝠俠德庫拉》(Batman Dracula,1964):這部電影是對蝙蝠俠系列的「尊敬」,被認為是公然裝模作樣的蝙蝠俠的首度亮相,沃荷也是蝙蝠俠迷。
《切爾西女郎》(The Chelsea Girls,1966):這部影片是安迪•沃荷在長時間前衛藝術片之後第一個商業上的成功。本部影片的名字參考了影片拍攝地點。這部影片拍攝於紐約「雀兒喜酒店」,內容遵循那裡很多年輕女孩的生活軌跡。影片呈現於一個分割的螢幕上(split screen),伴隨著交替出現的連接到每個螢幕的聲軌,以及交替出現的黑白、彩色畫面。這樣的分割畫面形式在當時相當前衛。
《我,一個男人》(I, a Man ,1967):  本部影片是安迪•沃荷第一對於異性戀題材的接觸。影片由8個小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講述了同一個男人與不同女人的性冒險。
《寂寞牛仔》(Lonesome Cowboys,1968):本部影片由安迪•沃荷與保羅•莫利賽聯合導演,影片是關於一群同性戀牛仔居住在只有一個女人的西部小鎮的故事,從主人公的名字(Julian and Ramona)可以看出,本部影片的劇情大致改編於《羅密歐與朱麗葉》,整部影片也流露出對於傳統好萊塢西部片的諷刺。1968年11月,該電影贏得美國舊金山影展的頭獎。
《藍色電影》(Blue Movie,1968):本部影片是安迪•沃荷執導的最後一部影片。沃荷是這樣描述這部電影的:「在1968年10月,我拍攝了一部Viva(安迪御用女演員)與路易斯•瓦登發生性關係的電影,我就叫它『干』。」儘管這部影片確實包括性交內容,但影片的主體是由關於越戰及各種生活瑣事的對話組成的。雖然這部影片一開始在安迪的「工廠」上映,但直到1969年7月31日它才在一個劇場與廣大影迷見面。不幸的是,劇場的工作人員由於播放這部影片被捕,膠片被沒收,經理被罰250美元。
  電影藝術的影響
很多看過安迪•沃荷電影的影迷和影評者認為他根本不能算得上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導演,不過也難怪,舉著攝像機對著某個物體長達幾個小時,比如拍攝一個熟睡的人或者帝國大廈,可不是一個導演該做的工作。但是他對於攝影、電影以及導演的理念實際上已經遠遠超越了那個年代,甚至領先於當代。他對於靜態景物長時間的拍攝其實就是對於平面作品在時間上的延伸,其創作理念其實和瑪麗蓮夢露頭像的是相似的。這樣的理念讓他將自己的電影作品二次回收,把許多電影的畫面抽取出來再製作成網版版畫。
  直到安迪•沃荷開始與楚克•溫和保羅•莫利賽的合作之後,他才開始用心地處理聲音,他的電影也不再像是前衛的「造型藝術」。從此,他的電影多了一些敘事元素,多了一些幽默感,因而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雖然題材依舊前衛大膽。
  其他藝術創作
儘管沃荷最盛稱於世的是他作於紙上和畫布上的作品,但他作為電影製片人、攝影家、日記作者、偶爾還作為雕塑家(至少是物體製造者)、甚至商品設計員,都展現了他不菲的藝術才華。
  電視節目
安迪•沃荷夢想有一個叫做《沒什麼特別的》的節目,這個節目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的最愛的主題:什麼都沒有。他在80年代初期推出有線節目《安迪•沃荷在線》,但並未獲得很大的成功和利潤。他之後又為MTV推出一檔節目《安迪•沃荷的十五分鐘》,其效果也是一般。
  書籍和印刷品
對於視覺藝術家來說,安迪•沃荷創作(或至少出版)許多作品。他寫了一本關於自己的哲學的書、1960年代的回憶錄、蹩腳的小說及一本從兩萬頁中提煉出約800頁的日記。
  《安迪•沃荷的日記》:沃荷在世界各地講述他的日記給帕特•哈克特。從一個費用賬戶日記,它演變成一個在70年代到80年代間安迪•沃荷的每日紀事。他口述每個活動,包括最小的開支,然後僱傭實習生和助手去轉述這些總數超過3400條錄音帶的內容。日記可能是最為真實的。日記里記錄了很多流水賬,如沃荷去了哪些社交聚會,他花了多少錢打車,還包括對他遇見的人的一些尖酸的評價,但是裡面也不乏一些發自內心且縝密思考的評論。
《波普主義:沃荷的60年代》:安迪•沃荷在20世紀60年代的故事和圍繞著他的工作室的瘋狂,給讀者一個從內部看待這一年代文化革命的視角。
《安迪•沃荷的哲學:從A到B,循環往複》:關於沃荷對於美、愛、成功和其它的一切的觀察,這本書提供進入安迪•沃荷世界非常好的窗口。
《野莓》:是安迪•沃荷和蘇西•法蘭克福寫的一本有趣的食譜。
《安迪•沃荷系列》:由為視覺藝術而設的安迪•沃荷基金的檔案彙編而成。
無可否認的是,對於這些作品的「作者」是誰還有爭論的餘地。《波普主義》署名的是沃荷和帕特•哈克特,但是鮑勃•科拉塞羅卻聲稱自己是這個作品的捉刀代筆者,而版權所有者則是安迪•沃荷。《曝光》的扉頁上寫著此書的作者是沃荷和「鮑勃•科拉塞羅」,而版權所有者是「沃荷」。據維克多•博克里斯說,《從A到B,循環往複》是從沃荷和布麗吉德•波克以及帕特•哈克特電話交談錄音里挑選出來的,由帕特轉寫並由鮑勃•科拉塞羅修訂成最終版本的。這本書的版權也完全歸安迪•沃荷所有。
1969年他創辦《閒言風語》(inter/VIEW,後更名為Interview)雜誌。《閒言風語》的特色在於其沒有中介的、不加任何編輯並以錄音形式記錄的訪談。《閒言風語》現在依然運轉,肯定算得上是在藝術家所創辦的雜誌中最長壽的一個。儘管雜誌中包含許多沃荷創作的材料,但是很難將《閒言風語》視作一部藝術作品。據說當時他之所以創辦這個雜誌只是為了獲得電影首映的入場券。
由沃荷自行出版的書籍包括: •《25個名為山姆的貓和一個藍色的貓》 •《愛是一個粉紅蛋糕》 •《尋找丟失的鞋子》 •《一本金書》 •《聖貓》 •《美國》
  攝影
沃荷最初從廣告和新聞攝影借來的照片,用於他的電影明星肖像和絲網印刷繪畫。後來,很少有人看到沒有帶相機的他,他開始捕捉富人和名人的面孔。他的照片集和數不清的寶利來,對於他的絲網印刷繪畫是特殊的最愛。他的1979年出版的攝影書《曝光》,用睜大的但遠非純潔的雙眼觀察了這個世界。
  唱片封面[
他曾設計過兩張前所未有的最震撼人心的唱片封面。
首先,《地下絲絨&尼科》(1967)顯現了一個素白色背景下巨大的黑黃色香蕉。在原版中香蕉的皮被剝開露出了內部的果肉。在封面的右下角署上了一個巨大的安迪•沃荷的簽名,讓人覺得這可能是錄製該唱片的藝術家的名字。是的,這個香蕉是一個赤裸裸的、明顯的陰莖的象徵,但是誰又會把這樣一個單調的、卡通的圖像當做什麼東西的象徵呢?音樂家貝克•漢森談到:「它如此的平淡,說明了一切又一切都沒有說明。」
滾石的《濕手指》(1971)所包含的意味很多。封面上是一個穿著牛仔褲的男子鼓起襠部的特寫鏡頭,褲子的拉鏈是開著的。它顯得滑稽、性感甚至讓人感到有些震驚,並且有點低級趣味:這正是人們所認為的搖滾樂。
  雕塑
沃荷創造了各種稱為雕像物品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雕刻莫過於是他的布里諾盒子,這個是由絲網狀的墨水印到像護具一樣的木頭盒子上的。在這個雕刻的另一部分上還有亨氏番茄醬和凱洛格玉米片。[39]
其他一些著作包括充滿了氦氣的銀雲,銀色的膠帶,和枕頭形狀的氣球。銀雲在由威洛比•夏普負責的空氣藝術上被展覽了出來。這些雲狀物還被一些革新者和舞蹈者梅斯•坎寧安的舞劇《雨林》給改編了。[40]
  表演藝術
他通過他的混合藝術表演團參與過20世紀60年代的「偶生藝術」。創造了混合藝術表演形式,取名為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形式中包括現場音樂、舞蹈和電影放映。
沃荷和他的朋友們在派對和公眾場合籌划了一些很戲劇化的多媒體事件,混合了音樂、電影、投影圖,甚至傑德拉•馬蘭加在S&M的組織中爆裂了攪拌器,1966年不可避免的爆炸性的塑料製品成為了他著作中的高潮。[41]
  海報
他在1972年喬治•麥戈文的總統競選上為其設計的海報也取得了成功。很難將沃荷視作熱衷政治得人,但是這張海報卻是一個宣傳鼓動的成功製作。它僅僅以沃荷風格製作了競爭對手理察•尼克森的肖像,但這張海報上的尼克森看上去乖戾、粗暴、雙下巴,還有一張綠臉,絕對不是你想從他那買輛二手車得人,更不用選其作總統了。圖像下方是簡單的標題:「選舉麥戈文」。
  表演
沃荷出演過其他人的電影,有些是古怪的獨立製作的作品,如《古柯鹼牛仔》或《空白的一代》,但也有一些是主流電影,如《妓女》。
  牆紙
在卡斯特利畫廊的展覽上,他在牆上貼滿自己設計的母牛的牆紙。
  總結
沃荷在繪畫和電影以外的媒介中也工作過。作為一些雕塑品、唱片封面以及政治海報的設計圖,他的作品是較嚴肅的。沃荷比人們所設想的更善言辭。他的日記是一部經典。他完善了訪談錄音的使用。
  關於同性戀
沃荷本人是雙性戀者[42][43],對同性戀的態度坦誠而自由。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他創作了大量色情攝影作品以及男性裸體的畫作。他的許多著名電影作品也關注了男性同性戀地下文化或者公開探索了性與慾望的複雜性,很多電影的首映是在男性同性戀色情劇院。在Popism一書中,De Antonio將沃荷很難被男同性戀藝術家Jasper Johns and Robert Rauschenberg接受的事件解釋為「他太過張揚了而使他們不悅」。對此沃荷的回應是:「我不能說什麼,這一切太真實了。所以我決定我不要去想那麼多,因為那些都是我無論如何不想去改變的地方,那些我從未想過會願意做出改變的地方……其他人可能可以改變他們的態度但那個人不是我。」
  沃荷在《沃荷的哲學》中說「對於那些花上一輩子時間試圖成為女孩的男孩,我感到深深著迷,因為他們得付出那麼多努力(雙倍的時間),才能除去那些泄漏機密的男性特徵,並吸取所有的女性特徵。我的意思不是說這樣做正確,我不是說這是個好主意,我不是說這麼做不算是自我挫敗並自我摧殘,而且我也不是說這不算是一名男性對於自身所能做到最最荒謬的一件事。我所要說的是,這是件極為辛苦的差事。這一點你不能否認。」
  關於性
沃荷將性行為定義為一種填補心靈空白的行為。在《沃荷的哲學》一書中沃荷說:「最好的愛情是那種「不去想它」的愛情。有些人能夠跟人發生性行為而且真的讓自己的心靈一片空白,然後用性加以填滿;有些人永遠無法讓自己的心靈一片空白然後用性加以填滿,因此當他們在性交當下,他們想著:「這真的是我嗎?我真的在做這件事嗎?這實在很詭異。五分鐘前我不是在做這件事。再過一會,我也不會做這件事。我媽會怎麼說?別人怎麼會想到要做這件事呢?」因此第一種人——可以讓自己的心靈一片空白用性填滿然後不去想它的那種人——比較快活。另一種人必須找其他的事來放鬆,然後沉迷於其間。對我來說,那件其他的事就是幽默。」以及「愛與性可以搭在一起,性與不愛可以搭在一起,而愛與不性也可以搭在一起。但是自愛與自性則不好。」 他同時認為「綺想式性愛遠勝於真實的性愛。永遠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來自從未相遇的兩極。」
  沃荷對性解放的關注也是具有前瞻性和透徹性的。性的解放使婚姻變得不再神秘,在電影1968年10月的電影《Fuck》中,沃荷表達了他對性解放的看法。拍攝於紐約格林威治村一間公寓,雖然在片中演員Viva和路易斯•瓦登(Louis Waldon)發生真正的性關係,但影片中一大部分的時間,他們都花在討論越戰、做菜和淋浴上。 正如他本人所說:「我一直希望拍一部純粹關於性交的電影,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就像《吃》就只是吃,《睡》就只是睡一樣。所以1968年10月我就拍了一部Viva和路易斯•瓦登性交的電影,我稱它為《干》。」這部電影回歸到電影本身的記錄性本質,通過冷靜的微觀行為觀察,詮釋性解放中虛無與疏淡的意味。
  名聲
沃荷酷愛名聲也很喜歡創造名聲,他認為名聲是一個只要有一絲機會人們都會樂於享用的好東西。他早年就開始向電影明星寫信索要簽名照片,並且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帶著照相機和錄音機,他的作品來自於時代的名人,來自它們在媒體下的形象如瑪麗蓮夢露、毛澤東、貓王、馬龍白蘭度等等,使用名人肖像使他的作品更容易出名。這也是了他對於名聲的平均化、傳遞性的具體實踐。他認為名聲的分配越平均,世界會越美好。
  安迪沃荷同樣樂於創造名聲,他花大量的時間與自己工作室中的演員們進行交流,演員們也花大量的心思取悅沃荷,因為他可以決定誰能成為他電影中的下一個明星。於此同時,他為名人畫的肖像捕捉了他們的某些特質,大量的複製使人們容易捕捉這些特質,這些畫中人更加出名,人們也更容易將明星的形象概念化。某種程度上看,沃荷是將影視明星符號化、概念化以及商品化的推動者。
  平等
安迪沃荷的民主與平等思想是徹底的,他與社會最上層的人社交,也與社會最底層的人來往。正如他所描繪的:「這個國家的偉大之處在於,在美國開始了一個傳統,在那裡最有錢的人與最窮的人享受著基本相同的東西。你可以看電視喝可口可樂,你知道總統也喝可口可樂,麗斯•泰勒喝可樂,你想你也可以喝可樂。可樂就是可樂,沒有更好更貴的可樂,你喝的與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樣,所有的可口可樂都一樣好。」
  他的藝術作品也呈現出同樣的「可口可樂」姿態: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能從那鮮明的色彩和明確的構圖中獲得快樂。藝術品是讓人想看且需要看的物品,而他採用絲網印刷技術保證了這些藝術品的大量可重複性、以及價格的低廉性。換句話說,他認為可複製的商品品是在工業時代對自由與平等的最好饋贈。 將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無界化是沃荷藝術中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部分。他試圖將平常物品搬上最高藝術殿堂,如他的湯罐系列,同時他又努力從中尋找變化和樂趣。他將最反映時代精神的物品以直接的方式呈現給大家,所有人都能看懂,而不同的人又會它們產生不同的理解。
  重複性
安迪沃荷的藝術中強調重複性,這也許源於他在天主教會中所做的不斷的祈禱。他的畫作中顏色與構圖不斷變換,造型卻從未改變的明星獲得了重點的重複,如夢露的紅唇、貓王的臀部及毛澤東的臉部輪廓。沃荷認為重複可以讓人發現新的樂趣,當無趣的主題被不斷重複,美感應運而生。我們可以從The velvet underground地下絲絨樂隊的音樂中看出這一點。沃荷在1966-1967年成為這一樂隊的經紀人,他們音樂中不斷重複的簡單和弦、歌詞無疑受到了沃荷商業藝術思想的熏陶。
  重複性是工業生產的特質,也是工業美的體現。在沃荷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重複所能產生的韻律美。不僅如此,他作品中的色彩與構圖使得它們得以在重複中富於變化,這對於之後的工業產品藝術化有深遠的影響。
  商業性
沃荷以商業廣告藝術家出名,然而在商業上的成功起初並不被藝術評論家們看好,他們批判沃荷僅僅是一個「商業藝術家」,指責他的肖像作品中展現的明星流於表象、缺乏深度。他在《沃荷的哲學》中也說「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也是一種藝術、最賺錢的買賣是最佳的藝術。」而一些有遠見的藝術評論家則認為沃荷的膚淺和商業性是「時代最偉大的鏡子」,認為沃荷抓住了70年代美國文化中不可抗拒的時代精神。在今天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藝術作品中的商業痕迹,如繪畫作品的,也看到商業中的藝術痕迹,如電影般的廣告。
商業、消費主義直至今天都仍是美國社會的主流觀點,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沃荷將商業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是簡單而直接的:絲網印刷帶來的粗糙質感、重複的畫面、沒有內容只有形式的電影畫面都表現出一種旁觀的、冷淡的嘲諷態度,令我們得以冷靜地思考時代的冷漠、空虛與個性的失去。
  媒體
安迪•沃荷幾乎嘗試運用所有可能的媒體進行創作表達他的思想:繪畫、絲網印刷、照片、音樂、電影、電視、電台廣播、書籍、報紙。多種媒體的使用表現了他對媒體在20世紀中後期對藝術創作的影響的預見性。媒體成就了他的名聲,他也給媒體們提供更多可以報導的素材。
在另一方面,沃荷本人對於媒體持有鮮明的嘲諷態度,他認為媒體正在決定著我們對事件的判斷,採訪中記者只是為了獲得已經預先想好的說辭。在沃荷的哲學中他說:「我發現幾乎所有的訪問都是預設好的。他們和你連話都沒說過,就知道他們要寫什麼,也知道他們對你的看法,因此他們不過是到處找些字眼與細節來印證他們早就決定要說的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8%BF%AA%C2%B7%E6%B2%83%E8%8D%B7

普普藝術  維基百科

File:Angelina Probst the sexiest gallery Berlin Germany 3.jpg
Angelina Probst作品性感畫廊
File:Tottenham Court Road stn Central line mosaic.JPG
Paolozzi mosaic 設計作品展示於Tottenham Court Road地鐵站中央線西月台(1984).
File:Adeyto IDynasty Bridge DVD.jpg
Adeyto的普普藝術海報
普普藝術(Pop Art),又稱波普藝術,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普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表現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普普藝術這個字目前已知的是由1956年英國藝術評論家羅倫斯•艾偉(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
  普普藝術同時也是一些諷刺,市儈貪婪本性的沿伸。簡單來說,普普藝術是當今較底層藝術市場的前身。普普藝術家大量複製印刷的藝術品造成了相當多評論。早期某些普普藝術家力爭博物館典藏或贊助的機會。並使用很多廉價顏料創作,作品不久之後就無法保存。這也引起一些爭議。1960年代,普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後期的普普藝術幾乎都在探討美國的大眾文化。
  從意識型態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來看,普普藝術在1960年代來反抗當時的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不但具有對傳統學院派的反抗,也同時具有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成份,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是普普藝術的精神核心。
  普普藝術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不少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師都直接或間接的從普普藝術中取得靈感。
  歷史
「普普藝術」這個術語最早在1950年代中期的英國出現。最初在一幫知識分子與藝術家之間的談話中使用,他們在倫敦當代藝術學院聚會,希望挑戰當時流行的現代藝術概念。藝術家愛德華多•鮑里奇在1952年的第一次會議上,展示了一系列主要用美國大眾文化現成元素組成的拼貼作品。其中一幅包含了「普普」一詞,寫在一隻左輪手槍噴出的煙霧上,後面畫著一個驚嘆號。這裡的「普普」是模仿子彈發射的象聲詞。 藝術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往往被視作「普普藝術」這一術語的發明人,但他其實並沒有用這一術語指稱某一運動。在其1958年的論著《藝術與大眾媒體》中,他沒有直接論及藝術(fine arts),而是論證了大眾流行藝術的合法性,由此為這一新興藝術開闢了道路。
  「普普」一詞的由來
「普普」的命名是來自流行藝術(popular art)這個源,是由藝術評論家勞倫斯•阿羅威(Lawrence Alloway)看到那些平庸無奇的商業主題繪畫和雕塑、裝置時,就流行藝術的這個詞而給予命名的。
  「普普」(pop)也是「棒棒糖」(lollypop,lolly是舌頭,pop是塗抹)的一個簡化口語詞,可追溯至十八世紀。表示可口可樂之類的「汽水」(soda pop)一詞,大致也是那個時期產生的(這裡的pop可能是指瓶子開啟的聲音)。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到輕鬆愉快的享樂和渴求慾念的轉化(例如棒棒糖的性暗示)。
  一般認為,普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中後期開始,首先在英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引發,他們對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以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察•漢密爾頓的一副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畫里有藥品雜誌上剪下來的肌肉發達的半裸男人,手裡拿著像網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頭上還貼著閃閃發光的小金屬片;室內牆上掛著當時的通俗漫畫《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並加了鏡框;桌上放著一塊包裝好的「羅傑基斯特」牌火腿;還有電視機、錄音機、吸塵器、檯燈等現代家庭必需品,燈罩上印著「福特」標誌;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邊街道上的巨大電影廣告的局部……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那個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著的三個大寫字母得到解釋:POP。該詞來自於英文的「popular」,在漢語中一般音譯為「普普」。1957年,漢密爾頓為「普普」下了定義,即:「流行的(面向大眾而設計的),轉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隨意消耗的(易忘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年輕人的(以青年為目標),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業」。[1]
  普普藝術家
知名的普普藝術家包括:
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
羅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彼得•馬克斯(Peter Max)
克拉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羅伯特•羅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偉恩•第伯(Wayne Thiebaud)
安迪•華荷(Andy Warhol)
草間彌生(草間彌生)
高野綾(タカノ綾)
  註釋
 參閱顏勇、黃虹編著《西方設計:一部為生活製作藝術的歷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第530-531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9%AE%E8%97%9D%E8%A1%93

普普藝術跟達達藝術的比較
 
  達達主義(理念反對嚴肅破壞藝術)
西元1916年興起於瑞士蘇黎士的文學與視覺藝術團體
採用新奇大膽的拼貼技巧
改造創新的創作理念深深影響現代平面設計的創作技巧語彙增加設計的表現空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反戰反現代生活的藝術作品
  普普藝術
西元1965年起源於英國
一般稱通俗藝術或大眾化藝術
普普藝術家特別鐘情西元1930年代的生活
在觀念上保留機能主義及表現主義的傳統外
普普藝術家更選擇注重主題輕忽技巧的方向
創作題材來自於生活周遭
抽象主義的反動描寫日常生活事物迫使大家關心周遭生活事務.
  普普藝術
  普普風是源自50年代英國的普普藝術,當時英國倫敦一群年輕藝術文化工作者,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通俗、年輕、創意、大量製作、機智詼諧、商業氣息的「普普精神」。簡單來說,普普風的精神就是搶眼的顏色,如桃紅、亮橘、蘋果綠等,以及大方的幾何線條,如圓形、方形、彩色線條等,而廉價材質也是普普風的精髓之一,如塑膠家具便十分「普普」。喜歡熱鬧活潑居家氣氛的人,不妨嘗試以最流行的普普風來裝飾居家環境。
  普普="pop" 流行的意思
強烈的視覺,成為普普風最憾人感官的設計創意。天馬行空的靈感,藉由色塊與幾何圖案,馬上成為藝術味十足的精品。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通俗、年輕、創意、大量製作、機智詼諧、商業氣息的「普普精神」。簡單來說,普普風的精神就是搶眼的顏色,如桃紅、亮橘、蘋果綠等,以及大方的幾何線條,如圓形、方形、彩色線條等,而廉價材質也是普普風的精髓之一,如塑膠家具便十分「普普」。 
  普普藝術(Pop Art)_普普風  背景
Pop Art 是1962~1965年間盛行於國際的新藝術,其目的是反對自1920年以來,以德國包 浩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這個運動的思想根源,其實是從美國的大眾 文化中得來的。 當時的英國從美國的大眾文化得到啟發,這些影響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 等等。而「Pop Art」一詞是在1954年於倫敦被英國年輕的美術批評家Lawrence Alloway (勞倫斯‧阿洛威)所提出。 Alloway所提到的Pop Art,係指在雜誌上的廣告、電影院門外的招貼畫及大量的宣傳畫, 與後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極不同。 Pop Art在1961年首先出現在英國;1962年時傳到美國。它在傳到美國後迅速發展起來, 並正式成為一種美術運動。 
  英國的普普藝術 
1952年,普普藝術在倫敦問世。 一個藝術小團體在當代藝術學院成立;團體裡有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帕奧羅基 (Edorado Paolozzi),還有「普普」一詞的發明人(Lawrence Alloway)。其宗旨在於使藝 術更接近普通人。 1961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出現了另一個團體,信奉阿洛威的思想。這個團體和美國人不 同,他們在使用大眾圖像時,很注重技法,包括繪畫技法的運用。 英國「普普」設計比較集中在時裝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幾個方面。其中 以時裝設計顯得最為突出。時裝設計也是英國「普普」設計第一個出現的運動。 
  美國的普普藝術
普普藝術迅速的發展起來,正式形成一種美術運動是在它傳到美國後。而普普藝術是如何 傳到美國的呢? 話說在1962年時,阿洛威被聘為美國古金漢美術館的負責人,當他到了紐約之後,看到了 幾位美國年輕畫家的作品,例如羅森柏和瓊斯,這兩人的作品都是從紐約抽象表現派走出 來,在畫面上擺上了日常所見的物品,於是阿洛威稱這些作品是美國的「普普」。
  Pop Art迅速在紐約發展的原因
從1961~1962年,正是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直接影響到繪畫市場,紐約派的畫,價格 普遍下降。此外,一般客戶也要求一些新的東西,紐約派的畫自然就失去了一般大眾的支 持。 
  Pop Art的定義
1957年7月1日,漢彌頓寫出普普藝術的定義: 大眾化(Popular)目的為了大眾 
片刻的(短標題) 可以擴大的(易忘的) 大量製作的(便宜的) 年輕的 機敏的、性的、迷惑人的、商業化的 
  代表人物
Richard Hamilton(漢彌頓)Tom Wesslmann(維塞爾曼) 
Andy Warhol(沃荷) J. Roseenquist(羅森桂斯特) Roy Lechtenstein(李奇登斯坦) 

普普pop為Popular的縮寫,意指流行藝術,通俗藝術,大眾藝術之意。一種為''應用''和''商業化''的''大眾藝術''(Popular Art)。同上是為後現代主義的最早之藝術思潮即是普普藝術(POP Art)。POP Art發展於50年代的英國,50年代中期興盛於美國,為英美流行藝術文化交流的寫照。是由一群倫敦青年藝術家在一次聚會中提出的理念。
   普普一詞最早出現於1952~1955年間,英國人漢彌敦(Richard Hamilton,1922~),為杜象的學生,首製作首幅普普藝術作品<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變成如此的不同,如此的魅力>當中,1965年。
 *普普藝術的概念:
  在藝術上追求並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海報、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漫畫做拼貼式的組合,這些工業化的大社會形象群眾,藝術家們就將他們分解、片斷化、部分擴大、變色著色等,徹底物體化。
 *主要代表人物:安迪‧沃荷(Warhol)為美國最具代表性普普畫家,擅長複製日常生活常見的影像,特殊化處理形成不同視覺震撼。著名作品《瑪麗蓮夢露》、《綠色可口可樂瓶》。
 *其他普普藝術著名作品: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97)《在車內》、《立體派大師的靜物與紙牌》。衛塞爾曼(Wesselmann)《澡盆拼貼第三號》。席格爾(Segal)《聽音樂》、《電影海報》、《戲院》。瓊斯(Johns)《美國國旗》。
   達達主義
( Dadaism )1913年杜象在紐約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多種影響和衝擊,引發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在瑞士中立國,創造了反戰反現代生活反藝術的作品。
代表藝術家曼瑞( Man Ray )將釘地氈用的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杜象(Duchamp ) 則將一張印有達文西的著名的「摩娜麗莎」 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
他們反對嚴肅的藝術。當他們試圖要破壞藝術的時候,反而為新藝術開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
伸出後現代藝術的覺醒--觀者對作品的重要性,也因此開發了藝術創作的可能性,而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挽留觀眾的注意力..
  相同處
 達達與普普藝術都有現成物的觀念,(達達是第一個發表現成物的觀念的流派),並且都是藝術家對於社會的逆向想法所生的產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想法,達達的作品中通常是『諷刺』居多,但是普普藝術純粹是把生活中可見的事務轉換成藝術,但是沒有『諷刺』的涵義。
  影響『現成物』,杜象不受一般人對藝術的看法,突破了一個新的局面,讓之後的藝術創作者更可以大膽,不受拘束的表現自己,這就是對後世最大的影響。
http://www.wretch.cc/blog/q002325/47697

明星作派超越『達達』——達達和超達達畫派畫家畢卡比亞其人其作

天堂的少女(油畫) 畢卡比亞
如果你要了解達達畫派的理論和歷史,一定不要錯過畢卡比亞的繪畫和他的言行。
  畢卡比亞是出生在巴黎的法西混血兒。7歲時,他的母親去世後留下一大筆財産,使年幼的畢卡比亞一生不愁吃穿。15歲時,父親偷偷地把畢卡比亞的一張畫拿到“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得到好評。次年,畢卡比亞進入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成為柯爾蒙的弟子。18歲他開始以當時最好的物質享受生活。據説畢卡比亞最荒唐的私生活是以新汽車搶到別人的新娘。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法國地中海岸度過,早期則住過有名的聖托貝城。尤其在20世紀30年代,他幾乎是法國南方海岸花花世界最有名氣的人。這種身世對他的繪畫世界和美學思想有很大的影響。
  畢卡比亞的繪畫是從點描畫開始,隨後轉入體積氣氛很重的塊狀風景畫,給人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大混合的感覺。很快地,他將風景演變成奧菲畫派,也非常成功。一幅此畫風的長寬各3米的代表作《UDNIE》幾乎與他的名字不相離。這幅作品是他1913年參加美國軍械庫展覽後,回法國參加秋季沙龍的作品,以一位美國少女史塔西亞納皮爾闊斯卡的舞姿為題材。這一年他去美國,被新大陸紐約的藝壇認定是歐洲前衛畫家的發言人。
  畢卡比亞也是1912年杜尚三兄弟“黃金分割”的會員。1915年,他去古巴,途經紐約,到史泰格列茲的現代畫雜誌《攝影工作》幫忙,開始以汽車零件為題材作畫。他以這種畫風走進達達畫派。畢卡比亞認為美不但可以用蘋果或花來表達,也可用機械零件,這完全要依大眾的眼光、態度而定。有一幅1917年的作品《情愛的表演》就是電器零件組合而成的。畢卡比亞以最顯眼的方式讓人知道思想與觀念可以用任何一種表達法流露出來,換句話説,思想與表達之間沒有任何困擾關係,要將思想從表達的方式上解放出來,才有實在的思想存在。
  達達派在1913年到1918年之間有很大的演變。畢卡比亞在巴黎出力最大,大部分的文藝活動都由他全力推動。到了1921年,畢卡比亞認為達達派太過於理論化,同時演變得不多,因此退出所有畫派,而以他自己為名的畫派自居,後來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1926年,他復歸具象繪畫,“一戰”中滯居法國南部,1945年回到巴黎,畫風顯出抽象的傾向。1949年,他在巴黎德魯安畫廊舉行大型展覽會,被譽為從達達出發而超越達達的實至名歸的藝術家。
http://big5.china.cn/gate/big5/art.china.cn/huihua/2010-01/20/content_3352412.htm

達達與超現實主義 
     
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世界動盪不安,連藝術創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著名的藝術運動有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達達主義是一種反藝術的運動,為何叫達達主義呢?只是他們隨便在雜誌上找了個字,就叫作"達達派"了。1917年杜象把男生用的小便池簽了個名,放到展覽會上展出,取名叫做"泉"因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反對戰爭,對社會的墮落的一種反諷與否定。你說,小便盆可以是藝術品嗎?不過說來奇怪,因為杜象很有名,連這件小便盆也聲名大噪了!
達利是超現實主義的大將,他將自己夢境中的奇幻景象當作題材,以前的人很少會畫自己的幻想或夢境,到了現代,藝術表現的方式越來越自由了,時間和空間的錯亂,畫的都不是真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
圖片來源:http://yy1.hkcampus.net/~yy1-art/KSF.htm
這位是達利喔!
圖片來源:http://screensaverchina.com/art02b.htm
這是一張臉也是一個展覽會場,嘴唇成了一張沙發椅,兩隻眼睛遠遠的看起來好像是風景畫,你說奇怪不奇怪?
米羅也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畫面中出現的小動物像貓和狗,你找出它們了嗎?在米羅的畫中有許多難以理解的符號,畫面有天真幻想的氣氛。
http://www.aerc.nhcue.edu.tw/arthistory/dada.htm

達達主義  維基百科

第一期《達達》期刊封面,查拉主編,1917年,蘇黎世
達達主義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涉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達達主義作為一場文藝運動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波及範圍卻很廣,對20世紀的一切現代主義文藝流派都產生了影響。
  概述
達達主義者的活動包括公開集會、示威、出版藝術及文學期刊等等。在達達主義者的出版物中,充滿著對藝術、政治、文化的熱情洋溢的評述和見解。
達達主義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這場運動的誕生是對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一種抗議。達達主義者們堅信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達達主義運動影響了後來的一些文藝流派,包括超現實主義和激浪派。
達達主義者認為「達達」並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無論現行的藝術標準是什麼,達達主義都與之針鋒相對。由於藝術和美學相關,於是達達乾脆就連美學也忽略了。傳統藝術品通常要傳遞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潛在的信息,而達達者的創作則追求「無意義」的境界。對於達達主義作品的解讀完全取決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藝術訴求於給人以某種感觀,而達達藝術品則要給人以某種「侵犯」。諷刺的是,儘管達達主義如此的反藝術,達達主義本身就是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流派。「達達」作為對藝術和世界的一種註解,它本身也就變成了一種藝術。
達達主義運動的大部分參與者都深受虛無主義觀點的影響,認為人類創造的一切都無實際價值,包括藝術在內。達達主義者進行藝術創作的根基在於機遇和偶然性因素。
達達主義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許多人舊有價值觀的顛覆力量。既然很難從無序的世界中找到實際的意義,那麼便索性把這種無序當作是這個世界的某種天性,並以之去顛覆那些維繫著舊秩序的舊美學體系。他們認為,正是這種舊的秩序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達達主義者試圖通過對舊秩序的拒絕達到徹底瓦解舊秩序的目的。
  「達達」一詞的由來
關於「達達」一詞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有一些人則認為它來自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和詹可頻繁使用的口頭語「da, da」,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準備為他們的組織取個名字。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任意選擇了一個詞,就是「dada」。在法語中,「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因此,這場運動就被命名為「達達主義」,以昭顯其隨意性,而非一場一般意義上的「文藝運動」。
  蘇黎世
1916年,雨果•巴爾、艾米•翰寧斯、特里斯坦•查拉、漢斯•阿爾普、理察•胡森貝克和蘇菲•托伯等流亡蘇黎世的藝術家在當地的「伏爾泰酒店」成立了一個文藝活動社團,他們通過討論藝術話題和演出等方式來表達對戰爭,以及催生戰爭的價值觀的厭惡。同年10月6日,這個組織正式取名為「達達」。
1916年7月14日,在這個組織的第一次公開集會上,巴爾公開宣讀了所謂的「達達主義宣言」。1918年,查拉撰寫了另外一份達達主義宣言,這份宣言被認為是達達主義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在此之後,很多藝術家都發表過類似的宣言。一本名為《伏爾泰酒店》的期刊是這以運動前期的主要成果。
酒店關張之後,達達主義者的活動開始轉移向一個新的畫廊。不久,巴爾離開了歐洲,而查拉則開始大肆宣揚達達主義的觀點。他給法國和義大利的藝術家和作家們寫信,激烈的抨擊他們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為達達主義的領袖以及名副其實的戰略統帥。
以查拉為舵手的蘇黎世達達主義者們出版了一本名為《達達》的期刊。這本期刊1917年7月創刊,在蘇黎世出版了5期,並在巴黎出版了最後兩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旅居蘇黎世的達達主義者們大多返回自己的國家,其中有一些人開始在其他城市宣揚達達主義思想。
  柏林
德國的達達主義運動並不如其他國家的達達主義運動那樣「反藝術」,而是具有非常顯著的政治和社會變革色彩。德國的達達主義者熱衷於發表煽動性的宣言,動用宣傳和諷刺的力量,發動大規模的公眾示威和政治活動。
1918年2月,理察•胡森貝克在柏林第一次發表關於達達主義的演講,並在同年年底發表了一篇達達主義宣言。漢納•胡赫和喬治•格羅茨用達達主義的觀點來表達對戰後共產主義的同情。格羅茨和約翰•哈特菲德在這一時期共同發明了「攝影蒙太奇」技術。藝術家們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並在1920年舉辦了一場達達主義的國際展覽會。
柏林的達達主義運動內部矛盾重重。庫爾特•施威特斯糾集一些其他藝術家脫離了柏林的達達主義組織。施威特斯遷至漢諾瓦,並在那裡發展了更具個人風格的達達主義。
  科隆
1920年,馬克思•恩斯特、約翰奈斯•西奧多•巴爾傑德和阿爾普在德國科隆舉辦了一場廣受爭議的達達主義展覽。這場展覽的核心觀點就是藝術的虛無性和反中產階級價值觀。
  紐約
在一戰期間,美國紐約也和蘇黎世一樣成為大批流亡藝術家和作家棲身的場所。從法國流亡美國的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和弗朗西•畢卡比亞結識了美國藝術家曼•雷。1916年,這三人成為美國「反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曾經留學法國的美國藝術家比阿特麗斯•伍德後來也加入了這一團體。
紐約的藝術家們並沒有以「達達主義者」自居,他們也從未發表過任何宣言或組織過任何政治活動。然而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出版物對舊的藝術和文化體系進行大肆的炮轟,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紐約達達》等。在這些刊物中,他們將舊的藝術譏稱為「博物館藝術」。
在這段時期內,杜尚開始以現成品來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並參加了「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1917年,他發表了著名作品《泉》,是一個寫有「R. Mutt」字樣的小便池。然而這幅作品卻被「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拒絕。
畢卡比亞對歐洲的出訪加強了紐約、蘇黎世和巴黎的達達主義組織之間的聯繫。他曾連續七年堅持出版達達主義期刊《391》。這本期刊從1917年至1924年在紐約、蘇黎世和巴黎出版。
到1921年,大部分藝術家遷至巴黎。在那裡,達達主義迎來了最後一個高峰並走向終結。
  巴黎
法國的先鋒派藝術家一直和蘇黎世的達達主義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爾、布勒東在內的法國作家、評論家和藝術家長期保持通信。
巴黎的達達主義運動高峰出現在1920年。這一年,達達主義運動的很多元老來到巴黎。受查拉的影響,巴黎的達達主義者們也發表宣言,組織大規模示威運動,進行舞台表演並出版了大量的刊物。
達達主義的作品第一次出現在巴黎公眾的視野內是在1921年的「獨立藝術家沙龍」上。讓•克羅蒂和其他達達主義者們展覽了自己的作品。
  達達主義音樂
達達主義並不是一場嚴格意義上的視覺藝術或文學思潮,它也波及了音樂和錄音領域。庫爾特•施威特斯和阿爾伯特•薩維尼奧曾撰寫《達達主義音樂》,一個名為「六人組」的樂隊也曾在達達主義者的集會上演出過。
  影響
儘管達達主義在很大範圍內得到了傳播,但它終究是一個很不穩定的文藝思潮。到1924年,達達主義基本被新生的超現實主義所吞併,達達主義藝術家們也紛紛投奔其他流派,包括社會現實主義以及其他現代藝術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歐洲的許多達達主義者再度流亡美國,有一些則死於希特勒的集中營之中,原因是希特勒不喜歡有頹廢色彩的藝術。二戰之後,許多新的文學和藝術流派紛紛誕生,達達主義的影響更加微弱。
  1967年,在巴黎曾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對達達主義的追憶活動。
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在達達主義運動殞滅後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稱「新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們重新在此開始他們的活動。然而兩個月後,這群人也逐漸消失。而伏爾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館,以紀念達達主義運動的歷史。
  總體上講,達達主義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文藝流派,而只是一種過渡狀態的文藝思維,其藝術理念不具任何建設性,而是建立在對舊秩序的毀滅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勢必無法長久。但正因為達達主義激進的破舊立新觀,20世紀大量的現代及後現代流派得以催生並長足發展。沒有達達主義者的努力,這些是很難實現的。
  代表人物及活動國家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 – 法國
漢斯•阿爾普 – 瑞士、法國、德國
雨果•巴爾 – 瑞士
約翰尼斯•巴德 – 德國
阿爾圖爾•卡拉凡 – 法國
讓•克羅蒂 – 法國
馬塞爾•杜尚 – 法國、美國
馬克思•恩斯特 – 德國
羅爾•豪斯曼 – 德國
艾米•翰寧斯 – 瑞士
理察•胡森貝克 – 瑞士、德國
馬塞爾•詹可 – 瑞士
克勒蒙•邦撒耶 – 比利時
弗朗西•畢卡比亞 – 法國、美國
曼•雷 – 法國、美國
漢斯•里克特 – 瑞士
庫爾特•施威特斯 – 德國
蘇菲•托伯 – 瑞士
特利斯坦•查拉 – 瑞士
比阿特麗斯•伍德 – 法國、美國
  參考文獻
理察•胡森貝克,《達達主義鼓手的回憶錄》,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格雷•馬庫斯,《唇印》,哈佛大學出版社
艾琳•霍夫曼 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芝加哥藝術學院
  參見
現代主義
超現實主義
  外部連結
巴爾於1916年發表的達達主義宣言
查拉的達達主義宣言摘錄
1918年查拉發表的達達主義宣言
1921年的達達主義宣言
國際主義的達達藝術家檔案
2001年的達達主義宣言
達達在線
達達主義的定義
達達主義運動大事年表
達達主義藝術家
達達主義藝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BE%E8%BE%BE%E4%B8%BB%E4%B9%89

台長: 阿楨
人氣(6,5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帕洛克:世界百大畫家98
此分類上一篇:達比埃斯:世界百大畫家9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