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7 07:03:25| 人氣6,195| 回應266 | 上一篇 | 下一篇

蘇俄與中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蘇俄與中共

第一章            俄國史之分析                                   4 
一              斯拉夫民族的悲劇
二              地緣政治、經濟與民族性                         5   
三              羅瑞克王朝(862-1598)
(一)        基輔公國                                       6
1      公國的统治基礎
2      公國的危機
(二)        蒙古人的統治
(三)        莫斯科公國                                     7
1      諾弗羅哥公國
2      加里尼亞公國
3      莫斯科公國崛起之因
4      伊凡四世                                       8
5      混亂時期
四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
(一)         彼得大帝與俄國西化                             9
(二)         彼得之後的混亂與凱琳大帝
(三)         亞歷山大帝的改革與反動                        10
(四)         尼古拉一世的保守專制
(五)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                            11
1        俄國農奴制形成的過程
2        解放農奴的实相
3        解放農奴的結果
4        其他改革                                      12
5        改革的後遺症
(六)         俄國革命的實相
1        由西化派、親斯拉夫派到民粹派
2        革命政黨的成立                                13
(1)         社會革命黨
(2)         社会民主黨
3        1905年革命與憲政發展
4        1917年革命                                    14
五               蘇共政權的建立
六               蘇聯的統治、挑戰、回應與瓦解                   15
(一)         極權統治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1         馬克思如何看待歷史唯物論
2         共產黨與無產階級專政的關係
(二)         新經濟政策之實施
(三)         權力鬥爭與史達林的獨裁                         16
1         由三人集體到一元領導
2         中央計劃經濟
3         農業集體化                                     17
4         極權恐怖統治
5         史達林主義的危機                               18
(四)         赫魯雪夫時代
1         由集體到一元領導
2         赫魯雪夫的經改及其結果
3         赫魯雪夫的和平共存與東歐的反蘇                 19
(五)         布里玆湼夫時代
(六)         戈巴契夫時代                                   20
1         初期經改的無效與「重建」政策
2         矛盾百出的重建與蘇聯的瓦解
七               葉爾欽革命性的改革                             21
八               震揻療法與漸進式改革                           22
九               社會主義瓦解與自由民主之關係
第二章            中共之分析                                     23
一               國民經濟恢復期(1949-1952)
二               第一五年經濟計劃期(1953-1957)
三               生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1958-1960)                 24
四               調整期經濟(1961-1965)
五               文化大革命(1966-1977)
六               改革開放(1978-)                                 25
(一)         改革的內容及其弊病
1         農業改革
2         工商業改革                                     26
3         教育改革
4         政治體制改革
5         改革產生的弊病
6         解決之道及其後果
(三)         六四悲劇之分析                                 27
1         六四悲劇的性質
2         蘊釀期
3         示威期
4         絕食期                                          28
5         六四餘論                                        29
引用書目                                        30

《蘇俄與中共》是在完成《緣現論》和《台灣共犯緣現體》之後,為析判中共與蘇俄的改革而寫,在「六四民運」及「蘇聯瓦解」的背景下,早在十年前就得出中共的漸進式改革優於蘇聯的震盪療法的結論,這十年來再再証实這種看法,這方面的統計資料只要翻翻相關的論著便一目了然,所以在輸入电腦時似乎也沒必要大量地補入這十年來的數据。

第一章  俄國史之分析

一  斯拉夫民族的悲劇

斯拉夫人的發源地在現今捷克和波蔅南部一帶,約一世紀之後往四方發展成:西支的斯拉夫人,含波藺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南支的含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和斯洛凡尼亞人。
東支的斯拉夫人九世紀時受從北歐入侵的瓦倫吉安人同化成俄羅斯人(一p.15-6),並共建了俄羅斯第一个基輔公國(p.69)。
其中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因受立陶宛、波蘭的統治,而與大俄羅斯人在政治、文化、種族尤其宗教上(天主教-東正教)產生差異(直至2004年底,烏克蘭還因親西的西烏和親俄的東烏在總统大選上決裂,在美歐介入下,親西勝。在此之前,美對台灣更為嚴重的選畢舞弊,並未表態支持反對黨,因為執政當局是親美的)。另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分別被丹麥、日耳曼占有(p.70)。
由於俄羅斯南部長期受外侵同化,故當莫斯科公国壯大、驅逐蒙古人、重建俄國、並收回這些地方後,反而形成了民族衝突的根源。壯大後的俄国對外極力向回周擴大帝國勢力,對內則加強同化少數民族(p.101-2,123-4,178,294-308)。並在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一世時、藉對瑞典發动戰爭、收回波羅的海沿岸(p.145)打開了俄羅斯向西的出海口。到十八世紀末凱薩琳二世時,與普魯士瓜分波蘭,收回白俄(p.194-5),對土耳其開戰奪得南俄至黑海北岸含克里米亞半島、打開了向南出海口(p.198-220)。
俄羅斯向四周的侵略不但與中、日、英、德、法等嚴重衝突,俄羅斯又缺乏類似中國的表意文字、家族主義、儒家大伝统文化、和共同的小伝統等可用於統合整个俄羅斯。所以當十九世紀之後夾雜著赫德、菲希持等人開創出的日耳曼浪漫民族主義(二p.1)、親斯拉夫主義(三p.4-5,一p.231-3)、及當時流行的種族主義而來的大斯拉夫主義,非但無力团結尚為兄弟的波海三小國及白俄、烏克蘭,反而刺激了各民族的民族主義(二p.8-9)。各民族趁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俄國的內憂外患、紛紛獨立,列寧和史達林利用此一民族自決风潮奪取政權,但随後又以無產階級高於民族為口号,壓制各民族的自治、自決和獨立(四p.251-4),以致於民族衝突在戈巴契夫自由開放政策下、催促著蘇聯帝國的瓦解。

二  地緣政治、經濟與民族性

俄國地緣在歷史上除二次以惡劣的風雪天氣及廣闊野地、阻止了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入侵外,其餘影响是弊大於利,其因是俄羅斯平原自古以來便是各民族角逐之所,壯大後的俄羅斯不論為發展或自保,都会向四周找出海口或天然屏障,其結果當然是衝突不斷。
至於丰富的天然礦產(四p.4-5)也因欠英德美日有效的資本主義而不能充分利用(即使蘇聯瓦解、石油民營化後,也因俄國经濟極依賴高价的出口石油,而發生當局與石油大亨的鬥爭),反因不徹底的國家資本主義和粗放的中央計劃经濟向浪費掉了,加上做為東歐及第三世界社會主義国家的中心國,為取得政軍上利益而將各項資源以低价半買半送的方式輸血出去(七p.289-290)(當然還需精確統計,有人就認為蘇聯也是向內輸血、一p.652),如對比美帝的向內輸血,二帝國的輸贏便可知了。所以美蘇雖然都犯了帝國向外過度擴張之病,但Kennedy忽略了美蘇之異(六p.8,457)。
俄国的地緣在長期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的運作下,產生了俄國人「兩極矛盾的民族性」(一p.20,四p.10,七七p.2-3):
孤立性與落伍性。俄羅斯十世紀發展出來的東方正教與西方主流羅馬正教有別,之後的文芸復興和宗教改革又錯失。到十七八世紀彼得的西化又深度不足且未影响到一般国民。十九世紀後大量湧入的自由民主不但未能結果,反促使共產主義生根茁壯。蘇聯成立後更使俄羅斯重回孤立狀態(一p.19-20)。
自大狂與自卑感。冰原使得俄羅斯人自大自卑又憂鬱,帝国對外擴張產生大斯拉夫主義,對比於西歐文化又自卑(一p.20-1)。
忍耐性與反叛性。冰原及長期封建專制造成俄羅斯人的忍耐性,但長期的壓抑又造成反叛性,故不像中國人中庸、英國人漸進式改革,而是巨变革命(一p.23)。
猜疑性與机詐性。欠安全疆域所造成(一p.22-3)。
憂鬱感與宗教性。冰原、封建專制加外患不斷,造成憂鬱感,這充分表現在文學音樂上。憂之極則躁,不只宗教,連政治亦然(一p.24)。
貝德葉夫將知識分子的上述特質哲學化成──與俄羅斯的土地人民決裂但又帶著懺悔及理想化意識地為其效命──而產生民粹主義及虛無主義(八p.30-2,72-5)。

三  羅瑞克王朝(862-1598)

羅瑞克王朝(862-1598)從瓦倫吉安人酋長羅瑞克建国起,到Theodore一世死止.。

(一)  基輔公國

1  公國的统治基礎

基輔公國的统治基礎在於:(A)以北自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大水道」為基礎建立南北貿易網。(B)並沿河流兩岸城市建立東正教信仰成為俄羅斯的國家意識形態,及產生教会教徒兩階級的封建社会結構(一p.52)。(C)以分封制建立王朝的政治體制(p.42)。(D)以封建制的上層王公貴族、中層城市工商階級及鄉村小地主、和下層佃農農奴,建立公國的社经基礎(p.50-2)。(E)抵抗外患並擴張領土,九至十一世紀主患是佩臣尼格人,十一至十三世紀是古曼人,十三世紀是蒙古人(p.35)。

2  公國的危機

危机就在公國頂盛時的Sviatos1av(964-973),斯氏對外征戰雖使公國領土以基輔為中心,擴到北自諾弗哥羅、南至黑海北岸,西自多腦河、東至窩瓦河。但不穩定的王位繼承使斯氏死後三子各自据地爭奪王位,內戰五年,最後由幼子Voladimir一世統一(p.36)。弗氏雖建立了東正教教会國家,但死後仍諸子奪位,Yaras1av(1019-1054)勝出。雅氏雖擊退佩臣尼拉人入侵,建設基輔城、編著第一部俄羅斯法典、與歐洲王室聯婚,但他試圖解決王位繼承的「新王位繼承法」,在他死後的第二代仍因爭位而內戰甚至引進外力(p.43)。
在此同時大水道的南北分別被日耳曼騎士团和古曼人侵占(p.45-6),十字軍東征後西歐通過地中海與東方直接聯繫,基輔喪失了貿易中心作用(七四p.12),加上南俄大草原因外患而破坏,使得公國的人口和物資重心往北移(一p.46)。蒙古人入侵前公國已名存實亡,入侵、瓦解成三个地區(p.75)。

(二)  蒙古人的統治

蒙古從成吉思汗開始憑著优越的騎兵,以伝統的狩獵包抄方式發展出一套極具戰力的戰略(p.56),自1220年發动二次西征,首次攻下回教中亞的花剌子模,繼位者窩濶台命拔都為第二次西征統帥,1240年攻下基輔,並大敗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但因窩死撒兵,留下欽察汗國統治歐俄的中南部(p.54-7)。
蒙古的統治是間接的(各公國朝覲汗國取得治理該地之特許狀),其因是諸侯割据,加上疆域遼潤森林沼澤密佈。所以蒙古雖以恐怖鎮壓取得政權,但承平之時是透過良好的交通網、詳实的人口調查以供徵稅、保護商業、宗教自由等方式,維繫蒙古帝國內的政治秩序(p.60-1)。
欽察汗國第三任可汗蒙哥死後分裂,托托可汗(1300-1313)即位後才統一,但1370年又因繼位之爭分裂為東西「托塔米失」和「馬麥」汗國,馬麥攻莫斯科失利、而被受帖木耳汗國(以撤馬爾干為中心)支持的托塔米失擊潰,欽察再度統一,但1395年又遭帖木耳打敗。可是帖木耳汗國在帖木耳1405年死後便告瓦解,此時莫斯科公國不斷壯大,到伊凡三世1480年宣佈獨立,蒙古在歐亞大陸的霸權正式落幕(p.63-6)。之後雖仍有一些小汗國苟延至十六世紀,克里米亞汗國甚至數次攻入莫斯科公国境內,但已無能為力。凱薩琳二世1783年併吞克里米亞汗國,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該地三十萬蒙古人被迫內遷,二戰期間史達林又以韃靼人親德反俄為由放逐西伯利亞而結束了「克里米亞韃靼自治共和國」(p.68)。待蘇聯瓦解後,韃靼人試圖回去建共和國,但該地已被俄國人占有。要不是廿世紀初在蘇聯扶持下在中国外蒙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盛極一時的蒙古帝國全亡國了。

(三)  莫斯科公国

欽察汗國的滅亡不全是內鬥,主要是莫斯科公国憑著出賣自己同胞(一p.62-3)及較优越的政经社會制度,而統一了俄羅斯並驅逐蒙古人。

1  諾弗哥羅公国

西北的諾弗哥羅的統治基礎是由一群「貴族富商階級」組成的市議會,選出公國的大公、市長及市民团团長,負責公國行政(p.77)。此制易生富商貴族與平民奴隸間階級對立,加上糧源受控於莫斯科,所以注定了被併的命運(p.78-9)。

2  瓦林尼亞、加里尼亞公國

西南二公國的統治基礎是由一批封建武士、地主及富商組成的「包亞」貴族階級組成「貴族院」與大公共治。由於位於立陶宛、波蘭與蒙古爭戰之地,经二百年的戰亂到十四世紀淪為立、波統治(P.80)。

3  莫斯科公国崛起之因

莫斯科公国最初無論開發程度或所處位置均是最差的(p.81),但最終為何能统一全俄呢?其因是:(A)位處歐俄平原與大森林的中心,易守難攻,又處西北與東南兩大水系的交接點故成貿易中心(p.82)。(B)利用東正教大主教1326年遷駐莫斯科,及與拜占廷聯婚的有利條件,趁1453年回教攻陷君士坦丁堡而亡了羅馬帝國之机,宣稱莫斯科是「第三羅馬城」(p.82-3)。(C) 莫斯科大公的權力沒有其他公國市議會或貴族院的限制,再利用其他公國所沒有的「封建農奴制」(初期因地廣人稀,農民又因各諸侯間相互爭取,而享有「自由移动權」,故異於歐洲人身固著的農奴制)、「長子繼承權」(如此大公權力就不会分散)、及政教合一制,到伊凡四世1493年時將大公權力提升至專制獨裁的「沙皇」(Tsar由Caesar凱撒而來),自稱為「全俄統治者」(p.84-5)。(D)蒙古的提携,加上公國社会安定吸引了大量移民。(E)歷任大公為統一全俄用盡了各種權術(p.86)。(F)從國家主義來看,莫斯科公国的中央集權統一政策受各階層支持,人民期望她反抗蒙古、中小封建主希望她保証封建農奴制、城市工商希望她建立全俄的自由市場和行会经濟(七四p.18)。

4  伊凡四世(1533-1584)

伊凡四世即位時,莫斯科公国的勢力已穩固下來,他為了與貴族鬥爭所建立的沙皇体制深深地影响俄國的來來(從彼得、凱薩琳、亞歷山大、列寧、甚至戈巴契夫之後的葉爾欽亦猤能免)。
召開国民大會。1550年召開由包亞貴族、教士、武士、域市代表、農民代表等組成的「国民大會」來對抗貴族議会(p.96)。藉机將部分地方官員由貴族壟斷改由人民選出(p97)。
建立沙皇直接統治的「特區」及特務机關來打擊包亞貴族,此舉使俄國的二分之一由沙皇直接統治,另一半則由政府和貴族統治的封建制。這種恐怖統治貫穿整个帝俄和蘇聯(p.98-100)。
建立沙皇直接統治的「禁衛軍」和「常備軍」以壓制地方貴族,但也產生了新的武士貴族,並為後來的政变埋下陰影(p97-8)。

5  混亂時期

四世死後,次子錫氏身心雖殘,但幼子廸氏Dimitri年幼,故仍由錫氏繼位,但王政由妻兄高氏攝政,並監視廸氏及其母瑪麗。1591年九歲的廸死,瑪麗認為被暗殺,因而被迫入修道院。
錫死國民大会選高氏為沙皇,貴族以Dimitri復生為号召推翻高氏、但農民及軍隊又起來叛亂(p.105-7)。
波蘭趁机入侵,教会結合農民驅遂之,1613年國民大会選羅曼諾夫為沙皇,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

四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

(一)  彼得大帝(1682-1725)及其西化

羅曼諾夫王朝之初延續著前朝的紛亂:(A)南俄大草原的哥薩克人不堪被壓起而「拉新叛亂」(1667-1671)。(B)與瑞典、波蘭不斷有衝突。(C)政教衝突(p.118-122)。
彼得1696年親政立即南下打敗土耳其,次年組团親赴西歐考察軍工技術,1698回國平定叛亂,邊西化、邊西進,花了廿一年與瑞典爭奪北歐霸權,大勝、取得波羅的海沿岸、建立波羅的海艦隊(p.132-145)。
政治改革。(A) 1711年中央設有九人參議院掌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1718年設立九个委員會取代舊「部」。1722年設監察長監察參議院、監察官監察委員會、監察員監察各省(p.147-8)。(B)1708年設十二个彼得任命的省長,並以三權分治方式削弱地方權力(p.148-9)。(C)建立公務員制度,但因欠配套的教育及考試制度而失敗、並產生一批新權貴(p150)。
財稅改革。為龐大軍費(A)巧立各種間接稅,連信教及留鬍也要交稅。(B)經人口調查、苛征戶稅及人頭稅,此稅占全國預算支出的一半以上。(C)將塩、煙、油、豬鬃、魚子醬專賣(p.151-2)。
經濟改革。官營軍需工業,但价高質差,故彼得又以關稅保護、免稅、專賣來獎勵民營,希望藉以發展產業及培養出中產階級和自由工人,可是受限於農奴制(p.153-4)。
軍事改革。建立約廿万陸軍及八百艘軍艦的波羅的海艦隊(p.155)。但俄軍重量不重質(至紅軍時代亦然),只能挫敗二流國家如瑞典、波蘭、土耳其,(面對一流如法德日英美則不堪一擊。)
宗教改革。沒收教產及教長之權(p.156),但無法發揮日本大化革新尤其明治維新時神道教配合當局現代化之功能。
教育改革。重軍工技術學校,欠詳實計劃、经費、人才,加上農奴制,使得國民教育失敗(p.159-160),以致改革無法深入民間。
社會改革。新舊貴族加強了農奴制。表面則是彼得以西方礼仪強改伝统(p.160-2)。
綜論彼得的改革,由於龐大、倉促、欠整体計劃,所以未能深化且遭人民反抗(P.162-3)。
如比較英法德日俄的改革,彼得和法國的重商主義式中央計劃,都有效率差、浮而不实之弊,究其根本在於未能將貴族和農民的生產力解放出來。

(二)  彼得之後的混亂(1725-1762)與凱薩琳大帝(1762-1796)

彼得之後的混亂和伊凡類似,皆因王位繼承之不定,被壓迫或失勢者趁机向改革旣得利益鬥爭。卅七年間共產生了三男三女六位沙皇,且实權在與西歐王室聯婚的母后,故外力个入且宮闈淫亂朝政不修(p.169-172)。
到凱薩琳大帝,后權達頂盛。其夫彼得三世心智不全昏庸怪戾,公私場合均對政治聯婚自日耳曼的凱羞辱有加。凱透過收買朝中大臣尤其禁衛軍,發動政变奪取王位,如同之前的「偽迪米特里」,農民也在「偽彼得三世」的鼓动下叛亂。凱年輕時在日耳曼王室雖受啟蒙運動之教育,1766年的「上諭」也充滿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次年又召開民主自由的「立法會議」,但实际施政:
政治制度。類似彼得,表面上還權給參議院和地方,实則弄个檢查長來奪其權(p.182-4)。
財經政策。基本上延自彼得,只不過增加些自由經濟成分。1796年的工商規模雖比1762年增加三倍、奴工也漸有自由工代替,但較好的工廠和技術工人都是外國人。對外征戰及政府費用更落於廣大農民身上,其中人頭稅占33%、酒專賣25%、塩專賣10%、關稅10%。
農民問題。俄農奴制至凱時達頂盛,農奴占總人口49%,其因是:(A)將農奴制推至原無的烏克蘭和東南各省。(B)禁止農奴原可直接向君王訴顧。(C)提高地王對農奴的處罰權(p.187)。結果造成哥蔭克的普加契夫冒充彼得三世復活、叛亂(1773-4)。平亂後她更加壓制農奴及對貴族的要求更讓步。避往城市的貴族地主如同法國的貴族遊手好閒,以法國享樂文化為尚,連帶啟蒙思想也趁机而入(p.190),但在專制結構下,只能帶來毀滅性的革命力量而非建設性的改革。

(三)  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的改革與反動

亞歷山大一世和凱薩琳大帝一樣(又有幾個君王政客不是?),都是言行不一。
一世即位就召集自由進步的青年,推出含大赦政治犯、放寬自論出版自由、取締私刑農奴、地方自治等新政(p.215)。
1804年頒「大學法」,大學自治、入學無階級財產限制(p.215)。
1810年实施史普蘭斯基所擬「君主專制憲法」(還不是民主自由憲法),俄法戰起,反动勢力趁机壓迫史氏去職(p.218)。
1812年拿破崙失敗後,亞氏受神秘体驗及當時歐洲保守思潮影响,1816年開始在西南各省实施「軍事屯墾制度」將人民軍農奴化,1822年恢復地主對農奴的處罰權,廢除大學自治(p.218-9)。

(四)  尼克拉一世(1825-1855)的保守專制

尼克拉一世是在鎮壓「北社」(一批深受西歐自由民主洗礼的貴族)和「十二月叛亂」(禁衛軍之政变)下就任的,故他一生堅持「三原則」(東正教、專制君權、民族國家主義)。
為控制日益不穩的社会和知識分子,他:
1833年頒佈史氏所編「俄國法典」.
財經上,透過關稅保護和減少支出來解決對外戰爭及國內日增的費用。任內工廠和工人皆倍增至万所和四十万人。
教育上,加强書報新聞檢查,取消大學自治、嚴控上課內容,為建設人才又派留學生出國,這造成俄國思想界保守、改革與革命之爭(p.227-8)。
特務统治,設「第三局」對付日增的社会動亂、農民叛亂、政治犯和思想犯(p.229)。
俄国因欠大量類似西歐的中產階級,貴族在「十二月叛亂」中重挫,改革或革命力量便落在西化的知識分子身上,這有點類似中日知識分子(其实是後進國所常見),中国知識分子也分伝统、西化及赤化,鬥爭結果西先勝但赤終贏。日本知識分子則在「和魂」下進行非你死我亡的鬥爭,全為維新效命。俄国知識分子則欠「x魂」,即使親斯拉夫派的「斯拉夫精神、東正教会、公社制度、君主專制或全民同意制(維契)」大多皆非俄原有,更何況在俄長期的專制封建農奴制、王位繼承爭鬥不斷、及種族間欠共同體意識下,所謂的斯拉夫精神也無法發揮「大和魂J的功能,甚至比「中体」更無力,因為「中体」的大小伝統在歷經二三千年的儒家教化、家族主義、科舉制度等的培植下已根深地固。
上述中日俄知識分子的不同也反映在:中国知識分子雖能在新思潮上各領風騷,但清末民初的实權仍在軍紳;日本是天皇結合少壯派武士貴族和新興知識分子共促現代化;俄國則沙皇主控,貴族的農奴制需沙皇支持,貴族又不像中国士紳掌有國家意識形態和官僚体制,故反抗沙皇的主力転至新興知識分子。

(五)  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的改革

尼克拉一世晚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於土英法聯軍,這產生西化為何失敗之反思?(有實像中國甲午戰後之反思),答案是腐敗的官僚專制、僵化的農奴制度、落後的軍備和訓練(p.240-1)。亞歷山大二世被迫在君主專制大架構下進行改革,首先是解放農奴。

1  俄國農奴制形成的過程

蒙古統治時農奴制還只盛行於歐俄西南公國,随著莫斯科公國壯大、為统治之需、乃大力推行。此時自由農和佃農因債、求保護、為免除稅役,紛紛淪為農奴,到伊凡四世時全俄1/2農民為奴,到解放前夕1861年已達2/3。(p.244-8)

2  解放農奴的實相

亞歷山大二世花了六年秘密進行有利於地主和政府的準備,至1861年才提出「解放農奴案」:農奴分四+九年向政府交「土地補償金」(至1906年已交15.7億盧布、超過解放前農地市价的兩倍,七四p.64),而政府則一次付地主債券。但為控制,除烏克蘭及少數地區,其餘農地都交給集体「公社」而非个別農民(p.249-253)。

3  解放農奴的結果

解放農奴後的耕地反比解放前少,加上為支付補償金、地方政府及公社等之苛捐雜稅,農民所得降低約有一半不足維生。而地主又欠英国貴族之生產力(比日法也不如),所得很快在城市奢華掉了,到1905年革命前夕舊地主損失一半以上,此即帝俄後期革命主力会転向知識分子之主因。在大量貧農和沒落地主貴族的對比下,全俄3/4土地由15%的富農取得。這些貧農、勞工、沒落貴族和新興知識分子便構成了俄國革命的主力(p.254-5)。

4  其他改革

財經改革。設立國家銀行,实施會計制度。將私人包稅收回由政府直接征稅。取消酒專賣改收酒稅。工廠及勞工數增倍(p.314)。
教育改革。恢復大学自治,仿日耳曼開辦文科和實科中學,再由教育部主辦小學(p.260)。
司法改革。司法獨立,審判公開,法官終身制,仿英国設陪審團(p.260-1)。
軍事改革。改募兵為徵兵,除獨子需負家計者全俄男子一律有服役义務,為鼓勵教育,大學生服半年、高中生服二年、小學四年(p.262)。

5  改革的後遺症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由於未能解決君主專制、貧農和勞工問題,加上三世(1881-1894)以其父雖改革仍遭暗殺為鑑(p.272),而加強了各种控制。但改革所造成的貧農,勞工、各式改革與革命等之問題(p.335)。終於在軟弱的尼古拉二世(1894-1917)時達到臨界點,日俄戰爭和一次大戰的失利,爆發革命結束了帝俄時代。

(六)  俄國革命的實相

1  由西化派、親斯拉夫派到民粹派

俄国中央主導的西化表面看龐大,实則缺乏有效的教育、考試、文官制度,而只能腐化無能的新兴貴族,人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政府為應付內憂外患,不但加強鎮壓,還將絕大部分負担壓在農工身上。知識分子對西化理想幻滅而随著西歐的社會主義风潮而走上激進革命之途。
其中民粹派認為資本主義不可取,俄國可憑著自己的公社伝統,透過改革或革命走上社會主義大道(三p.8-17,30-1,44-5)。這使得馬克思認為歷史唯物論並非普遍的真理(三p.67)。在1882年的共產黨宣言的俄文版序言認為俄國的公社可能成為共產主義的起點(九v.1p.231)。
上述改革主張同遭尼古拉一世的鎮壓充軍放逐至西伯利亞(一p.233),知識分子不是流亡國外就是地下化。當七O年代「到民間去」運動因農民冷漠和政府鎮壓失敗後,1876年主張以嚴密黨組織領導民眾革命的「土地與自由社」成立,其中因採合法手段和恐怖手段的不同而分裂成「民粹派」和「恐怖派」,後者经一番恐怖暗殺(尤其幹掉亞歷山大二世)後転型(p.327-8)。

2 革命政黨的成立

(1)  社会革命黨

社会革命黨1897年成立,強調農民為革命的主力,主張沒收土地轉分配給農民。此黨在當時雖是最大的革命黨,但因缺乏嚴密的黨組織加上因暗殺而遭強力鎮壓(一p.330-1)而衰。

(2)  社会民主黨

社会民主黨是一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立於1898,同樣因鎮壓而流亡国外,1900年在德国成立「火星報」為黨的聯絡中心。
社民黨1903年在布魯塞爾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爆發了因領導方式(集權、民主)和革命路線(工人聯合貧農、聯合資產階級和自由分子)之爭的分裂。列寧贏得布爾什維克派之稱(意為多數派,簡稱布黨),反對者則為孟什維克(少數派,孟黨)。(一p.332-8,十p.90-1)

3  1905年革命與憲政發展

1905年俄日戰爭俄大敗,莫斯科工人廿萬至克里姆林宮請願,尼古拉逃出城,一月廿日群眾不從守衛解散令,軍隊開槍,導致全俄各地叛亂罷工不斷(一p.345-6)。
俄共迅速成立工人蘇維埃(p.349-350),各式中產階級團体也聯合成鬆散的「立憲民主黨」主張:君主立憲,立法保障勞工利益,地主私有士地転配給農民並由政府合理補償,取消種族歧視政策(p.329-330)。
由於布、孟和立憲派三者不能合作,加上陸軍支持政府,沙皇又以「十月上諭」因應各方改革要求,故失敗、蘇維埃被迫取消(p.350)。
依「十月上諭」於1906年5月選出第一屆「都瑪会議J,由全俄農工間接選出497各議員,其中147為立憲派,85名為勞工,布孟抵制,保守派大多未當選(p.352)。
都瑪一開始便因保守的葛瑞米金首相鄙視議会,又因反對議会通過士地法案而遭「不信任案」,沙皇乃換之以斯托里賓為相並解散成立才二个月的都瑪(p.353)。
斯氏一面以士改爭取農民,一面以選區劃分法(將部方城市劃入鄉村以減少勞工當選,城市則分貧富代表)壓抑工人,結果1907年12月的第三屆都瑪,勞工只當13席,社民黨由第二屆的180↓20,立憲派也只36名,保守的「十月派」則154席。
帝俄就靠著議会和鎮壓,苟延了四年(p.355)。

4  1917年革命

在参加一次大戰、朝政敗坏和內亂交錯下,終於燝發了「二月革命」,軍警已無力鎮壓,都瑪趁机成立臨時政府,通過:大赦政治犯、言論出版信仰罷工之自由、各宗教階級民族一律平等、以國民兵取代警察、地方選舉,但未顧及農工兵利益,且仍對德作戰(p.380)。相反的,以孟黨為主的共黨則迅速成立工農兵蘇維埃(p.383-4)。
尼古拉三月十六宣佈退位,臨時政府主張送其出國,但蘇維埃決議逮捕,1918年7月遭布黨處死(p.387)。
在臨時政府強求下,社會主義者以6/16席加入聯合內閣,同時在六月召開蘇維埃全俄第一次代表大會,克倫斯基的社會革命黨占285/1090席、孟黨占245席、布黨只有105席,会中前二者主張與臨時政府合作、加強對德作戰、土地問題到立憲会議時再處理,列寧反對、主張以工農無產階級實施專政,表決結果列寧敗(p.396-7)。
克氏趁勝接管臨時政府國防部長,希望藉發動西線「七月攻勢」來爭取聯軍支持和国內声望,但敗。臨時政府首都彼得格勒發生罷工及兵变,布黨趁机發动「七月暴动」,被平、列寧逃亡,但臨時政府未能趁机剷除布黨(p.400-2)。
克氏任第二屆聯合內閣總理,為凝聚全俄,於八月廿五至廿八日在舊都莫斯科舉行「國是会議」,期間右派領袖俄軍總司令柯尼洛夫與保守派密謀發動政变,克氏九月九日解除柯氏,柯氏率軍攻入首都,雖有多位將軍支持,但人民厭戰、鉄路工人破坏交通、布黨控制的電報局拒伝叛軍电文、加上布黨滲入叛軍內宣伝,結果叛軍在與政府軍接戰前便自行瓦解(p.405-8)。
布黨於政变後掌握了首都及莫斯科蘇維埃,又控制了首都的武裝工人民团(日後紅軍之基礎)(p.408)。列寧於是加強十月奪權的準備,廿二日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控制首都的武裝民团和軍隊,十一月五日策反首都最重要的「彼得保羅要塞」,七日發动總攻,二天內攻下首都(p.416).

五  蘇共政權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第二屆全俄蘇維埃代表大会通過土地法案(土地公有再由各地蘇維埃決定集体、个体或公社耕種)及和平法案(希望在不割地不賠款下與德合約,但卻承認芬蘭、烏克蘭、喬治亞獨立,割讓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賠款、六十億馬克,幸好八个月後德敗、合約失效,p.433-4),深獲農兵好感(p.423-4)。
經濟上。成立「最高經濟委員會」有權沒收大企業及私人財產。
財政上。銀行黃金國有,股票交易非法,取消舊政府內債,工資全俄统一。
統治上。成立赤卡秘警和紅軍,對付反革命和白軍。
社会上。廢舊曆行新曆,改革舊文字、俄文拉丁化,廢舊婚姻法(宗教仪式婚姻無效、双方同意可離婚、非婚與婚生子女法律地位同),宗教自由但鼓勵無神論,沒收教会財產,學校不准上宗教課,。
司法上。解舊法官之職而代之民選,舊法抵制新法者無效。(p.424-8)
列寧的布黨雖有上述做為,但挑戰如下:
1918年1月18日立憲会議,以168席輸給社會革命黨的419席,只能動用軍警關閉寿命猤到二天的立憲会議(p.436)。
各地白軍及哈薩克紛紛反抗。
少數民族(烏克蘭、喬治亞、亞美尼亞、哈蕯克、吉爾吉斯、烏兹別克、波海三小國)紛紛耍求獨立。
知識分子和教会反對思想、言論、宗教、出版之壓迫。
聯軍為報復蘇聯單獨對德和談,又恐蘇共向外輸出革命,乃趁机干預俄內戰(p.447)。但因各地白軍不团結,聯軍各國人民又厭戰,故敗(p.452-6)。
蘇共為因應上述危機乃实施「戰鬥共產主義」:
征糧、配給並收回農地,造成糧食生產減半、五百万人餓死(p.445,467)。
沒收工廠商店、禁止罷工,造成1920年生產量只有1913年的13%(p.445,467)。

六  蘇聯的统治、挑戰、回應與瓦解

馬列主義最無法解決的是權力移転和经濟問題,其因不是不夠理想,而是太過於实現其理想才会陷於困境。由古今中外的歷史实踐可知,權力的移転最終只能以民主方式解決,而馬列主義在「人民民主」迷思下卻鄙視它。同理,经濟問題只能理性經濟(不論古典或國家資本主義)未解決,但卻貶之為剝削或異化。如此一來蘇共雖能透過極權統治應付內憂外患,最終還是敗在權力移転和经濟問題上,對比之下,中共則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下成功了(雖然還只是初步)。

(一)  極權統治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一般認為蘇聯是極權統治,但對極權統治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則至少有二種對立但皆謬的看法,反共者根本否認馬克思有什麼人道民主的「異化論」,但新馬克思主義卻認為蘇共的極權統治背離了馬克思的「異化論」。
本書原稿有四千字的相關析判,但懶的抄了,結論是馬克思雖有「異化論」,但列寧的極權統治並不違馬克思主義,而且馬克思主義想奪權的話自然会走上極權統治。
(二) 新經濟政策之實施

列寧的「戰鬥共產主義」雖暫時地解決內亂外患,但也使經濟几乎破產,不得不暫時讓步、实施新經濟政策:
農業上。取消徵糧改納賦,准許糧食買賣。土地國有,農民有耕租權,雖不能買賣繼承但子女有優先耕種權。設合作社以取代公社、減少富農、和訓練農民走上社會主義(一p.472)。
工業上。大企業公營、小私,公私皆採資本主義方式管理,工資依工人技術和工作性質而定。到1927年產量微超戰前水準(p.473)。
財經上。以國家銀行復興農工商業,建立新盧布穩定幣值(1923年1元新盧布兌換100萬舊盧布,七四p.149),再配合農工政策穩定了通漲(一p.474)。

(三)  權力鬥爭與史達林的獨裁

1  由三人集体領導到一元獨裁

1922年12月第二次中风後,列寧口述決定以增加蘇共中委会人數來解決權力鬥爭和官僚化(十p.330-1),並認為史達林大權在握且為人粗暴無礼,故要撒其總書記之職。
可是1923年4月召開的第四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在列寧病重無力控制下,大会雖依列寧指示改組工農檢查部、增加中常委為四十人,改列寧領導為三人集体領導、实則是史達林領導(卡米湼夫、齊諾維耶夫只能掌控彼得格勒、莫斯科黨部)以對抗托洛斯基(十p.337)。
托在蘇共雖只位居列寧之下,但三人小組仍以宗派主義和反黨為由誣之「托派」,1929遭史達林驅逐出國,1940年被史所派殺手暗殺於墨西哥(p.496-9,501)。
兔死狗烹,卡齊垂死、反批史的「一國社會主义」和「新經濟政策」違反了馬列主義且產生了一批新經濟權貴,史則祭出民族主義和通敵罪,1925年第十四屆代表大会上將卡齊托逐出政治局,三人後來非死即除籍(p.500-1)。
到1930年第十六屆代表大会上,政治局九位委員全為史親信,完成了个人獨裁目的(p.501),之後更殘酷剷除異己,這可從1934年第十七屆中央委員139中的98名先後遭逮捕或處死、出席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的1108人先後被判入獄(p.743-9)看出。

2  中央計劃經濟

史認為列寧以退為進的「新經濟政策」已產生了一批小資產階級,為建設蘇聯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中心,故推出五年经濟計劃(128-1932)。因缺資金故須剝削農工商,為應付外患故須發展軍重工業而忽略民生輕工業,為與中央極權相配而發展中央主控的大型農工企業。
層層相扣的計劃經濟(又少抄五百字,詳參十二p.6-12)不可避免的会產生:
各工廠為完成計劃而隱藏工廠的生產能力並壓低計劃指標。將從中央申請到物料和工具暗藏以備不時之需。只依計劃數量而忽略品質。
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採獎金制,為求獎金:追求產量而不重品質,將庫存品虛報為本月的超產,與計劃處共謀虛報超產,賄賂上級,過度使用机器。(十二p.17-26)
為因應上述弊病而產生下述監督机制:
以会計長控制獎金和資金,以品管處長防止劣質品,以机械處長防止過度使用机器,三者失職將處以五至八年徒刑。但廠長乃黨中要人,為了達成整廠計劃和獎金,故未真正監督而是同流合污。
以書記監督廠長,但為整廠計劃、很少不與廠長配合,不配合可能会升官,但到新單位会遭排斥。
上級工業部為了官途,只要工廠能達標,甚至為了超產,即使有些違法也不太計較(十二p.33-6)。
因此表面看來非常科學化理性化數字化(有關史達林時代五个五年計劃的官方統計成績,參閱七四p.176-224。),實則無效率可言,浪費、劣質、產銷脫節。

3 農業集体化

史達林以殘酷手段(至少一千万農民死亡,p.525)強迫推行的農業集體化(到1950年完成,p.725)是以集体農場、国營農場和曳引机站等構成。農民所得有約占農場總收入三成不到的工資、和不到一畝的私田之農畜產品,其餘則交公(一p.520-2)。
曳引机站不但擁有全蘇農具的85%,也是使蘇聯集体化比中共人民公社成功的主因之一(但「成功為失敗之母」,和計劃經濟一樣,都成為日後蘇聯與中共改革之失敗與成功之因。)

4  極權恐怖統治

蘇聯宪法表面上人民有充分的各種權利、各民族及共和國也有高度的自治權,又有最高蘇維埃行使政權,但實際上是以黨領政、軍、經、社和文化的極權統治。同理,蘇共表面是民主地從全蘇代表大會選出中央委員會再選出政治局及書記處,但實際極權式民主集中制(p.549-550)。再以龐大的秘警用暗殺、處死、思想改造、集中營、勞改等方式,將政敵、反計劃经濟者、反集体農場、反蘇共、甚至嫌疑者,均處以恐怖統治(p.533-8,704-8)。

5  史達林主義的危机

史達林雖能以嚴密的黨組織和極權統治,控制全蘇的政軍經社文化,並對東歐和世界各地輸出共產革命,以東歐各國的共黨組織趁二次大戰後的國际紊亂建立了社会主义國家,並利用黨(東歐各國的共黨與蘇共有直接關係)、政(東歐各國的政策和人事均受控於蘇聯)、軍(華沙公約的裝備、制度和訓練均與紅軍共通)、經(透過「經濟互助會」以專業分工和相互貿易來控制東歐各國的經濟,但因組織鬆散約束力差、各國為各自利益合作意願不高、各國為發展經濟而不得不與西方貿易即使外債激增、各國貨幣及价格不统一,而失敗,七p.274-5。如對比「北約」和「歐盟」在蘇聯瓦解後還繼續東擴,优劣更明顯)等机制來控制東歐社會主義国家(一p.647-653,五p.20-1)。
(在此又删掉千字有關南斯拉夫狄托主義對史達林主義之反批,及狄托主義之迷思和對南斯拉夫悲劇之影响。)

6  赫魯雪夫時代

(1)  由集体到一元領導

1946年史達林患高血壓之後,黨內權力鬥争遂漸惡化,1948年8月31日權勢僅次於史的三人(日丹諾夫、馬林可夫、莫諾托夫)中的日氏遭馬氏結合秘警首腦貝里亞和黨內新秀赫魯雪夫,利用九名御医殺掉,次年日派的另二位要角也遭暗殺(一p.744),1953年3月7日史達林也因中风而死.
史死、類似列寧死,也行馬林可夫(第一書記,一週後3月14日改由赫魯雪夫担任)、貝里亞、莫諾托夫(掌外交)三人集体領導。
赫先與馬合作,調、戰後被史降級的二戰名將朱可夫為國防部次長,一面拉攏軍心、一面用軍隊壓制貝里亞的秘警。1953年7月10日逮捕貝里亞、年底處決,成為平復史達林恐怖統治的替罪羊。赫在四年內大赦70%政治犯,取消2/3勞改營。
赫又利用馬經改(強調輕工業)所引起的軍重工業之不滿,一面降低消費品售价、提高農產品征收价格、增加民生消費之投資(十二p.39)。加上莫反對、赫的與西方和平共存及對東歐強硬。赫於1957年6月22日將馬莫等打入「反黨集团」(一P.788)。

2  赫魯雪夫的經改及結果

赫為改善本位主義,取消卅个工業部門、另設105个「區域經濟委員會」,雖稍有改善並藉以打擊馬在中央及地方的勢力而重建赫氏勢力(p.792),但此種新經濟諸候(1957年地方企業占全蘇工業產值的55%而1953年只占31%,1961年又將105个改組為十七个大經濟區),卻造成了人事、生產計劃及產銷等同時受制於中央地方(十二p.48)。
赫於1959年提出新的「七年計劃」,吹牛將「超美」。但第一年便重挫、農產↓20%。七年間全蘇經濟成長率↓2/3、農業↓9/10(廿p.253),但官方統計工業,生產↑84%農業↑14%,(七四p.231-3)。
赫被迫於1964年10月下台。

3  赫魯雪夫的和平共存與東歐的反蘇

赫主張,與西方和平共存、東歐非極權化(一p.809,五p.52),結果造成中蘇共分裂、東歐的反蘇。
中共為了和蘇共爭奪國际共黨的領導權,在蘇聯停止對中共的經軍援之後,從1962年開始中共便以:蘇聯在國际共黨搞霸權、赫的和平共存乃臣服於西方帝國主義、赫搞修正主義,赫刖指毛的大躍進人民公社為教條主義、左傾機會主義,而導致中蘇共分裂(一p.825-7)。這不但使中共的經濟走上歧途,也使美國聯中反蘇、更造成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上挫敗(七六p.200-218)。
東歐各國紛紛以民族主義和民主自由反蘇。波共藉赫抨史,1956年5月史派波共首腦柏曼下台,工人示威要求「結束蘇聯占領」「波蘭獨立万歲」,波共不願莫斯科干預,造出被史囚禁的前波共領袖戈默加,但拒往莫斯科会商。蘇聯大軍壓境,赫則率团赴華沙。由於波蘭秘警及保安部隊控制在戈默加好友柯瑪手中,加上戈氏一再保証波蘭將遵守親蘇路線也不脫離華沙公約。故戈的騎牆雖未獲人民支持,但也因而取得波蘭部分的自主和自由。可是波蘭長期來四次被瓜分悲慘造成了波蘭人強烈的反抗意識,故之後1966,1970,1976尤其1980年代均不斷發生反蘇反共的示威,到1989年終於拔得東歐「非共化」的頭籌(七p.62-4)。
1956年10月匈牙利也發生反蘇抗暴,但遭蘇波武力鎮壓,赫為緩和情勢,默許納吉組聯合政府、解散秘警、重組匈共,但11月納吉與聯合政府要求蘇軍撒出、且退出華沙,蘇軍入侵扶持親蘇新政權(一p.780-2)。

(五)  布里茲湼夫時代

赫下台後,布里茲湼夫也經歷杈力鬥爭使集体転為一元領導(四p.21)。布以「有限主杈論」鎮壓捷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但其強勢外文也付出了軍重工業之代价。
蘇東各国的經濟體制可大分為三類:集權模式(蘇聯),分權模式(南斯拉夫),結合模式(匈牙利)(七三p.372)。三者皆堅持計劃經濟又注意發揮市場作用,但蘇式造成体制僵化、運転不灵、效率不高,南式造成地方割据和市場不統一,匈式也無法結合計劃和市場(七三p.399)。
赫下台後,柯錫金便以李柏曼的類南式改革:將計劃杈收回中央但管理權下放給廠長,減少中央對企業的產量、利潤、工資等指標之控制,以利潤及獎金來刺激生產(十二p.69,75)。希望解決計劃經濟的:耗費大量資金、物資及人力的無效率,決策權紊亂,設備技術陳舊等弊病(p.67)。
但是柯及布的經改均因欠私人所有權、自由經濟及真實的市場价格而失敗
(十二p.79-81)。這可從蘇聯1960年代下半期之後的各種總体經濟指標不斷下降看出(四p.125-6)。
更糟的是,蘇聯的長期改革,已用盡社會主義框架下的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獨裁殘酷鎮壓與利用物質誘因、及各种監督方法,布的後繼者几乎已無計可施了。

(六)  戈巴契夫時代

布1982年11月10日死後,歷經短命的安德洛波夫、契爾年科,戈於1985年當上蘇共總書記(四p.281-2)。戈從集體到一元領導的過程比前人迅速,到1987年初,戈以年輕化專業化為由,更換了黨中央部長級幹部70%、地方第一書記45%、政府部長70%,駐外大使50%(廿二p.56-8)。
戈上台後從事以下經改:農業实施集体和个人承包制、擴大合作社經營權及准許私人營利活動、改國營企業為獨立自負盈虧的法人及勞工集体牐包、中央只做長期戰略性的經濟計劃而減少計劃指標、開放外來投資(四p.34-5)。
經改失敗,1987年戈推出「重建」,以政治及社会的民主開放為主,想藉以打擊保守勢力、激發人民及社會的創造和生產力。
由於戈未能以「經濟鬆政治緊」方式改革,亦即應先將大量沒必要公營的転由私營,比如七+三万多家的商店、三十五万多的餐廳、三十二万多的生活服務店、上万家的小企業,加上農改(四p.121),逐步減少每年高達上千億盧布的生活必需品補貼(四.p127,廿二p.64),逐漸減少軍重工業,讓各項原料、能源和產品的价格転由市場決定,等這些改革有成效之後再行政社改革。不如此則惡化的经濟將是各種對立的開放言論的激烈衝突之溫床。事实証明「重建」之後,政治衝突、行政機關腐化無能、民族紛爭和社会失序更形惡化,最後導至蘇聯瓦解(四p.136,八十p.796-8)。

2 矛盾百出的「重建」與蘇聯瓦解

黨改。1987年7月1日通過民主改造方案,決議各級書記一律由黨員秘密選出,公務員以民主方式選出(四p.47-8)。戈的黨改在重建失敗下,使蘇共由左到右至少分裂成七个派系(p.83),蘇共功能及经費不斷下降(p.88),各共和國共黨紛紛獨立(p.89),成千上萬的非共政治团体成立(p.96-104)。
政改。1988年通過新憲法、1989首次以民主選出「人代会」2250其中80%由共黨當選(四p.56),並選出最高蘇維埃及主席戈氏(p.51-5)。但此種仍帶有人民民主意味的蘇維埃制度不但無力處理反而加劇动盪。1990年又修憲擴大戈氏实權,首屆總统戈氏由人代會間接選出,以後則由選民直選(p.60-1)。
媒体。1990年6月開放出版及大眾伝播(p.199-200)。
戈總統試圖以「五年經濟計劃」解決經改問題(二三p.19),以「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解決民族問題但只有九个共和國贊成,五个拒絕(四p.295)。
但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葉爾欽提出「五百日方案」(二三p.18-9),最後折衷成「四階段經改」(p.21-2)。
經比較分析「五年方案」較合蘇聯實际需要,「五百日方案」過於激進,「四階段經改」則混淆不清(四p.140)。
經濟凋弊、民族衝突、和社会失序導致1991年8月政变,但「重建」下的多元政治和社会環境,在政变著無法有效掌控媒體及軍隊,加上戈氏不屈服,和俄羅斯人民支持葉爾欽反抗政变等因素下,政變三天即失敗(二四p.14-20)。蘇共遭解散,各共和國紛紛獨立,戈失勢,葉時代來臨。

七  葉爾欽的革命性改革

俄羅斯獨立後於1992年7月实施比「五百日方案」更激進的「深化經濟改革網領」,此綱領效法波蘭捷克等的「震揻療法」,由哈佛牛津大学的經濟學者構想,並在國际貨幣基金會(IMF)支持下推行(二六p.69)。不幸的是蘇東社會主義国家就淪為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兩極的实驗品(八六p.832-3)。
綱領的野心很大,想同時達成自由化、私有化、控制通膨,葉將重點放在价格自由化、公有財私有化、和外援。
在价格自由化成效不佳下(二六p.63),推出預計高達720億盧布的私有化(三十p.57),結果前三季只完成204億(三十p.65),十月便推出全俄每人一万盧布的「股杈憑証」(p.61),使得私有化家數由前三季的12947家暴增至46000以上。但存在以下問題:高通膨使人民無力承購,賺錢的國營企業未納入私有化且憑証不能購買商店,商店只有承租權無所有權,低价圖利特權造成貧富兩極化。
一年「震揻療法」造成國民所得↓20%、工業↓18.8%、農業↓8%,而通膨↑2623%、赤字高達5340億盧布,通貨每月以倍增發行及貶值,每年外逃資金高達二百億美元,並導至犯罪率劇增、失業增加、賣淫、黑社会、自殺等社會問題也劇增(三一p.23,30-1)。而二百四十億美元的外援到1993年底实际不到20%。
失敗的经改加劇了府会的衝突(二五),1993年10月葉違憲解散国会,國会通過罷免葉,葉則以坦克砲擊國会。
有人預估俄羅斯的經濟衰敗、在亞洲金融危機下要持續到廿一世紀(八八,
八九p.40)。還有高漲的原油外銷收入緩和了衰敗,但又造成晋丁總統與石油大亨的鬥爭,普丁憑借的是俄國民族主義(導因於俄人懷念蘇聯之偉大、西方在政經社文化上對俄之敵視、尤其車臣的恐怖攻擊)。由此可知:

八  震揻療法與漸進式改革

1993年美國經濟學年会中多位學者認為中共漸進式改革勝過蘇東的震揻療法(三二p.53-5),激進並不能產生理性化的自由市場經濟而是掠奪式的自由化和私有化(二七p.40)。其實漸進改革的成功並不只是中共如此,早在之前的英國、德日、NICs均如此(三三p.52)。

九  社會主義國家瓦解與自由民主的關係

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瓦解之後並採激進政經改革,並不能表示Dipalma的《製造民主》(認為透過國际強權的干涉,即使在極權或威杈國家地區,不須民主條件也能製造出民主,三四p.58。)和福山的《歷史終結》(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與民主政治已戰勝並終止了其他意識形態,三五p.140-153)。理由如上。

第二章  中共之分析

中共的權力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雖仿自蘇聯,但中共領導人卻不像蘇聯,可歷经數次長期幾十年的浮沈如毛澤東、鄧小平,故不以人分期,而以經濟為表、權力為實並高舉意識形態的各階段鬥爭為分期的標準,分成:國民經濟恢復期(1949-1952),第一个五年經濟計劃期(1953-1957),生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期(1958-1960),經濟調整期(1961-1965),文化大革命極左期(1966-1977),改革開放期(1978-)。
相對的台灣經濟可分成:戰後經濟恢復期和第一次土改期(1949-1952),進口替代期(1953-1958),出口替代期(1959-1973),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和二次土改(1974-)。
由於台灣的發展能將中國伝統家族主義、尊重客觀經濟發展規律、充分掌握國际有利經貿環境、配合著穩定有計劃的經政社的發展,所以雖自八0年代之後有嚴重的社政經文化脫序現象,仍將台灣帶上現代化多元化的經社文化,而這又是政治現代化的有利條件。
相對的中共不顧本身條件,盲目學蘇,加上嚴重的政治社會運動,而使經濟社会之現代化要到改革開放之後才能展開。

一  國民經濟恢復期(1949-1952)

中共建政之初基於毛的「新民主主義」,一面為農工商的人才資金及設備、一面為穩定及重建殘破的经濟,乃於1949年9月29日政協會議的「共同綱領」中保証扶持私有經濟,毛認為此一過渡要長達一二十年(三七p.117-8,三八p.278-9)。
但穩定之後,在社會主義理想的驅使下,為汲取「抗美援朝」所需資源,乃發动「三反」(在公家發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义)「五反」(在私營發動反賄賂、反偷工減料、反走私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物、反窃取經濟情報)及土改(三七p.118,153,三八p.279)。
在一波波運动下,工業的社會化由1949年的34.9%↑1953年的56%,商業由15%↑42.8%,沒收財物廿億美元,全国土地一半沒收或分配,参加互助隊農民39.9%(三七p.119,154,三八p.295)。
此期農工生產統計表如下(三七p.120-2,155,《蘇俄與中共》的所有表格均因电腦製表之難而省略)。

二  第一个五年經濟計劃期(1953-1957)

恢復期的成就促使中共推出更為激進的第一个五年經濟計劃(1953-1957):
改造農工商,到1957年止入合作社農民達93.3%,商業99.9%公有或公私合營,工業100%(三七p.126,161,三八p.332)。
推行以重工業、交通和郵电為主,輕工業、農業和文教為副的五年計劃,其投資比例見(三七p.129-130)。重工業的鉄煤油等在五年內雖能二三倍增加,但輕工業民生必需品的紗布五年只增約10%、糧食19%。
由於中蘇條件的不同(表見三七p.127),中共一昧仿蘇五年計劃,導致人民負担過重(三九p.153-162),民生必需品嚴重不足,失業嚴重(三七p133-4)。

三  生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期(1958-1960)

中共解決上述問題之道,受到毛迷信以政治掛帥、群眾路線和軍事化管理的、勞力密集式建設之影响(三七p.137),加上中蘇惡鬥、使毛以正統自居,進行激進的集体化運动(三八p.140),大鳴大放又危及毛政權(p.356)。
上述使毛不能以正確的政策來發展中国伝统擅長的勞力密集、輕工業和小農經濟,而走上荒謬的生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
毛的生產大躍進由於土法煉鋼奪去了大量資源,蘇又撒回軍經援,造成鋼劣、各項工業產品成年逐年降低如表(三七p.140)。
人民公社也導致農產品以20%連降三年(p.177),財物損失142億人民幣,餓死二千万人。
這些又造成了黨爭,1959年7月14日在盧山開的政治局会議中國防部長彭懷德批評、有人附和,毛以反黨集團鬥之(三八p.375-9)。
之後毛雖因大躍進失敗而下台並讓出国家主席給劉少奇,但毛仍發動反右傾鬥爭,以「新五反」(反貪污、反浪費、反盜窃、反投機倒把、反官僚主義)打擊城市政敵,在鄉村則实施四清(濟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

四  經濟調整期(1961-1965)

劉少奇以「三包一獎」(包工、包產、包成本、超產獎勵)和「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到户)農改,使糧、肉、棉以二位數成長(表見三七p189)。
周恩來總理的工業調整方案,降低重工投資、關閉低效工廠及基建、工廠自負盈虧、生產以市場為導向、增加民生品,重輕工業1963年止降、後二年則兩位數成長(表見三七p.234)。

五  文化大革命極左期(1966-1977)

正當因大躍進而殘破的經濟經五年的調整逐漸復甦之時,毛卻利用調整所產生的部分資本主義現象,以黨中央已遭走資派把持為由,利用紅衛兵和群眾運動發動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三八p.423-)。這場運动不但徹底地破坏了知識分子、教育體制、政治體制和社会秩序,更造成了高達五千億人民幣的損失。
1969年奪權後的文革派為解決無力發展大型工業的困境,乃發展自力更生的五小工業使得煤、鋼、电、化肥稍有成長,但輕工業和農業成長仍下跌(表見三七p.193,241)。
毛在文革後期雖了解到四人幫(江清、姚文元、張春橋、王洪文)的野心,並重用周恩萊、鄧小平(三八p.465,468),但仍造成1976年的四五天安門事件(數十万追悼周群眾聚集天安門,四人幫动用軍隊打死逮捕了數千人)。毛9月9日死,10月16日四人幫被捕。
華國鋒雖奪得國家主席,但他好大喜功的十年計劃、1978首年就慘敗(三七p.257-261),且華仍強調毛的人民公社,故1980就失勢,由鄧小平掌權推行「改革開放」。
鄧不但恢復劉少奇的三自一包,更大力在「一个中心(發展經濟),兩个基本點(四个堅持、四个現代化)」,希望能在四个堅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專政、馬列主義)下完成四个現代化(農業、工業、國防、科技)(四0p.44-5,四一p.149)。

六  革開放期(1978-)

鄧的政革開放是依農業→經濟→政治等的順序「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改」的方式進行。

(一)  改革的內容及其弊病

1  農業改革

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能自由支配資金、生產工具、勞力、產品,加上提高收購价,刺激了生產力。專業戶和重點戶助長了農業商業化。鄉鎮企業到1987年占農村產值的50.4%(三八p.512),到1993年更占全國工業產值的I/3(四五P.43)。
但也產生了以下問題:土地零碎化,農民占地建屋加上鄉鎮企業用地,1983,84每年耕地面積減少約二千万畝(約福建省大)。農民收入增加導致人口增長率由1980年的1.07%↑1982年的1.45%。其他收入增加使農民耕種意願下降。1985年实施价格改革,取消農產品徵購,造成物价狂漲,市民大排長龍、勞工不滿、學生罷課及農民進城示威,迫使中共取消价格改革、振興農業(如降低化肥价格、以工補農),但效果不佳。至此可知農改的效果已達極限,1986年棉產↓14.6%、食油↓6.7%、煙葉↓33.4%(四二p.198,四四p.247-250,四八p142)。

2  工商業改革

所有制改革。將全民所有制改革成國家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個體所有制,在1980到1990十年間,国營工業比例由70%↓50%,國營商業由50%↓40%。
釐清黨政經關係。強調「黨政分工」「政企分管」「政(公)社分開」。
建立責任制。農業強調「上交國家,留夠集体,剩下的都屬自己」。工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商業「國家所有,集体經營,國家徵稅,自負盈虧」。
价格改革。由国家统一定价改成國家定价、企業定价、自由定价。1985年的价改將中共直接控制的物資由256種減少至65種,工業產品由123↓65,農產品由29↓10(四二p.198)。
將工資分成基本工資,職務工資(按工作能力和貢献大小),勞績工資(按年資加工齡),及浮动獎金。
為改善「吃大鍋飯」﹕廠長採四年一聘,幹部三年一聘,勞工採合同制,專業技術員公開招聘,並建立社会及企業勞工保險制。
改利潤上繳為向中央地方交固定稅金。
改國家撥款給企業為向銀行貸款,並实施浮动利率,發行債券及股票。
開放沿海經濟特區、港口城市、沿海探油及部分国內市場由外國投資。
建立經貿法規。
開放建築市場、实施住宅商品化、購屋貸款(四三p.21-38)。

3  教育改革

為解決文革所造成的人才荒及二億三千多万的文盲:
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依大城市、沿海地區、農村、經濟落後地區,順序推行。
發展職業教育。
擴大高校自主權,入學分國家公費、單位委託、自費。鼓勵自費留學(四三p.40-1)。

4  政治體制改革

在四个堅持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四十p.24):
加強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領導,重建書記處、恢復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新設中央顧問委員會(p.70-4)。
提高中央及地方人代会功能(p.113-4),在鄉鎮縣实行直接、密秘、差額的人代選舉(p.125)。
權力下放(中央向地方、政府向企業、黨政向群眾組織放權),精簡政府机關,建立公務員制(p.152-3)。

5  改革產生的弊病

農改的功效已不顯,農民收入相對減少,政府對農投資下降,而各項苛捐雜稅反增。雖然1989民運時農民尚未出亂子,但1993年終爆,迫使當局各級嚴禁苛捐雜稅,保証農業基金到位、化肥、農藥、柴油等生產資料的供應並補貼价格,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实施糧食保証价格,建立糧食风險基金,降低農民所得稅等來解決(四六p.18-9)。
政改在四个堅持框框下,欠法制化民主化的杈力移転(四十p.100-2),人代会仍欠自主性(p138-9),官僚主義陷於「精簡與膨脹」的惡性循環(p.167)。杈力下放造成了腐化無能及諸侯經濟。

6  解決之道及後果

中共所能做極其有限,不外緊縮黨政經及「精神治療法」,1983年發動整黨(統一思想、整頓官僚、加強紀律),及清除精神污染(反資本主義、人道主義、民主自由)(三八p.518-9)。
此舉非但無助於問題解決,反而刺激了學生及知識分子的反抗。

(二)  六四悲劇的文化思想因素

本節約有一万字析判大陸知識分子對民主自由人權之迷思、及對中国伝统之謬解,與六四悲劇的關係。因嫌煩又懶抄,故删了。(和《展題》一樣只剩不到一半,接下來有十七本各五万字的《歷史小說》原稿,不知会如何?)

(三)  六四悲劇之分析

1  六四悲劇的性質

六四的性質至今仍高度爭議,一般認為六四乃是以學生為主的全民性民主運動,但被中共以極杈武力鎮壓下來。中共則將六四定調為反社會主義動亂。
本文認為六四是一失敗的革命,其因是民運人士未能了解六四最後已成為一場革命,又缺乏革命所需的農工群眾、嚴密的黨組織及革命武力,而這些是中共從推翻国府至對付六四均具的,故勝敗早已定。

2  蘊釀期

相對於大多農工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學生及知識分子由於教育預算之缺乏又沒自己財源,從学校經費、老師待遇、教育設備、到學生食宿生活費均嚴重不足,而改革開放又增加了師生的自主性及外面信息、但中共對高教的控制仍嚴,二者對比加深了精神壓抑。中共無力也不想解決,反將同情學生的胡耀邦解職,並開除三位激進的知識分子(方勵之、劉賓雁、王若望)之黨籍(六八p.131)。
胡1989年4月15日病死,從北大開始校園內各種運動興起,他們將長期來的不滿表現在17日的七條請願要求上﹕公開評价胡之功績。公開否定「清除精神污染」及「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並平反其受害者。公佈中共領導及其子女的年薪財產。新聞自由及開放報導。改善知識分子的地位待遇,增加教育經費。修改北京市遊行示威的十條規定。如實地報導學生請願運动的真相(四十p.396)。由此顯示六四性質與農工無關。
17日約万名學生不顧北京禁令、到天安門悼胡。到20日凌農數千名學生與軍警在新華門外再度衝突,這次中共鎮壓,双方均傷,但中央電視台及人民日報說軍警遭學生施暴。學生受此刺激決定發動更大規模的罷課及示威。21日人民日報警告:「破坏政治安定团結者会受到法律制裁,誤認政府容忍為示弱者会自食其果。」
22日包遵信、嚴家其等47名知識分子首度公開支持學運。當日中共一面指示媒体淡化悼胡,一面調三十七軍的二个師入京,以人牆圉堵聚集在天安門的十几万學生,不驅但也不准入人民大會堂悼胡。中共草率悼胡後便火化之。當日西安發生學生群眾與軍警的武鬥燒殺的「四‧二二」事件(六九p.243-4)。學生受此刺激於23日成立「全學聯」以對抗官方的「全國學生团結聯合會」。當日趙紫陽出訪北韓前對李鵬表示以疏導對話處理學運(四十p.397)。
24日北京各校發动罷課。李鵬召開政治局會議,会中李錫銘認為學運是有組織有黑手的、其目的是反黨反老同志尤其反鄧,並批趙軟弱。25日李鵬向鄧報告会議情形,鄧定學運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四十p397-8,六九p.432-3)。26日人民日報發表<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並在所有報紙頭版刊出(六九p.241-2)。當日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召開万人黨員幹部大会學習四二六社論,会中宣佈停止世界經濟報編輯欽本立之職。

3  示威期

受四二六社論刺激,十多万學生27日遊行突破軍警層層封鎖,徒步四五十公里至天安門廣場,沿途上石萬民眾支持,到下午六點才解散。
四二七遊行民運人士感受到中共試圖以反黨动亂來定罪,故將訴求重點改為「反官僚、反持權、反腐敗」「穩定物价」(六九p433,456-7)。
28日北京高等学校學生自治聯合會正式成立(北高聯),吾爾開希當選主席。當日嚴、包、蘇曉康、戴睛等卅三位知識分子就欽本立事件要求新闖自由。
中共29、30日兩次與学生對話,企圖安撫並分化學生,但學生繼續罷課遊行示威要求新聞自由、取消遊行禁令。5月3日北京新聞工作者也加入要求新闖自由(六九P.304-5)。
4日北京十万名學生在數十万市民歡迎下、会師天安門發表五四宣言,耍求更進一步的民主、人權、自由、法制、對話(p320-1)。這次有十几个單位數百名記者參加(之後更多到13日達到高潮,但20日的戒嚴之後転以消極方式應付中共,p.82-3,309-317)。
4日學生及中共內部均正式分裂。五四後吾、王丹宣佈結束罷課,但北高聯內部有不同意見,6日北大投票決定繼續罷課。4日趙在接見亞銀代表時認為學運是支持黨的、反的只是貪污腐化,故應以理性和平民主法制的方式解決(p.428),並在政治局会中認為四二六社論定性偏高(四十p.398),而李鵬則在5日接見亞銀代表時反對學運。
學運便利用中共內裂(六九p.457-8,64),加上15日戈巴契夫將到北京召開首次鄧戈高峰會議,希望藉國际關注之际(六八p.146),13日決定「絕食」.

4  絕食期

絕食果然壯大了學運声勢,相對的伝出卅七軍因與北京關係太好而不全力執行中央政策(p.173),16日趙在政治局提議:否定四二六社論、由人大設立審查高幹子弟及官倒的机構、公佈副部長以上高幹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並取消特供,但遭否決(p.191-2)。趙在見戈時暗示學運由鄧決定(p191-2,460)。同日嚴等發表<五一六声明>與趙呼應(p.323-4)。17日政治局在鄧宅開会決定戒嚴時(会中只有鄧一人反對,四十p.402),嚴等又發表<五一七宣言>批評鄧是「一位沒有皇帝头銜的皇帝,一位年邁昏庸的獨裁者」,並引趙的話說「中国一切重大決策都必須经過這位老朽的獨裁者」,最後高呼打倒獨裁者(p325)。
至此中共定調學運乃一場結合了學生、知識分子、黨內改革派、及國外反动勢力的陽謀(p.460)。於是當19日趙執意前往絕食現場並發表同情(p.431)之後便遭軟禁。至2005年初死都無法平反,這实在是歷史的吊詭,台灣的李登輝利用學運奪取政權,但卻帶來台灣政經社文化的紊亂,相反,失敗的趙卻帶來大陸經濟高速發展及政社穩定。
20日戒嚴令後,伝出38軍抗命,黨內元老反對用軍隊鎮壓學生,軍隊不穩之迹(p.103),加上戒嚴軍被北京市民阻在市郊。於是中共改派與北京沒關係的27軍,並從全國各大軍區調廿万大軍及坦克包圍北京,以防改革派反撲(p178)。
18日李鵬以退為進,在人民大会堂與學生領袖吾、王對話,各說各話(p.116-7)。
戒嚴前後,學生及市民三天來雖成功阻止軍隊入京,但部分部隊已透過秘道進入人民大會堂和廣場,加上群眾及學生已呈疲態又內鬥,吾在未經商議下、誤判軍隊將血洗廣場,而廣播撒離。北高聯罷免吾並送回學校休養。經二天紊亂,廣場指揮權由柴玲取得(p.129-130)。柴批吾遭中共改革派收買,強調寧死也不離廣場(p.265-6)。
但到27日在種種因素下,柴玲等決定30日前光荣撒出廣場。只是此時虞場已非北高聯所能控制,外來及激進者反對,決定托到20日人大常会召開。這些人便在29日開始的各地華人數以百万的呼應(p.161-3)、民主女神象進駐廣場、2日劉曉波、侯德建等知識分子加入絕食的氛圍下,步入死亡的悲劇。4日凌晨中共攻入廣場,造成從數百數千甚至上万不等的死亡──如同其他革命屠殺──的不一甚至矛盾的說法(p.54)。

5  六四餘論

六四之後各國當然制裁,但中共誘之以經改,尤其1991年之後國際上連續發生波灣戰争、蘇聯瓦解、南斯拉夫內戰等大事,這些要中共配合才好解決,故從1992下半年開始不但恢復與各国正常關係,還恢復了經改。當年便取得143.7億美元順差,工業生產率↑20%,商業↑9%,農業↑3%,GDP↑12%等之成績。(更遑論這十幾年來的高速成長,已使中共成為世界工廠,各項经濟數字已好到沒必要引用了。)
總結中共的改革開放,如果双方能体驗改革應以建立現代化的經濟制度、行政体制及多元礼会等為基本要務,共同先撤開意識形態之爭,先從權力下放民間企業開始(八四),加強教育(八三),進行地方自治(八一,八二)。當然中共也必須順勢自我改革,不然將被改革力量衝垮(八五)。
以上是十几年前的手稿之論,不知幸或不幸,中共之後的改革大体合上論。對大陸來說是幸,對台獨及反中者就不幸了。但國力如同大自然的演化,豈是个別的主觀意願所能擺布,即便超強美帝也不能阻止大陸之發展,更何況不知量力的台獨。

引用書目:

一:李邁先著《俄國史》,正中,民60。
二:Kohn,H.著,張柳雲譯《大斯拉夫主義之歷史與理念》,黎明,民66。
三:陳墇津著《俄國革命的性質》,同上。
四:畢英賢著《新蘇聯》,時報,民80。
五:李英明著《文化意識形態的危机》,時報,民81。
六:Kennedy,P.著,陳景彪等譯《世界強權的興衰》,風雲,民78。
七:洪茂雄著《東歐变貌》,時報,民80。
八:Berdyaev,N.A.著,鄭學稼譯《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黎明,民64。
九:《馬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十:鄭學稼著《列寧評伝》,黎明,民64。
十一:尹慶耀著《共黨理論批判》,正中,民66。
十二:鄭學稼著《共黨主義之異化》,黎明,民71。
十三:楊君實著《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1986。
十四:段家鋒著《馬列主義世界革命運動概觀》,黎明,民69。
十五:KautsKy,K.著,鄭學稼譯《論無產階級專政》,同上。
十六:《蘇聯及東歐民運資料輯》,香港‧十月評論社,1990。
十七:徐崇溫著《西方馬克思主義》,谷風,民77。
十八:Djilas,M.著《新階級》,龍田,民68。
十九:Djilas,M.著葉蒼譯《不完美的社会》,香港‧今日世界,1976。
二十:《蘇俄及其附庸》,國關中心,民56。
二一:Gorbatschow,M.著《重新改造蘇聯》,財訊,民77。
二二:尹慶耀著<戈巴契夫繼承的遺產和面臨的困難>問題與研究80、3。
二三:尹慶耀著<蘇聯的市場經濟過渡問題>,同上,民80、8。
二四:李玉珍著<蘇聯「八月政变」>,同上,民80、11。
二五:畢英賢著<俄羅斯政經現況與發展趨向>,同上,民80、10。
二六:李玉珍著<俄羅斯經改初探>,同上,民80、11。
二七:尹庆耀著<俄羅斯的經濟問題>,同上,民80、12。
二八:王承宗著<俄羅斯的所有制與私有化問題>,同上,民81,2。
二九:洪茂雄著<東歐「非共化」後的經濟情勢>,同上,民81、3。
三十:薩公強著<俄羅斯國營事業私有化述評>,同上。
三一:王承宗著<俄羅斯經濟現況分析>,同上,民81、4。
三二:蒙山著<中共經改策略獲国际肯定>,中時周刊,民82、2、7。
三三:邵剛著<「震盪療法」医效待考>,同上,民82、2、21。
三四:南方朔著<新顯學「民主転型理論」的論述分析>中國論壇80、9
三五:福山著<歷史的終結>,歷史月刊,民78、11。
福山著,黃勝強等譯《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北京‧中國社科出版。
三六:McNeill,W.著,郭方等譯《西方的興起》,五南,民79。
三七:魏萼著《中共經濟論述》,中央文物,民73。
三八: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三九:鄭竹園著<大陸經濟危機探討>,聯經,民65。
四十:朱新民著《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永然,民80。
四一:《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四二:鄭竹園著《大陸經濟改革與台灣經濟發展策略》,時報,民74。
四三:陳雨晨著<中共的經濟體制改革>,收於同上。
四四:蕭真美著《現階段之大陸農經改革》,巨流,民77。
四五:古鴻著<巨变中的大陸經濟結構>,中時周刊,民82、3、1。
四六:禾子著<挽救農業危机下重藥>,同上,民82、5、2。
四七:《大陸動盪的根源》,天下月刊,民78、6。
四八:《中共最新政經情報手冊》,故鄉,民77。
四九:李澤厚著《中國現代思想論》,谷風,民77。
五十:謝定華編《魏京生啟示錄》,聯亞,民70。
五一:陳平著<十年改革為何導致政治悲劇>,中国論壇,79、9、10
五二:方勵之著《我們正在寫歷史》,遠見,民76。
五三:嚴家其著《權力與真理》,欠。
五四:魯凡之著《中國社會主義》,南方,民76。
五五:包遵信著<儒家思想與後現代化>,中国論壇,民79、9、10。
五六:包遵信著<儒家思想與亞洲四龍>,中国論壇,民77、4、10。
五七:包遵信著<從啟蒙到新啟蒙>,中国論壇,民8、4、25。
五八:甘陽著<自由的理念>,同上。
五九:蘇曉康、王魯湘合著《河殤》,風雲,民78。
六十:蘇曉康著<伝统、共產體制與現代化>,中国論壇,79、5、25
六一:丁學良著<東亞模式與新權威主義>,收於《新權威主義》,唐山,民80。
六二:齊墨著<新權威主義論戰述評>,同上。
六三:吳稼祥著<新權威主義述評>,同上。
六四:吳稼祥著<再談新權威主義>,同上。
六五:蕭功秦著<痛苦的兩難選擇>,同上。
六六:黄盛隆著<新權威主義批判問答錄>,同上。
六七:丁學良著<東亞模式與新權威主義>,同上。
六八:Aukman,D.等著,丁連財等譯《未完成的民主運動》,時報,民79。
六九:《天安門一九八九》,聯經,民78。
七十:Huntington,S.P.著,江炳倫等譯《転变中社會的秩序》,黎明,72。
七一:王芳著<杈力分配的矛盾>,中時周刊,民82、3、14。
七二:Moore,B.著,拓夫譯《民主與獨裁的社会起源》,桂冠,民80。
七三:王愛珠編著《蘇聯東歐經濟改革概論》,水牛,民80。
七四:琼圖洛夫等著,鄭彪等譯《蘇聯經史》,吉林大學,1988。
七五:汪毓瑋著《從戈巴契夫新思維探討蘇聯社會主義之变革》,政大中山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4。
七六:Chang,G.H.著,梅寅生譯《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金禾,民81。
七七:Berdyaer,N.A.著,雷永生,邱宇娟譯《俄羅斯思想》,北京三聯,
1996。
七八:黑田篤郎著,宋昭儀等譯《中國製造》,新潮社,2002。
七九:朱高峰主篇《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製造》,社科文献,2003。
八十:周尚文等著《蘇聯興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八一:楊開煌等著《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桂冠,民87。
八二:金太軍等著《鄉村關係與村民自治》,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八三:范利民著《中共高等教育體制之取向》,桂冠,民85。
八四:熊映梧主編《公營企業改革》,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
八五:許明主編《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27个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八六:Hobsbawm,E.J.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麥田,民85。
八七:尹庆耀著《蘇維埃帝国的消亡》,五南,民83。
八八:王承宗著<俄羅斯財政困境與金融問題>,美歐季刊,民88、4。。
八九:王承宗著<俄羅斯經濟概況與發展前景>,問題與研究,民87、2。

 

 

 

台長: 阿楨
人氣(6,195) | 回應(26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歷史 |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共犯體(10)

顯示全部266則回應

阿楨
美利堅的DNA裡,“美國”與“世界第一”是同義詞 2019-07-13 觀察者網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馬丁•雅克, 復旦中國研究院訪問教授

  馬丁•雅克:非常高興再次來到“思想者論壇”,由於我只有7分鐘,所以每講一點我只會花60秒。
  第一,當今全球化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崛起。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的中心在歐洲沿岸,或者說是在大西洋兩岸。如今人們預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將在中國、印度這一帶。
  第二,中國對全球化的理解(特別是華為的成長模式)與西方完全。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占全世界GDP還不到1/3,到2000年時已達50%,目前占59%。與此同時。胡鞍鋼教授預測2030年會占2/3。
  第三,早期多極化一般是指歐美等作為一極的政治實體,而我認為多極化興起的過程也是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意味著地區主義(regionalism)的興起。
  第四,中國在崛起,多極化同時,兩極格局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第五,自上世紀8/90年代全球化興起以來,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起到主導性作用。可是情況變化得很快,在發展中國家被我所謂的“發展實用主義”取代了。
  第六,美國正在從全球化中抽身。在美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之前,這個世界將會陷入一種越來越不穩定的狀況。
  回應
 美國領先兩百年而已,中國領先幾千年,近代落後不照樣被揍。還領先的基因,沒這回事。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是不講民主,而是不再迷信西方式民主了。
 發達國家依靠自由民主而實現發達,發展中國家擺脫不了神權、君權、特權的束縛,只能釆取實用主義而取得一定程度的追趕式發展。
 發達國家依主要是依靠殖民和人口貿易,自由民主不過是他們發達之後的偽裝!並以此忽悠發展中國家。具體可以去看17-20世紀西葡英法德美是怎麼成為世界一霸的,世界學習自由民主的100多個國家,只有韓日等國成功,其他的都被忽悠成“南斯拉夫解體”“蘇聯解體”“阿拉伯之冬”之類的東西了
2019-07-14 08:30:18
阿楨
印度為什麼不能學習“中國模式”? 2019-09-12 觀察者網

印度和中國一樣,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但中國的勞動力,和印度的勞動力,是一回事嗎?中國的市場,和印度的市場,是一回事嗎?
要知道,成為世界工廠,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擁有全部的工業體系;2、擁有龐大的受過中等教育的高素質勞動力,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3、大一統的國家,平等的社會關係,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
一、工業體系不是天下掉下來的
首先看工業體系,當年的印度,工業基礎其實是比中國更好的,因為他們早就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在印度建立了工廠、鐵路和供電系統。在當年中國大革命期間,印度共產黨羅易甚至來“援助中國革命”,在他眼裡,印度是文明的工業國,中國是落後的農業國,印度援助中國理所當然。
就算到了1949年建國之後,印度的工業化程度,也超過中國,…..但印度卻未能建立起全方位的工業體系,一直在吃英國人留下的老本。而中國通過抗美援朝的付出,獲得了蘇聯156項重工業援助......中國在獲得工業援助之後,也不是吃老本,而是繼續努力,在中蘇交惡撤走專家之後繼續努力,開油田,煉鋼鐵,造汽車,興修水利,造化肥,造火箭,造原子彈,兩彈一星震驚世界。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所積累的工業成就,其實是被低估的。然後中美建交,改革開放,中國所積累的重工業體系加上發達國家轉移的輕工業產能結合起來,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一路狂飆突進,最後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在1994年,中國鐵路總里程就反超了印度,並且一路拉開差距,而兩國的鋼鐵產量,更加是天差地遠,中國鋼鐵出產量世界第一,中國粗鋼產量已經占到全球粗鋼總產量的一半,而印度的粗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例只有大約6%,2015年中國人均粗鋼表觀消費量是印度的7倍多。
65年來,中國GDP增長了368.5倍,中國工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約40%,總量達5萬億美元,而印度的工業產值占比僅為24%,總量不到6000億美元,只有中國工業產值的十分之一!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為技術含量高的電子、機械等工業品,而印度更多的是原材料和服務業。中國鋼鐵、發電、石油、鐵路、電子工業全面碾壓印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印度想當世界工廠,取代中國,根本看不到機會。
二、人口紅利不是人多就行
我們一直講人口紅利,在這個方面上,印度和中國同為人口大國,似乎潛力差不多,但事實上,人口也要講究品質。印度的勞動力品質遠低於中國。
2019-09-16 08:19:45
阿楨
人們常常說一個笑話,說印度其實只有“一億人口”,因為剩下10億都不算人,是“賤民”,印度是一個沒有經歷過革命戰爭就建立的“民主國家”,既沒有自下而上的革命,也沒有真正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們的封建文化、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婆羅門、刹帝利、吠陀、首陀羅四大種姓涇渭分明,高種姓不可和低種姓通婚,大量農村的“賤民”被束縛在土地上,沒有人權,不能成為自由的勞動力,特別是女性,大量印度農村的女性類似於男性的財產和物品,根本無法離開家庭,成為職業女性。
當年的英國在工業化之前,通過“圈地運動”和“勞動救濟”獲得土地和自由勞動力,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廢奴運動”和“西進運動”獲得土地和自由勞動力,說白了,這些都是“土地改革”,必須讓農奴、農民從地主、種植園主手中解放出來,經過教育、培訓成為產業工人,一個國家才能實現工業化,而實現了工業化之後,工業生產的化肥、農田水利、電力輸送、農業機械、交通運輸才能反哺農村,實現農業現代化、集約化。
而中國在建國之後,不但通過土地改革解決了農民和土地的問題,解放發展了生產力,還通過掃盲教育,九年義務教育,給全國人們普及了基礎教育。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新中國組建了一支七八百萬人的農村教師隊伍,深入到基層,進行了全民掃盲,這些掃盲教師,有的其實就是識字的農民、識字的戰士、以及大城市裡的青年學生,他們為全民掃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還包括後來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若不是由於他們們的犧牲和奉獻,我們很難在幾十年內迅速獲得一大批受過教育的青壯年勞動力。
印度號稱有10年義務教育,但在實際情況中,大量的農村人口和低種姓是無法入學的。印度四年級和五年級入學率不足60%,五到八年級輟學率高達50%,中國女性識字率為99%,而印度不足一半,大量的女童,無法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
2019-09-16 08:20:17
阿楨
很多人可能說,如今印度高素質人才也很多,在矽谷很混得開,甚至連微軟總裁都是印度人納德拉,印度軟體外包業也很發達。但我們要知道,正因為印度高等教育培養出的軟體人才都不願意留在國內,紛紛去了美國矽谷,印度本土的軟硬體還是舉步維艱,除了做軟體外包,他們做不出任何獨立自主的東西。去年有人吹噓印度本土的非智慧手機如何受歡迎,卻發現這家印度本土手機的內部晶片,全部來自于中國的展訊,而小米也已經佔據了印度整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
印度的精英,從未想著如何建設印度,而是想著自己是高種姓的雅利安人,和歐美白人是一家,他們努力學習是為了離開印度,成為美國人。
三、要有大一統的國家,和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
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需要大一統的國家政權,需要人民擁有平等、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大一統和自由開放從來不矛盾,沒有大一統的美國,就無法解決南方種植園和奴隸制的問題,只有消滅了奴隸制和種植園主,讓農業為工業服務,建立現代文明,才會有自由開放的基礎。
印度之所以存在封建殘餘、種姓隔離、歧視女性,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國家的大一統,政權、制度、經濟都沒有強有力、高效地整合。各個邦、各個地方政府,其實還是一盤散沙,無論多麼高明的政策,都缺乏執行力。這就回到了第二個問題,印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革命和統一戰爭,自古以來,印度其實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在近代以前,這塊土地上就王國林立,宗教信仰繁雜,皇權不下縣,一盤散沙。最終在英國殖民者的操作下,才誕生了這個現代的“印度”。
如今,“民主”的印度擁有一千多個大小黨派,各個邦都有自己的傳統勢力,從中央到地方,互相扯皮,除了日復一日的貪腐和貧富分化,他們無法擰成一股繩帶領這個國家前進。“民主”的真正內涵,是協商和妥協,是聽取民眾的意見,是高效執行符合大眾利益的政策,而不是如印度這般,只有貴族、富人、高種姓的過家家。他們只有民主自由的外表,卻沒有民主自由的精神,一個不尊重女性和窮人的國家,談什麼開放?
……..
有些事情,不能想當然,不要覺得“中國行,我也行”。
  回應
文章條理分明,論據充分、事實清楚,可謂一針見血,非常有見地!
2019-09-16 08:22:33
阿楨
王義桅:西方為何開始向大陸學習改革 2019/09/19 中時

  「求知,哪怕遠在中國!」這是阿拉伯聖訓。現在,西方也效法阿拉伯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今天在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撰文表示,起先是羡慕,後來是刺激。西方前政要不斷吐真言,讚賞大陸的同時不忘激勵現任西方領導人。大陸獨特的發展模式對解決中東地區的貧窮、失業、教育和科技落後等許多問題都有著積極啟示、激勵作用。
  如今,學習大陸改革了。比如,不久前川普宣佈成立人工智慧國家委員會,並補貼千億美元給臉書、穀歌等私企搞5G。歐盟學習大陸的產業政策,日本學習大陸一帶一路等等。
  王稱,西方學習大陸,首先學大陸治理,其次學大陸創新,再者學大陸制度。非常弔詭的是,西方越想學大陸,越不謙謙虛虛的,還罵大陸,罵的正是想學的!比如,歐盟將大陸定位為「制度性對手」,推出歐亞互聯互通戰略,希望收編一帶一路;美日澳也在印太地區搞基建、民生,學習大陸產業政策,抵銷一帶一路影響。
  王表示,西方學大陸,實際上是學習西方遺忘的東西。學大陸,是學自己,是回到初心。產業政策、國有企業、補貼等,哪個不是大陸從西方學來的?西方基督教文明、市場經濟模式、治理模式邊際效用遞減,甚至窮途末路了,不得不學大陸改革。甘心也好,不甘心也好;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都在借鑒。學習本身是一種創新,而不再是一種模仿。
  王不諱言,事實上,西方學習大陸改革較停留在器物層面,制度層面仍然不多,精神層面更稀罕。真正的大陸改革精神西方怕是學不了的,那就是「苟日新,日日新」的文明底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其實是他們最需要學習的。
  回應
治理,西方要先把領導人改成“終身制”,哈哈
所以,你就是個島蛙。因為你根本看不到內在
2019-09-20 09:03:32
阿楨
旺報社評》政治集權、經濟分權的試探 2019/09/25

大陸人大常委會決定,自2020年起改變農村土地僅能由國家徵收的規定,在符合國家資源整體規畫的前提下,作為工商業經營之用的農村建設用地,將可以由農村集體透過出售或出租等方式,轉讓給單位或個人使用。修訂案也大幅改善過往地方政府強制徵收土地的弊病,明確界定土地徵收的公共利益用途,也加入更多限制條件與補償規定,讓地方政府不能隨便亂徵收農村土地,也讓農民擁有更多的參與、監督及話語等權利。
  北京這次土地改革獲得正面的肯定。一方面,對人口比重高達4成的大陸農民來說,這是對早先土地管理過度傾向城鎮發展的矯正,也是遲來的公平正義展現。另一方面,對當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北京當局而言,此舉將可全面解放長期被凍結的農村土地財富,為陷入成長停滯困境的大陸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資金動能活水。除有利市場化的加速進行外,也將有助大陸挺過這一波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危機。
  這些看法,都沒有錯,但似乎流於表面。嚴格說來,這次的土地制度改革,有兩個深層意涵,一是加速推動大陸城鎮化進程,另一是打破中央權力愈來愈加集中的迷思。
  首先,在加速推動城鎮化進程方面,農村土地交易的市場化,代表農民不需在苦守著代代相傳的土地,而可以透過土地的買賣移轉,離開鄉村進入城市,從而擺脫農民身分,除可加快城鎮化的步調外,也可縮小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換句話說,土地改革不只是要創造「土地紅利」,更是希望透過這個過程提供農民誘因,加快農業人口轉移為城鎮居民,進而達成2035年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5%的目標。
  其次,這次土地改革,無疑是北京政府再一次大規模的放權讓利行動。目的是把過去國家壟斷的農村土地買賣權利,重新歸還給農民。這就不免令人聯想到,1979年大陸經濟改革的濫觴,即是源自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個讓大陸得以實現市場經濟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個改革,不僅改變當時農村貧瘠的樣貌,也為大陸經濟帶來40多年的榮景。箇中關鍵,無非就是中央政府願意放手,把權利下放給人民。
2019-09-26 08:38:11
日本藤素
2020-01-10 02:56:25
阿楨
河殤式思維已盡窮途末路 2020-05-26 觀察者網

前幾天有朋友強烈建議我認真回顧河殤,他為中國年輕人的自信感到憂慮。保守是錯誤的,擁抱海洋西方文明才是正確的,為何這些年輕人不明白?
對此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為何你一定口咬定,年輕人的愛國熱情是一種保守?而你嘴上西方文明就一定是開放的?
他羅列了一大堆孟德斯鳩和喬姆斯,但是面對美國現在的現狀,還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最後他只能感歎:特朗普這群人是民主的大害。
對於這種認識,個人認為已經是河殤式思維人群裡的開明人士了。
河殤式思維在中國已經走向窮途末路,親手埋土的,不是和他們意見截然相反的年輕人,也不是我們這些批判自由主義的不同意見者,而是特朗普、蓬佩奧以及他們代表的極端保守勢力。
是東方的現實主義和西方的魔幻現實主義交錯而成的奇景。
…….
  回應
真要做了這些河殤們想像的全盤西化,我們現在應該是大號烏克蘭 利比亞 或者伊拉克。
這次看得明明白白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核心明明就不是自由和民主”,還信它們的“自由民主”那他就是個睜眼瞎。
我的青少年時代正值河殤甚囂塵上。但我很驕傲的說,自己從未拿正眼瞧過它和它的擁躉們。
從小讀《上下五千年》,就知道“英雄千千萬”。我們這個民族一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穿過硝煙,歷經苦難,每當危急關頭,總有無數雙手伸出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於是儘管滄海桑田,但我們的精神仍得以薪盡火傳。
黃河沒氾濫,公知卻變災了!河殤之罪,整整誤導一代人!
一部“河殤”,幾乎把中國再次拖入燃燒的火坑。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04
2020-05-27 06:25:52
阿楨
李世默主題演講:中美新格局 2020-11-28

首先:中國不是蘇聯。在冷戰時期,特別是60年代以後,蘇聯及其盟國體系和西方體系幾乎完全隔離,沒有任何交流,連貿易都幾乎沒有。蘇聯對美國和歐洲形成的是根本的生存威脅,兩者互不相容,兩種意識形態都要把世界全吞了,而且都有核武器。
  60、70年代以後,蘇聯的經濟不斷衰敗,70、80年代,發生了嚴重的政治衰敗。不過,蘇聯不是一個民族國家,而是一個很多民族國家組成的聯邦,所以說散夥馬上就散夥。
  中國現在是一個全球性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與外界高度互聯。我們是全世界,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現在是大概130個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以美國為最大交易夥伴的國家大概只有70個。中國經濟正在日益增強,收入在增長,產業在升級。
  中蘇對美的威脅也有質的不同,中國只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並不具備生存上的威脅。中國對歐洲更是只有經濟競爭,也不存在生存威脅。在意識形態上,中國實施的是防禦政策,不讓別人來干涉我們的治理模式和意識形態。而且十八大以後,我特別意識到我們的政治在崛起。在習主席領導下,特別是90後、00後的年輕人對祖國越來越有信心。
  第二,今天的美國也不是冷戰時期的美國。今天的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內在矛盾在不斷加劇。美國在60年代以後,進入了經濟收入增長,產業升級的黃金時代 “美國世紀”。
  那時候的美國也是“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可今天,美國正在經歷福山說的政治衰退,經濟面臨失調,貧富差距沒有辦法緩解,社會契約無效。
  另外,還有保羅•甘迺迪教授講的,美國的過度擴張和國家利益發生了巨大的矛盾。今天的美國跟那個時候的蘇聯一樣,在實施意識形態擴張,到處輸出他們的意識形態,要全世界買它的政治,甚至不惜用軍事手段強迫別的國家接受。
  有些人說,因為特朗普敗選了,所以美國政治體制的自我糾錯能力發生了。這種觀察並不準確,美國政治衰敗、經濟衰退,都是在特朗普以前就發生了的。特朗普的當選是一次自我糾錯的嘗試,但是失敗了。拜登當選是舊制度的復辟,根本不是什麼自我糾錯。拜登的支持者、給他資助的,幾乎都是美國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另外,美國的國家認同正在從內部瓦解。他們現在搞所謂的“身份政治”,我比較尊重的政治學家福山也講到這一點。
2020-12-03 10:30:44
阿楨
所以:也許今天的美國更像冷戰時的蘇聯。剛才講到的肯南是個大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我只是一個上海的小商人,人家寫了8000個字的長電報,我不能跟他比,不過我決定今天“山寨”一下他:
  讓中國去單挑自自由主義陣營是不現實的。對美國的擴張企圖最有效的政策是保持長期、審慎、堅定的制約。
  我們要認真理解西方自由主義的本質,就像醫生檢查一位失去理智的病人一樣,拿出非凡的勇氣,客觀的態度、中立的立場和堅定的決心,避免受到情緒上的干擾。我們要讓公眾瞭解美國的真相。我堅信我們的民眾對美國瞭解得越深入,那種盲目的敵視和無端的畏懼就會少很多。
  中國有能力對美國在政策上施壓,迫使美國表現得更加克制,謹慎。應對美國,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我們自己社會的健康和活力,這是我國內政和外交的一個焦點。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每一步推進,都是一次對美國的外交勝利。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牢牢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同世界各國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0集:接軌與不接軌

在接軌與不接軌方面,我們採取了趨利避害、有所接軌,有所不接軌的方針和民本主義的導向。這樣做一方面使我們成功阻止了西方把顏色革命的禍水通過互聯網蔓延到中國的企圖,另一方面又保持了有效的中外交流與合作,最終使互聯網在中國大地上獲得了勃勃生機,促進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方方面面的進步,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民生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了一部手機、全部搞定的國家,走到了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最前沿。中國這種開放模式的成功反襯出了其他一些國家盲目西化的失敗。他們失敗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只知接軌,不知不接軌。
  相關新聞
金燦榮:世界正在與中國接軌
2020-12-03 10:31:10
阿楨
留美學生:美國令我很失望,但我仍選擇留下 2020-11-30 觀察者網

編者按:一出國就愛國已經成為很多出國過的中國人的真切感受。海外知乎Quora上也對類似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在西方生活過後,變得更加愛國和維護中國?”有理有據、力挺祖國的論述相當之多。不過,也有留學生寫下了其內心對於這個問題的糾結,即使意見本身可能存在偏頗,往往也反映著很多問題的深刻。
  上大學之前,我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政府是冷嘲熱諷的。坦白說,我沒有任何證據來支持我的憤世嫉俗,我只知道:某些話題不允許談論,當我終於來到(美國)這片“自由”的土地時,生平第一次聽到了“解放西藏”、“新疆再教育營”類的事情……我感到遭到了欺騙與背叛。同時,作為一名藝術家,自由的狀態賦予了我前所未有的自在感。我以為,如果我想繼續創作能照亮現實的藝術,我就不能回到家去。最重要的是,我以為美國是我最終的歸屬。
  之後,在寒暑假回家的時候,我感到自己比同輩們更開明、更有優越感。然而,每次我回去,中國的生活都會變得不一樣。更多的摩天大樓,更多的主權,更多的驕傲感。最重要的是,人們是快樂的,比“自由”國度的民眾要快樂得多,諷刺地是,在“自由”國度,人們感到的壓抑和窒息卻更多,而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自己高中國人一等。
  所以,作為一名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當我試圖拋出“我們國家和社會實際發生的很多事和你們以為的是不一樣的”的論點時,大多數中國人並不在乎。人們對於廉價的公用事業和勞動力、不斷改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數千萬人在幾十年內擺脫貧困的事實感到滿意。
  正是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在美國這四年裡接受了多少宣傳和洗腦,意識到我已經成為西方帝國主義/救世主中的一員——居高臨下地對待著“野蠻人”,以轟炸、入侵、顛覆(以及強姦)的方式“引入”文明,而就在你閱讀這篇貼文之時,上述這些(罪行)仍在繼續。
  事實是:如果不是因為(新冠)大流行,我會盡我所能獲得(美國)這片“希望”之地的公民身份。我會填寫好所有的檔,請我能負擔得起的最好的律師,把最完美的檔材料寄給美國移民局,以證明我是最有才華和最勤奮的人之一……我會拼命工作,納稅,然後等待獲得公民身份,等上10年,或者20年。
  說實話,我不知道自己的立場該是怎樣的。我不相信民族主義。可悲且不幸的是,現在我可能不得不選擇自己的立場,並一路堅持下去。
2020-12-03 10:33:18
阿楨
蘇聯吧,一群極左分子 2019-05-25 愚者

本人在看了馬列之聲的視頻後,幾經周轉認識了一下這群人,一開始當作左翼的同志的,但漸漸發現他們說話時過於喜歡引用,極其教條主義,喜歡排除異己,談起馬列頭頭是道卻不能用自己的話說服別人,但對其他領域的認識極其淺薄幼稚,還極其自以為是,喜歡製造白色恐怖氣氛,喜歡造謠傳謠,抹黑政府。
他們極其反國家反愛國,反對任何的愛國主義,特別反華,一切以推翻政府為中心,嘴上說著代表人民和馬列,卻不在乎人民死活,不在乎真相,有相當強的政治目的性。他們打著馬列的旗號企圖在中國製造動亂,主張推翻現政府,喜歡拿前30年的成就來全面否定後40年,號召推翻中國政府,卻覺得事後就算是更壞也無所謂,認為中國已經無比黑暗了。喜歡強調因為自己喊著馬列,所以不是境外勢力。
極左和極右的共同點我發現極左極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反愛國,反國家,反觀察者,反兔子這個形象,經常喜歡看些自媒體和網易之類,獲取資訊極其片面,對於國家只相信不好的東西,對於新聞比較喜歡youtube,都很自以為是,喜歡陰陽怪氣,比較唯心主義,比較喜歡排除異己,嘴巴上都喜歡喊著為了人民代表人民。

蘇聯解體是個偶然事件,但蘇聯輸掉冷戰是個必然事件 2021-01-13

古代的俄羅斯和中國一樣,都是地大人多的典型代表。這種國家的特點是體量極大,只要足夠團結,打總體戰幾乎是不可能輸的。這點無論是蘇聯硬抗小鬍子還是民國抗過日本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蘇聯能打贏的是熱戰,而絕不是冷戰。
冷戰。既要搞軍備競賽,還要比生活水準。
蘇聯最大的問題是——調門起的太高了。
在蘇聯的官方宣言裡,是從來沒有將蘇聯人民的幸福作為終極奮鬥目標的。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橫掃世界全球反,實現人類大同。
所以蘇聯人民的落差感是非常強烈的。一方面,自己是第一世界國家,無產階級的老大哥,世界的核心。本國的火箭上天航母下海,七條航母橫行大洋,六萬輛坦克碾壓西歐,幾萬枚核彈是世界無產階級的壓艙石。但是,眼下的你連買點好衛生紙都費勁,彩電一用就爆炸,你的下水管沒人來修,你一家五口擠在六十平米的老樓裡,和人共用衛生間和廚房。
冷戰是消耗戰,蘇聯以一個蘇東集團之力,跟美、歐、日三大工業中心整合的全球市場拼消耗,他是不可能拼得過的。更不要說歐美巨大的先發優勢和自然條件優勢,以及蘇聯自己的戰爭創傷,雙方本來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能撐五十年已經算是奇跡了。
2021-04-02 08:40:10
阿楨
走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無人能擋中國 2021-07-01 環球時報社評

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共百年慶祝大會吸引了全球的矚目,中共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和中國的美好願景不斷加重一些西方精英的危機感。他們一邊唱衰中國,一邊因預感到中國發展不可阻擋而憂心忡忡。
首先是中共的領導力不斷提升,這是中國的最大政治優勢。
二是中國發展道路從實際出發。
第三,中美關係的陣形和形態也出現了變化,過去西方輿論機構很倡狂地在中國輿論場“帶節奏”,現在他們這樣做難多了,而且越來越多時候他們這樣幹會遭到中國公眾的無情抨擊和嘲笑。
第四,美國無法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相關新聞資料
習中國夢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71架戰鷹飛過天安門廣場 向党、祖國和人民致敬

2021年7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71架飛行編隊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通場而過。15架殲20戰鬥機三梯隊,71字樣由10架殲10組成,殲10C今年換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公開亮相作戰部隊,這標誌著殲10已經正式進入了100%國產化狀態。
2021-07-02 07:49:45
阿楨
國家發佈闢謠榜單 澄清"毛岸英因蛋炒飯犧牲"等謠言

  7月15日,“2021中國網路誠信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會上,由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的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發佈“正本清源 明理增信”涉黨史闢謠榜,以澄清模糊認識、糾正誤解誤讀、批駁錯誤言論,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網上輿論氛圍。
  涉黨史網路謠言,嚴重污染網路生態、誤導社會公眾、損害黨的形象。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網信辦會同中央黨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科院、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部門,指導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針對一段時期網上流傳的歪曲抹黑黨史謠言資訊進行梳理盤點,並從革命領袖、英雄人物、歷史事件三個層面,選出具有一定代表性、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十大涉黨史闢謠榜單。
  榜單內容主要包括批駁詆毀、抹黑革命領袖等謠言,如誣稱毛澤東同志並非《沁園春•雪》原作者、捏造“中共啟封‘鄧穎超日記’”供黨史研究的不實資訊;辟除否定、污蔑英雄烈士等謠言,如歪曲編造狼牙山五壯士兩名戰士不是“跳崖”而是“溜崖”、捏造毛岸英同志犧牲是因為做蛋炒飯暴露了目標、誣衊雷鋒同志做好事是假的等謠言;澄清涉黨史軍史重大事件等謠言,如紅軍長征沒有“二萬五千里”、“飛奪瀘定橋”戰役不存在,誣稱共產黨抗戰“遊而不擊”不是“中流砥柱”,借為周扒皮、黃世仁等地主形象翻案否定土改以及否定抗美援朝重大意義等不實內容。
2021-07-16 06:50:01
阿楨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

三三會昨邀請台大校長管中閔演講「未來大學與未來人才培養」,管中閔語出驚人指出,根據最新統計,有5成5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唸錯科系,導致1/7大學生離開,這對大學來說無疑是一大警訊。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更感嘆,在公司選任下一代(幹部),以前只要學校畢業、頂多EMBA就很夠用,但是現在單單學校畢業根本touch不到企業想要的。凸顯「產學落差」亟待解決。
台大新鮮人休學率近15%
管表示,2019年大學休退學人數超過18萬人,占比15%,有1/7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離開。統計也顯示,有5成5的大學生自認為選錯科系。另根據台大統計,大一休學的比率達到14.98%、退學比率9.26%,大一升大二申請轉系超過10%,轉系核准比率也達到6%。
104獵才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台灣IC設計、半導體瞄準國際市場,技術具世界領先地位,但薪資卻無國際競爭力,外人早已虎視眈眈,要不是海外疫情起起伏伏、阻擋部分人才外流,否則,台灣科技人才的缺口恐怕更為嚴峻。
104人力銀行2021年半導體人才白皮書資料顯示,半導體平均每月人才缺口近2.8萬人,創6年半新高;五年前理工科系畢業生7.7萬人,現在恐只7.1萬人,下滑速度比少子化還快。
  回應
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習近平2021-08-17在第9次中央財經會議定調財富「三次分配」重提毛澤東「共同富裕」

會議稱,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要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等。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有評論質疑無異是新「打土豪 分田地」時代回歸。
早前,阿里巴巴、騰訊、地產公司SOHO中國等中國巨企,接連成為監管部門的整頓目標,施以巨額罰款之餘,再加以嚴厲規管。近日,高收入的娛樂圈人士亦受到針對。
  回應
名為回報社會,實則搶劫捐錢,富人未來要嘛設法脫身閃人或出國,要嘛則是失去再創業動力.
  相關新聞資料
馬雲演講:窮人鬥地主把地主鬥死農民不一定富來 2018-07-14
留學生上海機場排長隊赴美 票價10萬人民幣
北京華爾街英語破產居欠12億家長退費難
雙減(減輕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政策出臺後,全國20多萬家教培機構(北京9萬教培人全國千萬教師恐失業)2億多學生深受影響,老師更不敢負責了,各種盜版網課成了搶手資源。
2021-08-19 08:13:06
阿楨
雙減新政策,騰訊禁止12 歲以下兒童玩遊戲!
農村老師工資並不低,但很多因素影響農村老師留任
兒子的同學去雲南偏遠貧困地區支教一年:結束後他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職業教育搞了幾十年了,水準還是這麼差,為什麼?
多地政策頻出,學區房降溫了嗎? 2021-07-08 新華社
杭州2021-08-10禁止仲介炒作學區房、惡意哄抬房價(回應:學區房是客觀事實,和仲介宣傳沒太大關係,不讓宣傳學區房,可以換個名稱照樣價格飆升!)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回應: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回應
中國當今社會三大矛盾:家校/醫患/房產矛盾,都是極其複雜,醫改/教革/房革,一定要徵求各方意見,才能達成。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各行各業的猴王猴后再怎麼「狡兔三窟」---「虛薪」「虛職」「虛籍」,也無所逃於(習的)天地之間,若習有美帝惡霸長臂執法的硬實力、則全球難逃。故馬雲「以范(冰冰)為鑑」,不領薪、卸下阿里所有職位、在美上市,並在電商扶貧等政策配合習,但當螞蟻金服的數位私銀傷及習的傳統公銀利益時,仍慘遭「殺猴警雞」。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08-19 08:25:59
阿楨
歷史哲學 2021.12.25 劉紹楨

歷史的教訓是:人不會記取歷史教訓,因人的積極理性會合理化自己不會重蹈歷史覆轍,故非經親歷,個人或國族不易記取消極理性所得知的歷史教訓。
歷史的意義是:歷史沒有意義(及價值),因應然的史觀才會積極地找啥是歷史意義,但如同廉能勤儉是各種政經體制之普世價值(如真有普世價值的話),消極理性的實然史實,也是各種史學應追求之價值意義。
歷史是時間的排泄物,其屎有二:史觀之屎,貌似美玉,黑臭其中;史實之屎,貌似醜石,道在其中。
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政軍勝利者書寫的政統史觀,冷眼旁觀便能一目了然其謬,但一屎障目的典範勝利者之史觀,會合理化自己的道統才是正統,故不易了然。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876416

「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 學者葛劍雄言論掀爭議 2021-06-18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的演講在社交媒體傳播,其中「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的主要觀點引發爭議。
他認為,「任何國家、政黨、羣體講的歷史都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不容質疑,更不許否定的。學術研究仍應堅持真理,實事求是。但在成果發表時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如不利可在內部説(楨:內部就可説? ),或直接報告當局。」
葛認為自己「只是把一層紙捅破了,不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大驚小怪?是一些人想像的『歷史』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還是我説的不是事實?」
有支持的觀點認為他捅破了「現實政治虛偽性」,但也有認為其言論與身份不符,還諷刺稱他「想當國師」、「跪著搞學術研究」。
2021-12-27 07:03:26
阿楨
對於相關輿論,葛劍雄6月17日發微博回應稱,「請問我的話哪一點不是事實?我説這番話,意在告誡青年人、天真的讀書人不要以為近代史是學術,可以自由討論。」
他還表示,「我變了嗎?這些話我並非第一次説,至少已經説了五六年了。我一直主張,在學術上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觸犯政治的底線,更不應走極端。如果想搞政治,就堂堂正正搞,不要打著學術的旗號,更不要混在學術界累及他人。」

湘西自治州2021-12-24通報“教師李田田”事件:已成立工作組調查

12月17日,微博帳號“湘西教師李田田”發帖聲援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教師宋某的不當言論,被線民舉報(上海震旦職業學院女教師宋庚一上週在課堂就1937年侵華日軍造成的南京慘案等相關問題發表評論被學生偷拍視頻曝光後遭校方開除,另參【圖博館】《南京大屠殺》)。
經核實,李某2013年在讀大學期間,經診斷患抑鬱症,今年4月病情加重,曾到位於永順縣城的湘西州精神病醫院檢查。根據診斷結果,李某一直請假休養治療。19日上午,李某在其母親和姑父肖某(縣教體局工作人員)等人勸說陪同下到湘西州精神病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心境障礙,建議住院”。當天下午,經其母親、姑父和醫生反復勸說,李某同意入院治療,但情緒一度出現反復,經過醫生治療和親屬安撫疏導,病情趨於穩定。22日中午,根據本人意願轉入永順縣人民醫院進一步治療。考慮到李某某患病、懷孕等因素,對其發表不當言論的行為,待出院後再依法依規進行教育勸導。
  相關新聞
尋找李田田:中國敢言教師失聯引發公憤--紐約時報中文網
袁斌:李田田事件,到底誰在說謊?--大紀元
2021-12-27 07:04:36
阿楨
蘇天澤:李田田事件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 - 多維新聞

實事求是的說,李在微博支持宋,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但由於現在中國大陸民粹高漲,任何一件小事都很容易被激動的線民“上綱上線”為政治問題,結果就讓永順縣官方陷入輿論漩渦,遭遇不測。
十年前,中國人可以輕鬆自由地討論各種問題,基本上不用擔心被舉報、被網暴;但現在國內外民粹、對抗、鬥爭氛圍的裹挾下,現在很多中國人的神經變得敏感而脆弱,中國人動不動舉報這個、舉報那個。連本應該十分成熟、穩重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組織團體也變得敏感、脆弱化,這讓中國社會應對各類事件的能力大大降低,製造事件的能力卻大大提高。在由泛政治化民粹製造的李田田事件中,李田田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永順縣官方和整個中國社會都將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圖博館】習中國夢
習近平想要到2021中共、2049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可能性如何?由本【圖博館】的相關貼文可知:軍經政的硬實力很可能,文化等軟實力不可能。(再加貼文〈島中對〉兩岸國族對立下的台灣未來,本館已完成兩岸之研判,館長夕死可矣,靜待歷史驗證。)
  如習的偉大復興是指漢唐文治對東亞周邊之影響力,那不可能!漢唐武功會隨王朝衰亡,但只要中國與東亞的文明尚存,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永存。相對於唐文化的開放包容,中共體制從毛澤東的極權、到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威權,對周邊國家均無吸引力。鄧1992南巡後、尤其繼任者江澤民「海派文化」的開放包容性之下,中國軟實力一度有可能,但由下對習之析判,可知已不可能。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中國文化的南北之別,詳參《實然觀》〈南北〉一節]。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12-27 07:05:39
阿楨
〈島中對〉 劉紹楨 (台北淡水)

 諸葛亮在〈隆中對〉分析當時天下大勢,前段三分天下是歷史實然、後段以蜀國統一天下則是其應然願望,在此〈島中對〉以生物演化和中國歷史的實然來分析兩岸大勢。
 生物演化的實然是整個族群生命(DNA)的延續,人類則是國族存亡鬥爭的本能(這反映在成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黨同伐異」「你死我活」),但人演化出理性,故常以各種價值(如個人民主自由)合理化其應然。中國歷史鬥爭的實然是,在朝掌權時多持中央天下統一觀,在野奪權時多持地方分裂獨立觀,這不只是現今兩岸(三地)實然,也是島內實然。
 台灣的政治,自從蔣經國因缺乏其父蔣介石與滿清和中共的國族鬥爭經驗,而誤用了李登輝之後,台獨大勢已定。
 所以不論蔣介石以三七五減租幫佃農耕者有其田,當祖先多為地主的民進黨以台獨奪權時,台灣農民便捨土地之小利而取台獨國族存亡之大「義」。
 即便到2018年韓國瑜高舉中華民國國旗和九二共識,贏得高雄市長後,仍大力幫助農產品外銷大陸,2020的大選也不敵蔡英文的恐共反中之「芒果乾」(亡國感)。
 別以為只有讀書不多的農民有亡國感本能,即使知識藍、經濟藍也因無亡國感失業感而不投票,更遑論台獨教育下年輕人的高投票率了。
 如果中共認清上述台灣政治大勢,便知不論如何讓利也不可能和平統一,但並不表示要立即武統,因為即使中國的軍事、經濟發展到足以迫使美國不介入,代價也太大。
 其實中共在和戰間的對策很多,比如台灣經濟靠外銷、外銷又靠大陸,故上策是長期的「窮台」(港呢),可以美對中貿易戰之道,用關稅制裁台灣,首當其衝是知識經濟藍會大量失業,看能否激發其失業亡國感而投票,島窮則內鬥「亂台」。中策是「窮台」逼迫民進黨宣布台獨,接著就下策「攻台」武統了。
2022-01-14 10:28:36
阿楨
2021.10.30補:

國家戰略:用一切手段(經軍政文化)達成國家(有限)目的之科學與藝術。
軍事(含外交)是政治的延續,目的在使彼屈服於己之意志。
兵者、不祥之器,上兵伐交、伐謀,次伐兵、攻城:知彼知己(但彼己皆難知故須)料彼(不論敵友軍民)從寬(且)出彼不意(如此代價才小)。能戰才能和(迦太基和南北宋雖富而亡於不能戰)能守才能功(二戰德日亡於不能守)。
 蘇聯瓦解後,國際戰略的實(然之)相非福山《歷史終結》而是亨廷頓《文明衝突》,各國多回歸傳統。但非亨氏所言,儒回共抗美國,而是美帝為保霸權,以儒(韓日越)制儒(中國)、以華(台港獨及海內外反中華人)制華、以回制回(含以疆獨制中)、以歐制歐(含制中歐投資協議)。
 美回歸從古希羅以來的霸權零和競爭,美不許挑戰者(不論敵友軍民)崛起,故見,二戰前美挫敗德日軍國,戰後壓制日本的經濟(從日本第一墜至泡沫失落)科技(扶持台韓打壓日本半導體全球市占從50%墜至10%) 。2016美對中經濟戰(貿易戰中小勝、科技戰小敗),美先禁台韓售中高階芯片、再逼台積電到美設廠並交出商業機密,試圖重奪半導體霸權。而中從19「863」計畫就未大力重視半導體、直至芯片進口額超過原油、2014才訂出2025芯片自主70%之計畫、但至2021才17%,習近平乃仿「戰機引擎國家隊」(三年解決了軍方「心臟病」故可造出大量三四代戰機、在日台防空識別區「自由航行」讓日台軍機疲於奔命),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芯片的自主生產能力,至於占10%的高階芯片則另謀彎道超車、譬如以石墨希取代矽。
 中國回歸天下觀:以文化判華夷(實則以父系血統),對夷(客人)朝貢(禮尚往來、往多來少),對華(家人)統一(家國體制、堅拒分裂獨立)且嚴厲(故常見「寧給外人不予家奴」、習從2020嚴打各行業猴王猴后「殺猴警雞」野雞被逼在密林秘行、詳見【圖博館】《習中國夢》)。
 由於美台堅拒中國崛起/統一,故中不可能「和平」崛起/統一、又陷於「和平與發展」之迷失而未能積極備戰、至2021才三航母,亡羊補牢,中要多塢並建多航母及武庫艦、在三大洋力壓美軍(如此便可能戰才能和),要從朝至印建立體防空/導/巡網(能守才能功)。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13
2022-01-14 10:29:03
阿楨
習普2021/12/15視訊會議 聯手抗美意味濃

兩國元首將對明年關係做出頂層設計,並就重大國際及區域議題交換意見。由於剛落幕的美國「民主峰會」正在營造「天下圍中」的國際態勢,加上俄國與烏克蘭邊境戰雲密佈,預料這場「習普會」可望進一步確立中俄聯手抗美的基本戰略態勢。

美國最大的失誤, 是把俄羅斯當紙老虎而過度關注中國 (原載Foreign Affairs)

【導讀】本文分析,俄羅斯並非像一些政客所認為的那樣不堪一擊。俄經濟總量雖然停滯不前,但是體量依然十分龐大。雖然人口在不斷地減少,但是人口結構仍然在不斷改善,並且一直在積極地吸納優秀移民。在軍事力量方面,近年來通過不斷改革與資金投入,仍然具有強大實力,並對俄的傳統勢力範圍保持威懾。而且,寄希望於普京卸任後俄出現重大變革的想法也不現實。所以,作者認為美國必須重新調整戰略部署,拋棄俄日薄西山的迷夢。
  回應
作者的意圖是要挑撥離間中俄,現在美國最害怕的就是中俄的戰略夥伴關係,幸好俄羅斯人特別是普沒有作者這麼傻,他們十分清楚美歐的意圖!
  相關新聞
 俄美領袖2021-12-09會談,普京警告北約勿在烏克蘭跨越「紅線」,拜登警告普京前所未有經濟制裁:不派美軍保衞烏克蘭
 尼加拉瓜2021/12/10對台斷交:蔡當局痛心,美國受打擊! 拜登民主峰會、抵制冬奧,習近平美後院開戰。路透社:痛擊美國! 日本產經新聞:潑民主峰會冷水!美台勾結近期愈發頻繁。美先後打出國會牌、互訪牌、軍售牌、日本牌、歐洲牌、太平洋島國牌,達到以台制華的目的。而民進黨當局亦倚美謀獨。
2022-01-19 10:23:59
阿楨
2022哈薩克動亂相關新聞資料
哈薩克油氣價格上漲2022-01-05遭遇"顏色革命"“中亞之春” 。哈動亂01-10平息164死、近6000人被捕,400多輛汽車被毀,100多家大型商場和銀行被搶,損失約2億美元。哈舉行全國哀悼:在緬懷中走向復原。
哈總統:抗議團夥在國外受訓,襲擊為外部侵略,調查定性:未遂政變。背後涉及內部權力鬥爭,解除國家安全委員會兩名副主席職務。哈前總理涉嫌叛國罪被捕,大批外國人被抓。
哈總統請求集安組織(CSTO)派維和部隊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
俄率集安組織5國聯軍出兵維和,特種兵突襲,奪回首都政府大樓/機場,叛軍措手不及,扭轉局勢。哈總統解除緊急狀態01-13集安組織維和部隊開始撤離。
哈50輛軍車包圍200抗議者 現場傳出槍響。哈警方:數十名暴徒企圖襲擊警局被擊斃。
哈總統:批准無警告開火,不投降將被消滅。哈記者:西媒CNN“標題誤導”帶節奏“哈領導人下令毫無預警地殺人,街頭躺滿屍體” 。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向哈派兵維和 否則像烏克蘭一樣送美大禮。
哈官員稱暴徒行動專業:用特殊通訊方式,專人做狙擊手。
哈第一大城前首都阿拉木圖市長險遭刺殺司機身亡。查獲非法運送武器和人員車輛。
哈總統:恐怖分子約兩萬,繳獲暴徒裝備:汽油桶醒目,還有各式槍支。
哈暴徒自述:收錢上街,每人分一瓶"飲料"喝完就失控。
哈搗毀伊斯蘭極端組織窩點,負責人為外國公民,暴徒曾接受外國訓練。哈總統:有阿富汗等國民兵參與了此次未遂政變。
上合組織:對哈騷亂表示關切 願向哈提供必要協助。
習近平向哈總統表示,反對外部勢力在哈策動顏色革命,反對任何破壞中哈合作的企圖。
哈暴亂有明顯外力介入:烏邊境重兵集結,美俄即將談判,哈薩克突發暴亂!(回應:美歐圍魏救趙,豈料普金老謀深算、棋高一著!)
俄主導維和部隊進駐哈,影響中國一帶一路發展 -- 三立 (回應:中國也表態,哈顏色革命不可能成功!)
哈動亂恐延燒新疆,美國讓中國剉咧等--關鍵時刻(回應:這節目常不經查證,當脫口秀看。)
哈暴動! 中:提供必要支援--全球大視野(回應:哈動亂實則是美給中俄送大禮!)
哈騷亂背後:美國控制的NGO組織煽動哈暴動,哈天然氣75%為美資,但國內供氣不足,2019年哈油氣補貼130億美元,由於人為壓低價格,導致供應短缺和品質下降。但補貼已成騎虎難下,有阿拉伯之春在前,任何去補貼和漲價都會成不穩。
2022-01-19 10:25:46
阿楨
003型航母福建號2022/06/17下水 專家曝為當今美唯一勁敵

福建艦是中製第一艘彈射型航母,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為8萬多噸。福建號放棄了前兩艘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滑躍式甲板,而像美國航母,改採3套「電磁彈射系統」(EMALS)。由於中方發展航母起步較晚,設計師獲益於前人數十年來的研發,結合了許多最新的技術。將搭載殲-35雙引擎戰機,以對應美國F-35C。而中方海軍擁有3艘航母將具備更大的軍力投射能力,並能更頻繁地部署航母戰鬥群。
  回應
可憐哪,又一艘鐵棺材
果然吃了莱猪、核食的绿蛙变身辐射超人,用你那吃屎的嘴打出的炮,击沉它,
還是燒柴油的,跟莫斯科號一樣!
聽說台灣海軍都燒柴的,連個柴油都買不起
003不是核動力嗎,只能用在局地戰
美國航艦採核動力目的就是全球橫行,是霸權心態的表現
以非核動力來說,福建號艦島不大,排煙囪不大,應是以大型燃氣輪機(配中冷循環)搭配柴油機.
恭喜福建,江蘇、廣東也別著急,成為核動力航母的機會來了
第一艘叫“遼寧”(銘記甲午旅大戰爭) 第二艘叫“山東”(甲午威海衛戰爭)第三艘叫“福建”(中法馬尾海戰),民族之恥,從未忘記!
福建號 暗示台灣?抗議!
收復台灣從福建開始
  相關新聞
 福建2022-06-15舉辦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活動 國台辦回應:鄭成功是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偉大民族英雄。360年前,他率部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寶島臺灣,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開發建設臺灣作出了重大貢獻。
 普丁2022-06-09在紀念彼得大帝350周年展覽自稱現代「彼得大帝」有責任拿回烏克蘭領土
2022-06-19 08:21:09
阿楨
戈巴契夫評價兩極 西方讚譽英雄 2022/09/01 旺報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逝世,儘管他在莫斯科的執政時間不到7年,但在任期中,他結束了冷戰,允許了中歐和東歐國家和平解放,導致了蘇聯帝國的解體,他在西方被譽為英雄,並在1990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但另一方面,不少俄羅斯人或前蘇聯民眾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批評他導致一個超級大國的崩潰,甚至成為最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遠因。
1985年,年僅54歲的戈巴契夫被選為蘇共總書記,他上台時,蘇聯是一個被疲軟的經濟拖累,官僚腐敗嚴重的大國,問題很明顯,但解決問題方法卻沒有那麼簡單,戈巴契夫高呼「開放透明」(glasnost)及「重建」(perestroika)等關鍵詞,但這些政策成為一把雙面刃,結果在不到7年時間內,他帶領了這個世界最大的共產主義集團解體,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結束40多年來的東西冷戰,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各國共產主義制度陸續崩潰,戈巴契夫率先帶動改革風潮,改變了世界秩序,但蘇聯不復存在,經濟並沒有起色,商店貨架上依然空空如也,戈巴契夫也失去權力。
中蘇同樣經歷共產制度轉型為市場經濟,戈巴契夫上台時,蘇聯國力遠超過中國,如今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一蹶不振,中國大陸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蘇聯當時的改革無方難辭其咎 ,「休克療法」造成蘇聯社會民生大幅動盪,不如大陸的「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摸索前進漸進式改革有效。
曾任大陸外交部長李肇星卸任後的外交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一書中就提到,李肇星有一次擔任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出席美國前總統雷根的葬禮。回程的飛機上,碰巧和戈巴契夫坐同一班飛機。李肇星和戈巴契夫聊了起來,李肇星問,「多年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朋友一直特別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大的蘇聯,那麼強的社會主義大國,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解體了?」戈巴契夫猶豫了片刻,面色凝重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各國領導人當中,我最敬佩的是鄧小平先生。而在我們那裡沒有個鄧小平。」

張維為:戈巴契夫,一個失敗者 2022-08-31 觀察者網

2022年8月30日晚,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病逝,終年91歲。
對於戈巴契夫的功過,各界褒貶不一。西方把戈巴契夫描述成結束冷戰的“英雄”,而許多俄羅斯人則將他視為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
2022-09-01 06:38:03
阿楨
李世默:普世價值很無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諮詢委員會主任

全球明天研究所線上論壇於2022-10-13舉行,成為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夥人李世默受邀出席,以下為發言。
英文普世( universal)一詞源於希臘語oînos和拉丁語unus,意思是一。普世的意思就是全部屬於一個單一。
自冷戰結束以來,我們的思想一直被普世價值的概念所把持。普世價值的宣導者們相信政治、經濟、社會甚至倫理等都必須遵從一個價值觀,就是所謂自由主義價值觀。
這種世上只有一種的理念,往往造成了當今世界的很多失敗。
例如自由之家給所有國家和地區做排名是按自由主義的程式衡量的。你們國家的人民也許在忍饑挨餓,生活悲催,百姓對政治體制信任度很低,但你按自由主義的程式去衡量,這國家的民主排名可能還挺高。
這很荒唐!這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構建了不符合本國民主發展的政治制度。另外,那些宣導普世價值的傲慢反而在摧毀他們自己國家的“自由主義民主”制度。
也許我們可以按照結果來衡量民主,而不是按照程式。老百姓是不是都滿意?對體制信不信任?生活水準有沒有提高?是否有安全感?
民主治理的程式和體制可以——也應當是根據不同文化環境和價值觀而有相應差異的。
  回應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
世界上哪有什麼普世價值,都是發達國家強行將自己的價值觀要不發達國家遵守,所謂以實力來說話。
西方的普世價值不過是包裝後的極端種族主義而已,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一不證明了這一切。
美國政客嘴巴上嚷嚷普世價值,實際上都被他們拋棄。美國政客本身是壞蛋的榜樣。
普世價值不僅僅是無聊,而是鼓吹者的陰險,惡毒。
2022-10-24 07:14:32
阿楨
辦世界民主大會 蔡政府該汗顏 2022/10/24 中時社論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登場,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台灣民主基金會共同主辦,但民進黨政府全面執政以來大肆破壞台灣民主,有何資格主導其事,蔡英文總統又有何顏面在開幕式致詞?
  回應
披著羊皮的狼?
沒戳破之的前國王新衣!
中情局的白手套「民主基金會」主辦的大拜拜是要把疆藏台港獨全弄來唱一段

綠執政6年慘留「9大敗行劣跡」

吳子嘉2022-10-22在網路節目《董事長開講》中指出,現在在蔡英文政府的執政下,有以下9點的敗行劣跡,分別為「介入司法系統」、「政治黑手介入員警人事,破壞警戒傳統,治安敗壞,槍案頻頻發生」、「黑道高居廟堂」、「政府採購弊案成為常態」、「特權交換台大學歷」、「控制媒體」、「豢養名嘴、網軍側翼欺壓善良百姓」、「控制金融機構,縱容金融犯罪」、「綠色恐怖,企業選擇屈從」。

李世默:普世價值很無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諮詢委員會主任

英文普世( universal)一詞源於希臘語oînos和拉丁語unus,意思是一。普世的意思就是全部屬於一個單一。普世價值的宣導者們相信政治、經濟、社會甚至倫理等都必須遵從一個價值觀,就是所謂自由主義價值觀。這種世上只有一種的理念,往往造成了當今世界的很多失敗。例如自由之家給所有國家和地區做排名是按自由主義的程式衡量的。你們國家的人民也許在忍饑挨餓,生活悲催,百姓對政治體制信任度很低,但你按自由主義的程式去衡量,這國家的民主排名可能還挺高。
2022-10-25 06:47:36
阿楨
如何看待俄媒發文稱“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022-1212刊登《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稱,看看中國經濟,你會感到嫉妒。幾十年前,它還是個農業國家,近10億人過著窮日子,被看作強盛蘇聯的“小老弟”。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強國,在全球市場擠走了其他競爭對手——從玩具、服裝到汽車、電腦。
前不久,阿爾平納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創新者:中國企業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書。文章指出,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中國人只會模仿。但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解釋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效仿老師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偷竊。許多中國企業從生產西方產品起步,按照許可證的規定,一絲不苟。而且中國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生產別人的產品沒有多大意義。“中國人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你們需要培訓人員,把技術帶到我們這裡來。而作為回報,我們給予巨大的市場——你們將在這裡獲得補償。”中國人不但獲得了新技術,還完善了它們。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國內競爭。中國共產黨也很務實:在照顧企業的同時,給予其行動自由。
文章總結道,重點在於中國人採取的戰略,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自身優勢,並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給經營活動提供最大的自由,掃除官僚主義障礙,鼓勵各種發明和創新,保護企業利益。同時,監管不能惹人厭煩,以促進企業家更多地考慮國家利益。另一個重點是,遊戲規則不能變來變去。
  回應
俄國官僚主義的腐敗是全民性的,腐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官員。
2022-12-18 08:47:19
阿楨
中國駐法使館:當西方一些人談論“普世主義”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023-01-10消息,日前,法國《世界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自由,戰鬥繼續》,大談西式民主(亦稱自由民主制)的“普世性”,為有關國家“人民反抗威權統治”搖旗呐喊,呼籲歐洲作為“自由和法制堡壘”肩負起自身責任。文章竭力渲染“民主對抗威權”敘事,打著“普世主義”的幌子鼓吹“西方優越論”,企圖霸佔民主自由定義權。
  西式民主並不“普世”,將其同“普世價值”劃等號本身就是偷換概念。從時間上看,西式民主脫胎於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距今不過300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倏忽一瞬。即使我們根據流行觀點,將民主的起源追溯至古希臘,那麼自古羅馬帝國建立到中世紀結束的漫長歲月裡,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在西歐早已湮滅。從空間上看,根據《世界報》文章引述的瑞典研究機構V-Dem統計,當今世界只有34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僅占全球國家總數的不到五分之一,世界總人口的不到13%。
  西式民主也不“民主”。近現代的西方民主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及資產階級取代封建階級統治而逐步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即為實現和保障資產階級利益、保護資本主義私有制而創制的政治制度。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指出,民主共和更有利於資本的統治。歷史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本國勞動者的剝削和對殖民地國家人民的掠奪實現了資本積累和工業化,又試圖用“民主自由”來洗白其罪惡。1840年,英國議會正是用投票的“民主”方式決定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實踐中,無論在英國、美國或其他任何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史上,民主制度下的選舉權都長期被刻意地限定在“某一群有資格的人”中。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前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才實現了18歲以上男女公民平等擁有選舉權的普選制度,而這也不過是“金錢代替刀劍成了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杆”。
  縱觀當今西方世界,社會撕裂、貧富分化、中產墜落、金錢政治、極端思潮等亂象疊出。就在這幾天,西方民主世界發生了兩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一件是美國國會經過15輪投票才選出眾議院議長,另一件是在美國國會山暴動兩周年之際,在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巴西也發生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國會山暴動。
2023-01-12 07:46:32
阿楨
有識之士紛紛反思西方民主失靈的根源,這時候一些人居然還在聲嘶力竭地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性”。明明自己得了病,為什麼不趕緊去看病,反而以醫生自居,給全世界開藥方?
  自然是因為別有用心。長期以來,他們打著“普世主義”旗號,大肆輸出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和社會政治制度,大搞文化同化運動和意識形態洗腦,甚至公然策劃政權更迭、“顏色革命”。他們以專制的手段推銷自由民主,千方百計“普世化”那套由自己牢牢把控、服務一己私利的制度和規則,試圖建立起一個“等級世界”和“中心—週邊”體系:三十幾個“自由民主制國家”永遠居於這個世界的頂端和這個體系的中心,而其他國家則永遠被壓制在發展的中低端和國際體系邊緣,淪為西方予取予求的物件。這不就是披著“皇帝的新裝”的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麼?
  事實反復證明,經歷過西方“民主改造”的發展中國家並未得到被許諾的自由、民主和繁榮。“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並未幫助撒哈拉以南非洲擺脫貧困和戰亂,反令其陷入逢選必亂的怪圈。“阿拉伯之春”沒給西亞北非帶來繁榮和穩定,反而成為阿拉伯國家的嚴冬和噩夢。
  在21世紀的今天還能聽到這些譫語,說明西方一些人人陷在所謂“西方中心論”“普世主義”敘事中難以自拔,拒絕甚至是無力客觀看待、理性分析自己所處的世界。各國人民摒棄傲慢和偏見,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攜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普世主義。
  回應
世界最搞笑的是一個霸權國家天天喊民主!
應該把democracy改譯得魔可拉稀,freedom佛戾得魔,美國黴國,大眾容易被這些美文帶偏。
郭正亮曾說:不要以為民調民意在決定歷史的大勢,歷史的進程不是群眾決定的,而是5%的政治精英在塑造思維跟認知。按郭說法,西方所謂“民主”,只不過是被政治精英塑造的群眾,有投票權便以為自己可以作主的一種幻覺。
2023-01-12 07:46:58
阿楨
俄羅斯計畫讓影院播放盜版好萊塢電影,這算回擊制裁還是妥協?2023/01/12

部分網友認為,雖然這聽上去像是俄羅斯又一次成功扛過了西方制裁,但感覺這其實側面證實了俄羅斯民眾內部羡慕西方社會的比例其實很高,喜歡看好萊塢電影的俄羅斯人更多。
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情況其實一直以來都存在,在俄羅斯使用西方盜版已經是常態了,不過這樣的舉動對俄羅斯日後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那可就說不準了。
  回應
比起來扣留沒收外國國家和公民財產那些更流氓的行徑這點盜版算個屁
完全合理。當對手的行動不再是為了維護規則,而僅僅是為了削弱你,甚至消滅你的時候。單方面遵守規則就是一種愚蠢。關鍵的是,你國內的文藝創作呢。
俄羅斯也算是文化大國,就不能拍一些弘揚民族文化的正能量影視作品,非要搞這些上不得檯面的事,真他麼丟人
歷史上,俄羅斯沒有創新能力,從彼得大帝開始,科技到文化,都是引進西歐的,然後模仿一番。
最搞笑的是,俄貴族不說俄語,說法語。目前仍癡迷西方文化,初心不改。
那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類,叫做加加林,請問他是哪國人?
2023-01-13 09:14:56
阿楨
王世堅父親遭綠批鬥抓耙仔 蔡英文側翼暴走控制不住了?
  回應
還好有蔡正元說明當時的真實情況,台灣的民進黨菜執政早就變成為文革的共產主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amKaIhUzQ
  相關新聞
王浩宇2023-01-14稱王世堅爸爸是「返校原型」:同學都死了 出賣大家的飛黃騰達
  回應
王浩宇打臉蘇貞昌/李登輝嗎?蘇家族在日據時代是以走狗起身的!

蔡正元FB: 白色恐怖是在殲滅共產黨

王浩宇是民進黨的外省人,他身上的DNA是黨國體制時期的國民黨運送到台灣島的產物.
王世堅是民進黨的本省人,王父王明德擔任成功中學支部書記,負責發送中共宣傳刊物《光明報》遭女友的父親舉報,循線逮捕中共在台灣的重要幹部:蔡孝亁/陳福星/張志忠/鍾浩東.蔡陳變節,導致中共在台大/成中和基隆中學的幹部大批遭逮捕,當然也有人逃過一劫,李登輝就是其中之一.有1500以上在台灣的中共黨員遭槍決,史稱「白色恐怖事件」. 王明德當時未滿20歲被判感化教育,王的低階角色,認識的共產黨幹部不多,談不上出賣同志,王浩宇的指控與事實不符.

李登輝-維基百科

1940年,到皇民化運動的感召,決定讓李登輝全家改用日本姓「岩里」,李登輝改名「岩里政男」。

李登輝與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 2020-08-13 馬非白

一九五四年的「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是從1950年李水井〈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案牽出的,共逮捕19人,五名學生槍決;李水井案46人判刑,處死11人。判決文開宗明義指出:「被告葉城松於三十六年十月間,由匪幹李登輝介紹加入朱毛匪幫組織楊廷椅領導,擔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書記,以學生自治會與戲劇研究會為後援,從事發展組織及反動宣傳」。

王世堅-維基百科

王世堅的外祖父張榮宗,是台灣文化協會重要成員,長年反對日本殖民統治政策。二二八事件,在嘉義被逮捕處決。王父王明德就讀臺大期間,受教於謝雪紅,參與「讀書會」,並加入中共台大法學院支部。他涉入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同學多遭判處死刑到十年不等徒刑,坦承案情的王明德僅判處感化教育。
2023-01-16 10:02:34
阿楨
'23.01.20趙少康 關中談「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6nKF6aaHM
  相關新聞
高盛:2035年陸超美世界第一 2075年印度第二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檢討 關中 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美國神話變成謊話,美國民主變成笑話。
美國的資本主義其實是戰爭的資本主義、
掠奪式資本主義和贏者通吃的資本主義。
美國一向自認自己的偉大,自認是「山頂之城」、「希望之地」和「天佑之國」,「美國第一」是永遠。冷戰之後,美成唯一霸權,不允許他國挑戰。
  美是最霸道的國家,有著強烈的優越感和使命感,自認是「例外」:有使命去宣揚基督教和教化落後的國家和人民;只相信資本主義,排斥非資本主義國家;以「利他主義」來包裝美國的自私自利,以「自由、民主和人權」、「解救被壓迫的人民」為口號,在海外打仗,其實都為自己的利益。
  本書分析美後冷戰外交政策的失敗,使美享有的「單極時刻」不到20年便被消耗殆盡,「大美和平」曇花一現。
  ●像是北約東擴、攻打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推動以巴和解、北韓的核武問題、與中國的「化友為敵」等等,分析美國由勝而衰的原因。
  ●美外交精英集團──「美國戰狼」,評價美國的五位總統及外交政策上認知的錯誤。
  本書詳解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並整理許多學者跟專家的論述!
  肯楠(George Kennan)
  敵人對美的危害,遠低於來自美國政治菁英們的幻想。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冷戰後,美國首要工作是妥善處理俄中問題。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美不可過度伸張武力,要爭取俄留在西方陣營,俄不能失去烏克蘭。爭取俄中合作,並以日印牽制中國。美最大夢魘是中俄和伊朗的合作。
  漢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冷戰後,世界進入多極和多元文化並存時代,美應接受非西方文明,並尊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的沒落,主要是道德敗壞、文化墮落和政治分歧。
  佛格森(Niall Ferguson)
  美未能記取歷史教訓,帝國不能只靠武力,還需正當性。美入侵伊拉克是公然說謊,在伊建立民主也是神話。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中國的文化是難以匹敵的力量。
  卡布蘭(Robert Kaplan)
  中國崛起沒有任何不合法和不合理之處,東亞現狀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分裂國家經常會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統一。
2023-01-21 08:43:26
阿楨
當我問“戰敗可能性有多大”,俄羅斯人回答Ничего 2023-01-31 觀察者網

  回顧十年與俄羅斯人打交道的感受——果敢、達觀、豪爽、無所無懼、不拘小節…。“Ничего”簡直就是他們的性格標籤,而能夠傳達其神韻的中文詞,我暫時想到的是東方哲學中佛家的“空”和道家的“虛無”,或者簡單理解為“心大”。
  傲慢與偏見:有關俄烏衝突的幾點迷思
  首先,俄戰力問題。外界認為“戰鬥民族”的戰鬥力著實令人大跌眼鏡,“龐大俄竟打不過區區一個烏”。對此,莫斯科民眾則相當看得開。俄在這場“群架”中四兩撥千斤,能維持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相對平穩,而不是迅速“垮掉”,屬實不易。
  其次,反戰情緒及反戰遊行的確存在,但更大反對的是戰爭本身,而不是普京政府。25-35歲以下不少青年人不滿普京,卻也不知更好的選擇是什麼。50歲以上中老年“戰爭很糟糕,而俄沒有更好的選擇”,表現出理解、信任及支持。
  此外,民眾並沒把烏放在敵人的位置,更罕見的民粹主義情緒。絕大都相對客觀、冷靜,無奈而平靜地描述傷亡損失,講述著俄烏曾如何情同手足、又為何走到今天。
  第三,民眾認為俄並不是為了支撐“帝國野心”,而是為了保持其國際地位不繼續下滑以及不被“霸淩”的剛需。
  第四,關於俄的各種負面資訊鋪天蓋地,甚至國內某些研究國際關係的前輩和同行也時常發來一些諸如“俄還行嗎”之類的讓人哭笑不得的“關切”。
  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疫情、戰爭的突然爆發,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身邊的俄羅斯年輕人在經歷過短暫的苦悶後,反而更加“今朝有酒今朝醉”,旅遊、閃婚、五花八門地狂歡…將及時行樂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對於“俄羅斯有多大可能戰敗”的問題,我很熟悉的兩位老師,一位表示:“俄羅斯人不考慮/不適合這樣的問題”,另一位表示:“萬物各有其時”。這不是個例,從與當地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能發現有一種難以描述的信念或者說“信仰”支撐著他們即使在千鈞壓頂時,也能淡定。這大概也是“神秘的俄羅斯靈魂”的具體表現之一吧。這能從歷史中找到注解,就像19世紀俄羅斯詩人丘特切夫那首經典四行詩所描述:“用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不能用一般標準來衡量她/她具有獨特的氣質/對俄羅斯只能信仰。”同樣具有借鑒意義的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經典論斷:“永遠不要同俄羅斯人作戰。對你的任何戰鬥謀略,他們都會報以不可預知的蠢行。”
2023-02-01 08:16:25
阿楨
【英】馬丁•雅克:西方可以從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學到什麼 2023-02/07 環球時報

第一,共識。在當今全球發生劇變時代,事實證明,一黨制國家比西方多黨制國家更善於達成共識。
第二,參與。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陳腐的。主要模式是選舉,選舉週期之外幾乎沒有民眾的參與。在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有許多不同形式:選舉、持續的協商過程、自治、民眾參與立法以及制訂五年計劃,等等。
第三,長期。西方民主政府更替不利於連續性,不利於追求長期目標。政黨制度強調贏得下一次選舉,而很少關注未來十年。在中國不斷地進行長期思考,無論是五年計劃還是2035年遠景目標,短、中、長期之間產生非常動態和創造性的關係。這是現代社會實現深刻變革的唯一途徑。中國對“長期”的偏好深深植根於這個國家的基因中,長城和大運河就是其象徵。
第四,專業知識。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幹部在政治層級中上升的唯一途徑,升職時,他們已經積累了如何管理的大量知識。西方模式的政治人士主要技能是說話,而中國是做事。
第五,實效。西方認為民主的意義在於民主本身。其實民主的意義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改善經濟和社會。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已全球2大經濟體。使近8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的抗疫表現遠遠優於西方。它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
西方能否展示智慧和謙遜,從自身的失敗和中國的成功治理中學習呢?挑戰不是在於要採用中國的政治制度:那將是一項既不可能又無望的事業,它們的歷史和文化截然不同;挑戰在於理解中國政治制度的優勢,並找到將其應用于西方民主的方法。(作者是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
2023-02-09 06:49:52
阿楨
德媒:德國經理人可以向中國學習什麼?

德國《焦點》週刊2023-08-10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崛起為一個創新超級大國,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企業文化如何,文化差異在經濟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中國人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由於政府治理和高度職業道德,中國成功實現社會穩定並確保廣大人口的富裕。
實用主義是中國經濟的優勢,員工突出的職業道德和積極性讓從想法到實施的速度非常快,在我看來,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在德國,官僚主義和缺乏靈活性以及高品質標準往往會削弱創新能力。中國經濟的座右銘是:不說,只做!面對新技術的巨大勇氣也令人驚歎。微信可能是最好的例子,超過80%的中國人現在使用智慧手機支付,在德國僅11%。

德媒:中國的經驗可以給巴西帶來啟發

德國之聲網站2023-08-13《中國怎樣避開俄羅斯休克療法》 中國成功避開了旨在一舉將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的一系列政策,而是發展了一種以國家作為增長戰略核心的市場經濟。

發展電動車走錯路了?不如反問為什麼日韓不行(回應:現在這波“日韓電動車無用論”,就是之前“日韓移動支付無用論”的翻版,說什麼中國是因為假幣太多、小偷太多、信用卡支付落後才那麼順利發展起來的,而日本/韓國因為“國民素質高”、“體貼老年人”、“假幣少而atm多”等等,然而現在再看,人家不也老老實實加入移動支付的“真香”?現在是人家落後了才跟你忽悠“電車無用論”罷了。)
2023-08-16 09:10:52
阿楨
人民教授金燦榮:美國已單方面對華發動“新冷戰”2023-08-16

筆者認為,以2023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發佈任內首份完整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為標誌,美國已經單方面對華開啟“新冷戰”。
新舊冷戰存在四個共性:
一是確立一個唯一的全球性對手,彼時是蘇聯,現在是中國。
二是展開配套的內外動員:對內表現為反華意識形態化,對華強硬成為“政治正確”,對華理性派、不斷被邊緣化。對外試圖構建亞太“小北約”;推動北約亞太化;逼迫中立國家選邊站,比如組建晶片四方聯盟(CHIP4)等。
三是不留空隙地全方位對華施壓。
四是在全方位施壓的同時竭力避免熱戰。
中美雙向“新冷戰”並未開始
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中國拒絕“新冷戰”。
二是美國內外動員並不順利。美國主要大型企業在對華關係上普遍保持理性。“老歐洲”國家不願在對華政策上公開跟著美國跑,同時幾乎所有東盟國家明確反對選邊站,再加上俄烏衝突等牽制,導致美國對華“新冷戰”的動員和實施障礙重重。
美國對華為何越來越歇斯底里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是民主國家“兵工廠” ,美國造船佔世界90%,製造業占一半。但今天的美國“造血能力”明顯減弱。筆者認為,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直接導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經濟開始走向虛擬化、金融化,利潤較低的中低端製造業開始外移。因此,維持“一把手”位置在美國一些精英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利益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中方多次強調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但美國的戰略焦慮仍然不斷積聚並在對華政策上表現得越來越歇斯底里,直至單方面對華髮起“新冷戰”。
面對美國的新冷戰釁,中國不能再對中美關係心存幻想,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尤其是要以新舉國體制推動下的晶片、工業設計軟體和工業材料等新興領域的穩步發展。在外交層面繼續以全球發展/安全/文明等“三大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在此基礎上,面對美方對華“新冷戰”挑釁,可借鑒國共合作末期我們党應對國民黨反對派挑釁時的做法,我們可以繼續保持不主動挑釁和“後發制人”的總體戰略框架。
2023-08-16 09:18:21
阿楨
再為「鐵桿兄弟」說話 普亭:中國經濟模式比美國有效 2024-06-07 世界日報

繼日前駁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中國產能過剩論」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亭5日再為中國發聲,他表示,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企圖以某種方式阻礙中國經濟增長,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並指中國成功創造了一種獨特、有效的經濟發展模式,比美國模式更有效。美國能源專家也指美總統拜登的「中國產能過剩論」可能是「致命錯誤」,因為世界需要中國來應對能源轉型挑戰。
  相關新聞
俄總統普京:中國經濟模式比美國更有效,已成為俄專家的普遍共識
拜登:中國經濟快崩潰 一帶一路「討人厭」
拜登再覇大夢:先打敗俄國,再打敗中國!
  回應
拜登的正確說法是:美國經濟快崩潰 一帶一路「討人喜」
拜登的打敗俄中比川普的「讓美國再偉大」 更荒謬。
2024-06-08 02:35:59
阿楨
3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不同製度對國家繁榮差異”

2024-10-14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A•羅賓遜,在合著《國家為何失敗:權力、繁榮和貧窮的根源》認為,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經濟制度是實現長期經濟成長的關鍵,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經濟制度雖然能夠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經濟成長,但卻無法持續。
  回應
他們認為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是攫取型經濟,是不可持續的,除非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更加轉向包容。
為西方制度捧臭腳,含沙射影罵中國,這就是這仨貨得獎的原因。
與其叫「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如叫「諾貝爾政治獎」。
2024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理論完全沒有說服力。四十年前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顯然沒有被這些學者研究。今天已經民主化的台灣,除了科技業引領全球,造就少數科技新貴之外,慘業空洞化,社會財富極度集中,大部份人民的經濟前途其實沒甚麼亮點,年輕人辛苦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只能躺平。韓國人民更慘,物價比肩美國,民選總統幾乎都是法院認證,被財閥賄賂的現行犯,制定的經濟制度被財閥掌握,人生目標簡化成拼命進入明星大學,畢業後進入明星公司,一輩子當財閥的經濟奴隸。只有新加坡保持一黨民主專政,在高薪制度下,保持廉潔的政府,年輕人剛開始租政府提供的公寓,累積了財產後買得起產權99年到房子。至於最專制的中共,四十年前GDP只有台灣的兩倍半,今天是台灣的22倍。十四億人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超過西歐人口的中產階級。
再拿亞洲另外三個國家比較。菲律賓從美國殖民地獨立時,經濟地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經由師法美國的民主制度選出馬可仕總統,把整個社會退化成靠幫傭賺取外匯的傲人國家。緬甸與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獨立時,GDP、鐵路建設和工業能力都遠高於中國。緬甸演變成獨裁軍政府,完全無法管理超過一百個民族的國家,到現在還是一窮二白,內戰不斷。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和台灣開發經國號戰機的同時,也開發自己的光輝戰機,花了30年才開始成軍,如此沒有執行力的政府,最大的制肘力量就是龐大的地方勢力,以民主之名,要求本身利益。直到現任的莫迪總理上台,用獨裁手段和印度教歧視政策,經濟才逐漸有起色,但是GDP 也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
世界上還有其它的民主國家退化的失敗例子。阿根廷原是最富有的國家之一,70年來經歷了幾次民主和軍事政變輪替,經濟每況愈下,破產了好幾次。
2024-10-17 01:27:21
阿楨
安排10兆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又意味著什麼?

2024-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措施: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此次化債對地方政府有四重意義:
其一,債務置換實現了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更加公開透明。
其二,以利率更低、週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週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
其三,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
其四,債務置換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等現象將明顯緩解乃至杜絕,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
對於城投公司而言,債務置換有助於城投公司剝離歷史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為城投公司的轉型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城投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重要助手,在推動基礎建設、促進城鎮化過程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負債比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2023年,國債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兆元,隱性債務14.3兆元,政府負債比率為67.5%。
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中央財政在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實施的方向,要將其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透過財政資源的投入推動改革(例如農村的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醫療保障等),最終達到提升消費、促進投資的目的。
近兩年來,國家已經連續推出多項支持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等等,針對供給端的政策包括房企的「白名單」制度、用專款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今年10月,少數一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市場已經有些起色。
  回應
盡快化債,才能讓地方輕裝上陣,也能讓地方經濟再現活力,這是對全國人民都有好處的事。這個與發錢不同,是透過化債推進發展,再用發展的紅利來補償債務。而且從目前中的態勢來看,中國的科技離全面爆發最多五年時間,等到科技一爆發產業紅利會大增,到時候這點債不是多大的問題。
2024-11-17 00:57: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