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軍購的迷思
最近6108億軍購特別預算吵得沸沸揚揚,但卻不見專業的論點,贊成反對雙方好像在玩擲骰子,贏者全拿,完全沒有妥協餘地。綜觀反軍購意見,不外乎軍購預 算高得不合理、購入的武器不適合台灣、軍購是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等,但是卻也引發「自我解除武裝」或「向中共屈服」的質疑。其實面對中共威脅,軍購已是 「必要之惡」,因此軍購不應背負「挑起戰爭、軍備競賽」的原罪,一昧否定軍購非正確態度。
綜觀而論,軍購案並非只能選擇要或不要,在「論理」層次的空間仍大,尤其是在軍方資訊壟斷上,還有很大的辯論餘地。根據軍方的說帖,現部署於大台北地區的 愛國者二型飛彈系統,僅能防護25%的人口及8%的工業生產力。未來中、南部兩大都會區完成反飛彈系統部署後,預期可防護約70%的人口及60%以上的工 業生產力,效果明顯提升。因此,愛國者三型飛彈加入台灣軍方防空作戰行列,將可使北、中、南部重要城鎮與戰略要域具有反飛彈防衛的主動防禦能力,有利穩定 民心士氣及戰力保存。就保護資產與投資成本兩者相較,採購愛國者三型飛彈系統是一項具高度效益的軍事投資。
其實軍方講的都對,但軍方卻沒有告訴民眾是飛彈防禦範圍與攔截成功率完全無關。軍方還沒有告訴民眾的是,台灣軍方可以透過情資獲得預警,採取戰力保存等必 要作為,降低共軍飛彈威脅,相關單位也可以透過疏散、避難和救護等民防措施,維護民眾的身家財產安全。軍方對被動的飛彈防禦措施完全避而不談,只強調惟有 購買愛國者三型飛彈才能保障台灣安全,這種以錯誤論點誤導民眾,爭取預算的做法非常要不得。
這些軍方隱藏的事實才是需要攤在陽光下討論的,例如:可計算台灣軍方透過戰力保存和民防措施可以抵消多少共軍飛彈威脅,從而可減少購買多少枚愛國者三型飛 彈,節省多少軍購費用,或將這些經費轉用到其他軍事投資上。像民防就是典型本小利大的投資,戰時可發揮緊急救護功效、平常時期則可投入防災救難工作,是平 戰皆宜的自我防護措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不花錢的和平。面對中共威脅,「自我武裝」已是台灣的宿命,因此在軍購議題上,要討論的不是台灣要不要 成為毒蠍,而是要當毒蠍或是刺蝟。
結論:
逐年增加的共軍飛彈威脅,確實是台灣人民心理上的陰影。軍方原本應透過「全民國防」的教育方式,讓全國民眾對共軍飛彈威脅有正確認識,不隨著「道聽途說」 起舞,進而協助人民克服這種心理上的恐懼,順勢破除共軍利用飛彈對台灣進行威懾心理戰。不過目前軍方為了增取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採購預算而提出的說帖,倒像 是在幫共軍恐嚇台灣人民,令人有「挾共軍飛彈以令台灣人民」之感。俗話說:「新兵怕大砲,老兵怕機槍」,其間的差別就是經驗和專業。軍方應該本著專業知 識,為民眾解惑,安撫民眾情緒,如今卻反過來用專業恫嚇人民;軍方要知道「全民國防」不是「愚民國防」,真理是越辯越明。共軍飛彈可怕嗎?不,自己嚇自己 最可怕。
http://www.diic.com.tw/comment/920213-222.files/931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