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評<聯合報與經濟日報的戰爭>有點虧待經濟日報,今轉貼一全文以「平衡報導」(其實是因「妙文」經剪接就不「妙」了,不知是否出自總主筆馬凱之手──「黑色喜劇經濟學」?)。
【經濟日報2007.05.01社論】<政府命令你不准窮!>
經過幾個月的醞釀,中央政府終於償其所願,研擬大幅提高基本工資8.1%;時薪制更從每小時66元提高到95元,增幅高達44%。從表面上看,這十年來頭一 次調高基本工資,將有172萬名勞工受惠;如果不是勞委會李應元主委面對雇主們的強力反對,堅持到底,豈有可能?因而李主委真是勞工的大恩人、大英雄,隻手為勞工們每一年創造出265億以上的新增所得,直到永久。
不過,從每月15,840提高到17,123,只多了1,283元,時薪制的勞工,每小時也多賺29元而已,對於今天蠢蠢上揚的物價而言,實在微不足道。 因此,根據國民黨委託民調機構所做的抽樣調查,3/4的受訪者認為調幅不夠,不足以改善弱勢勞工的生活。既然民進黨政府如此亟亟於為勞工們造福,李應元主委又如此神通廣大,舉手投足之間265億鈔票就倏然飛進弱勢勞工的口袋,則何不再接再厲?今年碰到雇主頑強抵抗,達不到更高的調幅,明年就更加努力,結合在野黨政治人物的力量共襄盛舉,再為勞工每年賺進265億乃至更多的鈔票;年年如此,代代接力,則不出九年,勞工的基本薪資就能加倍,成為每個月 31,680元,其餘非弱勢勞工,當然水漲船高。於是即使台灣經濟不成長,乃至負成長,全體勞工的所得都倍增,豈不都要對民進黨,對勞委會李應元以降的代代主委,感恩戴德、五體投地!
其實李主委並不是開天闢地第一人;李主委之前,在英明的陳水扁總統領導之下,勞委會前任主委陳菊早已立下汗馬功勞。為了兌現陳總統當選後縮減工作時間的諾 言,勞委會結合在野黨的力量共同戮力以赴,成功地將每周工作時間從原先的48小時大減為42小時,一舉減少了1/8,配合加班加倍計薪的規定,雇主不得不忍痛從荷包裡多拿出將近一成五的鈔票付給受雇者。其後又力推勞退新制,強迫過去幾乎全數將退休給付混入薪資中每月付給勞工的雇主們,額外每個月再掏出6% 的薪資存入勞工的個人退休帳戶。因此,儘管不像李主委如此明目張膽,但計其實際貢獻,全體勞工薪資的一成五再加6%,已經高於兩成,每年超過1兆。
然而民進黨政府如此處心積慮為勞工造福,陳主委、李主委這樣甘與全國企業的經營者為敵,硬是從老虎口中搶來每年1兆多而且年年更多、直到永久的鈔票放進勞工手裡,但國民黨前述抽樣調查中,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七年來民進黨對勞工薪資根本沒有幫助!
事實上不僅八成受訪者如此,一手主導的李應元主委也不安心;勞委會擔心此舉將使最弱勢的中小企業受創最深,其中許多可能面臨裁員乃至倒閉的危機,因而一方面準備提供信保融資,扶持那些撐不下去而被迫遣散或裁撤員工者;但經營者毫不領情,認為豈有借錢來貼補員工薪水的可能,於是勞委會只好依循前例,準備對中小企業每僱用一人給予每月1萬元的薪資補助。只是這筆帳好像很划不來;給弱勢勞工每個月不過1,283元,政府卻要拿出八倍的錢貼給雇主。為什麼不維持基 本工資不調,而直接給每個弱勢勞工每月5,000元,讓大家都歡喜
另一方面,勞委會更立刻決定,一旦失業人數增加,將監測勞工退保資料,對遭退保勞工直接輔導就業。同時經建會又緊急邀集各單位籌謀對策,對於那些在大賣場、飯店、加油站等行業以時薪雇用勞工的雇主,每月給予定額補助,為期一年;又決定大幅提高外勞每月膳食費,自2,500元提高到4,000元,以抵銷雇主因基本工資調高的負擔。
因此,勞委會劫雇主以濟勞工的羅賓漢俠義行為,到底有多少勞工會獲益多少尚不得而知;但更多弱勢勞工將如我們事前所預估,面臨失業厄運,更多弱勢中小企業將關門大吉,政府每個月要拿出八倍的津貼抵銷雇主的損失,希望他們不要大量裁撤時薪員工。牽一髮而動全身,逞一時之快卻製造無窮禍害;最後也許局面暫時穩住了,但企業對民進黨政府的信心,對台灣的信心,又橫遭打擊。為什麼八成勞工認為民進黨七年來對勞工薪資沒有幫助、台灣經濟原地踏步,由此可思過半矣!」
難怪到了晚上【聯合晚報2007.05.01社論】<政治伴手禮沒了>會變成:「五一勞動節,最大的新聞,竟是政府暫緩(据說07.01會)宣布基本工資調漲幅度,理由是避免外界過多的臆測與批評。說來真的很諷刺,調漲基本工資,引來企業界時機不當的不滿,而勞工界則覺得調漲幅度不夠,本來就很難兩面討好。但偏偏行政院長蘇貞昌還有一個「內憂」,亦即僅剩一星期不到的黨內初選,更使得他左支右絀,難以應付。」
再對比【中央社2007.05.01台北電】<蔡英文:漲老農津貼,抗稅 政院:玩笑話>,可知台灣的「黑色經濟喜劇」多好看:「媒體報導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表示,如果調漲老農津貼,她要「抗稅」。行政院發言人陳美伶今天澄清指出,昨天執政黨黨政協調會報交換國民年金和老農津貼議題,蔡英文會中關心財政負擔,上述說法只是開玩笑,她絕對依法繳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