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社會研究所的研究生林毓凱,2007.04.28在中國時報投書<外遇社會學提問>,一反一般人的道學評論,認為:
許多人將郭台銘「在座哪位沒有逢場作戲過」言論與成龍「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的說辭做聯想。然而,無論是郭董的「戲」還是成龍的「錯」,或是報章評論下的「傷風敗德論」,都企圖將外遇(或曰:劈腿、多重戀愛關係)視為一種個人的、人格的、道德問題,而不願正視外遇其實有其社會結構的條件與誘因。
事實上,現代社會高度的社會流動性,及資本主義對於勞動力日漸攀升的要求早已使得過去長期單一伴侶的愛情觀有相形的難度。現代資本主義高度的社會流動性不斷將個人從單一的生活環境與方式中,抽離至新的社會環境與變動的生活方式中。因此,處在高度社會流動的現代伴侶也比較難維繫過去那種需要「高度專注、從一而終」的情愛關係。換言之,在高度變遷社會結構下,婚姻不再是穩定生活的保障;在某些時候,婚姻所伴隨的道德論調反而是現代男女追求幸福快樂的阻礙。
如果說外遇有其社會結構的因素,那麼我們就不能僅僅以傳統道德的眼光來批判外遇現象。外遇(出軌)是不精準且過時的描述,因為它反映的是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結構與過去傳統道德束縛的衝突與差距,而這個差距必須靠打開「多樣的愛情倫理/關係」才能軟化這樣緊張。多樣的伴侶關係及愛情倫理其實早已被許多人實踐,只是困於社會主流道德,才表現為所謂的婚姻/愛情危機與問題。因此,解決現代親密關係中的衝突與緊張,不能只靠法律的束縛與道德的譴責,提高多樣愛情倫理的社會接受度恐怕才是務實的做法。
「外遇社會學」嘛!還不夠前衛,要是對比下則新聞,也應來個「娼妓社會學」,讓性服務業合法管理,不然不只賓館、按摩、公主……等,全會被地下非法的色情業「向上」仿冒(名),連女護士女學生的「制服」也會蒙羞:
中國時報 2007.04.28 袁庭堯報導<一日應召十幾次「學生妹」迷倒尋芳客>
高雄市警方破獲以穿著大學高中職校制服「學生妹」為號召的「旺旺來」應召站,應召女郎刻意打扮成清純學生妹模樣,穿著制服到高雄地區各飯店賓館接客。學生妹應召噱頭令尋芳客趨之若鶩,應召女郎說:「扮成學生妹,收入增加了好幾倍,楚楚可憐模樣還騙了不少小費」。
為了加強學生妹的真實性,他特別為旗下女郎量身訂製高雄地區名校校服,還要求熟記學校的地址、校長、電話,每名應召女郎身分一定是從一而終,不得出現今天是女大學生明天變成高中生的情形,以備尋芳客的「臨場測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