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30 07:14:25| 人氣2,643|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圖—26“逆火”超音速轟炸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圖為俄‧圖—22超音速轟炸機)

小引:前陣子傳聞共軍又要增購圖—22M(下文作者稱圖—26),趁介紹殲轟七和轟六之際,也順便貼篇有關圖—22M之文。共軍近來加大中長程轟炸機的建購,應與美軍加強在琉球尤其關島的軍力有關。


<圖—26“逆火”(BACKFIRE)超音速轟炸機>
  
圖—26(曾名圖—22M),是前蘇聯圖波烈夫設計集團研製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中遠端戰略轟炸機,西方綽號“逆火”。曾成為八十年代美蘇戰略核武器談判中長期爭論的特別項目,美國認為它是遠程機,應予限制。前蘇聯稱僅屬於中程機,不應限制數量,最後是前蘇聯取勝,將其列入FB—111之類的中程轟炸機之列。
  
圖—26的研製始於60年代中期,1969年下半年進入試飛(一說1971年)。1974年正式服役,至1990年已有至少350架交付使用,可對歐亞大陸及前蘇聯周邊國家進行空襲,若作空中加油,則可對美國本土進行空襲。圖—26既可進行高空亞音速突防,又能作低空突防,生存性高於該國其他型號轟炸機。同時,該機能對海上目標進行遠距打擊,前蘇海軍擁有100-200架圖—26。
  
由於圖—26在外形上有些象圖—22型轟炸機,有人推測其設計源於後者,但又像一架放大了的圖—28型飛機。
  
圖—26有一個尖銳的機頭,採用兩側進氣方式,機尾並列安裝兩台HK-144渦扇發動機。低單翼的外段可作20-55度範圍內的後掠角變化,垂尾的前方有長長的脊面。機尾有一個雷達控制自衛炮塔,裝雙管23毫米炮一門。機腹彈艙中可掛12噸常規炸彈或半埋式攜帶一枚AS-4“廚房”空對地導彈,或在翼下外掛2枚AS-4或AS-6“王魚”空對地導彈,也可在進氣道下方掛架上掛12顆500千克炸彈。
  
圖—26安裝有大型轟炸導航雷達和地形跟蹤雷達,可作貼地飛行突防,是自動化程度很高的先進機種。
  
圖—26有三種改型:A型是第一種批產型,每側翼根有一個很大的主起落架收容艙,影響了航程的延長。B型的機腹可半埋式攜帶一枚射程460千米的AS-4空對地導彈,有尾炮塔。C型將“後掠”進氣口改為上唇前沖的楔形進氣口,機身也作了重新設計,使之更加流線形,航程加大。
  
研製背景
  
在前蘇聯沒有解體之前,蘇聯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超級大國,冷戰延續數十年,竟相發展軍事裝備、以爭奪軍事霸主的地位。“逆火”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五六十年代,美國曾先後研製過兩種超音速轟炸機,即B—58和YB—70。前者是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超音速中程戰略轟炸機,裝4台發動機。最大它行速度超過音速2倍,可帶核彈,航程4850公里。後者是洛克韋爾公司研製的速度更快的遠端戰略轟炸機,裝6台發動機,飛行速度可達到音速3倍,可帶多種核武器,最大航程超過10000公里。這樣的性能標準,且不說當時,即使是現在也是先進的。稍後於美國,蘇聯也開始研製超音速轟炸機。I959年美國的第一代超音速轟炸機B—58開始批量生產,並投入使用。1961年蘇聯的第—種超音速轟炸機圖—22也在莫斯科航空節上露面,隨後便裝備部隊,僅晚了美圍兩三年的時網。

圖—22北約組織取名為”眼罩”(BLINDER),由圖波列夫沒計局於1955中開始設計,1958年首次試飛。先後發展了四種型別,可執行轟炸任務的是“眼罩”A和B型,C、D型改作偵察和教練用機。該機裝兩台渦輪噴氣發動機,總推力、升限、航程與B—58差不多,但起飛重最比B—58大,最大飛行速度只有M1.5。“眼罩“A的機分彈艙可帶自由下落式的核彈或常規炸彈。”眼罩”B經過改進後性能提高。彈艙內可帶AS—4“廚房”式核彈頭導彈。在執行作戰任務時,使用加力起飛,爬升到10000米高度,以900公里/小時的速度前進;在距離目標500公里時。高度上升到12000米,速度增加到M1.2一1.4;離目標180—270公里時發射導彈,然後繼續前飛,以引導導彈飛向目標。這是核轟炸的飛行剖面。若使用常規炸彈轟炸,則可以超音速衝刺速度接近目標,在目標上空以高亞音速進行水準投彈,再以超音速脫離。
  
按專家們的評價,圖—22的綜合作戰能力與B—58相差不大。應當說“眼罩”的設計是成功的。美國的B—58由於航程短,不能混裝多種核武器,也不能帶常規炸彈,而且使用費用、於1962年停產,總產量116架、不久便全部退役。而圖—22約生產廠250架,除裝備于蘇聯空海軍外,還出口利比亞、伊拉克等,至今仍有160架左右在使用。

YB—7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是與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同時代研製的飛機,其技術互有借鑒、飛行速度基本一樣,但用途不問。60年代初,美國公佈了這兩種飛機的消息,蘇聯空軍則迫不急待地提地要搞一種新的導彈載機,共技術術、戰術指標要求採用普通結構和先進材料,衝刺速度可達到3000--320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為2000--2300公里/小時,航程達到6000一7000公里。很顯然,這些是針對YB—70轟炸機而言的。
  
為此,曾準備了多個方案,其中之—是由葉瓦奇金設計局後轉為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T—4飛機。該機採用先進的鈦合金結構材料和電傳飛行控制系統,性能優異,但由於只能裝備兩枚帶核彈頭的空對面導彈,難以實現戰略攻擊任務,加上造價昂貴,有“143噸黃金”之稱,因而被中途放棄,僅飛過10次,並創造了幾項飛行紀錄。
  
另一個方案就是後來的“逆火”轟炸機。該機由圖波列夫設計局於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第一次向外界透露是1969年,隨後就開始飛行試驗。1970年7月,美國的偵察衛星在喀山地區發現了這種飛機的原型機。共製造了12架預生產型用於各種試驗,生產型於1974年左右開始交付部隊使用。這是一種航程較遠的超音速轟炸機。裝兩台發動機,機身採用普通半硬殼結構,機翼由內、外翼段組成,外翼段可變後掠角(20度一55度),機尾採用倒T型佈局,起落架為前三點式。由於“逆火”具有戰略威懾作用,一問世就引起西方的注意,並為此而發生爭執。
  
圖-22M
  
軍備競賽固然促進了各自軍事勢力的提高(尤其是戰略武器),但是互為對手的無節制發展,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使軍費開支節節上升,甚至達到難以支付的程度。為此,兩國人民怨聲載道,世界上的裁軍輿論也日益高漲。於是就出現了從1969年開始的馬拉松式的美蘇兩國“限制戰略武器會談”。發生在1975年的第二階段會談中,雙方爭吵不體的焦點之一就是“逆火”轟炸機是否應在戰略武器的限制範圍之內。蘇聯堅持說,“逆火”是圖—22的改型,是一種中程轟炸機不應該受限制,反而指出美國的巡航導彈應屬於被限制之列。美國堅持認為,“逆火”不是圖—22改型的中程轟炸機,是具有洲際能力的核武器運載工具,應該受到限制。

雙方經過討價還價,于同年9月達成協定,蘇聯的“逆火”轟炸機和美國的巡航導彈都未列入限制之內。時至今日,“逆火”開始在公共場合露面,人們對它有了更多的瞭解。現在我們來看“逆火”是不是圖—22的一種改型,就更清楚了。

從圖—22和“逆火”的三面圖不難看出,除機頭部分有些相象外,其餘似乎再很難找到共同之處。最明顯的區別有兩點:一是圖—22的兩個發動機短艙橫擔在垂尾根部兩側的機尾之上,十分醒目;而“逆火”的發動機埋裝在機體之內,與機身融為一體,進氣道一直延伸到翼根前緣的機身兩側,顯然是參考了圖—28飛機的設計,只是將蜂腰機身改成了矩形截面的直筒機身(機頭為圓形)。二是圖—22採用固定購後掠翼;“逆火”則為變後掠翼,後掠角變化範圍20度一55度,很可能是應用了同期研製的蘇—20和米格—23飛機的技術。此外,垂尾形狀等也有很大差別。

從飛行性能上看,圖—22與“逆火”也是有根本區別的。圖—22裝兩台II—15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0千牛;而“逆火”裝兩台庫茲涅佐夫HK—144型渦輪風扇發動機(超音速運輸機圖—144也裝這種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可達196千牛。雖然它們的最大飛行速度差不多,實用升限還不如圖一22,但是“逆火”的最大起飛重量120噸多,超過圖—22飛機3—4噸;載彈量也比圖—22和圖—16都大得多;新型“逆火”的最大航程起碼比圖—22大1000—2000公里;由於“逆火”採用了可兼顧高低速性能的變後擦翼,最大後掠角大,其低空突防能力肯定要比圖—22強。“逆火”的海平面最大速度可達到1100公里/小時,接近音速。載彈量、航程和突防能力正好是遠端轟炸機的重要技術性能,而這些性能“逆火”都比圖—22高出一籌。

由此可見,無論從外形到性能“逆火”都是不同於圖—22的,應該屬於獨立的新型轟炸機。說它是圖—22的一種改型,按慣例講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長期以來,對於“逆火”的真實編號有爭論。國內外報刊介紹也比較混亂,有稱固—26的,也有叫圖—22M或圖—22改型的。筆者認為叫圖—26是合乎情理的,因為後者表達的仍然是圖—22改型的概念。退一步,不說它們有這麼多差別,即使是外形和性能差不太多,僅在用途上有所變化的派生飛機也可以賦於新的編號,這在前蘇聯是有先例的,如在米格—23戰鬥機的基礎上派生的戰鬥轟炸機,後來就改名為米格—27。現在看來,蘇聯當年堅持說“逆火”是圖—22的一種改型,目的是為了逃避當時戰略武器談判的限制,使該機得以繼續發展。
  
新改進
  
至今為此,“逆火”轟炸機經不斷改進,先後發展了ABC三種型別。“逆火”A為初始型,從目前保存在莫尼諾前蘇聯空軍博物館的樣機來看,機頭仍有空中加油感測器,可見當初研製“逆火”時就考慮至空中加油的技術要求。據介紹“逆火”A切航程受到限制,僅裝備了一個中隊。大量裝備前蘇聯空海軍部隊的是“逆火”B,該型別飛機有了進一步的改進,翼展加大,翼下起落架整流罩減小,性能有所提高,只因為受“限制戰略武器會談”的影響,拆除了空中加油設備,應當注意的是拆除不等於真取消。最近,據一位曾在“逆火”轟炸機基地服役過的士兵說,所有“逆火”飛機基地都備有空中加油探管,如果需要.可在1小時內將其安裝上去。

“逆火”的最新改型西方稱之為“逆火”C.與前者比較又有了新的更大的改進。旨先是改裝了推力更大的NK—321(即“海盜旗”所裝的)發動機,加力推力可達到2226千牛。進氣道唇口由原來的正矩形(內側有向前延伸購附面層隔板)改為類似米格—25飛機的鑿口形,位置也更低,發動機尾部噴管處亦作了重新設計。採用新的推進系統,使“逆火”C的推重比從B型的0.33提高到0.4;高空最大速度M2.05;作戰航程從5100公里增加到6800公里,提高了33%。若按上述那個基地士兵的說法,“逆火”C不空中加油的作戰半徑為5450公里,航程可達近10000公里。

其次是武器裝備:原來“逆火”B的實際有效載荷,在執行中遠端任務時,只能在機腹中央彈艙內裝一枚Kh一22N(即AS一4)導彈;在執行短程任務時,可增加兩枚同類導彈,分別掛於機翼掛架上。“逆火”C則採用了可更換購元件式彈艙,至少有三種方式,既可裝一枚Kh—22或Kh—22N遠端導彈,也可裝兩個自由落體式的常規炸彈掛架,還可以裝—個新的能攜帶9枚Kh—15P(即AS—16)反輻射導彈的旋轉發射架。加上機體外的兩個翼下掛架,實際有效載荷的配置形式為2枚Kh—22,加機身彈艙內6枚Kh—15P;或3枚Kh—22(翼下2枚,彈艙內l枚);或1O枚反輻射導彈(翼下兩組4枚,彈艙內6枚)。另外,還可帶一種稱為UPAB—1500的制導炸彈。

由此可看出,“逆火”C的機載武器更加靈活多樣。實用作戰載荷達到6000千克,比B型提高—倍。第三是新改型的電子設備也有相當大的改善。尤其是機頭安裝了新的攻擊雷達,代替了B型飛機上的Down Beat雷達,這可能也是前蘇聯轟炸機安裝相掃天線的首例。採用新的雷達系統可進一步改善飛機的低空突防能力,加上先進電腦的配合,可提高轟炸和導航的總性能。電子設備性能升級的另一個表現是採用廠新的電子對抗措施。進氣道的重新設計帶來了某些角度雷達反射截面積提高的缺點(容易被對方發現),但據介紹,由於安裝了新一代的電子戰系統,其性能可能比“逆火”B有成倍的提高。

綜上所述,新型的“逆火”轟炸機,除速度外,航程已達到了當年蘇聯空軍提出的要求,甚至有超出。實際上“逆火”C的速度性能已處於現代轟炸機的先進水準,與“海盜旗:和FB一111相差無幾。YB-70是M3一級的高速轟炸機,但早已停止發展,沒有投入使用,從適用的角度講已不復存在。如果說,以前的“逆火”(A、B型)沒有“洲際”能力的話,那麼新型購“逆火”C已經達到了近7000公里的航程,加上導彈射程和空中加油,是具備了這種能力的。新型“逆火”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走向市場
  
“逆火”轟炸機在軍備競賽中誕生,西方國家在栽軍談判中曾極力反對,也未能阻止其大量裝備部隊和繼續發展。到1991中為止,已生產裝備各型“逆火”飛機370架,其中空軍2t0架,裝備9個聯隊;海軍航空兵160架,裝備8個聯隊。按地區分,部署在俄羅斯境內占4O%,烏克蘭26%,白俄羅斯15%,愛沙尼亞19%。集中在歐洲部分的飛機總數達315架。顯然,當時蘇聯的戰略目標主要放在英、法等歐洲國家及美國在那裏的軍事基地。在阿萊克西卡和奧利亞的兩個艦隊也配備了這種飛機。
  
有報導說,目前因為發動機的壽命短、缺乏備件,“逆火”轟炸機只有30—40%具有戰鬥力。由於備件主要來自於俄羅斯,因此莫斯科可以有效地制約其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對於“逆火”飛機的進一步裝備和產銷俄羅期具有控制權。
  
蘇聯解體以後,蘇美冷戰結束而蘇聯時代的大量處於保密的武器紛紛亮相出場。自1992年,“逆火”在英國范堡羅國際航空博覽會和莫斯科國際航展首次出現以來,”逆火”已加入到世界軍火市場的競爭行列中來據西方有關人士分析,在當今世界日益走向多極化,局部地區軍事衝突不斷發生的形勢下,“逆火”轟炸機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戰略威懾力量。他們認為,這種轟炸機的潛在買主有伊朗、中國、印度和朝鮮等。他們還設想,如果伊朗裝備這種轟炸機,其威脅區域可包括伊斯坦布爾、特拉維夫、開羅等中東大城市,以及整個波斯灣、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阿拉伯海北部等地區。當然這只是西方軍事家的想像,但可看出“逆火”的作戰範圍。

既然俄羅斯已經把“逆火”推向市場,必然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招來顧客。據西方刊物介紹,俄羅斯已經與伊朗簽訂協定,將向伊朗出口大量武器裝備,總價值達20億美元,其中包括12架“逆火”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和其他先進作戰飛機、導彈與飛機零備件等。已有幾架在緩慢的秘密交貨中。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hzj-t26.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643)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空軍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機載雷達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重新生產“轟-6M”的現實意義

tomcat
應該不會買,而是改進H-6
2007-04-30 09:03:23
版主回應
中國為什麼不需要Tu-22M3?這才是原因! 2013-10-31

關於中俄軍售,有兩個堪稱經典的年經貼,一個是蘇35,一個就是圖22逆火,此外以前還有個蘇33,現在殲15已經讓它絕經了,而蘇35和圖22,還是過個一年就要來一次,沒完沒了。。。這不?蘇35的消息剛被打臉,逆火又把臉伸過來了,又一次煞有介事,又一次沉渣泛起,不再抽造謠者幾個嘴巴,就真的對不起社會主義了
  首先,什麼是TU-22系列超音速轟炸機?
自從50年代,人類一腳踩進超音速時代之後,人類飛行器就開始在追求速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一系列超音速戰機問世,同時,超音速轟炸機粉墨登場。首先美國人裝備了B58超音速轟炸機,之後更是搞出了XB70女武神這樣3馬赫高速的神器。。。作為冷戰對手的蘇聯,自然要緊跟步伐,所以蘇聯人也在60年代搞出了自己的超音速轟炸機——TU22,北約代號“眼罩”,最高速達到了1.5馬赫,但是這個“眼罩”,卻和後來的“逆火”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圖22“眼罩”總共生產了250架,其中很多出口了,伊拉克和利比亞當年都有裝備,戰機還算過的去。眼罩在整體上和B58盜賊差不多,應該說蘇聯還是對他比較滿意的。
  但是隨後,美國人又開始搗鼓出3倍音速的神器級轟炸機XB70“女武神”,這個BT居然擁有3倍音速,和計畫中的三倍音速戰鬥機一起組成了3倍音速機群。。。美帝這個死變態已經走火入魔了,雖然後來女武神徹底歇菜,但是那個三倍音速戰鬥機A-12卻意外開花結果,後來變成了SR-71戰略偵察機。
  蘇聯人再次深受打擊,開始搗鼓可以與XB70相抗衡的超音速轟炸機,一開始蘇聯人有蘇霍伊的T-4方案,和圖波列夫設計局的TU-22改進方案,結果T-4方案由於過於激進後來完蛋,圖波列夫開始以TU-22“眼罩”為藍本開發新的轟炸機,新轟炸機在1969年上天,這個就是後來的圖22M“逆火”
  TU22M和TU22雖然只差了一個M,但是卻完全是全新設計的,基本就是兩個不同的飛機。由於當時美蘇正在談判戰略核裁軍,為了掩人耳目,赫魯雪夫沒有給新轟炸機一個新的編號,而只是加了一個尾碼M“表示現實化改進”,換了個馬甲就成了TU22M。。。而美國人卻一直以為TU22M是全新型號,叫TU26,卻沒想赫兔子用了這麼個招數,結果在裁軍會議上自然一頓口水仗,結果被人吹成圖22對美軍威脅巨大,所以在裁軍會議上最為重視云云。。。
  TU22M和小改型號TU22M1兩個被北約統稱為TU22M(逆火A型),這兩個型號生產量很小,包括原型機在內一共只生產了18架,1970年開始交付部隊,只裝備了一個聯隊用於試驗。
  真正大批量裝備的,是TU22M2,也就是逆火B型,這個型號在A型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小改進,從1972年進入量產,一共生產了211架
  而TU22M3則是最新的改型,也就是逆火C型,這個型號是現役逆火家族中最先進的,最主要的改進就是換裝了TU160的NK-321發動機,性能大增,同時把進氣道改成了斜切楔形進氣道。改進之後TU22M3最高速度從1.65馬赫達到了2.05馬赫,航程也從A/B型慘不忍睹的5000公里提升到了7000公里。同時,大改了A/B那個一塌糊塗到慘不忍睹的航電。
  第二,逆火是拿來幹什麼的?
逆火曾經給土鼈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幾乎到了失心瘋的地步。紅旗2七改八改,只為能夠打下高空和低空超音速突防的逆火,殲8改成殲8II,為的也只是攔截逆火。
  逆火欺負幾乎當年沒有現代空軍的土鼈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要面對美帝,就沒那麼簡單了,此時的逆火,擔負起兩個任務:前線核武器開道,和海上反艦。用大量陸基和空基戰術核武器突襲北約重要目標,然後地面部隊從爆炸間隙中穿過核沾染區,裝甲集群進行多波次連續突擊,用巨量的炮灰級坦克淹死殘存的北約部隊。而逆火,就承擔著這個戰術核突擊的任務。
  而反艦,則是另一個逆火的看家本領,由於蘇聯海軍一直無法和美國航母艦隊相抗衡,所以一直將希望寄託在反艦導彈和陸基轟炸機上,赫禿子這個極品還喊出過“導彈萬能,航母無用”的神論。。。但是蘇聯在反艦導彈,尤其是超音速反艦導彈上,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水準也相當高。而逆火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超音速低空突防,然後發射KH-15和KSR-5超音速反艦導彈打擊美國航母。應該說,在7,80年代,這個戰術對美國航母艦隊的威脅是頗大的,美國航母對此也頗為忌憚。
  第三,逆火主要裝備什麼武器?
  第一個Kh-22,是逆火最常配備的武器,Kh-22是蘇聯比較早期的戰略空對地導彈,逆火一般使用核武器型號,利用其進行戰術核打擊,該導彈最大射程約400KM,最大速度2.5馬赫,使用3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或者1噸重常規彈頭,導彈相當的笨重,達到5.8噸。。。該彈與1962年開始服役,一直到2007才完全退役
2013-11-21 19:32:54
阿楨
最好還是發展陸海射長程巡弋飛彈
如此連轟炸機都可免了
也較不易被對手偵測到
2007-04-30 09:40:11
版主回應
  第二個KSR-5,則是逆火的反艦利器,KSR-5北約代號魚王,是當年相當先進的超音速反艦導彈,最高速度可達到2.5馬赫,高空射程超過700公里,海平面發射也有250公里,導彈同樣笨重,發射品質超過5000公斤
  第三個則是Kh-15,屬於小巧型的Kh-22,是屬於比較先進的蘇聯空對地導彈,這個型號直到1988才開始服役,這個導彈比較輕,只有1200公斤,射程大約150公里
這個就是逆火的主要武器了,應該說門類相當的不齊全。。。
  第四,好了,我們開始說為什麼我們不需要逆火了
1,逆火作戰思路過時,不適應現代戰爭需求
逆火的主要作戰思想,還停留在70年代的高速突防階段,在那個時代,高速突防多少還能有點效果,而在如今,無論是高空還是低空突防,都是死路一條。這一點和美國B1B槍騎兵相當類似,最早B1A採用高空高速突防,結果面對越來越多的薩姆導彈,這種方式無異於自殺,之後的B1B改為低空高速突防,利用雷達盲區和地面雜波自保,但是後來隨著技術發展,地面上的近程防空導彈網越來越嚴密,而空中預警機開始出現,而且雷達下視探測能力越來越強,即使目標躲在地面雜波中,也會被逮出來,如此一來,低空突防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如今,和B1B一樣,逆火的地位相當之尷尬。。。
  低空和高速在如今已經不能保證突防成功了,如此大個的一個飛機,往對方防空網裡鑽就無異於自殺,防區外打擊和隱身才是真正的出路
  前者就如同B52,這個笨重的老傢伙現在依靠大量遠端精確制導武器,能夠做到防區外攻擊,依然過得瀟灑自如,這種思路對平臺的要求並不高,逆火的2馬赫速度在它們面前就是浮雲;而後者就如同B2,靠隱身突防,而隱身方面逆火就是杯具,B1B好歹有隱身處理,RCS只有B52的1%,而毫無隱身處理的逆火在對方雷達面前看起來就像一座超級火山,這種狀態去低空突防,和找死有什麼兩樣?
由此看來,逆火這種早已過時的戰術,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戰爭了。
  2,逆火配套武器嚴重過時
逆火主要配置武器,上面說了,就是3款空對地導彈,這三款導彈兩款研發在上世紀6,70年代,到現在看來是個什麼水準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而稍微新一點的Kh-15,也只相當於西方70年代的水準。可以說,逆火的配套武器已經全面落後於時代。
  Kh-22和KSR-5都是早期戰略導彈,為了突出速度採用液體衝壓發動機,彈體極其笨重而射程不高,其制導系統和抗干擾能力到現在看來簡直已經不能用慘劇來形容了,可以說和廢物沒有兩樣,掛這個去攻擊美國航母,還不如掛無制導炸彈,至少無制導炸彈不會被攔截和干擾
  而Kh-15射程過近,只做戰術只用,而引進逆火的目的顯然不是用作戰術用途
關鍵的是,逆火沒有配套遠端巡航導彈,目前配備的武器沒有一個能超過500公里射程,加上逆火高速突防時的最大作戰半徑,連2000公里的目標都夠不著,這樣的逆火引進過來,談什麼突擊關島?沒有武器,說什麼高速突防都是扯淡
而KH-55這樣超過1000公里射程的巡航導彈,逆火不能用,而且俄羅斯人也不會賣,用60年代的液體衝壓導彈去突襲關島,也真虧有些人想得出來。。。
  又有人說,逆火可以攜帶KSR-5去突防美國航母嘛,這也是想當然,KSR-5這樣的大型衝壓反艦導彈,都有至少150米的最低發射高度,無論是保持這個高度突防,還是突然躍起發射,逆火在這個高度下攻擊,都和靶子沒什麼兩樣了,150米的發射高度,讓逆火“低空突防”的優勢蕩然無存,擁有完善艦載預警機系統的美國艦隊,怎麼可能讓逆火在這個高度上突防成功呢?而且像靠2馬赫的高速突防,也是既不現實的,逆火必須升到萬米高空才能達到2馬赫的速度,而在這麼高的高度,想不讓別人發現都難,就算速度快,又怎麼樣呢?標準3防空導彈連5馬赫的彈道導彈都能攔截,2馬赫的**機體的逆火又算得了什麼?
縱然平臺性能出眾,假如沒有配套武器系統,也是白扯淡。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35996-1-1.html
2013-11-21 19:33:24
阿楨
俄稱殲20逼美軍降低新轟指標盡快裝備應對威脅(另參本館:PLA四代機之爭

  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 2011年2月16日報道,美國國防部決定恢複對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研制項目的財政撥款,現在還不清楚是延續從2004年開始並于2009年結束的原研發項目,還是重新設計新項目。唯一清楚的是美國空軍司令施瓦茨2月初宣布,在今後幾年預算吃緊的情況下,軍方將放寬對新飛機的各種要求,爭取盡快裝備,以便應對持續增加的中國威脅。
  此前于年初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美國防長蓋茨表示,華盛頓非常擔心中國新出現的第5代殲擊機殲-20和“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美國情報機關嚴重低估了中國軍工企業的發展步伐。爲增強美軍實力,五角大樓將在2012年預算案中恢複對新型遠程轟炸機研制項目的財政撥款。
  美國空軍于2004年首次考慮制造新型轟炸機,畢竟當時大部分B-52轟炸機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裝備的,已經服役了30多年。隨後兩年,美軍基本擬訂了對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基本要求,美空軍航空戰鬥司令部規定新飛機應當在2018年服役,因此該項目命名爲“2018年轟炸機”,隨後更名爲“新一代轟炸機”,即NGB項目。據悉,新飛機將屬于中型轟炸機,最大速度不會超過音速。之所以選擇亞音速,主要是因爲正是在這種飛行速度下才能保證最大程度地節省燃油,同時降低研制超音速飛機所需的額外研發費用。2007年美國空軍將領克萊裏解釋稱,新型轟炸機選擇亞音速飛行速度,是因爲盡管空軍裝備了許多轟炸機,但是只有亞音速的B-52服役時間最長,雖然目前僅有B-1B能夠達到超音速標准,但它仍然只能亞音速巡航飛行,只有在突破敵方防空區時才會使用超音速。至于此前的超音速轟炸機項目,如B-58、XB-70、FB-111等,都不成功。其中XB-70項目甚至沒能初步實現,有幾個原因,主要原因是損失了一架原型機,1966年在空中和F-104殲擊截擊機相撞墜毀。另外,該項目造價過于昂貴,而且技術過于複雜,當時規定XB-70轟炸機應達到3300公裏的時速。因此,在發生墜機事故後,軍方決定停止這一項目。
2011-02-19 11:40:35
版主回應
  至于NGB轟炸機項目,目前美軍方對其提出的初步技術要求是最大速度爲亞音速,最大航程9500公裏,最大戰鬥載荷12噸,持續飛行時間50-100個小時,選擇性有人駕駛,使用現有發動機,可攜帶巡航導彈和核彈,具備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實現與五角大樓統一信息網絡的一體化。其他要求是具備隱形能力,能在特定地形特定地點上空長時間盤旋待命,攜帶巡航導彈和核彈,能在敵區上空長時間停留。美國空軍于2007年正式招標,當時希望原型機最快能在2009年建成,2010年升空試驗。當時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諾斯魯普-格魯曼公司參與了競標,並于2008年初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當年底美國空軍選擇了諾格公司的方案,撥付了2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計劃采購175架新型轟炸機,其中120架將組成10個飛行大隊,其余55架用作預備隊,同時用于飛行員的培訓。整個項目造價,包括采購量産型飛機在內,約爲400-500億美元。
  但是NGB轟炸機項目在2009年年中被迫中止,五角大樓宣布准備延長現役轟炸機B-1B、B-52和B-2的服役年限,停止對NGB研制項目的財政撥款,主要原因是國防部准備放棄對遠程航空兵的傳統理解,重新對待新飛機的研制。美軍希望研制的是全系列轟炸系統,使用新型武器和裝備,對敵方目標實施密集攻擊,不僅能發動核打擊,還能使敵方所有信息系統陷入癱瘓。預計這種前景轟炸系統將作爲一個整體參與作戰行動,打擊世界任何地點的目標。在美軍重點發展無人攻擊系統的大背景下,新型轟炸機要麽完全無人駕駛,要麽是有選擇性的有人駕駛。
  現在美國空軍必須盡快解決在新型轟炸機研制方面的並不簡單的任務,盡快在節約預算資金的情況下研制出新飛機。現在還不清楚,美軍是否會改變現有的NGB研制項目,還是重新設計新項目。爲了降低新飛機的造價,可選方案之一是盡量使用模塊化設備,這樣美國空軍可以提前裝備新型飛機,將來不斷補充所有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完善飛機性能,最終仍將得到比較先進的高技術飛機。當然,美軍還必須考慮其他許多技術方案。
  目前美國軍方正在重新擬定對新型轟炸機的各種要求,剔除所有多余的要求,保留所有重要項目。現在已經清楚的是,新飛機將采用現有技術和設計方案,以便盡可能地節省研發費用。現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正在五角大樓合同框架內制造新型自適應多用途變循環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善于在各種飛行模式下實現從超音速到亞音速的轉換。美國空軍不排除未來新型轟炸機使用類似動力裝置的可能性。畢竟目前的所有殲擊機都使用單模式發動機,耗油量大,但是加速能力強,而民航飛機則使用經濟型亞音速發動機,現在研制的新型自適應多模式發動機能夠充分結合上述兩種性能要求,既控制飛機油耗,又能充分保障機載系統所需動力,使前景轟炸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動力模式,既能實現較爲經濟的亞音速飛行,又能以超音速速度快速打擊敵方縱深目標。
  2011年2月中旬波音公司軍用發動機部主任博利宣布,如果前景轟炸機要求亞音速飛行速度,那麽完全可以裝配F-35殲擊機使用的普惠F135改進型發動機。如果提出超音速要求,那麽將會使用自適應多用途變循環發動機。有消息稱,美國空軍准備使用在現有發動機基礎上進行適當改進的産品,備選方案包括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以及波音和普惠公司建議的PW9000發動機。
  考慮到新型轟炸機將主要采用現有技術,因此美國空軍將不會大幅調整項目期限。預計新飛機將在2016年首飛,2018年將裝備,成爲一種過渡型産品,之後將開始研制新型超音速轟炸機,即“2037年轟炸機”,計劃在2037年裝備,用于替代將在2040年退役的B-52和B-1轟炸機。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2-18/0939633492.html
2011-02-19 11:41:08
圖博館
中國空軍填補國土防空最大空白啟用高原作戰體系2017.5.11新浪軍事

  央視軍事頻道5月5日播出報導《人民空軍:為戰而建大國之翼護空天》,其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空軍於近期組織了首次高原多機種體系化戰備集訓。報導稱,在集訓中多型地面防空、雷達預警等作戰力量開赴高原,與航空兵展開突防突擊演訓,為空軍部隊高原戰役籌劃、全域力量運用、遠程奔襲作戰等方面積累了經驗。這次集訓也意味著我國國土防空網絡多年來的空白被填補,空軍高原作戰體係正式建成啟用。
  這裡所說的高原主要指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前者海拔在3000-5000米,後者海拔在2000-4000米。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氣象條件異常,空軍戰機在高原會出現發動機推力下降、起降性能變差等較嚴重情況。也正是由於高原地區客觀條件特殊,我國空軍用了較長時間摸索高原軍用機場(場站)飛行訓練和作戰保障方法。各軍區(現在為戰區)空軍部隊均有在高原地區輪訓、駐訓的經歷。
  我國高原地區氣象條件惡劣,導致長期以來區內國土防空力量薄弱,完全無法與我國東部、南部地區建立起的現代化、信息化防空體系相比;高原地區的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而敏感,由於該地區防禦力量薄弱,恰恰容易遭遇敵人的攻擊,尤其是空中打擊。青藏高原方向面對的是印度軍隊,美軍印度洋上迭戈加西亞基地、第5艦隊等軍事力量,尤其是美軍的空、海力量,可以在“印度洋—南亞次大陸/中南半島”空中走廊向我國西部發起空襲。
  空軍三代戰機8年前才首次入藏駐訓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開始,中國空軍戰機在高原地區的駐訓趨於常態化。那時高原軍用機場數量有限,駐訓戰機也多為殲-7、殲-8等二代戰機。由於戰機性能有限,機場偏少,當時的空中防禦力量相當薄弱。直到2009年,成都空軍裝備蘇-27戰機的航空兵某團才實現了空軍三代戰機首批入藏駐訓。在此之後,空軍所有三代戰機(蘇27、蘇-30、殲-10、JH-7A)部隊開始常態化駐訓高原,特別是青藏高原。
2017-05-12 09:37:52
圖博館
截至2014年2月,空軍工程部隊建成了10座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機場。同年9月,《解放軍報》發表報導:空軍後勤部門完成《高原機場測試評定報告》,填補了高原機場測試評定的空白,為戰機在高原安全起降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和作戰保障。歷經近30年的摸索和經驗積累,中國空軍終於具備完整的高海拔地區戰機訓練、作戰和支援、保障能力。
  鑑於青藏高原海拔太高、空氣密度極低,發動機燃燒不充分,中國空軍無論是蘇-27、蘇-30、JH-7A(飛豹)等雙發戰機,還是殲-10等單發戰機都經過了長期駐訓、輪訓摸索,才克服了高海拔地區起降距離延長、飛行性能下降、發動機曾空中停車等難關、險關。
  在這近30年的摸索中,空軍航空兵部隊最早開展高原駐訓。S-300、紅旗-9等地面防空部隊,空警-2000/500、地面機動雷達等預警部隊在約10年前才開始駐訓,因為這些部隊大量裝備需依托陸路運輸。在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前,防空、預警部隊的車輛和設備進青藏高原大多靠國道實施機動。青藏鐵路的開通,大大提高了解放軍對青藏高原的兵力投送能力。在此期間,空軍仍處於各兵種分別駐訓高原的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作戰體系。
  信息化戰爭正是體係與體系的作戰,不能建立起防空作戰體系,就不能有效進行國土防空作戰。在我國北、東、南三個方向早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就建立起了完備的現代化防空體係後,西部方向就成為我國國土防空網的最薄弱環節。
  中國空軍根據先易後難的原則,以極大的耐力、巨大的投入,逐漸實現本軍種各兵種高海拔地區駐訓常態化,進而鍛煉和提升各兵種高原作戰能力,並終於在今年組織了首次高原多機種體系化戰備集訓。此次集訓也宣告了中國空軍高原作戰體係正式建成啟用。
  來自印度洋方向的美軍巡航導彈威脅不可小覷
  如前文所述,對我國西部廣大地區的空中威脅主要來自駐印度洋美軍、印度等。其中以美軍的威脅最大,印軍空中力量採取的還是防禦性戰略(在我國空軍逐漸強大以後)。美軍威脅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駐迭戈加西亞基地的戰略轟炸機;二是游弋於印度洋的美國海軍艦隊。
  迪戈加西亞基地是美軍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軍事基地,可以起降B-52,B-1B,B-2等戰略轟炸機。駐守該基地的美軍太平洋空軍第一特遣隊配備有32架轟炸機和KC-135加油機。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美軍就曾將6架B-2部署於該基地。
2017-05-12 09:38:57
圖博館
這些轟炸機以B-52、B-2我國西部的威脅最大。1架B-52可攜帶8枚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AGM-86B巡航導彈;1架B-2可攜帶16枚射程超過2500公里AGM-129隱身巡航導彈。
  因此,B-52、B-2等轟炸機可以較從容的在印度洋孟加拉灣上空向我國西部內陸地區發動巡航導彈攻勢。同時,美國海軍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還可以從印度洋海域發射射程約15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
  相對於我國在東、南部以火箭軍、空軍、海軍等軍兵種構築的嚴密而立體的防禦網絡,西部地區以防空為主的防禦力量明顯較弱。所以,中國空軍終於建立起高原空中作戰體係就顯得意義尤其重大。
  有火箭軍反艦彈道導彈部隊威懾美國海軍艦艇,空軍可以運用航空兵部隊、地空導彈部隊、雷達預警部隊、支援部隊等完整要素和體系,並在戰略支援部隊的支持下抗擊敵空中打擊體系。與此同時,空軍轟-6K中遠程轟炸機還可以主動出擊,以射程達1500公里的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對美軍迭戈加西亞基地發起攻擊。這些以前不可能實施的作戰行動,如今在高原作戰體系的支持下,都可以成為現實了。(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11/doc-ifyfeivp5593741.shtml

轟6K將對決俄軍圖22轟炸機先天缺陷太多僅剩一優勢2017.5.11新浪軍事

  轟-6K作為我國最新的轟炸機型號,大家提到它都會帶有自豪感。那這次它與圖-22M3 這一國外“最小”的轟炸機會給人甚麼觀感呢?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這事。
  首先,從定位上看,圖-22M3是俄空天軍戰略轟炸機“三駕馬車”中最小的一個,但是與中國空軍最大的戰略轟炸機轟-6K相比,卻依然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圖-22M3機翼全展開時的翼展為34.28米,與轟-6K的32.3米相差不大,但是圖-22M3的機身長度達到了42.4米,而轟-6K只有34.8米。在最大起飛重量上,圖-22M3為124噸,而轟-6K僅為78噸左右。
  也就說,我們自豪的轟-6K即便在國外“最小”的轟炸機面前也像個“孩子”。
  在航空飛行器的發展上,往往是越大、越重、飛行速度越快,設計和製造的難度也就越大。尤其是在轟炸機的研發上,沒有大型航空飛行器設計、材料和製造工藝的長期積累,從70噸級的中型轟炸機升級到100噸級以上的重型轟炸機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圖-22M3作為一款兼具常規和核打擊能力的超音速重型中遠程戰略轟炸機,其作戰用途很廣,既可以掛載遠程空面導彈實施反艦和對地打擊任務,也可以像老式轟炸機那樣掛載普通航彈來一次迷你“地毯式轟炸”。
2017-05-12 09:39:53
圖博館
中國打算引進圖-22M3整機以及生產線的傳聞曾經“有鼻子有眼”,但最終都成為了“子虛烏有”。很多人認為圖-22M3的技術早已過時,中國應該有能力研製更為先進的戰略轟炸機。
  中國一直不斷挖掘轟-6系列的潛力,但是在氣動佈局設計、材料和工藝上的創新上卻鮮有成果。想要從圖-16一步跨越到B-2A,如果沒有大量技術驗證的數據積累和支持,恐怕也是無法實現的。
  雖然圖-22M3和轟-6K不是同一級別的對手,但是在“空中飛鏢”的競賽科目中,兩者比試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從往屆來看,“空中飛鏢”的競賽科目主要就是投擲普通航彈,中間還會設置一些障礙,以“考驗”突防能力,這就對飛機性能有所考驗。
  在這兩點上看,圖-22M3M和轟-6K的表現應該差別不大,飛行性能方面圖-22M3有優勢,但轟-6K憑藉在航電設備技術性能上的優勢,在投彈上則更有優勢。但總體而言,如果僅就“航空飛鏢”競賽科目而言,轟-6K實在佔不到什麼便宜。

  如果要讓轟-6K展露優勢,可行的辦法就是在“空中飛鏢”競賽中增加投射激光制導炸彈的科目,如轟-6K就可以完胜圖-22M3。轟-6K在機頭下方加裝了1具綜合光電吊艙,只要其集成了激光照射器,就可以完成自主投射激光制導炸彈並且實現自主照射導引。而圖-22M3即便是改進型號圖-22M3M雖然裝備了最新的SVP-24-22導航/攻擊系統,但其相比轟-6K也沒什麼優勢。
  不過,作為一項俄羅斯人創立的賽事,中國要想做出利己的規則修改,顯然不大可能。
  總而言之,轟-6K是當前我軍比較無奈的一個選擇,我們未來的目標還應該是發展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以我國當前的國力集中力量去突破,相信傳說中的轟-20理我們不會太遠。(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有了運20之後,搞轟20在技術上就沒有大的門檻了,手拿把攥
轟6k只不過是中程中型機,硬有人說成戰略機,真無語。
噴子,1架轟6k可攜帶6枚射程超過1500公里的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11/doc-ifyfeivp5598362.shtml
2017-05-12 09:40:50
圖博館
航空飛鏢競賽:中國轟6K如何擊敗俄軍逆火轟炸機2017.8.11新浪軍事

  在日前舉行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航空飛鏢”空軍競賽上,中國空軍轟6K機組打敗了俄羅斯空軍的逆火轟炸機機組。這次比賽在中國吉林舉行,俄羅斯派出包括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蘇-​​35S,蘇-30SM在內的總共39架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和武裝直升機參賽。
  各組別具體成績:
  殲擊機組:俄羅斯空軍蘇-35機組擊敗中國空軍殲-10B機組;
  強擊機組:俄羅斯空軍蘇-25CM機組擊敗中國空軍教練-10獵鷹機組;
  殲擊轟炸機組:中國空軍殲轟-7A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蘇-34機組;
  偵察機組:中國空軍殲偵-8DF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蘇-24MR機組;
  轟炸機組:中國空軍轟-6K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圖-22逆火機組;
  武裝直升機組:中國空軍直-10K機組擊敗俄羅斯空軍卡-52和米-28機組;
  運輸機組:俄羅斯空軍伊爾-76M機組擊敗中國空軍伊爾-76M機組;
  運輸直升機組:俄羅斯空軍米-8機組擊敗中國空軍直-8K機組。
  中國空軍獲得優勝團體獎。在幾項對抗性比賽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蘇-35戰勝了中國殲-10B,中國轟-6K戰勝了俄羅斯圖-22M3逆火。
  在2016年的國際航空飛鏢大賽上,一位92歲高齡的俄羅斯老人安德烈維奇,曾在1959年作為圖-16轟炸機的通訊教官培訓過中國學員,產生深厚友誼,這位航空教員在57年後找到中國空軍參賽隊伍,無意間問道:你們現在已經不使用圖-16了吧?這讓在場的中國空軍很尷尬,不過也回答道,現在已經不用了。
  所以很多網友非常不理解,為何性能強悍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會敗於老式圖-16血統的轟6K呢?
  實際上,相對於中國的轟-6K轟炸機,俄羅斯的圖-22M3才是一種老舊的轟炸機,目前俄羅斯所有現役的逆火轟炸機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生產的,機齡甚至超過大部分飛行員的年齡。而中國目前大約80架轟-6K的機齡都不超過10年。
  轟-6K的打擊能力和突防能力都比圖22M3逆火強大很多,這不是開玩笑。
2017-08-12 08:41:36
圖博館
轟6K是轟6轟炸機的最新改進型,在5年前進入空軍服役,數量已有大約4個團,目前仍在持續生產中。轟6K使用俄製D30渦扇發動機,航程延伸至7000公里,航電系統得到徹底升級,配備大型火控雷達、光電瞄準具、導彈逼近告警系統、衛星定位/慣導導航系統,先進計算機、電傳系統實現“飛行-火力控制交聯”。經過這些改造,轟6K不僅可以發射攻陸巡航導彈、反艦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衛星定位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武器。
  轟6K的主要武器為長劍20攻陸巡航導彈,有效射程2000公里。在執行對地精確打擊任務時,轟6K可以在機身彈艙內攜帶16枚500千克北斗導航制導炸彈,一次通過可同時攻擊相鄰的16個目標。除了巡航導彈,轟-6K轟炸機還裝備一種遠程反艦導彈——鷹擊100反艦導彈,這是長劍20遠程巡航導彈的反艦版本,主要性能與美國的反艦戰斧導彈相似。最大有效射程大約800公里,儘管是亞音速導彈,但可通過複雜航路規劃和掠海飛行,提高突防能力。鷹擊100的射程超過美軍F-18戰鬥機的緊急截擊半徑,轟-6K攜帶鷹擊100導彈,可對美軍航母戰鬥群實施飽和攻擊。
  就是投擲自由落體炸彈,轟6K也具有無以倫比的優勢,轟炸精度也有很大提高。
  圖-22M3“逆火”轟炸機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研製的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
  儘管一直號稱是俄羅斯的屠龍寶刀,但是圖-22M3只是看上去很美。其機艙內部充斥著大量的傳統儀表。
  地勤人員為圖-22M3加裝空地導彈
  有些網友還認為,逆火可以進行低空超音速突防。可惜的是,地球上能夠進行低空超音速飛行的轟炸機,至今仍未出現,逆火也做不到。逆火轟炸機最大平飛速度2330千米/小時,也就是2.2馬赫,只有在高空高速的時候才能飛出來,在低空作戰上,其實速度跟中國的轟-6沒啥區別。
  目前低空突防性能最好的轟炸機是美軍的B-1B轟炸機,低空突防速度也只有0.9馬赫,而且低空突防對飛機壽命損害極大。由於逆火推重比大,採用變後掠翼,低空突防速度應該要比轟6K大一點點,0.7馬赫和0.8馬赫的區別,差距也只是聊勝於無。
2017-08-12 08:42:32
圖博館
由於火控和武器的落後,逆火在亞音速狀態下的作戰能力遠不如轟-6K。相同情況下,就是比低空高亞音速突防,轟六K也比逆火M3強的多。因為轟-6K的航電比逆火先進的多。轟-6K在改良機體、航電和武器系統之後,其具備的綜合戰鬥力已經遠遠超過20世紀80年代水準的圖-22M3,逆火唯一的優勢就是其超音速飛行能力,不過,由於其機動性差加之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任何隱身能力,在現代防空系統面前,其當年的殺手鐧低空高速突防已經不再有效了。在現代空防體系面前,以高空高速突防見長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沒有任何優勢。一架只會高空高速沖刺的超音速轟炸機,在21世紀跟靶機沒區別。
  逆火轟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是124噸,最大載彈量24噸,最大突防速度達到驚人的2.2倍音速,最大航程6800公里。咋一看,除了最大航程一項,轟6K的載彈量、突防速度均不及逆火。但看待武器裝備,很多時候不能只看數據指標,實際使用才是關鍵。
  例如最大載彈量24噸這個指標就只具紙面上的意義。逆火攜帶2枚5噸重的AS-6反艦導彈,亞音速作戰半徑只有2400公里。由於要超音速飛行,逆火的機體很窄,機身彈艙容積還沒轟6大,最多能攜帶24枚500千克炸彈,共計12噸的載彈量。
  2016年12月,在中國論壇上出現了一張轟-6K轟炸機的照片,該機在機翼下每個掛架上掛在了6個250公斤炸彈,總計36枚,炸彈重量約9噸。
  逆火採用沉重的變後掠翼、超音速飛行所需的堅固結構、耗油率更高的發動機,這些使得其即便最大起飛重量比轟6K大約30%,實際有效載彈量也不會超出轟6K多少,作戰半徑還不及轟6K。
  加裝綜合飛行導航火控系統和遠程巡航導彈武器系統以後,轟-6K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方面已經遠遠超出圖-22M3。
2017-08-12 08:43:27
圖博館
圖-22M3的主戰彈藥也早已過時。除了自由落體炸彈,逆火還使用兩種空射導彈。首先是Kh-22N(即AS-4/ AS-6),1964年開始服役。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速度2.5馬赫,射程超過400公里,全重5噸,1000公斤高爆戰鬥部或35萬噸TNT當量核戰鬥部,採用慣性中製導加主動雷達末制導。主要用於遠程反艦,也可對地攻擊,突防能力並不比中國產YJ-83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優異多少。其60年代水平的電子技術看,可能都不需要硬殺傷攔截,用艦載干擾機的距離欺騙干擾晃一下,Kh-22就立馬暈頭轉向的落海了。
  第二種是Kh-15(即AS-16),80年代末進入現役,外形和性能都與美國SRAM空地導彈極其相似,全重1.2噸,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150公里,彈道末速高達5馬赫,該彈命中精度CEP=300米左右,所以主要使用35萬噸TNT當量核戰鬥部,用於核戰爭條件下摧毀或壓制敵雷達和地空導彈陣地。
  什麼?
  有網友說:逆火可以發射KH-55或KH-110等常規對陸攻擊遠程巡航導彈呀。
  別開玩笑,逆火從不具備發射對陸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目前為止,俄軍只有改進型的圖-95MS和圖-160才具備發射常規巡航導彈的能力。
  自90年代軍事網絡誕生以來,就不斷出現中國引進“逆火”的傳言,至今已經有好幾個版本。很多網友認為轟6已是一款“老掉牙”的飛機,應該購入圖-22M3。甚至有傳聞中國逆火生產線已經快建設完畢,國產型號為“轟-10”。
  對於逆火的態度,其實中國官方早有定論。早在2005年,轟-6的設計師周振國和蔣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我們的轟-6K經過改進後,在作戰效能上要比圖-22M3強很多。因此我們不需要引進逆火。而且我們現在已經脫離了仿製的道路,進入自主研製的階段。
  俄目前只剩下98架圖-22M3,航電系統都是石器時代的,俄計劃到2020年改裝其中30架,內容包括大修,更換發動機,改進航電達到中國轟六K的技術水平。(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真不知道組委會幹嘛的,殲10B對標蘇35,一個是輕型戰鬥機一個是重型戰鬥機,教練機去對強擊機,這不是刷人家臉麼?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8-11/doc-ifyixiar9686459.shtml
2017-08-12 08:49: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