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03 21:01:48| 人氣5,16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族藝師李松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的江韶塋教授也真能掰,在《民族藝師李松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序>中竟能詮釋出:

「板橋黃龜理(1898-1995)和鹿港李松林(1906-1998)兩人的生命歷程竟有幾分相似,但又名有專擅、獨霸一方。

龜理師藝出陳應彬門下,終生以傳統廟宇的鑾花雕刻木作為主…

而松林師因家學淵源與獨特的家族性匠幫集團的必然,多才多藝延伸更廣的木作類型…基本上承繼了泉州系統的建築及小木傳統,在日治時期開始接觸到從日本傳來的日本與西洋混合的風格,戰後還涵攝了漳州風格、學院的寫實、人文美術以及石灣陶民藝的造像概念,這種勇於汲取創新的性格,使他的作品适切地投射了時代流轉的風貌、社經發展及審美的情趣取向。」

是嗎?那李松林的木雕應一眼就能看出有別於傳統了?

那當然!不只!江韶塋在詮釋李松林少見的非中國傳統素材之作《耶穌基督》時說道:

「和同時代留學日本、西洋的西畫家交陪來往…也對寫實、明暗、光影、質感、比例、動態、肌理和結構等構成元素,發展出一套自我美學的建構;雖然如此,他並不認為西方寫實的概念是創作的全部,傳統的美在於圖像的內涵與象徵,是寫情、寫意更重於寫實…所以李松林接受天主教神父委託雕製耶穌受難的十字架《耶穌基督》,並不準備模擬西方聖像的寫實…他雕的是當下的『如是』…」

江是藝術教授,難道不知西方的聖像非寫實嗎?依我拙眼,李松林的《耶穌基督》旣不如西方聖像的寫聖也沒中國佛像的寫意。要是雕了座《耶穌基督》就能詮釋成如此,那李的祖籍泉州早在唐代位居世界第一大港時便有不少匠師雕出外來的聖像,如今還保存在當地的石雕比如拜火教太陽神和回教墓碑。

你的俗眼算啥?豈能與教授的藝眼比。江還能:

「看到這些細緻、動能和活躍的演化歷程。如《蝴蝶蘭》與《是花是蝶》反映了江戶時期追求破立、禪意的遺緒,《縧環板案桌》《元長鰲峰宮福德正神神轎》以及為鹿港辜家製作的傢具,可以看到揉合泉州教桌、西方維多利亞、日本大正式樣的傢具風格。」

那只!江還說:「前述的這幾位前輩畫家,留學日本的時期,正值從西方輸入各種現代工藝美術運動的思潮,逐漸溶入到本土化的過程中…這種創作意識不經意之間又轉嫁到李松林的後期創作…」

是嗎?那工藝品市場上可就充斥了這類具有「追求破立、禪意的」「現代工藝美術運動思潮的」產品了。

 李松林

 

    民國前五年,李松林生於鹿港木雕世家,自十三歲開始跟隨二伯父世順公學大木作傳統建築木雕技術,在傳統藝術家族薰陶之下,開始參與製作鹿港辜家家具、案桌雕刻工程,十八歲著手進行鹿港天后宮重修的木雕工作。

    早期多從事寺廟設計大木作工作,如鹿港天后宮、鹿港龍山寺、通宵媽祖廟、三峽清水祖師廟、清水觀音亭等各廟宇或建築,皆可見大師的木雕作品蹤影。

    木雕技藝除了表現在傳統寺廟建築或廟宇外,曾在民國四十九年,協助製作台灣天主教友呈獻給羅馬教宗若望廿三世的加冕「祭台聖體龕」禮物;甚至應紐約世界博覽會邀展,雕刻了「指南車」、「繅絲」、「造紙」、「印刷術」等中國四大發明。

    邁入中年才致力藝術創作,如「甲子熙年」模擬竹編蟹匣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能夠切實表達傳統建築藝術精隨,也能夠運用多元題材進行創作,融合新舊木雕藝術特色,賦予作品新氣象,可稱得上是鹿港傳統木雕藝術執牛耳之鼻祖。

    畢生奉獻在傳統木雕領域中,其付出獲得各界評審青睞,榮獲國家民族藝術藝師,以及第一屆薪傳獎得主頭銜。

    生命史

1907年

丙午十二月十五日出生於鹿港

1918年

母歿,從二伯世順公學藝雕刻

1920年

世順公逝世

1921年

(1)玉如意彩牌雙龍(現藏於鹿港民俗文物館)

(2)參與鹿港辜府家具、案桌雕刻(現藏於鹿港民俗文物館)

(3)從陳鐘期先生侍讀,侍父參與埤頭陳家大厝興建

1923年

(1)父于澤公歿,赴嘉義、台中南屯庵堂等地工作

(2)鹿港許家『謙和行』雕刻案椅家飾眠床

(3)玉琴軒彩牌(收藏於鹿港溫王爺館)

1924年

重修鹿港天后宮(工作歷經四年時間)

1927年

與劉玉琴女士結婚

1928年

長子錦標出生

1930年

(1)設立木器行

(2)次子秉嶽出生

1934年

長女朝鐘出生

1935年

新建鹿港黃慶源家花園「金銀廳」

1936年

(1)作品參展日本臺灣博覽會

(2)玉如意彩牌(番花草)

(3)雕刻彰化楊府家具設備

(4)次女郁遠出生

(5)六叔世牆公逝世

1937年

(1)員林媽祖廟案桌、九龍匾

(2)重修彰化孔子廟

1938年

(1)鹿港天后宮三川雕刻

(2)三女秀燕出生

1939年

重修鹿港龍山寺

1942年

三男秉業出生

1945年

鳳山開漳聖王神轎

1946年

四女月雲出生

1947年

元長鰲峰宮神轎

1949年

(1)四男秉圭出生

(2)重修通宵媽祖廟

1953年

重修三峽清水祖師廟~長福巖(斷續工作四年)

1954年

草屯手工藝研習班教師(現改制為台灣手工業研究所)

1956年

清水觀音亭(紫雲巖)供桌

1957年

台中醒修宮鳳輦

1960年

(1)承製臺灣天主教友呈獻羅馬教宗若望廿三世加冕禮物祭台聖體龕等

(2)重修鹿港龍山寺

1961年

苗栗岳王廟神龕人物堵

1962年

(1)台中醒修宮案棹

(2)萬華天主教堂祭台聖體龕

1964年

應邀雕刻中國四大發明一指南車、二繅絲、三造紙、四印刷術於紐約世界博覽會展覽(目前藏於美國紐約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1965年

(1)鹿港奉天宮大楣雕刻(封神榜入物)

(2)鹿港天主教堂祭台聖體龕,堂弟德冰逝世

(3)堂兄煥美逝世(煥美原名美,為世順公哲嗣)

1966年

溪州天主堂祭合神籠

1968年

田中修女院祭台

1970年

鹿谷天主堂祭台

1971年

(1)曰月潭慈恩塔匾額

(2)豐原新萬仁林家神龕

1973年

耶穌十四苦路浮雕像

1974年

台北孔子廟崇聖會贈送琉球孔子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1975年

鹿港天后宮大殿案棹

1976年

(1)台中孔子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2)埔鹽四聖宮神房

1977年

鹿港奉天宮案棹

1979年

(1)台北艋舺龍山寺案棹

(2)「忠孝廉節」屏風作品,由彰化縣農會呈獻祝賀 總統、副總統當選周年紀念

(3)台中建府九十週年木雕展

(4)彰化孔子廟匾額

1981年

(1)自雕像(配合臺灣製片廠拍攝:「雕刀泥土親情」影片而雕)

(2)台南元天宮案棹

(3)鹿港青年商會木雕研習班指導

1983年

彰化文化中心鹿港木雕聯展

1984年

(1)「甲子熙年」作品由臺灣省農會呈獻祝賀

蔣總統經國先生蟬聯就任

(2)十八羅漢群像

1985年

教育部首屆薪傳獎

1986年

(1)省立博物館收藏十餘件

(2)「一一珠璣」應邀故宮從傳統中創新當代藝術 嘗試展(「一一珠璣」係雕刻河濱石上十一隻毛蟹)

1987年

(1)中央圖書館收藏雕刻于右任先生巨聯

(2)人生四暢作品(四暢係四種舒暢姿態)

(3)中華民國七十六年文藝季彰化美術家聯展

1988年

應邀國立歷史博物館木雕個展

1989年

榮獲教育部「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1991年

七月起在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執行傳統木雕傳藝工作

1995年

八月,與幼子秉圭,應太平洋基金會邀請,父子聯展於美國波士頓及羅德島

1996年

美國波士頓與羅德島巡迴展出

1998年

七月十三日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學藝過程 

     在藝術家庭耳濡目染下,十一、二跟隨伯父學藝,三年藝滿出師。十八歲那年,獨當一面承擔鹿港天后宮重修木雕工程,不畏艱難展現出眾功力,過程中訓練自我勤奮精神,年紀雖輕表現相當傑出,在台灣木雕界佔有一席地位。

    漫長七十年木雕生涯,擁有得天獨厚運刀自如的能力,能賦予傳統技藝新風格,憑著誠懇的敬業態度,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透過寺廟建築的雕刻、附屬於家具的裝飾、佛道宗教信仰的神像、純欣賞用的雕刻、實用的桌椅、匾額、屏風等多元題材進行創作。        

    使用樟木進行雕刻,先在紙上設計樣稿,依據樣稿鑿出胚模,雕刻過程除了以之前稿樣為設計範本,仍需依據實際狀況作調整,作品有了初步雛形後,再進行細部的修飾工作;過程既費時也需耗費相當體力,仍舊可以獨立負荷此工作。    

     創作理念 

 〈1〉「蟹匣」系列作品,展現生活趣味美感:

    捕捉海邊螃蟹蹤影,以「蟹匣」為題材進行創作,運用雕刻刀作為畫筆,刻劃出自然生動的真實畫面,如何藉由生硬木雕素材展現生物活潑生動情景,除了考驗雕工技術外,也訓練自我提昇敏銳觀察能力。

〈2〉「十八羅漢像」系列創作:

     以中國佛教雕刻史上的羅漢為創作題材,閱讀相關書籍瞭解中國人物畫的造形後,掌握羅漢特性運用乾淨俐落刀法加以詮釋,採取「粗中帶細」的手法,透過初雕胚模的大刀闊斧,或是最後修飾時的精雕細琢方式,表現清奇、古怪雕出法力無邊、救苦救難的佛中人物。

    反映對象的精神,有時為了突出特別的形象,呈現一粗一細的對比;在傳統的基礎上自行獨創,變化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3〉創作取材自常民生活:

    觀察鄉間常民人物之「掏耳」、「撚鼻」、「抓背」、「伸腰」等姿態動作,運用精練刀法,刻畫詼諧人生百態,創作出「人生四暢」作品。

〈4〉訓練自我自行繪稿能力:

    從事藝術創作,經歷民間工藝的師徒相授制度,學習基本雕刻技法,過程中思考如何表達高層次的創作理念,以及藉由作品傳達自我意念,體認到「創稿」自我修行能力,透過木材形式特質,創作出抽象具象造型,捕捉建築物本身之靈魂所在,賦予建築美感。

〈5〉傳徒授業「四點金」本事:     

     創作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掌握傳統精隨肌理,思索唯有透過傳徒授業教導「人物」「花鳥」、「博古」、「雜碎」等基本木雕本事,透過薪傳工作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民俗木雕工藝之美。

作品欣賞 

左進燈尊者右觀經尊者

 

伏虎尊者

 

老子騎牛

 

人生四暢-伸腰者

 

人生四暢-撫鼻者

 

進果尊者與達摩尊者

 

壽星

 

進花尊者與慎思尊者 

後繼有人 李秉圭先生

 

    身為李松林老師的嫡親後代傳人,童年就在傳統木材香味中長大,耳濡目染再加上自身對木雕有濃厚興趣,偷偷趁著中午大人休息拿起雕刻刀學習初級雕刻手法,雖不免遭到大人譴責的語言,仍舊不後悔走上傳統木雕一途。 

    在師承主軸制度下,父親擔任他二十餘年的技術指導、心靈輔導角色,學習過程有親人從旁協助,降低許多摸索過程;面對傳統工藝式微,在父親辭世後,不畏宿命繼承父業,除了培養自我勤讀中國文史詩詞、勤練一手好書法、國畫能力,以及雕刻傳統廟宇建築、中國民間佛教人物,也不斷思索運用純熟精練的刀法刻工,創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品。

    生命史 

1949年

出生於鹿港

1976年

任台中孔廟神位之施工設計

1979年

任彰化孔廟先儒先賢神位施工設計

1981年

(1) 受聘中國傳統藝術研習班教師

(2) 獲台灣省主席藝文獎

1984年

參加鹿港傳統建築雕刻名家作品聯展

1991年

教育部實施「民族藝師李松林藝術薪傳計畫」,協助李松林藝師教學生至民國83年止,長達四年時間

1993年

(1)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舉辦木雕個展

(2)  受聘台灣省雕刻業職業工會聯合會雕刻訓練班教師。

(3)  李秉圭中國歷史人物木雕全省巡迴展分別在台中、新竹、桃園、基隆、高雄、台北等縣市舉行

(4)台灣藝術博覽會展出中國歷史人物木雕作品

1994年

「鍾馗」作品為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典藏

1995年

(1)  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開館展

(2)  台灣當代木雕藝術全省巡迴展

(3)  美國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展

(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波士頓分會文化 講座演講

(5)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展

(6)  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木雕系受邀授課,並做現場示範雕作

(7)  美國羅德島強森威爾遜大學展,並受邀講學及雕作示範

(8)  美國緬因州大學院校及僑界藝文人士受邀作學術交流

1996年

「菩薩」作品由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藏。

1997年

〈1〉彰化師範大學老人學苑木雕教師。

〈2〉 台灣省第二十屆中興文藝獎木雕類得主。

〈3〉  第五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木雕類得主。

1998年

(1)  名列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

(2) 美國傳記協會終身成就獎。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0418500197/master06.htm


〈民族藝術的薪傳者-黃龜理〉


黃龜理紀念館代表圖片

台中樂成宮的小木作

 

降龍羅漢

 

孟母教子

 

孔子師項橐

羅狀元返鄉遊


三國演義:許褚戰馬超(三川門步口虎平:通梁下的員光-黃龜理雕刻):比喻兩邊看誰最神勇

風神演義:九曲黃河陣(三川步口龍平通梁下的員光-楊秀興雕刻):比喻雙方各憑實力顯神通

 

 

三川門步口燕楣上端垂花吊筒左右兩邊花籃:左邊,黃龜理雕刻的細膩精緻,右邊楊秀興雕刻粗獷有力,左右兩邊紋路明顯不同。

萬惠宮門楣雕刻三國演義七擒孟獲的故事,兩邊龍首姿態互異,斗也各不相同。

 

 

黃龜理大師把昭和年間,重建萬惠宮的主事,李南、李開胡父子及萬丹庄役場,助役生田目與七(日本人光復前萬丹庄長)雕刻穿西裝的造型作力斗間。

三川門步口通梁上方屋簷下憨番扛厝角造型可愛,使盡全力之撐屋頂。(楊秀興作品)

 

 

步口虎平:龜理師在壁堵上端刻有古城會三國演義故事。關公送二嫂至古城,關至古城,守城張飛要關公斬蔡陽,以表心跡,始讓其入城相會。

步口龍平:楊秀興在壁堵上端刻有姜子牙下山(左)李太白草番書(右)等文齣戲劇。


 

 

 

三國演義左慈戲曹(虎平:前殿插角-黃龜理雕刻):含有不把對方的大作放在眼裡,戲弄對方的意思。

 封神演義亨哈二將(龍平前殿插角-楊秀興雕刻):比喻雙方各憑本領,有什麼功夫盡量施放過來,看誰的雕工最精巧。

 

 

萬會宮內殿中庭網目亦分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細造型,左邊為龜理大師的作品,右邊為楊秀興大師的作品。

萬惠宮內殿中庭的藻井。


 

 

封神演義;聞太師行到絕龍領:(後殿虎平灣弓通梁下員光黃龜理作品):比喻對方已經走投無路了。

 白蛇傳:水淹金山寺:(後殿、龍平灣弓通梁下員光,楊秀興作品):隱喻:黃龜理看你有多大的本事,最後還是敗在我手上。

 

 

 

 

後殿蟹形斗座,黃龜理表示:謝謝(兩隻螃蟹)各位欣賞萬惠宮的建築,祝福萬惠宮媽祖廟的信徒,不管是男生、女生、科甲都能及第,榜上有名。

 後殿牡丹花形斗座,楊秀興表示:祝福萬惠宮媽祖廟的信徒都能花開富貴。

 

原文作者:王宏舉 [ 原文刊載於雕塑藝術雜誌 ]  

  前言

  中國傳統建築的裝飾部份,依材料來分,可分石作與木作、陶作等;而裝飾的形式又分雕刻、彩繪、剪粘、泥塑等;這裡我們稱裝飾傳統建築木作結構上之雕刻為木作雕刻。

  中國傳統建築上的木作雕刻工藝發展由來已久,《周禮.考工記》中已有關於雕刻的內容,宋《營造法式》中,對當時的雕刻制度及工藝精況也有很詳細的記載。明清時期木雕工藝有進一步發展,在宮殿、寺廟、宅邸及園林建築中,廣泛施用雕刻裝飾,留下很多實物。大陸在文革時期大肆破壞了很多寺廟建築,相對的,隔著台灣海峽的台灣,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下,尚保留了完整的寺廟建築及木作雕刻形式與造樣,甚而獨自發展成另一繁複多樣的風格形式,在整個工藝發展史及台灣社會文化發展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黃龜理之木作雕刻地位與展覽緣由

  黃龜理略傳

  黃龜理本名黃紅嬰,皮板橋員山人,生於西元1902年,十二歲時受漢文啟蒙教育,十四歲時遊經正修建中之板橋接雲寺(1916年修,大木匠師為彬司),被廟中正工作之司傅所吸引,駐足觀看良久,心中即決定此一終生不悔的志向,那就是從事廟宇鑿花雕刻工作。

  他的父親與彬司原為舊識,因為這段機緣,十五歲時在父親的推介下進入台灣漳派大木匠師陳應彬之門下;原本學大木,因個頭較小,經彬司建議改學鑿花;也因為要求自己甚為嚴格,做事細心而慢條斯理,彬司遂將之取名為龜理,人稱龜理司。

  學藝三年中,與一般師徒學藝一樣,第一年事雜務內外打掃、挑肥種菜;次年即專注雕刻學習,其間隨師承建保安宮、圓山劍潭佛祖寺、台中林氏宗祠之雕作。由於天份過人,學習認真,以及在隨師承建廟宇工作中,吸收其他匠師之優點(大多為唐山師傅),承襲傳統木作雕刻之精華,在短時間內即能獨當一面,而成為鑿花匠師之佼佼者,這可從漳汦大木系統承作之廟宇中之重要部位「通隨」,皆留有其精彩雕作。尤其是在一次應該是屏東萬丹萬惠宮了,藝師與年紀大他一倍的泉州溪底派大將楊秀興對場競作,一戰成名立下了字號;當時年僅二十六歲的他,接連獲得東港媽祖廟(朝隆宮)、東港新厝仔五榖殿,以及枋寮北勢寮保生大帝宮的雕作機會,可見一斑。問其當時心境,他說,對剛出道的他,做不好就沒有飯吃了。由此可知當一個鑿花匠師,若不隨時要求自己去學習更高的技藝,則馬上在工作場上被淘汰。就在每次的力求完美與對場匠師之間互觀摩競作中,藝師黃龜理留下了既豐富又精彩皂雕作。從年表得知,藝師承作的廟宇是一座接著一座,足以證明藝師的技藝是受到肯定再肯定。尤其民國四十二年時艋舺龍山寺正殿重修時,各方好手競相爭取修廟鑿花雕刻工作,藝師黃龜理遂提出當場比試,而嚇退了許多技藝不精的同行,更是名噪一時。

  由此我們知道藝師黃龜理在鑿花雕刻界,無論輩份與技藝是有目共睹,也因為如,此藝師保有了最豐富的傳統木作雕刻之口訣與樣式,可說是一本傳統木作雕刻之活字典,亦是重要民間文化國寶;早於民國五十三年即被李梅樹教授挻攬到國立藝專教授傳統木雕共十年。所以在民國七十四年榮獲教育部頒發首屆薪傳獎,以及民國七十八年被遴選重要國家級民族藝師。

  展覽緣由與展覽項目

  以藝師師九十多高齡來說,應該是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不再從事雕刻工作,其實他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只遺憾沒有在開過展覽,他也不曾去想,因為他的作品天天在各地廟宇展;出直到獲得薪傳獎後,即開始準備他的第一次個展,到今天陸續完成了二十幾件作品,又鑑於其一輩子從事廟宇雕刻工作,以人生精華的時光來推斷,其最精采又具代表性的作品,應存在於全省各地之廟宇中。二年前教育部委託國立藝專辦理輔助黃龜理傳藝工作中,包含了藝師作品之調、查整理、研究等項目。從實際的調查資料收集中,不得不令人讚歎,藝師承作之木作雕刻,數量之多、技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實在不是近年作品所能替代的。故為了此次展覽的完整性,由藝師親自挑選尚存在於廟作上之上百件具有代表性的雕作,經由攝影完整地拍攝下來,一併展出。唯遺憾的是很多精采的作品,皆因香火太盛長年被煙煄黑,拍攝效果並火好,只好割捨不用,如艋舺龍山寺、成都路天后宮、麥寮拱範宮等,或礙於展覽經費,只能有限度的展出,實為可惜。

  〔二〕黃龜理作品存在位置及代表作

  在此次展覽之近年品中,其作品樣式與內容,其實是延續其早期廟宇作品之樣式與內容:有員光、豎材、神像,題材內容有三國、封神、教忠教孝以及仙人傳奇等,所以為了能更詳細地介紹藝師黃龜理的作品,首先必須了解其存在廟宇建築上之木作雕刻位置。

  因為台灣傳統木作建築上之裝飾架構材非常多,幾乎無所不雕,極盡裝飾之能力,然整座廟宇上之雕作裝飾,並非僅由一位匠師完成;如對場競做事由不同匠派或匠師率領其師徒共同參與,也因在木作裝飾位置上之不同,產生不同的分工與專長,更由裝飾內容之難易來定位匠師之地位。而從實際調查中了解,藝師黃龜理可以稱得上是全能的鑿花匠師。

  以下就藝師黃龜理所承作之廟宇建築上之重要裝飾部位及其代表作,做一簡明介紹。

(一)員光:又稱「通隨」,為傳統木作建築上重要的裝飾部位,通常為主匠師之作,尤其是對場競作中見真工夫的地方。藝師黃龜理所9承作之雕作中,數量最多(共上百支),也最精采。代表作有:

1.台中林氏宗祠山川殿步口二支。

2.屏東萬丹萬惠宮前後殿共二支。

3.虎尾麥寮拱範宮山川殿及後殿共六支。

4.東港朝隆宮前後殿共六支。

5.泰山岩祖師廟前後殿共六支。

6.瑞芳金瓜石勸濟堂前後殿共六支。

7.淡水祖師廟前後殿共六支。

8.艋舺龍山寺正殿共三支。

9.關渡宮前後殿共六支。

10.三峽祖師廟前後殿共八支。

(二)托木:一般俗稱「插角」或「雀替」,為木作建築卜最多之架構材,所以雕刻題材最富變化,除了花鳥走獸、人物外,舉凡飛魚、飛鳳等皆屬此類雕作。通常由主匠師出稿交由徒弟或其他匠師來雕作。藝師黃龜理此類雕作較少,但也不乏傑作出現,尤其飛魚雕作優美,尾巴轉折流湯靈活,堪稱此類型之代表。代表作有:

1.二重埔先嗇宮正殿小平之飛魚托木。

2.東港朝隆宮山川箭口之飛鳳托木。

3.泰山岩祖廟師山川殿箭口之人物托木。

4.艋舺黃氏祖廟山川殿之飛魚托木。

5.瑞芳金瓜石勸濟堂前後殿之飛魚、飛鳳托木。

6.艋舺龍山寺正殿小平一對飛魚托木。

(三)獅座與豎柴人物:獅座功能與「瓜筒」相同,所以建築裝飾架構材亦有大量的應用;除了獅子造型之雕作外,亦有麒麟、熊、豺、象、鹿、蟾蜍等;因以獅座造樣最多,故通稱為獅座。藝師黃龜理之獅座雕,刻承襲漳派獅座之華麗風格,精緻細膩,架勢有力;其代表作散見於早期承作之廟字中,又獅座上頭常立有豎柴人物,裝作嚴謹,豐富多樣,亦有不少傑作出現。

(四)花籃:台灣傳統建築上的吊筒,早期常以「白菜葉」與「牡丹瓣」及「荷花瓣」形式之外,後期由於裝飾漸盛,亦成為匠師刻意表現的地方,所以就有各式花籃雕作形式出現。其雕刻花材以大四季為主,間飾以人物雕作及走獸,以整塊木料雕成。技術高超者則透空鏤雕,且花材能滿過籃邊為上作。藝師代表作有:東港朝隆宮、麥寮拱範宮、三峽祖師廟等。

(五)神龕:如果廟是神明的房子,那神龕就是神明的房間,也是全廟之重心所在,幾乎廟宇建築木結構上出現的雕作樣式,神龕上皆有;所以能承接神龕雕作是一種功力的表徵,亦是對場競作的地方。藝師黃龜理亦有不少傑出的神龕雕作,尤其是龍柱雕作,是台灣幾名善雕龍柱匠師之一。代表作有:

1.中和福和宮正殿中龕。

2.泰山岩祖師廟正殿中龕。

3.艋舺黃氏祖廟正殿神龕與泉洲司連吉司對平。

4.金瓜石勸濟堂中龕。

5.淡水祖師廟中龕。

6.艋舺青山王宮神龕與泉洲司對平。

7.艋舺龍山寺中龕與泉洲司對平。

8.關渡宮正殿神龕。

9.士林慈誠宮東西廂三座神龕。

(六)其他:傳統木作雕刻裝飾的位置包含非常廣,除了以上所介紹的外,還有「斗拱」、「壁棟」、「燕楣」、「秀面」等雕作。「斗拱」常以雌虎為雕飾,也有以外國力士為造樣的,意味「憨番抬拱」;「壁棟」因埋於山牆內,以剔底的方式雕作,亦屬員光科,題材以文齣較多;「燕楣」是在門上大楣施以雕刻,通常此類雕作長度較長,題材內容也較豐富;「秀面」雕作常以大四季雕作及雌虎團及人物堵為主,在這些雕作裡,藝師黃龜理亦不乏經典之作。代表作有:

1.羅東媽祖廟(震安宮)「秀面」雕作。

2.屏東萬丹萬惠宮「斗拱」、「壁棟」及「燕楣」。

3.艋舺黃氏祖廟「秀面」雕作。

4.淡水祖師廟三廳「燕楣」。

5.三峽祖師廟山川殿之「壁棟」。

  〔三〕黃龜理作品之內容出處

  在了解藝師黃龜理的師承及承作廟宇建築木作雕刻之存在位置後,從實際調查結果以員光之人物雕作為最多;又藝師從小受過三年漢文啟蒙教育,能讀能寫,對古典章回小說涉獵不少;例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說唐演義、說岳、五虎平西演義、七俠五義等故事情節,到現在仍能熟記於心,甚至隨時能說上一段,對故事內容、人物個性之刻劃及衣著打扮、座騎及所持武器,無不清楚交待。所以他說他的雕刻作是不用畫稿的,依故事情節只在木料上標示一下位置,直接下刀,而刀就是他的筆,刀到那裡意到那裡;這一點也不誇張,從其雕作觀之,至少三層相架接,不是單由表面之畫稿所能表達。

  所以人物員光雕作可說是他所有雕作中最具特色的。以下就藝師黃龜理常作之員光人物雕作題材做一簡明圖表:

出處齣頭名稱
封神演義1.聞太師伐西岐7.啍哈二將顯神通
 2.暴紂十罪8.張山李錦伐西岐
 3.黃河陣9.鄧九公兵伐西岐
 4.子牙逢呂岳10.趙公明復仇
 5.女媧宮進香 
 6.梅山七怪 
三國演義1.濮陽城呂布破曹9.劉備東吳進贅
 2.斬蔡陽10.馬超戰許褚
 3.古城會11.單刀赴會
 4.徐母打曹12.左慈戲曹
 5.長板橋13.取漢中
 6.華容道14.安居平五路
 7.罵王朗15.七擒孟獲
 8.劉關張別徐庶16.下油鼎
其它1.審郭槐7.望雲思親
  五虎平西演義2.審狄青8.郭巨埋兒
  說岳3.八大鎚-朱仙陣9.孟母教子
  七俠五義4.比箭訂親10.呂純陽三戲白牡丹
  再生緣5.李世民入淤泥.11.岳母刺字
  二十四孝6.魏徵斬龍12.水淹金山寺

  〔四〕黃龜理木作雕刻之手路介紹

  (一)人物雕作之比例與造樣:

  「文生重觀目,武生重架構」,這是在形容人物雕作之動態與個性之分別,尤以站立之步伐可以決定整個架勢:如丁字步,人物的動態方向為半側面,或曲膝前傾或扭腰成正面之姿,就有動勢產生。八字步,為正面之姿或側面較穩重之造樣。文生重觀目,是說文將身段不以架勢取勝,常以眼神及表情來突顯其正、邪、奸、惡等之分別,所以文齣之員光人物雕作是高難度的表現。

  人物之比例是以六頭身之做法,就是頭長與身軀之比為一比五,這種比例皂雕作,在畫面看來會較厚實,也因為顧及填滿畫面之要求,不致太單薄而為配景所搶,以及「失柴」之慮。

  人物帶騎即以人物配以座騎,其比例為一比二,即座騎體積為人身體積的兩倍,這種比例才不會把座騎給壓垮。又武將通常是帶騎穿靠,駕騎之姿若一腳出,另一腳必往裡挾緊,且靠旗必須跟著動勢飄動,才能表現戰況與動勢。又帶騎必做騎出騎入,整個畫面之縱深才能無限延伸。

  (二)員光人物雕作之配景:

  員光人物雕作之配景取材,常以屋字、亭台、樹石、遠山等配景,屋宇亭台的出現大都以文齣較多,其結構與層次與一般屋宇建築相同;亭台之應用,可以加深透視深度及空間場景之轉換,亦可使畫面完整之補白作用。

  對於樹石題材在配景應用,最常使用的松、柳、梧樹、竹等,其舖排方式以樹之軀幹埋在裡層,上緣之支葉伸展而出,除了有人物支點架接之作用外,亦符合「舖面」之要求,且保持上緣周邊之完整性。

  其主要的造樣分析如下:

1.松:松樹之造樣必做駝背松,取其蒼勁有力,主幹以「句」字訣來構圖,支幹以「北」字訣來架接,主支幹要明顯區分,不能做得太繁覆,以免變成藤蔓植物。其針葉扇團之支幹與主支幹之間必以三角形架接,即以「多」字訣來表現,才能收束成欉。

2.柳:柳樹之軀幹與松樹差不多,只是不長節眼,表面光滑,柳葉之表現手法與實際之柳葉有所不同,和松葉一樣如同國畫的畫法,將細條葉先做成刀面團,再做出細支葉,以每一分支至少三面之刀形支條,分層相疊下垂狀來表現;這種柳樹造樣方式,才能收束下垂飄動而充滿變化,不會使畫面太平而破壞層次之營造。

3.梧桐:梧桐與松、柳在配景上的功能是相同的,其葉之形狀為片狀,在樹枝上必以多片樹葉相互交疊成一集團,分置於樹枝上,其葉莖與樹枝架接的要求與松樹一樣取三角形,才能收束成欉。

4.石:在傳統木作雕刻中,石為畫面之重要構件,除了當作畫面所有物件之基石外,常常做為植物之生長點,以及景物之分界;其造樣方式可分疊石與豎石兩種。

5.遠山:遠山主要做為襯底之重要構件,且最具有繪畫之透視效果,以線條來做層次,與其他構件之立體雕造手法,有很大的差異,且山頭常斜出用以補白及保持畫面之完整性。

  〔五〕結語:

  以上就以兩年來在協助黃龜理教學工作上,以及在資料蒐集和錄音訪談上所了解的,本著正確的方法,最簡單的文字,就黃龜理的人、作品和手路做一簡明介紹。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能有更多人去了解及認識存在台灣傳統廟宇建築上之木作雕刻。因為這類型雕作,大概只有台灣還保存這麼完整,它不僅為一匠師之作,其實包含了豐富的台灣本土社會人文精神與內涵。

  幸運的是,國家能重視之,教育部與文建會能合力支持此次展覽,透過展覽來教育民眾去認識它並寶貝它,以領略先民在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先民們最佳的精神食糧。

編按:三年前,因為種種問題,未能和工廠的老師傅們直接做訪談,實為一憾。這裡藉雕塑藝術雜誌一文,希望能從文中,窺見匠師們的身影,也算是對當年的報告做一個補闕。

在此特別感謝提供本篇資料的雕塑藝術雜誌,以及社長林榮辰先生。

http://home.educities.edu.tw/kjt/sansha/3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5,16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民族藝師李天祿》
此分類上一篇:《學設計‧名校100》

阿楨
【台灣木雕的歷史】

臺灣木雕藝術發達,淵遠流長;從鄭成功啟臺以來,臺灣木雕與大陸閩、粵來臺的漢人墾民性格、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習俗息息相關,不僅帶來漳、泉、潮、汕一帶生活文化內涵與藝術風格,更因臺灣本地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條件因素,逐漸發展成臺灣木雕藝術的特色。
臺灣因民生富裕,木材資源豐富、手工精良、各類木屬之作應用很廣,數量亦多,呈現多采的風貌;除廣泛應用於寺廟民宅建築構件之大、小木作、神龕神樆之外,神像雕刻、信仰祭祀用器、家具裝飾、善書版印等木作雕造鑴刻亦多精作。以安平、臺南、嘉義、鹿港、豐原、通霄、大溪、萬華、羅東、馬公等地產製之木雕文物為最著名,曾經人材輩出、繁華一時。所用木料主要有樟、楠、肖楠、檜、杉、櫸、黑檀、烏心石等,各具特色紋理。
三義鄉是全世界罕見的「木雕工藝村」,最盛時約有近二百家經營雕刻生意,以木雕為業者更不計其數。三義木雕源起於一九二○年代,鄉人吳進寶採取遍佈於山坡地、遭白蟻和風雨蠹蝕的樟木樹根加以整理修飾,是為天然的奇木藝品,獲日人江崎兄弟的珍藏,進而合作成立「東達物產」從事木雕的加工買賣,逐漸拓展開來。其子吳羅松與後來在通霄、苑裡發展人物雕刻的李金川,對苗栗雕刻業的發達影響很大;吳氏設傳習所招徒,並將產品送至日本參加博覽會,受日方重視而大量購買;因太平洋戰爭的關係,一度幾告中斷。
光復後吳氏重金禮聘福州師林永金等四人到三義傳授技藝,以提昇產業水準;帶動雕刻業在民國五○年代,紛紛從副業、家庭加工而轉型成小型工廠和企業化經營;並開始以複製工作機大量生產家具、日用器物及仿骨董之作品為主,大量外銷日本,少數則供內銷市場。無形中三義成為木雕的專業區,也帶來地方一片繁榮景象,民國六十二、三年間是三義木雕最盛期,馳名中外。
然而,許多人只知道三義的木雕有名,其實三義有許多雕刻師傅是由通霄出身或到三義開店。因為三義除了是樟木的產地外,也是交通方便的交會點。如同大甲帽蓆一般,大部分的帽蓆也是由通霄、苑裡一帶所製造,這些地方因為交通發達,便成為貨品集散中心。
2013-01-22 12:53:15
版主回應
【通霄木雕淵源】

木雕是通霄具有特色的民間技藝,起源自福建漳州,屬於閩南福州木雕流派。開啟通霄雕刻之風,最有名的是被公認為通霄雕刻始祖的李金川,民國六十年外銷鼎盛時,為通霄雕刻的顛峰期。那時通霄就想要發展成木雕城,因為人才的外流與機器代工的興起,造成產業的沒落。從約有3000人從事木雕的工作,到現在不到百人,其興衰可想而知。
早期的雕刻師傅秉持古風,作品概以廟宇藻飾及佛像、仙道的雕刻為主,取材多為神話故事或民間傳奇,其雕工之細膩、技法之純熟,已臻於完美境地。然而,新一代的通霄雕刻家,並不滿足於雕刻技巧的精湛,他們將傳統雕刻現代化、人性化,賦予作品更豐富的生命力。通霄鎮享譽國際的雕刻大師朱銘,其獨特的一刀法,即是由傳統延伸出來的技法,其徒弟們傳承他的刀法。通霄的雕風氣鼎盛,人文薈萃,如康木祥、陳進財、陳敏峰、呂昌錦等皆是本鎮頗具聲望的雕刻名家。
http://woa.mlc.edu.tw/files/000462/9509/p3.htm
2013-01-22 12:53: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