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會有版權問題,縱使我愛死了胡至宜 Ive Hu 的這篇文章 (雜誌中第 10頁): < 如果你已經超過二十歲,就不要再這樣了 > 也只能摘要其中部分,全文內容嘛,只好請大家動手翻看ppaper 了。
【】中的標楷體字句是我對 Ive所言的回應與想法。
如果你已經超過二十歲,請不要:
1. 靠家裡養。
……二十歲了,擁有了決定國家元首的能力,卻不能養活自己,是很可笑的。通常只有失敗者才會這樣。所以,不要再靠家裡養了。連自己都養不活的人,談什麼遠景,憑什麼批評一個養活幾千人的公司大老闆。
【讀過不少Ive 的文字,直覺她僅管年紀比我長,卻有類似的教育背景與工作倫理觀。換言之,她,我,以及我身邊的一干朋友,都是屬於民國50 幾年到60幾年出生的族群,也正因為如此,我很好奇那些『80後』(大陸用法,台灣喊他們為七年級生)世代會如何回應 Ive 的文字?『我們這一代』 與工作的關係比較偏向『責任』,甚至因此為五斗米折腰或犧牲夢想的人不少。可是,七年級生們不曉得是太常將夢想掛在嘴邊,還是他們的價值觀真的那麼豁達,還是他們的家庭都願意慢慢等他們找到理想再去工作,我覺得他們『靠家裡養』的態度有點成了一種『癮頭』,甚至是『流行』,反正我只做我覺得有趣的事,不喜歡就拉倒! 講到『遠景』才更荒謬,七年級生也許還不完全如此,但我現在在國中看到的孩子就是討厭人家跟他們說遠景、談目標。『對未來不抱想像』甚至『沒有未來』的虛無感在他們身上蔓延,『講那麼多幹嘛?我只要今天快樂就好!』 、『那是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我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遇到意外了,現在跟我談以後的工作做什麼?』 See? 我也曾經看過一些探討80後世代的文章,現在在我們社會裡很嚴重的代溝是,主持公司的大老闆多數仍是4、5、6年級生,可是進公司的新人多的是七、八年級生,彼此都以自己的眼光與高度看對方,所以常常互相不順眼、溝通出問題…所以我很好奇與 Ive Hu 共事的人當中,是不是有非常受教的80後?真想請她教教我們一些溝通,甚至是轉變對方想法的手段。 <跟著80後學職場犀利領導> 是30 雜誌2011年4月號的專題,可以在這裡閱讀一部分: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7496 】
2. 不耐煩。
……他最不耐煩的其實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的現狀,自己的欲振乏力,自己的猶豫不決,自己的不確定性。不確定不是因為無限可能,而是因為什麼都不能。所以他對環境對他人都異常敏感,對於正在改變或正在發生的事物,似乎都影射著他的無能為力。
【這裡說的其實是大多數人會感到不耐煩的共通因素吧?一針見血!!!】
3. 對愛你的人亂發脾氣。
不管你幾歲,只有自己的能力才能讓自己感到驕傲。發脾氣不是能力,發脾氣是考驗他人對你的忍耐力……亂發脾氣很值得驕傲嗎?你就像個失控的災難,所有的人都會因為你的缺席而歡樂,這是你要的能力嗎?……
【這讓我聯想到跟我同年的一位朋友,她每回換工作幾乎都跟與老闆 / 同事鬧不爽有關,甚至大罵:「老娘不幹了!」甩頭就走。雖然不確定當時公司裡的詳細狀況,畢竟我只聽到她的版本的故事,但一想到那些文章分析裡面的80後世代,我就覺得未來職場上很有機會遇到動不動就喊「老子不幹了」的一群。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他們在喊出這些脾氣話之前,似乎用不著考慮太多,頂多就是回到標題第一項—靠家裡養嘛!是不? 至於對愛你的人亂發脾氣,就讓人想到那句經典名言:「愛你的人通常傷你最深」或者「對家人、對我們所愛的人,我們傷他們最重」 都說父母會給孩子無盡的愛,但是,真愛就能被需索無度嗎?可以有無盡的愛,當然也可以收回吧?】
4.像個野獸。
……你已經二十歲了,很多小孩子才有的舉動,在你身上並不可愛。很多動物本能的行為,更不能提昇社會對於你的信賴。……沒有錯,很多大老闆看起來都不像大老闆,甚至像小孩子,也有些無可名狀的獸性,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發揮獸性。強化你的文明感,要參加比賽,得先有能力站上舞台,要先讓別人相信你是人,才會進一步稱讚你老虎扮得那麼威,而不是直接丟給馴獸師收拾。事實上,野狗真的比老虎多。
【這又讓我想到身邊認識的人—已經超過二十歲的人。有次我在 Facebook 上看見 T 和一群「好友」在抱怨老闆的不識人、工作的無趣,以其才華被埋沒,我想起也是 Ive Hu 寫過的一篇文章(篇名大概是「如果你想當美編」之類的,也是登在ppaper上;另一篇則是刊在ppaper109期, 篇名是<如何找到一份創意工作>,看過之後就能發現什麼是公司的想法、老闆的想法,不只適用文創業,根本就適合所有行業...80後最在意的快樂與自我,在這篇文章的副標中有所回應:你在表現你自己。Who cares? 你不快樂。Who cares?) 大意是說,在這個網路的時代,每個人有那麼多管道行銷自己、綻放自己,實在不應該再感嘆懷才不遇云云…最後還提醒大家,在抱怨沒遇到伯樂之前,應該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匹千里馬? 這篇留言後來就被 T刪除了,因為十幾個留言的朋友,全都口徑一致地在罵社會、罵環境、罵老闆,我寫的東西大概很礙眼吧? 另一回則是 T在Facebook 上感嘆做人難,因為講話難、傾聽難、不吐不快難、隱藏自己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也難等等,我就回覆請她看看我在 blog中遭遇類似情況時的回應與反省(親愛的,我們相互了解嗎?),無非希望她能走出那些苦惱,最後我還寫了:有時要譙,有時要傾聽,有時,也只是需要一個人靜一靜而已。結果,又被 T刪除了!!! 多年的朋友還這樣搞,未免太野獸了吧? 所以我就在自己的 Facebook 感嘆:『當操控權在別人手上時,被 Delete 掉是無法抗議的...裕隆執行長嚴凱泰在節目中說,他不同意 "忠言逆耳" 這句話,並問道:「忠言為什麼不能順耳?」只能說我佩服嚴凱泰的心胸與提供他建言的人的智慧。』 沒想到 T 接著回應:『那是聽的人有受虐狂;講的人詞不達意!』拜託!三十多歲了,這種心態很酷嗎?(雖然經過幾天之後,我可以將 T說的話當成開玩笑,可是在那當下,我只是覺得這種態度很幼稚)我真想提省她:『人家嚴凱泰這麼有受虐狂,好歹也是養活幾千人的大老闆,妳呢?』想當然,換我刪掉她的留言了!! 總之,如果將 Ive 所講的野獸,解釋成為「野獸個性」--倔強任性、自我中心、被慾望牽著走、不吐不快愛辯解、不爽就要將別人吃掉等等,那,這種人在社會上還挺多的嘛! 而且時不時地,我自己也會犯上野獸的毛病哪!】
5. 悲情。
……特別是二十歲以後,向前看,不要再抱怨過去。因為你的過去乏善可陳,越少人知道其實越好,要不然你早就出書發財了。然而即使過去無限美好,我從未聽過回憶造就幸福,只看見許多恐慌沒有未來感而導致的分離與苦難。
【獨立自主是一門大功課。與過去的自己絕裂,或許才是挺進向前的方法!】
原本已經可以回家,仍決定花時間打完全稿,總算可以對自己近日起伏不已的思緒有所交代。
最後,容我發個問。我實在不願意經歷跟年輕一輩有代溝,還彼此不了解,各說各話,繼續討厭對方的過程(這個社會已經有太多仇恨…),我真的想知道年輕一代(如現在已滿20,未滿30歲的世代)對這樣的評論 / 建議有什麼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