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發生的幾件事
其實, 每天都想寫一點, 可是看到 牆邊從圖書館借回來還堆放著的"書群", 就想說過一段時間再寫吧....不用說也知道, 這樣的"記錄法" 總是會有"從缺" 之處, 確實有些想法或心情過一陣子就會忘記.....現在只能條列幾項::
1. 很久沒聽到Janette 的消息了對吧??
感謝老天, "目前"她的行事風格讓我頗為滿意,因為她三天兩頭開車回家, 每個週末都回家去, 所以我從開學至今已經享有不少安靜的週末了....前陣子"聽說" (Oh, 我是不會主動問她去哪裡的,因為我一點也不關心;妳讓我痛恨的話,就算是住同一屋簷下,我也可以當妳不存在......) (是Becky 說的)
Jenette 的爺爺生病住進了ICU, 所以她是被叫回家去的.....OK, 此時我也有點同情她....Becky 還說如果她回來時心情低落或者傷心,我們要多多體諒; Becky甚至建議我們煮一餐飯請 Jenette......
BUT, 這禮拜 (還是上禮拜??我已經記不清楚了) 某天她一進家門,嬉嬉笑笑,提了一堆名牌服飾的紙帶,講手機講得爽快, 我就知道,Janette 還是Jenette; Nothing could change her.....這樣哪像爺爺住在ICU 的樣子?? 不然就是爺爺沒事了吧?? (我沒過問)....浴室裡又多了好幾罐Jenette小姐從Victoria Secret 以及Kiehl's 買回來的面霜 / 保養品.....
(PS: Victoria Secret 要去Boston或者其它大城才有; 店面都是大得不得了;除了內衣用品還有化妝品 / 香水 (她们家的香水或乳液還真的是 "味道不錯"....) / 以及一堆週邊產品.....)
結果她只待一天,隔天又開車 回家.....所以這個週末我又可以安靜唸書了....(估計她大概到下星期二才會回來....)
2. 最近有很多"觀光團"來Dartmouth....我們鎮上唯一的一家旅館 Hanover Inn 還因此將門面重新上漆呢.....現在日夜溫差大, 白天若加上這些"外人", 整個校園和街道是挺熱鬧的....學校還有專人帶團講解校園喲.....
(我都很想走過去跟他們說, 不要被目前這種欣欣向榮的小鎮景象給騙了, 考慮一下那與世隔絕的漫長冬季以及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的環境, 您家的孩子會起孝的.......)
估計是因為家裡如果有孩子要進大學, Fall Term 的話, 現在大多收到錄取通知了, 通常在5月1 日左右要回覆給學校, 所以現在就是 "觀光各校園" 的時間....
Oh, 還有一種是可以坐在教室跟大學生一起聽課的, 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跟教授說他們是來做 Class Observation 的, 然後就可以一起上一堂課
<這樣很真實, 因為教授寒學生都無法確定哪天會有人來參觀, 所以也來不及故作姿態>.....
(哇, 想想一堂課在Dartmouth 的價值 / 費用, 很划算耶.....WHY, 台灣不能這樣做呢?? 老是只有那種大興門面的 "校園博覽會" , 真正的上課情況都是進去了之後才知道.....)
目前我在上的Sexuality & Science 和Film Theories 的課都有學生來旁聽; Sexuality那堂課可真的進來了"一大群" 前幾堂課從未出現的外人, 可惜的是, 他們沒在上禮拜講Homosexualtiy時來聽, 而是在講"傅科" Foucault 時來聽, 這樣"效果" 差很多.....(而且那天比較搞笑的另一個教授剛好請假; 那群人是在課堂中離開教室的<這天沒有中場下課>,所以引起全班側目; 最後一個人走出教室前還跟老師說:”This is a nice clas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I will sign you up.” 老師也開了個小玩笑….)
電影系的課, 當那群學生進來說要Observe 時,教授低聲跟我們說 (班很小, 只有13個學生), 現在你們可要 Smart 一點了......主題是"歷史",沒錯, 電影史, 是很有趣的一段, 因為它發生在電影被發明以前.....算是"攝影師"想辦法記錄動態過程的一段過去; 中場老師讓我們傳閱 那種只要快速翻動, 畫在紙張上的圖案就會有動感的小冊子, 開玩笑地說, 不要給他們 (來旁聽的)看, 因為他們沒有付學費(Amy Lawrence 很堅持的態度讓我也嚇了一跳)......不過最後還是有讓他們看啦......
3. 那天晚上在畫廊遇到一個媽媽, 先是用英文問我幾年級 / 哪裡來的,一聽到我說台灣, 馬上用國語交談......她帶她兒子來認識 Dartmouth; 還說他兒子 ("我兒子是個ABC" 她說 ) 嚮往鄉間生活, 申請的學校都不是在大城市裡.....在加州他只想進 Standford,不過很難; 反正她也想讓兒子見見美國的其它地區, 在加州太方便 / 華人太多 / 在家都講中文 / 文化與價值觀還是跟台灣差不多, 無法真正了解美國....云云.
她說她兒子的真正夢想是當個 "電影導演" (哈....又是一個巧合; 我說我正在電影系修課; 她還笑說常常有人問他們:"你們加州的人是不是都想當導演啊??" ) ; 不過她建議她兒子,大學時多唸點書 (這樣講好像拍電影的都沒有唸書??), 要唸電影,到紐約念研究所時再說....之後她又談到 "美國處處有機會" / 很多觀念或做法在台灣就只能被冠上"這樣做會沒有飯吃" 的污名 等等的想法
(我們都提到李安, 可李安的一切成就都是到美國之後才有的; 在台灣時他老爸還不是反對他拍電影??)
(可是她叫兒子大學時念 "經濟" ,多少也受到台灣價值影響吧??) .....我聽她講, 都覺得她頭上有光環; 她對孩子的尊重與建議, 她對孩子的規畫與準備並不是"獨裁" 或是"要求兒子將來一定要有所回報或光宗耀祖"的那種作法; 而是 "你想做我會讓你去做, 可是也請考慮社會 / 家庭 / 文化現實, 或許我們可以協商出一個讓兩邊都滿意的做法...."
COOL.....我們的社會與教育不正需要多一點這樣的"新世代"家長嗎??
她又說,很多家長自己生長的年代需要苦拼 / 賺錢 / 掙一口飯吃; 沒錯, 他們被"求生存" 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可是那並不代表他們的下一代也要這樣受苦?? 社會確實競爭激烈, 可是既然他們已經在美國落地生根,這個國家所擁抱的價值應該讓她的孩子得到和在台灣時不同的機會......(雖然我無法知道她是真心還是說說而已.)她說: "美國這麼大,失敗了,你到一個新的地方可以重新站起, 怕什麼?? 我兒子還年輕, 我憑什麼不讓他去嘗試呢??"
(好 偉 大 啊 我幾乎要感動落淚呢......)
<PS1: 她說大學部的"學費"是一個學期11000美金, 算算看,大學四年, 一年四個學期, 所以唸完 Dartmouth 四年就要176000 美金;Holy Holy...那樣就將近台幣 600萬了耶.....GOOOOOOOOOOD.... 花600萬唸大學, Oh,......台灣錢真難用啊....沒錯啦, 你也可以叫他去美國中西部唸書, 整天與牛仔 / 馬匹 / 農業人士為伍, 不過那又是另一種 "價值" 了吧??...喂喂喂,妳這樣說很有偏見喲…..沒法度, 我們 New England 地區的人都這樣.>
<PS2: 看我寫這個媽媽寫這麼多, 沒辦法,因為跟她的談話讓我思考很多事情.......最後她甚至給我她在加州的聯絡地址與電話, 她聽我說在這一區沒有親人, 好像很心疼的樣子(啊我就來不及說我有個阿姨在Hawaii ),要我去加州時一定要去找她......>
4. 現在白天高溫時, 校園的草坪上就會出現為數眾多的愛好陽光的人士; 那天我跟同學 Katie 聊天時說到, 天氣超好的下午, 不想唸書,又沒有車可以去兜風,就開始"走路"前進去
CO-OP, 準備買點水果,因為不想太快完成這個小心願, 所以故意走很慢.....
她一直笑, 問我為什麼不跟大家一樣坐在戶外享受陽光呢?? 我說我來自一個對陽光的看法看此地天差地別的地區,基本上,我們不嚮往大太陽.....
Katie很大聲地說 :"Learn it....You can learn it...you're here now...."
(這是另一個迷思的展現, 看起來是小對話, 可是讓我想到來美國之後,所遇到的人當中, 多少都會有這種相信我們只要一離開自己的國家,就可以完全捨棄既有的觀念 / 作法, 變成一個"美國人", 變成一個價值 / 作法 / 想法 都和當地人一樣的人.......they're sooooo naive.....)
我沒有跟Katie 辯什麼, 一來她是我還滿喜歡的同學, 二來我覺得有太多的Cultural Shock 是無法妥協或是融合的 (像我跟Jenette??) , 所以就讓它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