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7 19:54:09| 人氣2,40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董陽孜書法展

推薦 2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董陽孜:行墨」記者會合影左起北美館館長林平、藝術家董陽孜、策展人張芳薇  ©北美館TFAM。
知名書藝家董陽孜個展「董陽孜:行墨」於12月14日正式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盛大開幕,呈現董陽孜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創作,並依時序介紹其書藝創作的不同時期演變。本次展出作品多達94組件,展覽空間含括北美館一樓展場及二樓部分展間,為董陽孜首次大規模階段性回顧展覽。展覽亮點除了董陽孜極具代表性大尺幅書寫作品,其早年留美時期油畫創作更是首度在臺展出,呈現藝術家創作發展歷程及其中各階段的風格突破。





董陽孜,《滄海之滉漾浥勺水 不足以削其廣》。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董陽孜1942年出生上海、十歲來臺,大學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求學期間曾先後向張穀年、丁念先、臺靜農、張隆延與傅申等書畫家請益。畢業後赴美國深造藝術創作,就讀麻州大學藝術系(1966-1968),主修油畫、副修陶藝。1970年畢業後於紐約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旅美期間曾獲全美創作設計展封面設計獎。同時期也於臺美各地區參與書畫展覽。1977年返臺定居後正式投入書藝創作。




董陽孜,《養拙》。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60至70年代,董陽孜的書藝創作從臨寫古代碑帖入手,偏重顏真卿楷書和魏碑,後導入蘇軾與黃庭堅的行草筆韻,創作中溶入西方視覺藝術構圖,書寫呈現融合現代藝術與傳統書法的美學。筆力雄渾、奔放,書寫的字形結構佈局等自成一格,以獨特的書寫與詮釋,開創「文字藝術」的新風貌。

自70年代起,董陽孜對筆墨書寫創作開始實驗探索,運用傳統筆墨媒材、當代藝術構成,合併行、草等「書體」多元創作,展開一連串的多樣化實驗,直至90年代發展出行草並用,樹立起帶有書畫合一意趣的獨特風格。本次展出最長橫寬作品為1993年作《九歌》,橫寬逾十四公尺,1998年由北美館典藏入庫,經歷二十年首度公開呈現,實屬難得。




董陽孜,《別有天》。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自2002年至2018年前後約十五年間,董陽孜奠基既成創作風格挑戰大尺幅創作。展覽之中十五件大開大闔的巨幅書寫,挑戰觀眾對書法作品的觀展體驗。對此策展人張芳薇分享,「巨大書寫對於藝術家的創作與觀眾觀賞均產生與傳統書法截然不同的挑戰。藝術家的書寫由書案式創作轉為環境裡的空間運動,作品的大面積對觀眾形成環境式觀賞,改變了傳統上作品與觀眾的關係。」策展人特別建議民眾,欣賞大幅作品一定要親臨現場、才能感受畫冊印刷與螢幕影像無法傳遞的震撼與感動。




董陽孜:行墨 Moving Ink_展場圖 Installation View ©北美館TFAM。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董陽孜亦致力生活書寫、參與市民社會,如「臺北車站」大廳題字、「雲門舞集」與「金石堂書店」的識別字體、桃園機場海關「出境」及「入境」字樣、白先勇小說「孽子」、「臺北人」書封題字等,皆已深入民眾生活記憶,可以說是促使墨藝書寫走入生活閱讀的最佳代言人。近年董陽孜多次與時尚、設計、戲劇、流行文化跨界合作,使書法藝術與時代脈動緊密扣合。董陽孜表示自身對書法藝術的推廣,是希望能讓民眾重新熟悉我們文化中的文字藝術,亦能夠讓網路時代的民眾有機會提筆寫字,以書法美學傳承文化、影響更多人。










162414cdm.jpg




台長: 荷塘詩韻 二
人氣(2,407) | 回應(2)| 推薦 (21)|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書畫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徐渭 墨葡萄圖
此分類上一篇:山水小品

荷塘詩韻 二
很多年前在台中國立美術館碰巧欣賞過董陽孜 書法展, 嘆為觀止。 從fb 得知 台北市立美術館 正在展出, 於是 上官方網站 download 分享。
2019-12-28 09:26:26
旅人
陽剛之氣

謝第一賞紅樓下午茶
晚安安
2019-12-28 19:14:44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