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2 11:14:27| 人氣2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知識管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識管理

知識工作第一代大致成功的組織科技,就是「知識管理」。這種科技在九○年代中期,隨著Lotus Notes及後來的Web等應用軟體推出,而開始出現,而且廣受歡迎,直到二○○○年代初,資訊科技才因全面減縮而衰退。知識管理科技,通常涉及創造知識儲藏庫,基本上就是知識的資料庫。組織把幾乎每一種想像得到的知識,都儲存起來,包括最佳作業措施、競爭情報、對顧客的觀察結果、從以前的計畫得到的心得等等。知識最密集的行業,包括專家服務、製藥公司、製造業裡的研發部,都大為發展知識管理儲藏庫。

但是,連這種科技都有一些問題。這種系統假定知識工作者會利用閒暇尋找或提供資訊。問題是知識工作者鮮少有這種閒情逸致。隨著企業組織人事日益精簡,工作程序日益受到管理規劃,要參考知識儲藏庫或貢獻本身所知,變得不切實際,尤其一些儲藏庫已龐大得難以使用。隨著經濟情況日漸困難,加上知識儲藏庫在新世紀伊始不像以前那麼受重視,知識管理在許多公司逐漸退卻。

但是,知識儲藏庫不應完全受到摒棄。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向知識工作者提供他們工作所需的資料的方式。如果知識工作者的工作程序很需要協同合作,又沒有固定結構,將很難預先知道某個人員或職務需要哪些知識和資訊。如果沒有科技工具協助工作的進行,知識儲藏庫可能是唯一的選擇。第二章描述的協同合作工作就是如此。像顧問或投資銀行業之類的工作,都符合前述標準。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會出現「投資銀行家工作站」之類的系統,引導銀行家一步步進行整個作業,並在需要時,提供各種相關資訊和知識。無論如何,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建立這種系統,雖然確實有人妄想設計類似工具,可是尚未實踐。因此,這類行業的組織必須提供時間,讓員工能從儲藏庫尋找知識,並分享知識。

把知識融入工作

有什麼知識管理工具可以替代知識儲藏庫?其中一個答案,就是把知識納入工作程序本身。前面談到專家知識工作者時,就曾提到把應用知識的工具,融入工作中。根據這種做法,知識工作者不必尋找知識;需要的時候,知識會送到他們眼前。事實上,二○○二年對專家和全科醫生進行的調查,「把知識管理納入業務程序」獲選為最重要的知識管理問題。

「夥伴健康照護公司」的成功經驗

那麼,組織是否爭相把知識納入其知識工作者的工作程序呢?唉,其實還沒,因為要做到這點非常困難(後面會提到其中的障礙)。不過,這方面有些好例子可以解釋,而我最喜歡的例子就是在波士頓,與哈佛大學有關的一批醫院組成的「夥伴健康照護公司」(Partners HealthCare)。其他醫療機構也在發展相同的科技,可是夥伴公司起步得很早,也執行得很好。

要把知識融入知識工作,有好幾種做法,不過最可能發揮最大效用的方式,就是把知識融入員工執行工作時,用到的科技裡。夥伴公司對醫生就是採取這種做法。一旦知識被納入日常工作主要用到的科技,就不再需要閒暇和動機來尋找的個別活動。

醫生的工作過程中,要為他們提供知識,有各種做法。夥伴公司就採用了好幾種方式。他們把知識納入醫生使用的整個資訊系統。醫生不論開處方、下達進行檢驗的指示、把病人轉介給別的醫生,或是打電話索取病人的病歷,都會啟動邏輯模組和知識庫,以在必要時介入醫療程序。此系統可能指出轉診指示不正確或沒有必要。索取病歷可能導致建議做某些後續檢查,或最好做出某些建議。

但是,這套做法的核心,是由一個電腦化的醫生輸入指令系統,其中納入各種已確定的知識。這個系統可能通知醫生,病人正在服用的某種藥物,會與處方藥發生不良作用,或是處方藥對這種病症沒有效用或是不經濟。在碰到醫生指示做檢驗時,它可能指出這種檢驗對這種病症或症狀不太有用,或是這個病人已做過幾次這種檢驗,足以顯示診斷或治療方法。醫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系統(轉介系統或電腦化病歷系統),處理一些不同的作業。但是,這些系統全部經過整合,並使用病人共同的臨床資料庫,和共同的邏輯設計。

指令輸入系統是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關鍵,因為醫生依靠指令執行,決定病人的醫療照護;這也是知識最珍貴的作業。沒有這個系統,就無法在最需要的時刻和地點,得心應手地應用知識。這種指令輸入系統,也可以提高效率和安全,避免字跡潦草的指令受到誤解。但是,這種系統最有價值之處,絕對在於把知識納入作業程序。

當然,醫生沒有面對病人時,有時也需要醫療知識。夥伴公司為這種情況發展出病人的「事件偵測」系統,在住院病人的健康監測器出現異常狀況時,透過無線呼叫器通知醫生。讓醫生能夠直接查看病人,或打電話指示採取新的治療。電腦化的病歷系統也能提醒醫生,應該打電話給某個病人,或安排時間進行後續的治療。

這種以知識為基礎的指令輸入系統、轉診系統、電腦化病歷系統和事件偵測系統,完全是即時作業,因此效用強大。這種系統把知識立即並直接應用於療護病人的程序;醫生根本不必尋求知識。某些情況下,醫生也能即時連絡專家,透過網路或電話進行醫療諮商。

台長: marco
人氣(2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勞資 |
此分類下一篇:李焜耀:購併接手時,該把管理層全換掉
此分類上一篇:  力霸風暴也波及到亞太固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