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0 16:30:19| 人氣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論:失業問題面面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社論:失業問題面面觀

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因失業而走上絕路的慘劇充斥著每天社會新聞的版面。相較於失業者,現在還能夠擁有一份工作,領有一份薪水,似乎就該謝天謝地了。然而,根據亞洲市場情報公司的一項調查,受訪的台灣人當中有78%的人擔心失業,遠高於中國大陸的64%和香港的61%,可見,對於許多受薪者而言,心中還是時時存著失業的恐懼。在當代社會,「工作」所代表的意義不僅只是一份收入,還包括社會價值、身分認同等複雜的情感投射。沒有工作,所喪失的不僅是薪資,還包括個人的價值與身分。

然而,我們的教育體系究竟是如何教導我們孩子們認識失業的問題?最近「勞動者家長聯盟」針對小學的社會課教材進行檢視,發現課本中雖有提到失業問題,但是,所建議的解決辦法,居然就是「自行創業」,隻字不提就業市場中的勞資關係。根據麥卡錫近日所提出的一份調查報告,台灣的小額信貸呆帳已高達3千8百億,這樣的數字表示一個本土性金融風暴已在醞釀當中。然而,有識者大概都心裡有數:這麼龐大的小額信貸呆帳,所反映的其實是無數小型或微型創業貸款的有去無回,因為創業失敗而債務纏身的案例不知凡幾。

然而,失業問題,永遠都比我們所能夠想像的更加複雜。我們的教育者居然以「自行創業」來做為解決方案,這不僅是天真,簡直是對失業者的二度傷害。

失業,自由派的經濟學者一般都以市場的供需規律來理解:就業市場與其他市場並沒有兩樣,一旦勞動力供過於求,失業現象就會發生。失業率的高低則取決於勞動力的價格(包括薪資、社會保險分攤、稅賦、勞教等支出)。簡而言之,職場的平均薪水越高,福利越好,找不到工作的人就越是普遍;相對的,降低勞動成本,將有助於增加就業的機會。

不過,若是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失業就不是那麼單純的市場供需問題。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規律性的危機週期,大量失業只不過是危機週期的自然現象之一。「失業者」其實是不由自已地成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產業後備軍」,讓資產階級可以毫無顧忌地使盡手段壓榨受薪者。「失業」的存在,對大老闆而言,絕對是有利的,因為,只要有這批「後備軍」在背後支撐著,大老闆永遠不怕找不到肯賣命賣力的人。而且,失業率越高,老闆的好處就越大,因為,他可以藉此壓低薪資,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因此,不要太過相信資產階級政府「創造就業」的謊言,他們不可能會真心誠意去解決失業問題,因為,唯有維持一定數量的失業者做為產業後備軍,受薪者才會甘心情願接受壓榨,為老闆賣命,這才有利於資本家創造利潤,完成資本的積累。

台長: marco
人氣(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