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樓也歡迎民眾租借
神秘面紗揭開
文/鄭孝莉 shelly@new7.com.tw
任務型國大集會即將登場,這回仍在中山樓開會。坐落在風水寶穴的中山樓,建於一九六五年,從恢宏的文化廳,到暱稱點將房的會房客,從威權的過去到政黨政治的現在,見證台灣民主進程各大事件。
任務型國大即將開會,這最後的一次集會,同樣選擇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幾次修憲都在中山樓,中山樓一路見證台灣憲政發展的興衰。
坐落在仰德大道上,中山樓這棟建築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已經是遙遠的過去,尤其對年輕的一輩來說,中山樓大概頂多是台幣一百元鈔票上、孫中山肖像背後那棟仿明清建築物。
原本國大用來開會的中山樓,在廢國大後開放給外界使用,資深的中山樓導覽員董愛珠說:「現在中山樓每天都有不少遊客,還有許多是民意代表安排的鄉親團。」不祇如此,中山樓本身的設計就是開會用的,除了可以容納一千兩百位國大代表開會的文化堂之外,還有一間會客廳、一間小型會議廳;再加上一間超級大餐廳,可以讓一千八百人同時在裡面吃飯。因此,「祇要租借機關是政府登記有案,而且不是營利用途,這些房間都是可以外借的。」中山樓的管理單位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說:「中山樓其實一直都歡迎民眾租借,祇是資訊並不發達,讓中山樓一直被蒙上神秘面紗,真的滿可惜的。」
如今中山樓經過整修,花了一億七千萬更換老舊管線以及修復琉璃瓦屋頂後,有許多團體也都知道中山樓開放了,像青商會、獅子會、台南同鄉會...等都在這裡開過會。現在的中山樓少了濃濃的政治氣息,而多了民間的活潑動力。
驚!蓋在爛泥和硫磺坑上
中山樓建於一九六五年,這棟占地一萬五千平方公尺、高三十四公尺的三層樓建築,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百歲冥誕而建。當時正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台灣這邊為了「復興中華文化」,中山樓的設計因此以明清宮殿為樣本。
中山樓祇花了十三個月就興建完成,但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任務,因為,中山樓有一半的地基是硫磺坑。也因此,中山樓其實是兩棟建築物組成的,一棟的地基是在爛泥巴上,另一棟則建築在硫磺坑上。
張瑞濱指出:「那時打硫磺坑的地基可真是一件麻煩事,因為硫磺石實在太過堅硬了,最後祇能用火藥炸開硫磺石。」但是問題又來了,火藥的溫度太高,在接近硫磺的時候常會爆炸,所以工作人員祇能以泡過冰水的毯子包住火藥,再把火藥送到硫磺上爆破。張瑞濱說:「不過火藥的溫度實在太高了,常常毯子送到一半,火藥就爆炸,因此那時的工地裡滿天毛毯碎片,也可說是一奇觀。」
奇!三大風水師親點寶地
而在硫磺地上動工,還得解決嚴重的侵蝕問題,當時的設計師修澤蘭把所有能想到的物質都丟到硫磺坑去,想知道哪一種物質抗氧最厲害。結果,果然是「真金不怕火煉」,張館長笑著說,所以中山樓才會「金光閃閃」,柱子上都貼著金箔,「這原來是要防氧化的啦」。
花了這麼多人力、物力在硫磺坑上蓋中山樓,可有趣的還在後頭,張瑞濱停頓了一下:「奇怪的是,這麼危險的工作環境,卻沒有任何一個工人傷亡。」
為什麼呢?原來這中山樓的所在,可是經過三位風水大師一致決議同時選出來的風水寶地。
從中山樓中央天壇園廳外的陽台上遠眺,資深導覽人員董愛珠指著前方的兩座山脈說,中山樓剛好就被兩座山脈包在中間,右邊的紗帽山,山線圓滑,就好像一隻老虎盤據;左邊的山較為險峻,就像一隻大龍盤旋,這就是大家說的「左青龍、右白虎」。她轉頭再指一指中山樓的背後:「中山樓背後的七星山,是中央山脈的起點,配合上前頭的兩座山脈,中山樓就位於像皇帝寶座的位置上。青龍、白虎是寶座的扶手,而七星山是靠座,這就是中山樓的龍穴風水。」
此外,中山樓遵從中國傳統建築理論,講究對稱平衡和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和諧,因此除了中山樓本身的地形外,中山樓這棟建築也配合著風水而建。圓廳外陽台屋簷正中央,懸一面蔣介石所題「中山樓」三個大字匾額鑲嵌其中,匾額上的「山」字中間那一豎向下延伸出一條假想線,直直地經過一樓的停車場、再經過大門牌樓匾額上「天下為公」四字,再向前,便可以看見一噴水池,經過水柱,假想延伸線就終止在水柱前方又直又挺的楓香樹上。中山樓就由此一假想線左右對稱地坐落在龍穴之中,與整個地理環境融為一體。
妙!來者皆官雕刻不見祿
中山樓高三十四公尺,一般來說這是十一層樓的高度,但中山樓卻祇有三層,所以每一個房間都是挑高設計,尤其是國大代表之前開會的文化廳與大餐廳,更顯氣勢恢弘,六百坪大的空間卻沒有一根柱子。
文化廳直到現在還保有當時開國民大會時的樣子,祇是不愛硫磺的人可得小心,因為一進入文化廳會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董愛珠指著主席台下方說:「這裡正好是硫磺孔,所以才會有味道。」不過大部分的硫磺氣都被導氣管排出戶外了,現在室內祇有百分之五的硫磺氣,而這正好是對人體最好的濃度,董愛珠還問:「你們看我現在幾歲?」她說:「我已經五十幾歲了,不過每天在這硫磺氣中工作,就像在泡溫泉一樣保養著肌膚,這也是額外的福利呢。」
中山樓處處可見當時女設計師修澤蘭的巧思與細膩,就拿足足有兩個籃球場加起來這麼大的文化堂來說,倒拋物線的設計,前後高中間低,既讓坐最前面的官員不會因為一直抬頭看主席台而感到脖子酸,坐在後面的人也可以看見前面,主席更可以掌握全場動向。地毯還以不同色塊來分開走道與座位,方便排位子的工作人員區分。不過,這項巧思卻曾被鄉親誤解,董愛珠笑說:「有許多民眾私下問她,中山樓怎麼那麼窮呀,連地毯都要用補的。」
除了房間的設計別具心裁,兩旁的樓梯也是經過計算的。一百級階梯、與階梯扶手上的一百顆壽桃,董愛珠稱為「百壽梯、百壽桃」,都是為了紀念孫中山一百歲誕辰而設計的,不過,中山樓最為人所稱道的可不祇如此。中山樓的宮燈有三十四種,最大的宮燈長寬高均達兩百四十公分,維修時人是可以站到宮燈裏面的。
此外,中國人講求「福祿壽」齊全,但中山樓卻祇見「福壽」兩字的雕刻,那是因為當時來中山樓的,不是政府官員、就是軍方將領,所以中山樓裡找不到「祿」字,因為來者皆有祿,所以來中山樓祇要添福、添壽就好了。董愛珠說,這就叫「來者都是官,添福、添壽不添祿。」中山樓處處充滿種種巧思,也難怪當初修澤蘭在設計的過程中,蔣宋美齡都連連誇讚,據說她前前後後說了兩百多個「好」字呢。
有著三十八年歷史,又是冷戰之下的產物,如今中山樓的神秘面紗已經被一層層揭開,老館長張瑞濱說,一樓的西廂房(會客室),那是老總統(蔣介石)的「點將房」,要升「星星」的人,老總統都會在那兒接見。當年從正門進入、再從側門出去的人,就會升將官;如果是從原來的門出去,就不會升官,「這就意味著不走回頭路呀!」
張瑞濱玩笑地說:「當時還會看見那些中將們因為見老總統太緊張,不少人還不小心絆倒、鬧笑話呢!」
坐落在翠綠的陽明山,群山環抱、鳥語花香的中山樓,因為國大廢除好不容易回歸平靜,但即將開啟的第七次修憲,又要為她的優雅清芳帶來喧鬧,中山樓尚未解除她的政治宿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