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14 03:23:16| 人氣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魯凱下三社群部落:多納ku nga da vane(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魯凱下三社群部落:多納ku nga da vane(上)

多納社區發展協會

多納村的由來

多納(ku nga da vane)村日據名為「墩仔社」(tu na),民眾稱「ku nga da vane」,其他鄉稱「gi nada van」,是全省最古老的原住民部落之一,其族群屬下三社群,多納(ku nga da vane)村的魯凱族自古與南排灣拉瓦爾族群的達瓦蘭部落族群有親密來往,通婚也頻繁,至於和台東魯凱族的交往,也經過大武(lavuan)、大社(paliayan)、青山(Tu Va Sa Va Sai)的中介而有來往。本村居民是280年前從本村東北方的Tarunguran部落及東方的lamulamur部落,以及舊茂林之南的Tageraruvan部落遷移來的,百年來都世居於多納這個地方。四週群山環抱,自然景觀優美,所以常受外族爭奪。但多納村人愛鄉護土,團結互助的精神,從古至今,始終不變。

依據多納村耆老的口述,多納村的形成是數個小部落相繼來到多納而組成的。口述中是有一個獵人和狗到今日的多納村打獵,因為獵人的狗數次留在現在的沼澤地河岸不回去舊部落,獵人相信獵狗執意留下不離去表示這裡是一個好地方,因此獵人回到舊部落並帶領部落頭目前往發現的好地方,與族人協調要遷移到現在的多納村沼澤地。同時遊說另一個部落一同來到此地──多納村,建立新的部落。過了不久又有兩個部落因看到遠方每天冒著大量的黑煙,而派人探視,經協商之後相繼加入這片沼澤地,形成了更大的部落,就是今天的多納村。

地理位置

多納村位於南台灣中央山脈本鹿山西方,座落於3百至6百公尺海拔的山腰之間,位於荖濃溪的小支流濁口溪的小支流濁泉溪南方,京大山(1,678公尺)北麓約3公里的向南傾斜台地上,海拔約450公尺。東接台東縣延平鄉,南鄰屏東縣霧台鄉、三地門鄉、高樹鄉,西連本縣六龜鄉,北毗桃源鄉,是茂林鄉最深處的村四面環山,土壤肥沃。由茂林風景區大門進入,經茂林村、萬山村與多納大橋後,就可到達,全程約15公里。

此地平均溫度約20.3度,最熱是7月25度左右,最冷是一月15度左右氣候溫和,適合作物生長。夏季夾帶充沛雨水的西南氣流沿著溪谷面上,常出現暴雨,加上梅雨及颱風帶來大量的水份,造成山坡地土壤沖蝕,切出峽谷景色。

部落生活

早在百年前甚至萬年前,多納村的原住民就在南台灣這片淨士上飛躍奔騰,雖然多次外來的侵略,但由於多納村的原住民生存意志強烈,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滅族浩劫。至今仍活躍在南台灣的中央山脈內本鹿山西方的屯子山。

多納村深入山谷,自日據時代迄今未有重大變故,民生、地方建設突飛猛進。村人生活純僕,生產活動簡單,保留先祖對生態哲學思考、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的思想,也展現了台灣原住民是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多年以來,在政府與民間共同經營下,已呈現為頗具原住民特色的聚落。

黑米祭(Tapakarhavae)

台灣原住民社會裡,最能展現少數民族精神與特色的,莫過於傳統祭儀活動,每年11月25日就有一場盛大的黑米祭典,也就是多納魯凱族所稱的「搭巴嘎饒望」(Tapakarhavae)。

黑米有兩類,一為稻米種,二為小米種。但黑稻米的傳說已無可考,只有黑小米的傳說還留傳至今。傳說中所述的「黑米』目前尚有人種植,但漸趨式微,甚至多納村民也少有人種植此穀物了。

早期多納對於農事的耕種過程相當重視而嚴謹,因此才有黑米祭(Tapakarhavae)的產生,而整個部落生活環節也就圍繞著這個祭儀生生不息的運作。譬如在農耕期間若觸犯了農事禁忌,族人相信會受到惡靈侵擾,讓這一年的稻米收成不佳,甚至是全家受到災害,必須按規定進行農耕或祭儀,以保障全家安全及農事順利。

從找尋荒地、選地、整地、燒耕、播種、趕鳥、收割、入倉、用糧、及贈與,都要舉行祭儀以驅鬼趕走惡靈,不管做任何事皆需祭拜神明,向神明祈福,而且各種農事規範不得違反。一整年的生活之中充滿著規範和禁忌,只有到了黑米祭(Tapakarhavae)時,大家才能以輕鬆的舉行這一年一度的祭典。

黑米祭的祭典,傳統以來都是在每年的冬季舉行,當每一戶完成收割稻米(黑米)及雜糧並經曬乾完成之後,就由部落的頭目及長老協商祭典日期,然後向部落報訊慶祝黑米祭(Tapakarhavae)之事,也就是在收割完成之後,慶祝豐收之意。首先由部落的頭目及長者協商再吩咐族中男人上山打獵,下河捕漁,婦女則在家準備祭儀所需,而在慶典期間有意結婚的男女青年則一併舉行婚禮,整個部落達到完全歡樂的境界。

黑米祭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感謝神明一年來在農事耕作期間的保佑,不致碰到傷害及咒詛而順利平安;而過去農事期間所有的禁忌也在這一天向神明請求解除,並准許外族進入部落一遊,也願神明容我族人享用這豐盛的五穀雜糧及農產品,並助往後的農事耕作期間帶來充沛的雨量,讓稻米(黑米)及雜糧生長茂盛,收成更豐碩,並祈求全家平安、部落風調雨順,此乃舉行黑米祭(Tapakarhavae)之緣由。




新文類領軍 後中年女人向前衝(上)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說法,瓊‧麥德李寇特從未預料到自己會成為新文類的開山始祖,但是6年前的一個傍晚,她在澡盆放鬆泡澡的時候,3個人物忽然出現在她的想像中,她們都是有點年紀的寡婦。

幾天之後,故事情節開始發展,麥德李寇特坐在她的電腦之前,紀錄小說的重要細節。雖然這是她第一次踏進虛構小說的領域,但是她說:「我的手指卻在鍵盤上飛馳。」

結果變成了《送愛的克文頓女士們》(The Ladies of Covington Send Their Love)一書,且成為描寫60歲女人展開在北卡羅萊納州農莊新生活的系列小說,廣受讀者歡迎。

從此,其他的小說家也發現這個年齡層讀者的閱讀潛力。他們創造了愈

台長: marco
人氣(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