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7 22:12:44| 人氣487|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跳脫一顆茶葉蛋的思維邏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跳脫一顆茶葉蛋的思維邏輯

2012-09-27 01:28   中國時報

 

     爭議多時的基本工資調漲案,二十六日由行政院長陳冲宣布月薪緩漲定案之後,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旋即宣布辭職,如此結局其實沒人感到意外。

     這個被勞工團體戲稱為只是微薄的一顆茶葉蛋的基本工資調漲案,除了企業領袖們紛紛表示反對,日前行政院審查會議裡,與會部會大多支持財經部會提出月薪緩漲的主張,理由是當前國內外經濟情勢不佳,企業經營負擔沉重,勞資雙方應該共同度過難關,等待景氣好轉,緩漲並非不漲,「那顆茶葉蛋還在,大前提是財經景氣要好轉」,政府高層如此強調。

     短期景氣不佳所以不漲工資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長期來看呢?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國內所得收入者,去年每人平均六十一萬一一三四元,不但比前年減少了三八八二元(這個或許可以被解釋為短期景氣因素造成),更倒退到十三年前(一九九八年)的水準,台灣人平均薪資十幾年幾乎停滯成長的事實,應該與短期景氣如何無關吧!台灣薪資的長期困蹇局面,究竟是如何造成的、這對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又有什麼長遠的影響?

     政府為了產業發展並兼顧勞工權益,深怕景氣不佳時調漲工資會影響產業發展,反而不利於勞工權益,所以認為保持彈性、甚至保守因應是最佳的政策,這樣的慎思遠謀無可厚非;勞委會主委為勞工權益及政策負責而辭職下台也其來有自,但是過去十餘年來台灣人平均薪資停滯成長是事實,再與鄰近國家相比較,經過十餘年來的此消彼長,以前薪資低於台灣的韓國,現在比台灣多五十二%,新加坡也多出台灣一倍以上。

     面對如此令人沮喪的局面,我們更應該探討,是不是就是這種不敢大開大闔、不能跨步前進的內縮式思維,影響了過去台灣十餘年的發展,造成經濟遲滯,因而人民痛苦指數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甚而使得許多年輕人、中年人無法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不得不離鄉去做台勞?

     經濟發展遲緩、薪資長期停滯等,這些事實無人能夠否認,原因當然也不只一端,我們要探討的根本問題是,是不是我們的政府和企業領袖們,在這個全球化劇烈變動以及高度競爭的網路新時代,失去了前瞻開創的勇氣和思維格局,忽略了「人」才是一切成長發展的根基,而一直停留在成本思維及減法邏輯的框框裡?

     這種思維邏輯基本上認為人的薪資福利是成本負擔而不是資產創造,所以企業仰賴抑制薪資成長,以降低成本及維持短期的價格競爭力;然而,薪資是大多數人最基本的成長動力來源,是最不該苛刻的必要發展成本,薪資該漲不漲的惡性循環結果,正是長期以後人才與創新動力的流失,終至喪失企業,乃至產業、國家整體的競爭力。

     在檢討台灣過去十幾年來的經濟發展模式時,我們不禁要問:是經濟發展困境讓我們有了這樣消極保守的思維邏輯,還是這樣消極保守的思維邏輯帶領我們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困境?

     全球化與網路時代興起的這十幾二十年來,世界經濟已走向不分日夜、無遠弗屆、不斷更新、自由分享、透明開放、多元展現的全新時代,它不只全面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娛樂,也普遍提升了每個人創新改善的潛能,更讓人們對生命的尊嚴、生活的品質與美學的感受,有更多更深的需求;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是一個全員、全地網狀連結的時代;是一個高度自發、自主的時代;事實上也是一個打破藍領勞工、白領辦公室工作者階層區分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能也可以成為現代知識工作者,也因此,人是最大也最重要的企業資產;企業經營應該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維,善待、善用人才、讓員工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和集體智慧,以創造企業的成功發展;換言之,要以「加法邏輯」來看待人。

     坦白說,面對這樣一個與過往完全不同的新時代,如果政府和企業的眼光還只是停留在那顆茶葉蛋上,缺乏新的思維邏輯和前瞻開創的勇氣,那麼,台灣產業經濟長遠的發展格局,就十分令人憂心了。拜託,千萬不要別國已經在吃牛排大餐了,台灣還只能斤斤計較那顆茶葉蛋到底是給還是不給!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92700513.html

 

 

台長: ken
人氣(487)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心 得 與 分 享 |
此分類下一篇:東海爭議 美元獨贏!
此分類上一篇:奧運之後

ken
30歲,你靠什麼養活自己?

為何他們起得比雞早、做得比牛累,還要被罵草莓族?為何「30而立」變成台灣年輕人難以承受之重?為何四、五年級吃香喝辣,六、七年級卻過得苦哈哈?拒當被犧牲的一代 認清4條出路、學會5項本領 逆轉窮忙人生。
在學歷文憑貶值的趨勢下,現在的台灣職場生態普遍是:博士很難找到工作,碩士生則當大學生用,大學生則當作高中畢業生用,被迫從事低薪工作,高中畢業生則淪為計時工讀生。從台南某私立大學畢業的阿司,就是這股職場排擠效應的典型寫照。
目前身兼兩職,一天工作時間往往長達十四個小時以上的阿司,雖然每天「起的比雞早,做的比牛累」,但夢想對阿司而言,仍是個奢侈品。
私立大學生處境更艱難
阿司二十七歲,畢業於南部一家私立大學,因有氣喘,所以只當了一個多月的兵就退伍了。迄今出社會工作已經快五年了,目前的阿司,白天在台北市東區一家連鎖咖啡廳上班,擔任正職人員,享有勞健保,但每月薪水僅實拿二萬二千多元。晚上則在速食店打工,負責的是廚房工作,一小時可賺一百二十元。所以每月收入約三萬元出頭。
阿司畢業後的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百貨公司的化妝品櫃臺當櫃哥。「我還蠻受女性客戶歡迎的,所以底薪加獎金可以賺到一個月三萬多甚至四萬。」但父親認為不是長久發展之計,也不太能接受他們的長子作這種工作。櫃哥作了一年多,阿司跑去一家西餐廳當外場服務生,撐了一年多,升了外場組長,薪水好不容易升到三萬元,但是,店長脾氣不好,動輒責罵阿司帶領的服務生,同事關係緊繃;最後阿司放棄了這份薪水不錯的工作,另謀出路。
阿司接下來找到的工作,就是現在工作的咖啡廳,月薪二萬三。出社會前兩年,阿司每個月都要還一萬多元的學貸,所以即使住家裡,吃家裡,也很難存到錢。還了二年,好不容易還清學貸,可以開始存一點錢,阿司卻離開月薪三萬多的餐廳工作,轉到實領僅二萬二的咖啡廳工作。由於一直住家裡,吃家裡,乖巧的阿司覺得每個月應該給父母一點補貼,無奈二萬二的薪水卻令人捉襟見肘。
因此,他決定「重操舊業」,到大學打過工的速食店作計時員工。一年多下來,身兼兩職的阿司感到身心俱疲。他說:「咖啡廳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六點下班後我先回家睡覺,睡醒後趕著上速食店晚上十一點到隔天凌晨六點的班。」
2012-10-01 20:37:25
ken
基本上阿司每週要到麥當勞上三天班,一次七個小時,所以上麥當勞大夜班時,阿司總是拜託咖啡廳早上不要排班,讓他早上能睡個好覺,中午再去咖啡廳上班。常常上完大夜班後,早上六點下班,隔三個小時,又在到咖啡廳上日班。
「媽媽看到我長時間工作,臉色蒼白,全身疲憊的模樣,總是叫我不要再上麥當勞的大夜班了。」「問題是,上速食店的大夜班,我每個月的收入才能到三萬二至三萬三之間,才能夠給爸媽錢,最近水電費調漲、物價也在漲,多為父母親分擔一些經濟壓力是作兒子的最基本的義務。」
阿司說,他雖不是月光族,也沒有負債,但每個月賺三萬多的話,扣掉給父母一萬元的家用費,每月只能存個二至三千元。工作五年下來的存款實在微不足道。
阿司說,未來十年最大的希望是能到大型連鎖速食店,循序當到店長。「聽說,作到店長薪水將近五萬元,加上年終獎金,每年約有七十萬元。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作店長作到退休我都甘願。這是我目前所能想像自己未來的最大夢想。」
這是30年來處境最嚴峻的一個世代
採訪阿司,談到他對未來的計畫與夢想時,他反問我:「你會不會覺得我很沒志氣?」我回答他說:「如果每個父母養出像你一樣這麼孝順,而且肯上進的孩子,他們一定會以你為榮!」
問題是,現在的台灣,真的能許一個有上進心、肯努力、肯打拼,像阿司這樣的青年,一個像樣的未來嗎?
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四小時的阿司,可能自己本身也不知道,對於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這個世代,也就是俗稱的六年級後段班以及七年級前段班,台灣經濟與社會大環境所帶來的挑戰是過去三十年以來最嚴峻的一次!
2012-10-01 20:39:54
ken
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這個世代,如果是受完大學或大專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出社會第一個十年是落在二○○二年至二○一一年之間。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分析,這個十年,台灣產業發展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高科技產業因毛利率惡化開始大舉外移。加上整體產業升級失敗,企業一方面為了維持利率潤,同時為了因應經濟成長遲滯與鈍化,只有更變本加厲地追求成本下降,進而導致部份工時以及派譴工等「非典型就業」逐漸蔚為主流。「這個就是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世代薪資成長停滯,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節節敗退的主要元兇!」洪敬舒斬釘截鐵地說。
從諸多總體數據進一步分析,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這個世代,堪稱是台灣失落的一代。他們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二○○二年~二○一一年),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已經從上一個十年(一九九二年~-二○○一年)七‧二六%驟降至三‧三六%。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的平均起薪水準則從二萬九一四三元倒退至二萬八二○三元。起薪不僅比上一世代(指五年級後段班到六年級前段班)更低,過去十年來的台灣薪資成長率更僅有九‧九三%,遠低於上一世代的四二%,更較四年級後段班與五年級前段班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一年)薪資高達一三四%的成長遠為遜色。
臺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如果台灣產業升極步調依舊牛步化,企業還是老想著透過生產流製程的cost down來提高利潤,而不是往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努力,未來十年情況恐怕更不樂觀。換言之,七年級後段班與八年級前段班就業大軍即將在下個十年紛紛進入職場,他們面臨的處境恐怕較現在更為嚴竣。

http://tw.mag.cnyes.com/Content/20120926/29302e83250b418d8a6c881aa1545bbf_1.shtml
本文節錄自9月27日出刊之823期《今周刊》「30歲,你靠什麼養活自己?」 撰文/《今周刊》謝富旭
2012-10-01 20:40:12
ken
我們不能再走回頭路
降低成本的勝利方程式 面臨巨大瓶頸

柳嘉峰| 新新聞周報 – 2012年9月28日 下午9:17

既有經濟發展模式的典範轉移時刻已經來到,但政府的種種作為,仍是把降低生產成本視為重要的競爭力依據。台灣既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已到了某種極限,但馬政府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八月失業人數為五十‧二萬人,失業率達四‧四%,創今年新高。如加計八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三‧四二%,合計痛苦指數高達七‧八二,遠高於鄰近各國。但約在同時間,美國保守派智庫卡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指出台灣的經濟自由度大躍進,從二○○九年全球的第三十名,進步到第十五名,比下美國、日本、南韓等國。

照主張自由市場派的說法,卡托的報告應會讓台灣感到高興,因為經濟自由度愈高,表示政府管制愈低,經濟應該更成長,但台灣經濟發展實況並非如此。問題出在哪裡?

國際大環境不好,影響出口,固然是一大原因。但這卻不能解釋,亞洲主要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大環境,為何我們的痛苦指數最高。事實上,如果回顧台灣過去十幾年來的經濟發展,現在的經濟困境是長期累積而來。否則怎會上班族實質平均薪資倒退十五年,失業率逐年攀升,所得分配惡化??
2012-10-03 09:21:40
ken
降低代工成本 也求不了出口!

從較長遠的眼光看,這些現象透露了更深層的訊息:台灣既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已到了某種極限。更具體來說,也就是以往從事國際代工、以出口帶動成長的勝利方程式已面臨巨大瓶頸。如沒有從根本進行結構性的改革,雖然不會有馬上崩潰的問題,但問題會一直出現,挑戰會愈來愈大。換言之,既有經濟發展模式的典範轉移時刻已經來到,但需要多久時間,端視我們是否能「對症下藥」。

但如果看看馬政府最近開出的藥方,就會發現還是在「走老路」,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試舉兩個案子為例。

首先是有關「自由經濟示範區」。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在六月時曾公開指出,未來示範區應具三層意義,一是法規鬆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與生產力;二是讓企業有一個自由、彈性高的經營環境;三是鋪陳為台灣走向區域經濟整合做準備。他還澄清,這並不是以往「開發區」的概念,如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也不是工資、外勞、租稅優惠等等的特區。

但這些美麗的宣示與澄清,最近被行政院長陳?自己戳破。不久前,陳?明白指示經建會,研議區內本勞與外勞基本薪資脫鉤。政務委員管中閔也說贊成脫鉤,還主張外勞配額鬆綁可放寬至四○%。說穿了,為吸引外資、中資及台商回流,馬政府仍打算繼續沿用降低成本的代工優勢來維持出口的暢旺,進而帶動整體經濟成長。請問,這跟以前的經濟發展思維有何不同?
2012-10-03 09:22:53
ken
基本工資不調 就能維持競爭力?

其次是有關最新基本工資調漲生變。勞委會本來好不容易在八月初召集勞資學政,就明年基本工資調整建議案達成共識。月薪從現行新台幣一萬八七八○元調高至一萬九○四七元,增加二六七元。時薪則採兩階段調整,從現行一○三元,調高到一○九元。若經濟情勢無重大變化,一○三年將再調高為一一五元。

但案子送進行政院後,卻遭到反對與圍剿,理由是經濟環境不佳。於是有所謂「時薪先漲,月薪緩漲」的主張出現,即明年元旦起,時薪先調至一○九元,後年再調至一一五元;月薪等景氣好轉再調。
2012-10-03 09:23:40
ken
這樣的政策逆轉,在過去「拚經濟」的口號下,早已司空見慣。說到底,還是怕企業因勞動成本提高,影響其競爭力。而其背後的政策思維,和前一個案例一樣,仍是把降低生產成本視為廠商重要的競爭力依據之所在。

如果上述案例所顯示的政策大方向不變,期待馬政府在剩餘三年多的任期內,對台灣經濟困境的突破提出有效對策,根本是緣木求魚。

但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至少在野勢力與公民社會,都還能做些事,影響政策走向。

民進黨曾在二○一二總統大選提出「在地經濟」、「發展以增加就業機會為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等主張,並煞有其事地提出<台灣新世代社會經濟決議文>,似真想為經濟典範翻轉做出新的嘗試。但隨著敗選,這些主張似已被拋到腦後。難道當初是提假的?如何期待下次選民會相信?
經濟典範翻轉 必須有對的政策

所幸,民主化後的台灣,還有許許多多的個人與團體,充滿活力,前仆後繼。不僅提出許多新的經濟成長價值與主張,還身體力行。我們看到了苗栗大埔徵地以及國光石化案被迫調整或停止;農家子弟楊儒門創立農學市集,為小農找到出路,並在各地被仿效開枝散葉;最近還有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楊宇帆,在家鄉關廟種有機鳳梨,公開寫信給馬總統,提醒他要用對的政策,來鼓勵青年返鄉務農。

楊宇帆在信上說:「我們這群新農人就像是你栽種下去的作物,期待你多花點時間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完整的產業結構,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給我們時間,到時自然就會產出甜美的果實,我們還年輕,可以等。」他在結語時更說:「我們依舊對國家的未來有信心,並且充滿自信,這也是我們勇於返鄉的動力,年輕就是本錢,大家一起加油,期待你能聽到我的聲音。」

多麼令人動容的語句!朝野兩大政黨能不汗顏?
http://tw.news.yahoo.com/我們不能再走回頭路-降低成本的勝利方程式-面臨巨大瓶頸-131743717.html
2012-10-03 09:24:00
阿楨
物價與工資

楨:接下來的二文<戶政系統eTag北宜直鐵><物價與工資>實在很不想再評,實在很厭、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了,但不甘心已花時間收集相關新聞,故勉強貼之!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932876
2014-05-27 07:38:57
ken
抱歉,最近有事較忙,版會休先息一鎮,謝謝阿楨的回應,這篇寫的並不完整,只有局部而已,若要看台灣經濟的問題。應回到台灣現行的架構及代工運作與外在的關係,這樣應該就能看到無法走出及轉型的問題,應是想如何保留既有優勢但某些促成提生升級,但轉型也不是如先進國家般把污染及需人力工作轉包或移轉,故這裡有個問題存在,這些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投資也被迫離開或保留,如石化及外商,故從上個看來,是必須更大的轉型,工作型態思維生活與教育整體素質,才有辦法整個上來,如所見的北歐,有好的生活品質工作及環境,另一重要是,人對於生活及價值觀需改變,視錢財為次等,這樣也才能不被奴役,這也是破資本主義的根本方法,但終究收入及生活的底限為何呢,應說快樂何價,最基本的飲食及供需,但好的服務及享受可能就沒辦法追求,可能花錢也不一定有,這裡說的是心靈的快樂與心情心態心裡的滿足但物慾與生活維持基本,有點像界於資本與共產間,取平衡,沒任一邊好但又沒任一的缺點,不過,這樣過生活,勢必很多人不適,像鄰近的不丹,很多人就很喜歡,工業的發展與文明勢必要減少,回到最原始與起頭,人心很單純很簡單,少物慾,生活自然快樂。另要提一點,資本的累積,是透過服務與累金,這裡會有許多人的參與與資金的投入,如何成為不是追求希望攀金為資本服務又能在社會生活自力,除了良心外毅力及動力-純粹的信仰-追求真理與真善美與簡單-來促成是很重要的。人性的問題是資本主義得以擴張的關鍵。
2014-05-28 00:18:55
ken
在體制下生存 若是良心者 會有一定的難度 舉例 公司在炒房 在作不是對但其他人都在作的事 或看似無害小利但確有損良心 身為員工一分子 如何自處,在體制內要能適當的承當。故身在那無好壞,看自己存何心,如何適應與調和。當人們自動存良善 自發面對時 才是真正的解脫及解決之道,這也是許多宗教團體領袖倡導心靈環保的意涵所在,良心何在,在自己覺得有多過與他人與過極之處時,其應停下反省,真正的需求何在,所作所為是為了自己呢 (家人)還是利益,這樣良心就會顯現,替方向及問題找到答案。其實人真的需求不多,賺了許多錢,後來才發現,往往需要的還是內心的適度調適與過程中的短暫休息,走過這山橫過了大海,其實面對的還是自己。
2014-06-08 10:57: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