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1 20:22:52| 人氣7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宋明理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概論:

西漢盛行今文經學,專講微言大義,東漢則以古文經學見勝,多詳於章句訓詁。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南學、北學之分,兩者雖同以古文經學為根基但南學尚簡易,以己見疏明經義為主,北學重繁博,力求保持傳注的舊說,在哲理方面,有玄學的思潮,主要是道家的影響。唐統一南北經學,但仍以古文經學為主,參用南北二地訓詁義疏,編成《五經正義》,可以視為漢代注疏之學的支流,佛學也有一定的的影響。到了宋,研治儒家經學的學者一反漢唐的傳統,拋開傳注,棄佛老,直從經文中求義理,繼承和發揚思孟(子思和孟子)學派的性命義理之學,以遙契孔孟之心,而以理、欲、心、性等問題為其論學的主要內容,在經典方面則是找玄學氣氛濃厚的《孟》《易》《學》《庸》為其依據。
《宋史》名曰「道學」,宋明學者本身總括為「性理之學」,清儒往往稱之為「宋學」,近代學者則多以「新儒學」之名來統稱「宋明理學」。這個時候所關注的問題如下:
1. 宇宙本體論(易/易傳)
2. 人性論(學庸)
3. 知識論
4. 道德實踐論(學庸)
是由外王轉為內聖之學的時期。



二.興起之因:
1. 儒學的局限:
漢儒的章句訓詁之學,到唐頒布《五經正義》後,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需另闢蹊徑,儒學才能繼續在思想和理論上有所發展。
2. 政治社會的動亂:
在歷經中唐以後長期分裂、混亂不堪的局勢,封建的倫理綱常遭到嚴重破壞,宋儒把儒學哲理,化旨在為倫理綱常提供哲理根據,為統治階級提供一套更精緻、更具權威性的意識形態,以恢復社會秩序。
3. 儒、釋、道三家的調和:
在唐韓愈、李翱等人重建儒學的運動,援佛釋儒,以儒道證道的思想運動,為宋代理學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4. 宋代的書院講學:
講學風氣的盛行,使主持書院的講學者大多成為學行並茂的儒者,其宗旨在發揚孔門義理之學及修己立人之道,書院成了理學研習之所。
5. 活版印刷的發明:
宋代印刷術發達,經書流傳容易,學者可以自行鑽研經書,不必受經師、家法的約束,自由發揮。
6. 君主重文輕武的推波助瀾:
宋代君主大多好學,科考又以孔孟學說為本,所以四書在朱熹以後成為考試定本,更助長了理學的發達。
~~~~~~~~~~~~~~~~~~~~~~~~~~~~~~~~~~~~~~~~~~~~~~~~~~~~~~~~~~~~~~~~~~~~~~~~~
三.周敦頤(性即理)
字茂叔,講學於道州濂溪,世稱濂溪先生(1017~1073)。重要的學術著作《太極圖說》《通書》。
1. 本體論:
在《太極圖說》中,以易學及五行之說,解釋宇宙的起源。
「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而復動。一動一掙,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極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而變化無窮焉」
認為宇宙的根本實體是極(),由極而太極(有),由太極而生萬物,所以太極可理解為「有」/「一」。和漢前的「陰陽相長,五行相剋」的陰陽和五行兩不同系統不一樣,在這裡他把五行納入陰陽系統(東漢明章帝的《白虎通義》已開始)
2. 人極論和人性說:
關心人道和人倫的問題:「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以中正仁義的德性為為人的最高原則,心靈主「靜」的境界來說明人極內容。他說:「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認為人性有剛善、剛惡、柔善、柔惡、中和五種,實際上是持善(分剛柔)、惡(分剛柔)、中的性三品說,可是要經過教育和師友的幫助,人可以改過遷,達到中道,而中道就是「人極」(極好的人格確立)。
「聖可學?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聞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幾矣!」聖學教人的要點,就是要人能做到無欲、主靜,如此就可內聖而外王,心靈虛靜於事物的考量上能居中道,而達一至誠之境,也是一個聖人的境界,同時是太極之境。「寂然不動者,誠也」「誠,無為。誠,以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誠者,聖人之本……純粹至善也。」顥然受了佛道無欲主靜的影響並發展了儒家「太極」和「誠」的兩個概念。在《通書》裡,人極為聖,致聖之道在「至誠」。誠不但是人極,也是太極,是天之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向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

四.邵雍(心即理)
字堯夫(1011~1077),世稱康節先生,重要著作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
1. 宇宙論
著重於八卦說,和周一樣以為宇宙的第一原理、終極之因是「太極」,實際上也是以心為宇宙第一原理的。推演宇宙生成的過程,認太極生陰陽,陰陽是神,由陰陽出四象,四象生八卦,象、數、器由是而生,而象、數、器是形,可知他主「神先形後」「心本物末」所以有了神,眾形才生;有了心萬物才成。
「道為天地之本,天地為萬物之。以天地觀萬物,則萬物為物,以道觀天地,則天地亦為萬物」
「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人物由道而行」
道是天地的根源,而道就是心,所以他說:「心為太極」「道為太極」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過就是個人最高心靈的回歸,和周敦頤的「個人需與一客觀的至誠境界相契合」是不同的。
2. 人性論
從宇宙論推到人生論的討論,他說:「性者,道之體也;心者,性之郛郭也;身者,心之區宇也;物者,身之舟車也。」人性,是天道具體,化心靈是人性的所在地,身體是心靈的住所,外物是運載身體的工具。認為要認識事物之理,在於反觀人自己的本性,如能窮盡萬物之理,就能掌握天地造化之極了。他說:「能循理而動者,造化在我也。」認為人若能反觀本性,則「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也」而「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
他認為「以物觀物」才是真正的反觀,是「性」的作用。「以我觀物」是「情」的作用,「性」則公而明,「情」則偏而暗,要向人最高心靈境界回歸,就應「以物觀物」的反觀功夫,而「以物觀物」其實不過是「忘情」和「不動心」,不為物累之意。所以他主張「情累都忘」「無我任物」「虛心不動」正是邵雍主張個人修養為聖人的法門。他是主心的忘情而任物,內重人之性,和周敦頤的無欲主靜,主誠,外重天之理是不同的。


~~~~~~~~~~~~~~~~~~~~~~~~~~~~~~~~~~~~~~~~~~~~~~~~~~~~~~~~~~~~~~~~
五.張載
字子厚,(1020~1077)其學派為關派,後世稱為棋渠先生,政見常和王安石不和,退而講學著書。學術上承周、邵下開二程,重點是「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其著作《正蒙》《西銘》《東銘》《經學理窟》《易說》
1. 宇宙論
以為太極就是氣,氣在無形無為(未凝聚)的狀態時,就是太虛;氣在有形有為(凝聚)之時,就是太和,太虛或太和之氣有陰陽之性,浮、升、動之性都是陽性;升、降、靜之性都是陰性。氣以陽、陰二性相交相感,就作用而成萬物。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正蒙》
「太虛即氣,即無無」太虛實際上不是絕對的虛空,而只是氣處於散的狀態,是變動的,是客體,是暫時的現象。
2. 人性論
認為宇宙萬物千差萬別,但其最後的根源均是一,即都是氣。萬物莫不由天地而生,所以把宇宙天地當作父母看待,把一切人當作自己的兄弟看寺,把萬物當作同類看待,皆以一至誠的態度奉事它們,張載由此推衍出一種大公無我汎愛親仁的精神,很像道家的安時處順襟懷,只需過平常人的生活,本乎至,以物我一體的胸襟順著自己本性去生活,就可達到聖人的境界。一方面要人有積極有為人生態度,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另一方面又教導我們該有寧靜澹泊。毫不執著的人生觀,所謂「生,吾順事;歿,吾寧也」,就是說,我既生而有生命,就該為這宇宙一員的身份做妳分內之事,一旦生命終結,也不必惋惜,因為人會回歸到太極(氣)之中。
巧妙地將儒家思想和佛道哲理結合起來。
3. 認識論和倫理觀
沿襲了周敦頤的思想,認為天地之性是至誠,人與萬物之性亦是至誠。所以「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性,吾其性。」人之所以有善惡之別,純因其成人形之後,所稟受的差異而有其氣質之性。氣質之性,可善可惡。「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靠學習就可識得真知,才可以踐理,才可以動靜皆中禮,氣質之性才可與天地之性完全一致。而知識分為德性之知和聞見之知二種,聞見之知源於感官對外界事物的反映,有相對的是非,受我和非我的利害左右。只有德性之知,才是真知,是需內省和體悟的工夫才能識悟天理公。所以他主張節欲,才能明心盡性。也就是要充滿德性之知,盡天之性。

人要不受物欲所蔽,其方法有二,一是大其心,就是要能容納天地萬物,中正而不偏,其次是忘成心,就是不執著一己私念私意,使自己能與宇宙萬物完全平等。他提出「成德」的關鍵在於能辨別天理(公心)、人欲(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乃是成德之道,要辨天理,成公心他認為靠虛與靜。
總之,他提出天理和人欲的對立,德性之知和聞見之知之別;氣質之性和本然之異,以乃成德方法的討論。他的系統仍是在宇宙論與形而上學混合的系統。

@張與周代表宋代理學的第一期,以宇宙論和人性論為主。二程則代表第二期理學理論,力圖擺脫宇宙論,而著重人性論中「形而上」的討論,力證天之理合乎人之性,由己轉到人,提出「性即理」的重要命題。(這也是牟宗三的自覺心/自覺性)





~~~~~~~~~~~~~~~~~~~~~~~~~~~~~~~~~~~~~~~~~~~~~~~~~~~~~~~~~~~~~~~~~~~~~~~~


六.二程
大程-程顥(1032~1085)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小程-程頤(1033~1107)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其學派被稱為洛學。
兩人曾受業於周敦頤,又與邵雍為友,且亦與張載同時,故對此三人的學說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繼承。在宇宙本體論方面,二程俱主理氣二元,但理先氣後。在人性論方面,二程均主人之本然之性俱善,只有稟受之性才混有善惡。在認識論方面,大程較主通過直覺的途徑體悟自性之善,小程則力主窮究事物之理,以使人之性與天之理契合,而達至善之境。

1. 宇宙本體論
二程俱以理(或天理)作為宇宙起源的第一原理,不再著重於宇宙創生,認為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抽象的理的具體呈現。程顥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說:「有形總是氣,無形是道。」就是說,作為形而下的萬事萬物是形而上的道(即理)的具體表現,皆依本身之理(形式)存在。對程頤來說,理同樣是一切事物的最後根,源道和理卻是同義詞,所以氣是成就萬事萬物的質料,而理則是使其所以然的形式,理先氣後,理是第一性的。但是氣也是不可以忽視的。
2. 人性論
二程都是性善論者,實際上也是「性即理」命題的最先倡導者。承續張載認為人性有二層:一是天命之性,即所謂性之本或本然之性,另一是氣質之性或稟受之性,亦即所謂生之謂性的性。前者無有不善,而後者則有善有惡。為了去惡從善,就要變化氣質,程顥提出識仁、復性的方法,較為著重(心)自性的涵養,使甚豁然貫通,天理自明。程頤提出格物窮理方法,較為著重天理的求索,收斂個人私念私欲,使不致障蔽天理,使人性盡合於天理。

3. 倫理觀
程顥認為天理就是仁,仁者與萬物是渾然同體的,仁又是禮、義、智、信等道德表現的總稱,他曾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道家的氣質多一點。當仁心能極推至宇宙萬物,便可達到聖人的境界。為了保存天理,必須先去人欲,人欲盡去,正是個人修養的終極境界。具體的方法就是「涵養」和「進學」,涵養必須「用敬」,進學之要則在「致知」。令個人意志精神專一,不為外物所動搖,要經常不斷地學習體驗萬事萬物之理,而終達豁然貫通的境界。

4. 知識論
大程認為人類的知識來源皆發自人的內心。「心」本來就是宇宙一切真理的根源,人只要內求於心,就能認識一切真理。程頤一方面認定人的心智有認知真理的潛能,但一方面又強調觀察與經驗的重要,所以程頤強調分辨德性之知與聞見之知重要。聞見之知相當於感性認識,是屬於自然界的知識,而德性之知,不靠聞見,指的是關於倫理道德的認識,是天理所當然,也是人心所固有的,但重要的是靠內省的工夫,用進學存敬的方法去獲致。他還提出知先行後的學說,認為知是行的根本,只有先求知才能行善。「須以知為,本知之深則行之必至,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人為不善,只是不知。」

二程在知識論上的異說,開啟了朱熹、陸九淵哲學的重要分野。陸承大程較偏「尊德性」。朱承小程較重「道問學」。

~~~~~~~~~~~~~~~~~~~~~~~~~~~~~~~~~~~~~~~~~~~~~~~~~~~~~~~~~~~~~~~
七.朱熹
  字元晦,(1130~1200)南宋徽州人,一生都在福建講學,所以是閩學的代表。著作很多,主要有:《四書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朱子語類》《朱文公集》。理學到朱子出而集大成,他所著的《四書集注》,被明清兩代指定為科考官方教材。
是二程的四傳弟子,受二程的思想影響很深,故後世以程、朱並稱。他把孔孟學說中關於內聖的部份,解說得精微透徹儒家,認為儒家修齊治平的教育過程,以修身最重要,因為這是最有大用於國家的部份。只《論語》《孟子》《中庸》《大學》才能明示孔孟學說的精義。
四書的基本內容在教導人如何修養自己,重點在內聖之道。宋後的儒學偏重於個人德性的修養,因為朱子努力發揮孔門的內聖之學之故,但是「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所以他從小戴禮記中抽出二篇:〈大學〉〈中庸〉,專講心性玄理之書,使其地位和《論語》《孟子》並列。


~~~~~~~~~~~~~~~~~~~~~~~~~~~~~~~~~~~~~~~~~~~~~~~~~~~~~~~~~~~~~~~~~~~~~~~

台長: 難防烈陽揪心似的冷箭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7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讀書筆記 |
此分類上一篇:宋詩的鑑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