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3-18 11:58:09| 人氣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公園遊戲力:22個精彩案例 × 一群幕後推手,與孩子一起翻轉全台兒童遊戲場


公園遊戲力:22個精彩案例 × 一群幕後推手,與孩子一起翻轉全台兒童遊戲場
作者:王佳琪、李玉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0-12-31 00:00:00

會玩的孩子才能好好長大!
這是一場爭取兒童遊戲權的革命!
為了搶救孩子盡情奔跑、膝蓋磨破的權利,
特公盟帶你深入全台22座經典特色公園,分享背後有笑有淚的精采故事。

曾幾何時,我們公園裡只剩下塑膠罐頭滑梯、幼齡搖搖馬和醜醜的橡膠地墊。為了下一代的童年,一群媽媽們決定挺身而出,為孩子討回消失中的鞦韆、沙坑、攀爬架與遊戲的權利。

五年前,公園裡只有塑膠罐頭遊具,一萬個人分一座鞦韆,沙坑也是天方夜譚。
五年後,各式各樣的特色公園逐漸出現,孩子有足夠地方攀爬、旋轉,在自然鬆散的空間中,發揮創意,公園成為孩子放學奔跑、親子假日遊憩的場所,笑聲滿滿。

然而,推動這一波兒童遊戲權浪潮的,是一群每天跟家裡在幼兒拚鬥的媽媽們,
為了下一個世代的童年,這群媽媽在2015年團結起來挺身而出,組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她們在育兒的同時,積極促進社區參與、兒童發聲,投入各種公聽會、說明會,挺身撐出孩子的遊戲空間。

短短五年間,這群相信「我們可以改變」的媽媽們,
在少子化、兒童不友善的擁擠都會區中,
讓街頭巷尾不再只有車聲,而是充滿孩童的歡笑,
讓父母面對好動須放電的孩子不再焦慮,
甚至讓各個年齡層的大人們都得以再次重溫童年。

因為相信唯有被好好善待的孩子,長大才會善待他人;
因為相信只有好好玩夠的孩子,才能好好長大;

《公園遊戲力》一書中收錄了22個經典公園遊戲場與必玩設施,由改造公園的幕後推手現身說法,更點名不可不知的重要議題。關於兒童遊戲權、自由遊戲、共融遊戲場、挑戰與風險、公民參與等,還有兒童臨床心理師與兒童發展職能治療師,教你如何運用遊戲來幫助孩子身心健康。

今天就帶著孩子去公園玩吧!
從遊戲空間的設計中得到兒童發展的知識,
在自由遊玩的過程中學習環境共養的本質,
藉由每一次的參與培育孩子的公民素養
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孩子充滿歡樂的笑容。

★本書特色:

●22個經典公園遊戲場,介紹其特色與必玩設施。
●邀請當初出面爭取或參與設計過程的媽媽現身說法,道出汗和淚的經過。
●介紹不可不知的重要議題,如兒童遊戲權、自由遊戲、共融遊戲場、挑戰與風險和公民參與等。
●邀請兒童臨床心理師或兒童職能治療師,教您如何運用遊戲來幫助孩子身心健康。
●列出全台各地特色遊戲場,邀你從北到南都一起玩透透。

★名人推薦:

王婉諭 立法委員
王閔生 台北巿議員
朱立倫 前新北市長
呂立 台大兒童醫院兒童友善醫療計畫召集人
林佩蓉 台北巿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林冠廷 Youtuber「台客劇場」導演
林蔚昀 作家,兒童權利推廣者
邱春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助理教授
侯志仁 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
唐鳯 就是那個唐鳯
翁麗淑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畢恆達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許晉誌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
許麗玉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游適任 Plan b資深合夥人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鄭麗君 前文化部長
鄭婉琪 羽白群學計畫主持人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蘇巧慧 立法委員

▍「我始終相信「會玩才會學」!願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玩、認真玩、開心玩,平安健康地長大!」——王婉諭(立法委員)
▍「遊戲是兒童基本人權,台灣共融遊戲場,讓所有人都能開心玩,創造生命精彩歡樂時刻。」——呂立(台大兒童醫院兒童友善醫療計畫召集人)
▍「都說為母則強,我要說這群特公盟媽媽們為母則會玩。且看她們在書中熱血展現玩心,整理出讓人嘆為觀止的玩法與去處,透過這本書激發所有人的遊戲力。」——邱春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助理教授)
▍「台灣近年來最強大的小市民城市環境改造運動,案例、人物與帶給兒童歡樂的?戰經驗在此一次捕擭!」——侯志仁(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
▍「有形成其自己意見能力之兒童,有權就影響其本身之所有事物,自由表示其意見。」——唐?
▍「公園遊戲場的改變帶動了許多親子關係與思考的轉變開展,過程中更看到一群母親充滿愛的智慧與力量,是台灣關於教養與兒童權利,以及參與改變公共議題女力展現的重要篇章!」——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為母則強,只為了讓小孩快樂的長大,兒童遊戲場從此邁入了新的境界。」——許晉誌(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
▍「特公盟孩子王用力玩回公園遊戲場的兒童空間權,公園終於不一樣了。」——許麗玉(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願我們在公園裡少聽到一些『不可以』,多聽到一些『你可以試試看』。」——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孩子探索與挑戰的權力守護,正是這場『遊戲力革命』要表達的重心之一,我們不必急著去保護孩子不跌倒,而是應該維護他們有新鮮嘗試的機會。」——蘇巧慧(立法委員)

★內文試閱:

青年公園——喜新戀舊,守護遊戲童年

•適合年齡:3-12歲

•定位地址:太空堡壘溜滑梯近北市萬華區4號出入口(水源路與青年路口)

•交通建議:無捷運直達,可至龍山寺站轉公車

•好玩指數:友善度4星、遊戲性4星、挑戰度3星

•指標屬性:都會性大型公園(讓特公盟集結的起始點)

•注意事項:有廁所,可多帶衣服讓孩子玩沙

公園特色

青年公園是台北市有歷史的公園,也是第四大綠地,是不少媽媽爸爸充滿小時候回憶的地方,更是許多孩子遊戲童年的起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靠近4號出入口(水源路與青年路口)的太空堡壘溜滑梯,是極少數北市被搶救下來的大型磨石子滑梯。

當年因為太空人登陸月球,是世界大事,因此有一段時間太空主題非常流行。紅色黃色的太空堡壘在陽光下非常顯眼漂亮,整座堡壘一共有5座滑道、一座樓梯,無論是從飛碟主題裡面爬上來、從繩索爬,或是走樓梯都能到達滑梯口,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

這座滑梯原本跟青年公園其他的高滑梯一樣,難逃被拆除的命運,然而經過親子們的搶救,在2017年改建成符合遊戲場安全法規,又更好玩的升級版,打破了公部門原本認定「磨石子滑梯就是不合安全規章」的迷思。

遊戲場的故事

台北萬華青年公園遊戲場在 2015 年無預警拆除了水源路一側美國贈送的金屬製高大滑梯與國興路的大型磨石子滑梯,讓很多親子失望,一度傳出有歷史意義的太空堡壘磨石子滑梯也要被拆除,或是被封存成為不能讓孩子玩的「地景設施」,當時整個萬華地區的媽媽爸爸都沸騰了,紛紛串聯起來找里長議員關切,住在青年公園旁的林亞玫就是其中一位。

特公盟發起人林亞玫是每天陪伴3歲女兒的全職媽媽,當她們看到伴隨孩子長大的金屬滑梯支離破碎地躺在地上,她們的心也跟著碎了。她四處奔走尋找滑梯要被拆除的理由,卻只得到市政府「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冷淡回應,她不死心,找里長、找市府承辦人員、找議員,大家卻都說不出原本的滑梯到底是哪裡不安全。林亞玫決定要站出來守護女兒的遊戲童年,她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爸爸,成立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社團,開始研究要如何搶救即將在台灣消失的磨石子滑梯。

他們密切關心的第一個案子就是青年公園唯一尚未被改成罐頭遊具的「太空堡壘」,他們找出遊戲場安全法規,向熟悉法規的專家請益,結果發現磨石子滑梯是有改造的可能,並不一定非拆不可。於是他們向市府提出「以修繕代替拆除」的請求,和市府合作,提出修改建議,在符合安全法規的前提下,讓「太空堡壘」升級成更好玩的遊戲場。

兩年後,這裡拆除了死板的橡膠地墊鋪面,新設了沙坑。教育專家指出,玩沙除了可以讓孩童藉由手腳的觸感,直接刺激大腦的發展之外,更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性。沙坑並設立了水龍頭立柱,提供大人小孩良好的玩沙品質和方便的清洗設施。最重要的是,沙鋪面的防護性比原本的地墊更好,讓親子玩起來更安心。

主體城堡的設計,除了更新4處小火箭之外,另變裝了 2 座摩登火箭造型城堡,整體造型更添現代感,增加孩童的認同度。精彩的是太空城堡一樓空間內部及二樓穹頂內外部空間,繪製了太空及機器人相關的彩繪藝術,營造出太空的氛圍,使孩童於玩耍時更可融樂其中。此外,二樓的平台新設欄杆,階梯兩側增設扶手,以提高孩童遊戲或登高瞭望時的安全。

在多元遊樂部分,考量遊戲趣味,將原有的2個小階梯分別更新為八字形小滑梯,讓小小孩也能玩,並新增了2.36公尺高的格子攀爬網,提供孩童更具挑戰性的遊戲選項,鍛鍊孩童手足並用及協調的能力。

這個滑梯已有30多年歷史,是台北三代人共同的記憶,特色遊戲場不僅只有運動、教育、休閒的功能,更有文化傳承的價值,而這些不是模組化的遊具可以取代的。2020年,青年公園第二期遊戲場改建也在規劃中,這次較上一次的工程,加入「兒童參與、社區參與」的新興思維,且讓我們引頸期待。

必玩設施

太空堡壘滑梯大小孩子都適合,周圍還有幾座可愛的小火箭及摩登火箭造型城堡,四個方向都有溜滑梯,玩起來特別過癮,躲在裡面玩捉迷藏也很有趣!小小孩可以玩小型的那座滑梯,也能呼朋引伴在沙坑挖沙建自己的沙堡。

特別提醒,因為方向多、玩法多,若擔心孩子走失,在開始進場前可以先帶孩子繞一圈認識環境,再跟孩子先約好一個地方見面。旁邊環型座位也可以讓家長休息並看著孩子去向。

兒童心理師黃雅萱怎麼說

這是台灣唯二的太空堡壘磨石子滑梯,夠高的遊戲平台,四面八方的滑梯道,可以讓第一次來的我們檢視自己對孩子遊戲的焦慮度,親子間可以先觀察環境、告知支援方式、進行約定,讓彼此的焦慮降低些。公園腹地極大,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要騎車、溜直排輪、玩飛盤、球類、遊戲場、奔跑、撿拾各種植物或在園區內操控紅綠燈,可以讓比較需要空間、不喜歡人潮過多的孩子能依照自己狀況有不同的選擇。

孩子王檔案

林亞玫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發起人,也是特公盟內部公認最有戲的孩子王,她喜歡和孩子打成一片,觀察孩子的遊戲行為,更以陪孩子完成遊戲挑戰為樂。

談起當時參與改造青年公園的心路歷程,林亞玫說:「我後來回想,在那之前我就曾經經歷五座磨石子滑梯被拆除,當時不以為意,總想著那就玩別的就好,直到他們拆除到我和孩子一起長大的溜滑梯。」

特公盟當時動員所有人力清查台北市的公園,發現竟然只有30座鞦韆。「那時我們才發現,台北市整個城市有32萬個兒童,其實只有30組鞦韆,1萬個孩子卻只分配到一座鞦韆。難怪要每個孩子離開鞦韆都要用拔的,甚至哭聲不絕於耳。我們只要求孩子盪20下換人,卻沒有想到他覺得好玩的只剩下鞦韆,他的遊戲需求沒有被滿足。」

「為什麼國外的遊戲場可以是三公尺高的攀爬架,而我們只有滑梯而且不會超過二公尺,甚至比孩子的身高還矮?」林亞玫不停地思索這些問題,而經過抗議力保下來的「太空堡壘」,也成了台灣改造遊戲場的契機。「我們決定站出來,因為我們很清楚,再不阻止這個情況,我們失去的不只是滑梯,而是遊戲空間,或是一整個遊戲童年。」

「剛開始我們用比較激烈的抗議方式,但公部門接觸多了後發現,他們不是不願意做,而是真的不了解親子的需求,不知道什麼叫『好的遊戲場』。」林亞玫回憶說,「當時我們只想阻止拆除磨石子滑梯,但後來調查越多公園的情況,就發現事情不對勁,怎麼從北到南,全台灣的公共遊戲場只剩下紅、藍、黃的塑膠模組遊具,全台灣都在複製貼上,這一定有什麼結構性的問題存在。」

於是,特公盟改採合作的方式,替公部門設身處地思考可能的困難一起解決,例如公務員擔心法規的問題,大家就朝能符合安全法規又好玩的設計方向思考;承辦人員最煩惱里長反對,就找在地的里民們出來跟里長直接溝通;公園改建缺錢,媽媽們就向地方議員陳情,請議員幫忙爭取預算。

「有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想放棄,但看到孩子玩耍時的笑容,又重新擁有了動力。」林亞玫說道,「現在大眾對遊戲空間的認知僅有特色或共融遊戲場,我們希望再導入更多不同的概念,像是挑戰遊戲場、自然遊戲場和街道遊戲等,更重要的是人心的改變,家長能正視兒童遊戲的需求,且不再以『安全』為單一衡量兒童遊戲空間的標準,而一般人也能看見孩子的遊戲需求,不再以『沒教養』或『恐龍家長』等貶抑詞污名化兒童的遊戲行為。我們的路,還很長。」

台長: 來自星星的喵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