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作者:羅大倫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0-06-10 00:00:00
這是個屬於老子思想的年代!
☆喜馬拉雅FM「每天聊點道德經」播放量破億、9.7高分好評、逾40,000讀者熱烈推薦
☆當當圖書破10,000則評價,99.9%好評
☆人人看得懂、用得上、最好讀的《道德經》解讀本
每天都很厭世,覺得人生好難?很努力卻諸事不順,搞得心好累?總是太在意別人,活得好有壓力?
生活在鼓勵人們「不停追求」的世界,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外在環境左右,忘了傾聽自己的內心,於是開始捨不得、放不下、想不通,接著感到情緒低落、內心不安、憤怒不已,有時連健康都出了問題。
其實,你所經歷的煩惱,兩千年前的古人也一樣煩!
而活得更從容、更自在、更強大的答案,就在不敗經典《道德經》裡。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道德經》,羅大倫博士從修養身心的角度出發,用最貼近你我生活的故事,逐句逐字解讀,幫助我們了解老子的智慧,解決各種人生的疑難雜症,讓人生如有神助,越來越順遂。
◎覺得自己是魯蛇時,老子提醒你:
人生就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沒有經過沉澱,就不可能知道生命有多精彩,不需要因為暫時處在不好的狀態就感到焦慮。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時,老子告訴你:
好壞、美醜、胖瘦的標準都是相對的,今天的批評也許是明天的誇獎,不需要比較與糾結,坦然生活就對了。
◎碰到挫折、失敗時,老子鼓勵你:
逆境往往是成長的養分,若能跳出來換位思考,學習擁抱不美好,你將會不斷成長,事情也會慢慢變好。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障礙發作時,老子教你:
保持安靜的狀態,仔細觀察、客觀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機遇。
世界越快,越要跟隨老子,學會卸下包袱,放慢腳步,照著自己的步調,活出真正想要的生活。
☆古今中外名人紛紛讚譽:
《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尼采
老子的著作,尤其是《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黑格爾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閃耀。──林語堂
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馬雲
★內文試閱:
第一章 「 道」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
01 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甲、乙本(下文簡稱為帛書本,如版本文字有異,則標明帛書甲本或帛書乙本)中是這樣寫的,這句話在通行本中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執行的,但不要執迷,因為它並不一定是永恆的「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大部分人會認為第二個「道」字是「說」的意思,說的是道如果可以用來講解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道了。
但是,我有不一樣的理解。我是從「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一整段話的角度來思考的。
「名,可名也」裡第二個「名」是第一個「名」的名詞動用,意思是名稱、稱謂如果可以被用來命名、稱呼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名了。
古人寫文章是非常講究工整的,前面的「道,可道也」和後面的「名,可名也」是對應的,那麼「道,可道也」的第二個「道」,也應該是第一個「道」的名詞動用。
所以,我認為第二個「道」解釋為說不太合適。道路的「道」名詞動用,就是走的意思,解釋為道是可以用來遵照執行的更合適。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接觸得到道。人生不過百年,怎麼過都是過,但如果你知道有道的存在,知道這裡面的祕密和遊戲規則,然後按照道的規則去做,人生豈不是更順遂,更少碰壁,更加從容,更有成就嗎?道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做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道是可以遵循的,大家一起去學習,同時在領悟道的基礎上,讓道走入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人生真的跟以前不同了。
道雖好,但不是永恆不變的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當年,我在準備高考的時候,有個同學在報紙上發現了高考狀元介紹的讀書方法—他每天晚上讀一個小時書,睡一個小時覺,再讀一個小時書,再睡一個小時覺……結果他一個晚上比別人多讀了好多書,省了好多睡覺的時間。我們一聽很開心,覺得這個方法好,於是也這麼做。結果一段時間後,大家臉色蠟黃,精神萎靡—為什麼人家用這個方法可以,我們用就不行呢?就是因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句話在通行本裡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個「常」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恆常,就是永恆的意思;另一種是尋常的意思。有很多人把它解釋成尋常:道如果可以說的話,那麼就一定是高深的道,而不是尋常的道;或是,一旦你們把道說出口就已經是尋常的道了等等,大家莫衷一是。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帛書甲本裡寫的是「非恆道也」,看來這是老子用的原字。後世把它變成了恆常。所以,把它說成尋常,意思就不成立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道是可以遵照執行、去做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能執著。
為什麼說道是可以遵照執行的,但是不能執著呢?
第一個原因:我們可能只理解了大道的其中一部分,落到紙面上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旦這個形式被我們以固定的內容講出來了,有可能那裡面的奧妙就無法完全表現出來。
第二個原因:道不是永恆的,不是恆常的。
所以老子講的「道」的意思是,不要執著於道是什麼,一定要去理解道的內涵,然後在生活中奉行,並且在做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調整。
古代聖人幾乎都說過這樣的話。比如在佛家的經典《金剛經》裡,佛祖說,佛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將佛法比喻成竹筏,用竹筏渡河以後,還要背著這個竹筏走嗎?明白了佛法然後去奉行,還要執著於它嗎?不用了。
所以,如果你還要執迷於佛法,那就叫著相了。因此,你應該理解佛法的深意,領會它的精神,然後去做就行了,但是不要執迷於字句,不要執迷於形式。
這種聖人很了不起,上來一講經典,先把自己的話的定位說清楚,就是想讓大家不要執迷。
一條道走到黑讓我們吃了太多虧
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錯誤都是因為執迷而犯的。比如,古代醫生用過的調養身體的方子我們能拿來就用嗎?當然不行啊!因為這就像老房子破廢了,你要把老房子裡面能用的木材拆下來,裝到新房子裡,肯定要按照新房子的大小把木材削削減減,重新加工一番才行。古代所有的經典藥方也都如此。如今人們的體質不同了,所處的氣候環境也不同了,怎麼能拿來就用呢?
這種情況在健康領域很常見。比如很多人說,健康講座告訴我們,人一天要喝八杯水。天啊,誰這麼說的?冬天和夏天一樣嗎?老年人和年輕人一樣嗎?陰虛體質和陽虛體質的人一樣嗎?完全不一樣。那為什麼一定要都喝八杯水呢?這就是拿一個方法當作金科玉律,然後一成不變地去用,這就不對了。因為八杯只是一個大概的量,我們理解了背後的原理,在生活中重新調整就可以了,不能健康講座說要怎麼樣我們就不考慮實際情況地一一照辦。
再舉個例子,現在北方有好多老年人會到南方過冬。有人說這違反了中醫的「閉藏」原則。其實也不見得。因為北方冬天寒冷,空氣乾燥,年輕人可能沒問題,但是很多老年人的呼吸系統已經很衰弱了,這個時候,如果在北方的話,一次感冒就足以讓老人病危,甚至致命。那麼這時把他送到溫暖的南方,比如空氣清新的海南島,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了。而且在南方不出大汗、不過度消耗的話,也是閉藏,何必執著於南方、北方呢?
所以一定要理解「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道,我們可以拿來用,但是要隨時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 ※ ※ ※ ※ ※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03 人生的難與易,是互相成就的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
人生,不過就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
接下來是「有無之相生也」, 意思是「有」 和「無」 是相生的, 有「無」 才有「有」,有「有」才有「無」。兩者是互相的,是相對的。比如健康,當你身體什麼問題都沒有的時候,你不會感覺到「健康」。因為你身體運作正常,不會想到哪個部分有問題,這時是「無」的狀態。等你發現一些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而自己沒有時,你才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有」—自己是有健康的。
再比如,生活中我們眼看著多少東西,當它盛極一時的時候,你會覺得它會永恆存在;可是轉眼之間它就消失了,由「有」變成了「無」。
所以「無」會生「有」,「有」也會生「無」。
我們人生中處處充滿著這樣的變化。舉個我個人的例子,當年我博士畢業的時候,在家裡寫醫書的願望特別迫切,於是我沒有找工作,當然也沒有經濟來源,這就是「無」的狀態。正因為「無」,所以我才有時間在家裡不斷地寫東西,出版後大家覺得有所獲益,所以我繼續寫下去,也開始不斷地有人請我去做健康輔導等,結果生活變得有益起來。
這時候我的生活就「有」了。當我「有」了以後,每天要不斷地寫東西、講課、開會等,慢慢地變得沒有時間陪伴家人,開始喪失了很多私人生活空間,又變成「無」了。
其實,我們的人生不過是在「有」和「無」之間尋找平衡,不要因為自己暫時處於一個不好的狀態而覺得焦慮。
難和易是相對的,也是相互成就的
「難易之相成也」的意思是,難和易是互相比較出現的。有了難才顯出易來,有了易也才能顯出難來。
這個「成」我理解為「成就」。如果沒有一方就不會存在另一方,所以這兩者是互相成就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好多事做起來都特別難。還是拿我自己來舉例,當年我讀博士的時候喜歡寫東西,寫了東西就想著將來能不能出版—我當時覺得找出版社太難了。但過了一個階段後,東西越寫越多,我就把寫的東西發到網路上去,於是看的人越來越多,一下子有幾十家出版社找我,都希望我在他們那裡出書。這個時候聯繫出版社反而變得非常容易了。
你們看,就是因為條件變化了,難和易就互相轉化了。
《道德經》裡,老子特別反對依照一個固定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建議大
家,尤其是領導者,不要覺得自己獲得的名和利有多麼了不起。所有這些都是相對出現
的,你認為自己了不起,還有更了不起的人在等著你呢。
不要計較於自己已有東西的長短
「長短之相形也」的意思是,長短是互相比較出現的。比如說你拿一根三尺長的木棍練棍術,旁邊一個人拿了一根丈八長矛,一對比,你這根木棍就顯得非常短了。可是,拿一根筷子來對比,又會覺得這根木棍很長。所以,長和短都是相對出現的,絕對不是單一的。我們如果覺得這就是長,覺得很驕傲,你就陷入虛妄了。
為什麼?因為它本身只是一個標籤而已,還會有更長的東西出現。所以老子告訴大家,不要執著於眼前獲得的這些名相,它們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條件一變,馬上就變了。
※ ※ ※ ※ ※ ※
第四章 所謂「道」,就是隨時保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清空自己比充實自己更重要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
想要進步,就要清空自己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其中的「沖」跟「?」意思差不多,是水湧動上來的一種感覺。還有一種說法是,「沖」跟「盅」通假,也就是說道就像酒盅一樣(「盅」不一定指酒盅,而是泛指中空的器皿)。道總保持一種中空的狀態,然後化生萬物出來;雖然它化生萬物出來,卻永遠保持空的狀態。所以「用之又弗盈也」,總是不充盈。
這是老子所說的天之道的一個特點:中間是空的,總保持虛空的狀態。這是這個世界的祕密,道的祕密。了解這個祕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的人生也可以像這樣什麼都不想,一直往前走。但是,也可以想想有什麼祕密,有什麼規則;我們怎麼做,能夠更順利一點。老子告訴我們,做事如果能夠模仿天之道,使自己保持在這種虛空的狀態下,會更容易創造,更容易接納。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大智慧:誰能夠經常保持虛空、中空的狀態,誰就能進步。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賈伯斯(Steven Jobs)和美國《連線》(Wired)雜誌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都曾經引用過一句經典的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也因被賈伯斯在二○○五年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引用而出名。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始終保持一種如飢似渴的狀態,保持一種傻傻的狀態(也有一說這不是傻,是大智若愚的狀態)。
李開復曾經問過凱文.凱利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凱文.凱利說,這句話是說人要有清空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學的是學習能力本身。因為你所學的東西隨時可能被取代;你所學的東西,也可能隨著條件的變化而改變。但是只要你掌握了學習的能力,就能夠一直學到新的知識。
這句話符合老子說的「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的狀態。保持一種虛空的狀態,你就能進步。
保持一種謙虛的狀態總是有好處的
我在傳播中醫知識的過程中,有過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我按照中醫理論來講給大家聽,講的都是陰陽、五行、肝木橫逆克脾土等術語。結果大家根本聽不懂,也就無法接受我。後來我想,要推廣中醫文化,要讓大家理解,就要清空自己這種「滿」的狀態。當時我想傳播中醫知識給年輕人,於是就去看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結果發現當時年輕人都喜歡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用現代語言來寫歷史,比
如叫朱元璋為「朱元璋同學」,大家會覺得好笑、親切;形容大臣急得直撞牆,大家會覺得有意思,覺得大臣的形象很生動……我就知道了,原來大家接受的是這種語言,這種比喻,這種搞笑方式。
於是,我決定把古代的中醫知識用現代的語言來包裝一下。當我把換成這種風格的文章放到網路上時,有好多人看—現在好多中醫院校的大學生一見到我就說:「羅老師,我當時就是看了你寫的這本書才立志要學習中醫的,因為我對中醫感興趣了。」
你看,保持一種謙虛的狀態是有好處的。如果我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我用的是高深的古文,才不跟你們對接呢,那就沒辦法普及中醫知識了。醫學是不斷發展的,有時候會發展得有些匪夷所思。
有一次我在飛機上遇到兩位朋友,透過交談得知,其中一位朋友本來是西醫的腫瘤醫生,結果看了我的中醫書以後很感興趣,就開始學中醫。他越學水準越高,就把自己原來的專業先放下,來學習新的東西,然後又拜了老師。雖然他並不懂中醫理論,但因為做了幾十年的解剖,對神經、血管的走向等都特別清楚。所以他就用解剖學的原理來替人調理,比如透過按摩調整血管的流量,把體內的能量來回調動等,結果治好了很多人的大病。
我認為這種理論在我們現有的中醫體系裡是沒有的。看來,只要保持謙虛的狀態,虛心學習,不僅能豐富西醫理論,還能豐富中醫理論,甚至還可能創立一個新的門派。
所以,人要保持虛空的狀態,不斷地去尋求新的靈感、知識,就會進步。這是一種智慧。而且,更大的祕密在於你保持虛空狀態的時候,更容易與天之道相吻合,與其接軌,就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能量、更多的靈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