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簡版刊登在iprefer h.a.l.f 半調智 Vol.02 2012-10 秋冬號)
撰文/ 一打
圖片提供/ 林建文
從時裝攝影,雜誌街拍,樂團專輯,戲劇側拍,跨足到電影,原本大學時代,只是和服裝設計學系的同學合作拍拍一些小project,到現在各方的邀約不斷。林建文總是試著在自我創作中和與人合作中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在和其他創作者合作時,又不失去自我風格。如同完美的共生狀態(Symbiosis),這個字來自古希臘文σύν 和βίωσις,前者的意思是「一起」,後者是「活著」,生物學中,小丑魚和海葵就是很好的例子。林建文和服裝設計師的共生狀態,互相襯托出彼此的特色,彼此也不會搶過對方的風頭,相輔相成,重新定義服裝的本質,逆轉攝影的可能。服裝設計師陳季敏說:「“服裝”是一個城市裡移動的風景。」每一個移動的風景都呈現出不同的風情;訴說不同的故事。
林建文藉由相機體現他獨有的風景在各種不同的服裝上。或許因為跟劇場導演的合作,林建文後期的時裝攝影呈現更戲劇化的表現,過度曝光的運用,造成如夢似幻的效果。光與影的交錯,投影在模特兒身上,服裝變成他的畫布,任由他盡情揮灑他的創意(圖一)。
(圖一)
當我問起建文何以跨足電影?他回答:「當時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想要試看看動態的影像,因為拍攝平面對我來說比較簡單,只要考慮到畫面構圖氛圍是否是我想要的,但動態就要考慮到很多東西,像是鏡位等等,所以我才想要挑戰看看短片。」從服裝到電影,從五彩繽紛到黑白二色,「城市裡移動的風景」轉換到「安平聚落的農村風光」,「日日」依舊保持了林建對光影的獨特掌握方式。「日日」的氛圍很像寺山修司第一部實驗短片,1964年的「囚籠」,兩者都用意象的方式來暗喻影片主題,且演員肢體故意以僵硬的方式表現,在在都表現出人類無法逃脫大自然的宿命之感。「日日」將大自然的天災擬人化,農民比喻為農地上的稻草人,經歷這些災難卻依舊與這些氣候和平共處共生。「囚籠」將時間比喻為牢籠,一個男人在路上走著,終究逃不出時間的囚禁。
林建文和things I lost團隊以「日日」參與「大台南39小時拍片競賽」而獲得「金台南獎」,十一月將代表台灣參與柏林短片影展。林建文的短片新作「面面」目前正進入後製階段(圖二),這部短片將運用更多詩化語言,回歸到林建文自身最私密的內心獨白。
(圖二)
林建文個人網站:http://www.krop.com/lin-chien-wen/#/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