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3 19:21:27| 人氣1,0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三行遺址(博物館)初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前言

筆者由於工作的關係,常有講述臺灣史的機會。就臺灣的歷史時代的部分,歷經國際競爭時期、荷西統治、鄭氏王朝、大清、日本殖民及國府來臺等幾個階段,人物、事蹟多如星斗,但畢竟有文字記錄,研究者在使力上仍不致徒勞。然史前時代部分則是對研究者有極大的挑戰,因為缺乏文字史料,可供論述和佐證的便只能依據地下出土之考古發現和研究的成果。筆者過去在學院時代雖然專攻歷史,無論是臺灣或是中國的史前史講述,還是要依賴考古人類學家所進行的相關研究成果,除了抒解筆者這方面學識的不足,也算是對此段歷史負責的態度。而中國史前遺址礙於距離太過逍遠,現地走訪的可能性稍低;相較於臺灣的考古遺址,路程的問題稍能克服,「跑田野」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前提下,筆者遂利用今年春節前夕選定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進行考查。


二、遇見「桃花園」—八里左岸

原本筆者設定考查「十三行遺址」的時間為上午至中午時分,但因某些狀況而延後了出發時間。即使筆者在上路後猛踩油門,但無奈當日冷氣團南下,新竹以北天候不佳,雨勢斷斷續續,直接影響到的便是行車速度。筆者和愛車Passat至臺北縣八里鄉境內已經下午三時餘,為了「趕進度」,筆者免去休息時間直奔目的地。就在筆者依徇路標向「十三行」邁進的同時,映入眼簾的竟是頗為詩情畫意的河濱、海濱公園—「左岸」。對於文學院出身、歷史專攻的筆者而言,雖非文學專攻的格友野馬波波般的文人墨客,但基本的藝術sencor還是具有一定的水平。筆者很自然地停下車,拿起相機,在淡水河口岸邊留下幾個孤獨、憂鬱的影像。對此,筆者只能解釋:臺北人對雨、對故里的一種淡淡憂愁。

「一個人能在故鄉生活,是幸福的。而我,卻只能在異鄉…」

在岸邊憑弔了半晌,猛然收起自己的感性,想起今天的重要任務,筆者頭也不回地繼續行程。約二十分鐘後,終於來到此行的考查點—「十三行遺址(博物館)」。
三、「博物館」不等於「遺址」

筆者原本期望的是能到遺址現地去參觀,但令筆者失望的事確實是學校教材裡看不到,也是難以想像的狀況。遺址目前是在八里污水處理廠內,被四個大沼氣槽圍繞著。問了「博物館」方面的人員才知道遺址基本上已經全部「鏟除」,史前人類的骨骸和文物能夠移入研究院保存的早已遷走。能留下的、重要性較低的文物才置於「博物館」內陳列。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概念:「博物館」不等於「遺址」。這種考古遺址保存的方法雖不如中國採取「現地保存」的模式來得完整,但在地狹人稠、萬事都以「拼經濟」為基調的臺灣而言,這或許是勉為其難的「折衷」法則吧!
四、「十三行」的發現

1‧源起
一九五五年秋天,空軍少校潘克永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因飛機上的羅盤出現磁力異常的反應,推論該地可能有大規模之鐵礦床存在,於是偕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結果確認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同時亦發現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因而判斷此處為史前遺址。由於該地名為十三行庄,故名之為「十三行遺址」。

之後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等多位考古學者先後在此進行發掘,陸續出土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遺物。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一八○○~五○○年前,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消失的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2‧文化特色與義涵
(1)台灣北部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
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舊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參觀者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博物館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劃是國內考古學介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劃。在計劃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由於十三行人骨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導致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劃總共成功第復原了一為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2)從出土器物的形制特徵來看,十三行遺址部分文化特
徵與凱達格蘭族的文化相類似。

(3)遺址出土的陶器大都為拍印幾何形的裝飾,與曾經流
 行於大陸東南沿海一支史前文化的陶器相似,但其關
 聯需進一步探討。

(4)由珠飾、青銅器及中國銅錢等出土文物看來,十三行
 人在當時相當活躍,他們不僅和島內其他族群有聯
 絡,可能還與中國、南洋一帶的族群有密切的往來。

(5)為目前唯一確認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十三行博物館內的遺址復原






十三行遺址人骨化石實寫






「十三行人」之人骨復原想像圖






「十三行人」煉鐵復原想像圖






大坌坑文化遺址方位示意(註1)
五、檢討與結語

以史蹟的維護而言,筆者認為最理想的狀態還是以「現地保存」為尚,對研究者而言,除了史蹟場地完整不受破壞,提供研究者進行更深入、持續的考查,免去文物在運往他處保存之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壞、遺夫的風險。在歷史教學方面,若只能在文字、圖像、影片去認識、瞭解史蹟,這樣的歷史知識基本上還是死的。因此,能到「現地」考查對歷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很明顯地,如筆者前文所云:博物館和遺址已非同一處。By the way,讓受教者透過田野調查去「想像」、「感受」歷史的效果勢必大大地降低。對此,或許是筆者認為「十三行博物館」最大的缺憾吧!

筆者在「十三行博物館」停留近九十分鐘,環視博物館四周,建築造型新穎,有「後現代」主張多元、海洋文明的概念,建物內外的維護良好,值得稱許。(註2)館內文物多為複製品,但就遺址的模擬、文物的陳設、相關解說和多媒體工具的運用筆者個人認為已頗具水準,可謂在學術和社會教育兩面取得一個平衡。「十三行文化」被學者推論為具有南島語族特色的文化,館方為營造此一氣氛,特將館內人員的服裝
以南洋、南亞民族類型服飾呈現,頗具巧思。

最後筆者還發現一個問題,依據館方規劃的參觀動線,參訪者最後會由後門出館,然館方並沒有派專人在出口處留守,人員管制上明顯出現漏洞;只靠一塊寫著「出口處,請走前門」的小小看板來告知民眾,在臺灣這種公民與法治精神欠缺的社會裡,可能會讓「走後門」的狀況層出不窮。對此,館方在人員配置上或許有調整的必要。

註釋

註1‧「大坌坑文化」為臺灣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位於十三行遺址附近。
註2‧「十三行博物館」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台灣建築獎首獎,及2003年的遠東建築獎傑出獎,兩項台灣建築最高獎項,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建築的設計理念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攝影機材:Nikon D70

台長: Friedrich
人氣(1,0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學術短文 |
此分類下一篇:通霄神社
此分類上一篇:褒忠亭—新埔義民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