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利用寒假期間連續進行幾處史蹟田野調查,雖然大多是當日來回,路線僅臺灣北部,然足跡仍延伸至台北縣境。筆者共探訪三處史蹟,分別為新竹縣新埔鎮「褒忠亭」、新竹市「鄭用錫墓」以及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博物館」,成果頗為豐富,茲為文將這三趟史蹟考察的經過和同好們分享。
新埔褒忠亭俗稱「義民廟」,西元一七八八年,即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所建。清領時期的臺灣由於是移民社會,加諸各種禁令的限制,除了男女姓移民的數量失衡外,更造成閩籍的泉州、漳州、三邑暨粵籍潮、汕人士來台時間先後不一,進而導致土地或各種社會資源分配問題而時有「械鬥」的紛爭。再者,清領臺灣前期的吏治不善,時有官逼民反的「民變」;雖有官軍的「戡亂」,但多事倍功半,疲於奔命。爾後,清廷也從多次的挫折中,逐漸體悟到利用臺灣的族群矛盾來解決「械鬥」、「民變」更加輕鬆省事。恰巧,臺灣的「械鬥」、「民變」大多是閩籍的泉、漳發動,而閩籍與粵籍移民在語言、風俗習慣上的差異正是矛盾的所在,於是清廷便借力使力,應召客籍移民參與「靖亂」的行列。(註1)而這些在「靖亂」戰事中犧牲的人士,在事件結束後,清廷便追頒為「義民」以感念他們對國家的忠勇精神。歷經長期的祭祀、追思活動,逐漸將「義民」神格化,也因為「義民」多半為粵籍人士,遂逐漸成為臺灣客家人的族群信仰。至今,香火甚至已凌駕初期渡海來台的「三山國王」。
筆者多年前便來過此地,但當時正值服役期間,恰巧部隊行軍經過此地暫歇,由於「門庭若市」,讓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退伍十餘年,筆者又來到「褒忠亭」,見到它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怎麼這麼冷清?再仔細端詳一番,除了正殿外,左手邊還有一座花草繁茂的公園,規模頗大。還有,筆者也嗅到一些異國風味的建築,好奇之心讓筆者不得不趨前一探究竟。
很明顯的,右圖這種「燈具」藝術,應是日治時代神社的「宮燈」遺留,筆者遍尋「宮燈」的四周都沒能找到相關的文字記錄,無法確認此物完成的時間,甚是可惜。但從石材斑駁的痕跡來看,應該有半世紀以上的歷史,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九三○年代後期「皇民化運動」下之產物。
原本筆者還有點洩氣沒能找到幾個字來佐證一下自己的判斷,但很快地,眼前的石塊上竟然浮現幾個漢字,「阿」、「祥(福)」、「加」、「油」。這幾個字雖然沒能解決筆者的問題,但卻能讓我們意識到臺灣的史蹟保存真的不能只靠政府,民眾對史蹟的觀念、意識更要大大地「向上提昇」啊!
剛才筆者提到「冷清」,現在答案倒是揭曉了!在正殿門口放了告示牌,上面提及為了避免春節期間香客湧入,造成交通和髒亂問題,褒忠亭前方廣場的禁止流動攤販進入。難怪,筆者過去的印象裡這兒可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不過也連帶形成雜亂的景象,有礙觀瞻。廟方管理委員會有如此的措施是正確的,畢竟,國定第三級古蹟還是要有一定的莊重形象才是。
大門前的幾支石材樑柱上刻著斗大的字跡,如圖中所示,「血戰屢經不惜微軀殉國難」、「義從血性流來丹心報國」、「封崇忠勇斯民並壽河山」、「誥封叠錫都因大勇薦馨香」、「民舍生軀歸去青史題名」等文便能清楚領會「褒忠亭」所要彰顯的意識與精神。
隨後筆者來到正殿的主牌位前方,上頭寫著「封勅粵東褒忠義民位」,若從牌位判斷,「褒忠亭」所祭祀的對象很清楚地就是廣東潮州、梅縣出身的客籍「義民」人士。當然,筆者前文有述,有關「義民」的出身,以學術的觀點並非狹隘地僅限「粵籍」。(註2)這裡可以確定一點,新竹縣新埔鄉「褒忠亭」的祭祀對象應該僅限此地區的粵東出身的客家「義民」。
在主牌位的兩側,各有供奉其它的神祇,包括「神農皇帝」、「觀音佛母」和前文所述傳統客家人的信仰神「三山國王」。我們可以了解到幾點事實:第一、臺灣的民間信仰模式為多元化崇拜,在一個廟宇內佛教、道教的神祇並列供奉是常有的。第二、從「三山國王」牌位的擺設位置或許無法證明「義民信仰」已經凌駕「三山國王」,但可以相信,「褒忠亭」對於粵籍客家「義民」人士的初始信仰有其慎終追遠的尊重態度。
參觀完「褒忠亭」內部,再來到正面牌樓前,映入眼簾的便是左右兩匹石刻「駿馬」,依據石材斑駁的情況和做工,筆者推測這兩座石刻應該也是半世紀以上,和前文所述的「神社燈具」在質感上是相當類似的。筆者除了驚豔雕工精緻外,更是想從四周搜尋一些文字記錄。皇天不費苦心人,筆者在「駿馬」基座的下方找到非常完整的資料,上頭寫著:
「新竹州知事內海忠司參列褒忠亭慶讚中元祭典輪位枋寮聯庄眾調首一仝奉獻 昭和九年甲戊秋 建設委員林代保 陳阿伸 劉河水仝立 梁傳枝作」
根據此文,我們可以清楚了解這兩座石刻「駿馬」是西元一九三四年中期所立,在州知事(似今日之縣長)內海忠司的見證下,由新竹州(今新竹、苗栗)枋寮地區各庄(似今之鄉鎮)首長共同奉獻給「褒忠亭」,甚至連製作者也有記錄,堪稱完備。
註釋
註1‧謝宏武,《清代臺灣的義民》,(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
註2‧從學術觀點而論,「義民」的定義不能被窄化為「粵籍人士」,必須從「民變」和「械鬥」的組成份子以及清廷號召的「義民」組成份子來論斷。
徵引文獻
謝宏武,《清代臺灣的義民》,(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
施志輝、黃昭仁、陳清敏合著,《認識臺灣》,(台北:黎明文化,一九九六年)。
張勝彥、溫振華、戴寶村、吳文星合著,《臺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一九九六年)。
攝影機材:Nikon D7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