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菊科
這種植物,端午節時,
菜市場與菖蒲和榕樹枝綁一起賣.
平常就要到青草店才有.
我覺得這種植物,
在台中的野地, 還蠻常見的.
所以覺得它,生命力極強,
我想或許是菊科的關係.
我拍到得這種,裂葉比較深,
種在家裡,觀賞葉片也不錯說~
好像還有另外一種,
葉緣沒有這麼深裂.
花期好像要來了,
如果有拍到,再放上來~
這是一種好藥草,
也是傳統的一種~香草
還可以防蚊子^^
資料來源: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5/31/n4446997.htm
艾草有很多種類,有一種含有濃烈芬香氣味的,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古代民間認為艾葉燃燒產生的煙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證明艾煙確實有防病、預防瘟疫的效果。艾煙對引起不同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種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還有一種氣味比較溫和,可以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麵做餛飩如彈子,吞三五枚,以飯壓之,治一切鬼惡氣,長服止冷痢。又以嫩艾做乾餅子,用生薑煎服,止瀉痢,及產後瀉血,甚妙。因為艾葉有暖子宮與止血作用。
艾葉用於治病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作為內服藥,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之功用。
艾草入菜民間的幾種吃法
一般在清明前後用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在臺灣也有包鹹的餡料,再將其蒸熟即可食用。
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廣東梅州客家人最喜歡的做法是將老艾草晒乾後使用。乾艾草的用途有多種,其中可以塞進雞肚子裡,加一些薑片,放入鍋中蒸熟,還可以用小沙袋裝好,煲雞湯,加入桂圓肉、枸杞、黨參等。
入藥治病用途十分廣泛
艾葉在民間的應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風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湯洗腳。用時把艾葉切成九片,蔥三、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告癒。再如用艾葉烘乾製成絨與棉花混合製成藥枕防治妊娠及產後外感風寒頭痛。
老人丹田氣弱,兒童受寒而致腹痛洩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小腹墜痛等用熟艾製成圍兜,兜其臍腹,效果顯著。寒濕腳氣,亦宜以此來入襪。而且端午節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記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