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2 12:53:19 |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單車族最怕十字路 上下班最易受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個人單車通勤已經兩個月    說危險的話自己要多加留意公車進站時
計程車突然停車載客    十字路口左右轉的車子    還有就是盡量靠路邊騎加上要戴安全帽
以上都是須要多留意之處     騎機車十多年也大概了解台北市的路況及危險之處
所以這些危險對我來說是已經早就掌握之中啦~

=============================================


單車族最怕十字路 上下班最易受傷

更新日期:2008/09/12 07:40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油價貴得嚇人,許多民眾改騎自行車上下班,但衛生署委託研究發現,九成自行車事故都發生在上下班,受傷「熱門地點」是十字路口。專家呼籲,車道未分流前,不贊成民眾騎自行車通勤。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天發表委託台北醫大做的「自行車事故傷害之探討與防治對策」研究。主持研究的台北醫大公衛系主任邱弘毅說,過去都以為騎自行車受傷多半是雨天滑倒,或失去平衡而跌傷,調查發現,與汽機車擦撞才是受傷主因。

研究發現,自行車族受傷多達四成發生在十字路口,其次依序是快車道、接近十字路口處,各占一成多。

邱弘毅分析,車輛左、右轉很容易跟自行車撞上,計程車、公車跟小客車在路邊暫停,迫使自行車騎士變換到快車道,穿梭在車流裡,稍有碰撞,「肉包鐵」的自行車騎士就會受傷。

九成九的自行車騎士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受傷。邱弘毅說,傷者以六十歲以上老人家最多,男性又比女性多。

統計顯示,近年來自行車受傷人次明顯增加,以八十九年為例,只有一千八百人次,到了九十一年,受傷的自行車族增為三千七百人次。雖然騎士受傷大多是擦傷、骨折,但還是有兩百廿人傷重不治。

「在車道未分流的情況下,不贊成為了節能減碳,騎自行車上下班。」邱弘毅認為,騎自行車是未來趨勢,但一定要有配套,現階段還是定位為運動、休閒較恰當。

邱弘毅說,除了車道分流,戴安全帽也可以降低頭部外傷風險。他說,國外研究顯示,騎自行車戴安全帽,可以降低八成五的頭部外傷風險、降低八成八的腦損傷風險,戴安全帽絕對有必要。

  【記者陳俍任、蔡惠萍/台北報導】交通部運研所指出,十字路口本來就因為交通流量大,不只自行車較易發生車禍,包括汽機車、行人等車禍也多。不過,運研所承認,台灣的單車環境的確不好,「所以才會建議騎人行道」。

至於學者調查單車事故比例年年上升,運研所認為單車使用與持有者年年增加,比較的基礎不同,「這樣的結論容易造成誤解」。

有人建議縮減道路寬度,做為自行車道,交通部路政司長祈文中指出,是否縮減既有道路得因地制宜,道路設計上可考量減少停車格或車道數,改為自行車專用道。


台長: schyi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