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11 00:22:25| 人氣3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大博士擺夜市!給街友工作、賣良心炸雞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擺夜市,真有那麼簡單嗎?頂著台大博士學歷深入台北一級戰區饒河夜市、雇用4–5名街友想提供一份穩定工作,創辦「浪人食堂」的余思賢曾以為只要產品夠好、打好廣告就能做起來,真正做生意才知,夜市很多眉角是「實實在在的,書上學不到的」。


他從零開始學,一路靠周圍攤販、街友大哥大姐照顧,也看見台灣最美麗的夜市文化。


環顧浪人食堂,堅持自行調配沾醬的酥香炸雞一盒盒送出、住艋舺公園的阿美每來上班必定架勢十足調出新鮮水果冰沙、擅長木工的藍波則現磨鑰匙圈給客人當小禮物,3個攤位每一項商品、每一位店員都有故事,從4月初開始慢慢在大夜市站穩腳步的小店舖,剛起步時時可是艱辛無比。


我們這種讀書讀出來的,就是書呆子,來這邊什麼都不會,靠大哥大姐罩我們


一開始他連攤車都推不動、輪子壞了也不知怎麼維修,開幕首日營收近萬、原本信心滿滿,過清明連假卻一度整晚只賣出100元。

 

4月初開始慢慢在大夜市站穩腳步的浪人食堂,剛起步時可是艱辛無比;為了給居無定所的人們一把「魚竿」,有一份固定薪水、慢慢累積成能租房子的存款,也為了讓大眾親眼看見街友認真工作的模樣,不要再「以為街友都是髒的,經過就是冷眼看待」,台大博士余思賢走出學院揮汗打造浪人食堂,這裡不僅替飽受剝奪的人們找回尊嚴,成了一個找回夢想的基地,也憑著廚師技藝成為饒河夜市美食新燈塔。

 

7成街友有工作、月收卻不到6000創辦食堂盼提供街友穩定工作與生活


初訪浪人食堂這一天,是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的七年級柯萱如報到實習店長的日子,食堂老闆余思賢身穿短袖POLO衫、捲起袖子忙著指導新人,細瘦手臂佈滿汗珠、額頭泛層油光,看來就像在夜市生存多年的資深老手,若不去問,不會知道他才當老闆不到1個月。

 

談起為何創辦浪人食堂,余思賢說是一場「田野」計畫。

2017年底,位於饒河夜市的松山教會免費提供場地經營公益攤位,因緣際會找上這輩子都在讀書、做研究、辦講座的慕哲人社理事長余思賢,便意外開啟一段夜市人生。


當初想說不收租金應該做得下去吧,做不下去很遜啊,所以就跳下去做!


余思賢大笑:似乎笑自己好傻好天真。一開始余思賢並沒有想到擺夜市這麼難,只是為了讓街友們有份穩定工作能租房子,就衝了。


據台大社工系教師鄭麗珍主持之「遊民問題研究」報告,與外界想像街友「好吃懶做」印象不同,其實高達7成街友都有工作,但平均月收入不到6000元;而據社會企業人生百味出版《街頭生存指南》一書,街友工作以舉牌、臨時工、回收為主,收入極不穩定,人生百味創辦人之一朱冠蓁曾親自上街撿回收、辛苦一整個上午集滿一整車,到回收站一秤,只值57

 

『住』是一個很基本的東西,很核心的東西。

余思賢說:「住」是脫離貧窮的關鍵,沒有安穩住所晚上就睡不好、睡不好隔天就無法工作或是可能發生危險、無法好好工作又賺不到錢、更租不起房子許多無家者身陷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又承受著「不工作」的污名、遭社會拒斥,為了改變這一切,余思賢爽快接下「夜市老闆」這份新工作。

 

你都不懂,怎麼跟人家擺攤位」攤車搞不定、一日只賺100進夜市才知不好混;但夜市並不是好混的地方。初訪浪人食堂,余思賢大嘆:1個月能回本就要偷笑了」,第二度造訪,這裡已經營滿月、似乎漸漸在饒河夜市站穩,而問起余思賢當夜市老闆以來最崩潰的是什麼,他大叫:每天都很崩潰啊!

 

余思賢原以為在夜市做生意很簡單,「就是買個攤車、找廚師把東西弄好吃、擺上去就會有客人來,剩下就是打廣告」;浪人食堂的食物也確實精采,例如主力商品咖哩炸雞源於某餐廳的主餐菜色,選用新鮮雞胸肉搭上10數種香料調製成的咖哩醬汁,拒絕現成品、親自手作,飲料主打則是不加香精、糖卻能自然散發甜香的蜜香紅茶,余思賢對這茶有信心,總備著一整排小杯子讓來客試喝。

 

只是,有了好產品,也要有能力把攤子搭起來、把東西賣出去、然後有效率地收攤這一連串過程,對從來沒做過夜市生意的余思賢來說,很難。


新手進夜市,基本設備攤車就是大學問。余思賢說一開始什麼都不懂,萬華幫忙做看板的大哥發現燈不夠亮,那燈要用24尺、幾根、怎麼架怎麼架,我連那燈多少錢我都不知道。


他就笑我說:『你都不懂,你怎麼跟人家擺攤位!』輪子壞了可能壞幾個地方要去確認,我以為壞了就是整組換掉,其實可能只是某部份壞了、軸承壞了……


每天收攤最是最崩潰,炸物攤要等滾燙熱油冷卻才能收,還有飲料車、一整桌文創商品,開幕首日收到近凌晨1點才下工,街友徐大哥那天與社工一起從松山車站走到善導寺,走了3個小時才捨得搭計程車回去。


研究員從零開始學做夜市生意,吃足了苦頭。

雖然第一天在教會號召下進帳89000,以為能就此生意長紅,但當清明連假過去,業績便如陡坡般滑落,最慘是一整晚只賣100元,點單也是手忙腳亂得讓客人焦躁。


書上學不到的東西:老手攤販守護菜鳥「夜市風水學」背後大學問


幸好,在余思賢苦惱回本問題時,也出現不少「貴人」,這讓他很意外:這邊跟我想像不一樣,我原本以為夜市很競爭,至少這邊,大家會互相幫忙

 

他甚至會主動喔!余思賢舉例,某天飲料攤圍了45個客人在等飲料,對面賣口袋土司的大心姐便把他叫過去:思賢思賢,像現在人家在等飲料,你就要趕快拿炸雞去給他試吃,好不容易吸到人氣,要把握這機會!


擺攤位要用倉庫,余思賢一開始也很單純想去租就好啦,沒想到6尺攤車根本塞不進小倉庫,對面賣衣服的娥姐幫忙一間間問才順利找到理想空間

 

附近阿伯傳授的夜市風水學,也讓余思賢開了眼界:夜市擺攤真的有風水的問題,你怎麼設計你的空間、一盞燈夠不夠亮,阿伯會說是風水,跟『氣』有關,雖然學設計的會有另一套說法,但結果是一樣的

 

初訪浪人食堂,文創商品小攤桌原本靠左、沒靠牆,二訪浪人食堂時位子變了,余思賢說是附近阿伯看到了,劈頭就說:「風水不好」、要他將攤桌靠牆,他乖乖聽話大風吹,也完全沒料想到搬位子以後生意真的明顯變好了。

 

談起開業一個月經歷的種種,余思賢感嘆:夜市擺真的可以看到很多人沒看到的事,這裡可能有一些人跟人的關係、大家的默契跟潛規則,那是很實實在在的、書上學不到的


讓街友不再是街頭隱形人:他在意的是可以跟人平等互動,很自在


要在夜市生存下來沒那麼容易,一不留神就會被吞沒,但在商家來來去去巨流裡站穩腳步者,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長。

余思賢走出學術圈在夜市看見各種攤商的職人精神與助人熱情,街友則從街頭被排斥、被當隱形人的日常走進浪人食堂,找回一個被尊重的、活得像個人的生活。

 

浪人食堂有賣炸雞與飲料,也有一小桌賣文創商品,每一項商品都跟某位員工有些連結。


例如王牌銷售員徐大,逢人就拿著攤位上有賣的《街頭生存指南》一書說自己在第幾頁、可以幫忙簽名,因為以前在街頭賣過人生百味出品的有機水果乾,他也介紹得特別好。

 

又例如曾經在航空公司修飛機的藍波,因公司裁員而失業、扛上照顧女兒重擔、夫妻都得了憂鬱症,後來進入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做木工又被轉介到浪人食堂擔銷售員,工作空檔喜歡磨木塊做鑰匙圈送客人,攤位上的作品他都很熟。


雖然浪人食堂的目標是希望給街友一份穩定工作、進而實現租房子的夢想,但余思賢從藍波身上發現,夜市工作不只能帶來錢,也能帶來「希望」:他好像沒那麼在意錢這件事,他在意的是可以跟人很平等互動很自在……每個人珍惜的東西不一樣,但會讓他產生一些能量投入、會改變……

 

也因為這裡讓人在乎,員工很在乎攤位的存亡,例如銷售額慘淡那幾天,徐大就一直叫余思賢去拜土地公,也建議價目表不要用白底黑字,這樣不吉利,台灣人不喜歡看!原本被逐出社會、靠打零工勉強活著的街友,在這份工作找到想努力守護的目標。

 

做研究跟擺夜市,哪個比較難?被問起這題,余思賢笑:「各有各的難!」曾有某知名企業老闆說博士賣雞排是浪費學歷,對此余思賢的感觸是:你要怎樣過一個比較美感的生活,必須用心,高學歷當教授可以成為一個生活很有美感的、或很沒有美感的教授,同樣地,你在夜市擺攤子,也可以變成很有感受、生活很有美感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溫度,或許就是余思賢所謂的「美感」之一。浪人食堂內部設有幾張桌子,余思賢強調,就算客人沒有消費也歡迎來坐,喜歡就買、不喜歡就隨緣。


營造一個對話的空間、找回夢想與生活重心的空間,台大博士與無家者們的夜市人生,仍在饒河夜市帶著滿滿能量前進著。

 

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

說街友不工作?台北一級戰區饒河夜市裡,一家賣炸雞、飲料、書本跟木工小物的小攤商「浪人食堂」於4月初熱鬧開張乍看之下與其他攤位無異,卻承載滿滿故事擁有台大博士學歷的創辦者余思賢,在此地經歷人生第一次擺夜市的各種成長,而原先居無定所的街友藍波、阿美、徐大,則在此地找回滿滿生活能量。

 

年過60的徐大是浪人食堂的王牌銷售員,在夜市賣書不容易,徐大卻曾經創下一夜破6000元的記錄


採訪這一天,每每有客人靠近,徐大都很自然地搭話、介紹商品、成功賣出去,採訪徐大的30分鐘裡老闆余思賢換手顧攤,卻是業績掛蛋,對此余思賢大笑:徐大真的很厲害,你看我顧這麼久沒賣出半個!

 

如今在饒河夜市大展身手的徐大,在漫長無家過程裡也曾想放棄、想一死百了,但他也說:但是不行,一些任務沒完成……徐大還有很多夢,他想存錢找個可以安心睡覺的家、5月份要巡迴校園演講、接下來還想出書,他說: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

 

據《遊民問題調查》報告:被誤以為「不工作」的街友,其實7成都有工作,只是平均月薪不超過6000元,而在浪人食堂,一群各有專長的街友們努力工作圓夢同時,也透過自身存在向大眾傳遞他們人生與夢想。


背負「骯髒懶惰」污名的街友們,背後皆是滿滿故事,超乎大眾想像地認真生活著。

 

街友當夜市店員潛能爆發

我們平常都會看到街友,但我們經過公園的時候,大部份的街友白天都去工作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所以以為街友不工作……他們以為街友都是髒的,所以不髒的,他們不會以為是街友,他們經過就是冷眼看待,然後迴避、不斷強化自己的刻板印象……

 

談起為何創辦浪人食堂,長年做研究、辦講座的慕哲人社理事長余思賢說目標有二,


一是給街友們一份穩定的工作、讓他們可以存到錢租房子,


第二就是破除污名,讓世人看見街友真正的樣貌,打破過去偏見。


人們面對街友時常選擇閃避、或同情地投下零錢與食物就匆匆離去,很少人會想與街友搭話,但近年民間團體推動街友當導覽員、街頭銷售員、或舉行「真人圖書館」演講,也慢慢讓更多人認識街友。


直接在夜市創設攤位讓街友擔任店員或許是首例,而這場夜市人生首戰,浪人食堂的街友、志工們打得漂亮。


浪人食堂的街友店員們,人人擅長項目不同,

阿美姐負責調飲料、打冰沙,從果汁機舀出新鮮果泥與碎冰調成的清涼,架勢十足;


原本在航空公司修飛機、遭解雇後和老婆與女兒陷入困境的藍波,一雙巧手擅長木工,攤位上的木作商品賣得特別好;


至於徐大,則是擅長賣以前賣過的「人生百味」有機水果乾、拿著《街頭生存指南》說自己在書中的故事,還會替人簽名。

 

晚上11點多,年過60的徐大直嚷很累,說隔天早上5點有份清潔工作、再隔一天還要替朋友出陣頭,徐大現在借住宮廟裡,白天時常精神不好但仍身兼好幾份工作,搬貨、抬棺材、出陣頭、清潔街道樣樣來,在每日營收平均4–5000的浪人食堂,徐大曾一個人做出近7000的業績,他一臉平淡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賣的,但也自豪說: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


雖然你看我是街友,但我一點都不可怕藏在千萬街角的真實人生


徐大原先住在台北車站附近,多年前認識社會企業人生百味的創辦人,開始在街上賣水果乾,現在則搬到宮廟附近。


人們對街友有「不愛洗澡」的刻板印象,但《街頭生存指南》一書寫到,洗澡是徐大的堅持:我們要跟人家賣東西,就是要保持乾淨啊!


徐大從不避談自己是街友,向客人自我介紹時也會說:雖然你看我是街友,但我一點都不可怕!


街友當然一點都不可怕,而且遠遠超乎大眾想像地認真過生活。徐大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時常認真教誨與他對話的年輕人們,他最自豪的是自己什麼工作都做過,也揶揄一些他認識的年輕朋友「雖然書讀很高,但他們的社會經驗不會比我多,也說「做人最重要,但不管你人做得好壞,都會有人批評」,雖然採訪之初徐大說很累了,話題一開,仍是滔滔不絕。

 

看似樂觀的徐大,其實也想過要放棄,無意間聊起家人時,徐大臉色凝重起來:我老婆離婚到現在,我要跟我家裡的人團聚都沒辦法,我要叫我大女兒來找我,以前小女兒都還有見面,大女兒至少超過10幾年沒見面了,我眼睛閉上還能見到……有時候會想說乾脆來自殺,有陣子想說乾脆一死百了……但是不行,一些任務沒完成

 

問徐大,來夜市工作開心嗎?徐大回:「有工作都很開心,只怕沒工作!我什麼工作我都做了,我真的很感謝這些年輕人……


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活到老學到老、召集寫作班下一步是出書

 

徐大對每個機會都是深深感謝,並這樣看待浪人食堂:「慕哲人社弄這個,給街友一個釣竿、讓他們能釣魚,我感覺他們很好!」


余思賢則分享,徐大在浪人籌辦過程就相當積極,曾指出攤位燈不夠亮、價目表白底黑字「不吉利」等問題,生意不好時會叫老闆快去拜土地公,還會研究拜哪一間比較好,徐大哥珍惜每一份工作機會,對於浪人食堂這個地方更是盡心維護。


身為王牌銷售員的徐大,也還是會碰上一些瓶頸,例如之前有2名外國遊客想看看著色本,徐大不會英語,趕緊拉台大博士余思賢來救援:我是不會講那個,前幾天還賣到2個外國人的著色本,我不會翻譯,我就叫他(余思賢)翻譯,這邊如果有一個人翻譯的話外國人生意會很多,我們就是不懂。

 

余思賢也說:因為沒有家、沒有車,街友介紹一些商品確實會有困難:例如香氛片可以放衣櫥、可以放車上,我們很容易想像,但無家者沒有車、沒有衣櫥,這種生活對他們來說是遙遠的,他會不容易去介紹我們的商品之前我們也沒想過這件事玉蘭花可以拿來拜拜,但沒有人拿香氛片來拜拜。

 

儘管困難很多,徐大依然樂觀:人在這世界上活到老要學到老,什麼都要學真的!


徐大說:自己過去沒讀什麼書、寫起文章來錯字一堆,但他對說故事有興趣,一篇篇文章慢慢寫,例如浪人食堂開幕第一天,他收攤趕不上捷運末班車、和志工一起走了3小時的路到善導寺,他把這段經歷寫下來。


如今,徐大成了人生百味的寫作班召集人,打算在這兩年出書,5月份還有好幾場演講等著他,年過60,卻仍帶著滿滿衝勁:我現在60幾還在拚,沒辦法,做個街友不要讓人家看扁,這就是無家者的心聲!做人就是要拚,不要讓人家笑!

 

夜市看見街友真實樣貌

浪人食堂從41日開張至今,徐大的工作心得是:有的人看到街友會一個眼睛看待,有的人不會,我今天能在這邊認識一些客人,去了解一些人的心態、人客的心態,也是一種經驗……

 

一路讀到博士、向來埋首學術圈的余思賢,在浪人食堂第一次捲起袖子當夜市老闆,向來被社會排斥的無家者,也在夜市體會人情冷暖、有了與社會對話的契機。


余思賢說有些員工特別珍惜可以跟人互動的緣份:他在意的是可以跟人平等互動,很自在每個人珍惜的東西不一樣,但這裡發生的事,會讓他產生一些能量投入、會改變。

 

台大博士、一群關心社會的年輕人、街友,在浪人食堂成為命運共同體,他們希望這小店舖能持續地經營下去,持續創造許多回憶。


而看著這樣一群人認真生活的模樣,誰又能輕易地在尚未了解、尚未對話的情況下,恣意將「懶散骯髒」的標籤黏貼於街友身上呢?

 

浪人食堂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105號(松山教會前)
營業時間:夜間5時至11

 

台長: 昕哥
人氣(30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