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29 23:26:04|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社會的未來~~第二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勞動現場~~老化衝擊生產力  GDP保一;越來越難
雖然,老人照顧問題是現在討論老化趨勢的焦點,但面對超高齡社會,還有另一個暗礁。

這個問題,已經在各行各業慢慢蔓延,衝擊的不只是社會,而是全台灣的商業和經濟。


比較2004年和2014年產業的年齡變化,你會發現,各行業都面臨嚴重老化問題

整體服務業以及製造業在這10年間,新增的中高齡勞動力(45歲至64)47%,但45歲以下的青壯年勞動力,卻只增加不到1%。

其中如「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如法律、會計等職業)及金融保險業,甚至面臨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而全部勞動力都由中高齡來填補的窘境。

 

衝擊一:知識斷層~~台大1/3教師,10年內退休
「面對高齡化的下一個社會,職場的性質將會改變。退休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士軍說:「但是現在的企業、社會、政策,都沒有為此做準備。勞動力短缺,只是數字上的改變,最重要的是知識的斷層。」


以台灣大學的師資為例,現任2000多名專任教師中,有超過1/3的教師將在2025年前、也就是10年內退休。

台灣整體勞動力也在今年開始,每年有17萬人退休,離開職場。

你退休了沒?

將會是未來台灣街頭巷尾打招呼的方式。特別是,台灣的退休年齡比起其他先進國家,要早上10年。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實際退休年齡是65歲,鄰近亞洲國家日本與韓國也分別是6971歲,而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僅是57.8


高齡化、少子化、提早退休等多方因素下,也對台灣的消費市場產生影響。

全家便利商店也遇上「中年危機」,因為年紀越大的客人,越少進便利商店買東西;當客層改變時,業績便出現壓力

 

OECD的一篇研究就指出:歐洲地區總人口在1994年進入高齡化社會後,接下來10年經濟成長率從3.75%降到2%。

台灣經濟成長率已經從「不保三」掉到「不保一」,而現在不過剛剛踩進高齡化社會的門口,未來挑戰恐怕更大。


衝擊二:青壯年負擔加重~經濟壓力大,又要照顧老人
專長研究高齡化社會與勞動、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周玟琪指出:OECD已在高齡化的「三個P」:

人口population)、生產力productivity)、勞動參與participation)的衝擊做出因應。

但是,我們的討論焦點,還是停留在社會福利及長照等人口面向,忽略了生產力及勞動參與

 

結果是什麼?

按照國發會的人口推計,青壯年人口的負擔,只會不斷加重。台灣的未來,不論是社會、經濟,似乎都是一片悲慘。

台長: 昕哥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