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7 23:41:45| 人氣1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後長照風險 82%民眾挫咧等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將在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意謂著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將上看14%,台灣社會老化速度快,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只花了25,遠比法國的127 年、美國的71年來得快。

 

高齡代表長壽,當長壽成為一種常態,不僅影響個人退休生活費的準備,也讓老後的長期照護,成為社會與家庭最關心的話題。

 

雖然政府陸續推出長照計畫,以因應民眾的長照需求,但民眾是否仍對自己未來的長照需求充滿擔憂?每個月要花費多少錢才夠?這些費用可以仰賴政府, 還是要靠自己準備?

 

Smart 智富》月刊在20177月,與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合作,調查台灣民眾對長期照護問題的認知程度,發現以下3大現象

 

現象150.3% 民眾家中長輩有長照需求

1,068 位受訪者中,82.3%的人擔心自己未來老後將面臨的長照需求,其中50.3%的人,家中正有長輩需長期照顧,因此對這個問題特別在意。

 

另外,67.5% 的受訪者認為老後需長期照護的時間,平均會在7年以上,其中有4成民眾認為平均時間將逾10年。

 

對調查結果,理財專欄作家、《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作者李雪雯表示並不意外,因為長期照護風險的發生機率,雖遠比疾病風險低,但近年來不少新聞報導下流老人等議題,加上長期照護家中老人,照護者面臨極大生活及經濟壓力,促使民眾愈來愈在意老後長照

需求。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彭金隆則指出:平均78年以上的照護時間很合理,因為依衛福部推估,國人一生中長照需求時間約7.3,男性平均6.4 年、女性平均8.2年,對於歐美國家長照需求期間只有23個月。

 

彭金隆指出:這是因其統計的是最後臥床到臨終的時間,未計入前期需人攙扶或坐輪椅的階段,以長期照護而言,7年以上是普遍認定的合理數字

 

現象248.7% 民眾認為長照費用為每月24萬元

對於長期照護模式、每月準備花費應多少?近一半受訪者表示:未來希望能入住養護機構,接受專業照護。而48.7% 受訪者認為,每月需準備24萬元,支付全部的長期照護費用。

 

然而這筆錢該從何而來?最多人希望從政府給的年金,或是自己準備的退休生活費支應,占 70%;其次認為政府已有健保,靠政府資源就可給付,占55.6%,第3 個主要來源則是購買商業保險,以保險給付支應。

 

李雪雯指出:全民健保主要支付民眾住院或赴醫院門診治療的部分掛號費與醫藥費用,但當民眾有長照需求時,恐已不在醫院治療,而在家中安養,且看護、尿布等費用支出龐大,但全民健保皆不給付

 

真正用於有長照需求者身上的政府資源,為行政院在 2008 年推出的「長期照顧10年計畫(以下簡稱「長照 10 年計畫」)」,及 2017年續推行的「長期照顧 10 年計畫 2.0(以下簡稱「長照 2.0」)」計畫。

 

然而依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長照10年計畫」至 20164月服務量占老年失能人口比率僅有35.7%,雖自 2008 年開辦以來連年成長,但真正的使用率仍低。

 

至於透過政府年金或自己準備的退休生活費來支應,李雪雯則認為:因無法預期老後的長期照護狀態,最好在準備退休生活費的同時,一併準備未來的長照費用,如果仍不足,可透過商業保險來補強,況且若在準備期間,因失能需長期照護,有的商業保險能給付,這是保險最大的功能與效益。

 

現象 332.7% 民眾認為最遲 30 歲要為長照做準備

統一保經總經理徐采蘩指出,目前針對民眾長照需求,有3種保單提供保險給付,分別是:

 

1.採巴氏量表或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評估被保險人是否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的「長期照護險」

 

2.意外或疾病導致殘廢,符合條款約定之程度即理賠的「殘扶險」

 

3.只要罹患保單條款載明之特定傷病即理賠的「類長看保險」。

 

3種保險的理賠定義不同,但都會逐年或逐月給付保險金給被保險人,讓其萬一需長期照護時,能以保險金支付照護費用,不會影響既有家庭或經濟生活。

 

來源:《Smart 智富》 2017 8 月撰文:林 竹

台長: 昕哥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6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