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7 23:40:38|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子女不在身邊,年老無法自理 就用信託保命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先生與太太2人,同是金融業中高階主管,年薪加起來大約5600萬元,高薪加上善於投資理財,在屆齡退休的年紀,就已達到財富自由目標,令人羨慕不已,不像一般上班族,還須為了退休金苦惱;但有一事,仍讓張太太心有牽掛。


原來,張先生有2個孩子,並非時下頂客族,因對子女教育有期許,高中畢業後,孩子們就陸續遠赴美國求學,他說:「剛開始,只是希望小孩能走出去看看世界,多些海外歷練及工作經驗,不過,時間一久就發現,恐怕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孩子可能不在身邊,而有自己的事業、生活要打拚。」

為了讓小孩在外闖蕩無後顧之憂,不用擔心父母老糊塗了,財產被詐騙或失去自理能力,5年前,張先生與太太就將一部分財產、2000萬元交付信託

張先生說:過去做資產配置,定存部位大概有50%以上,基金約20%,股票投資占30%,從沒想過要成立信託專戶。直到有一次朋友聚會聊到信託,才發現原來心中的疑慮,早有解答。

預約安養》憑醫療單據,信託可代付
朋友是這樣分享的,有位老太太,一個人住在台灣,獨生女嫁到美國,心裡對老媽媽放心不下,只好將母親送到養護機構,並設立了一個信託專戶,約700萬元。

每月養護機構會向銀行請款,生病了,也會有護理人員帶她去看病,只要有醫療單據,銀行都能核銷

 

就連老太太突然要做全口假牙,費用17萬元,銀行只要打一通電話,跟在美國的女兒確認,就能支付這筆款項。

張先生頓時豁然開朗,想著太太不就擔心老後沒人照顧,又不願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地,與子女一同生活,「這時候,朋友此起彼落說道:我女兒也說她想移民了;我兒子在上海工作,大概以後也不會回來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論著,有沒有小孩,好像都沒差,也不那麼重要了。

 

決定將部分財產信託後,他和太太都感覺心裡踏實許多,「信託契約內容,主要有3部分,包括

支付看護費用養護機構醫療支出,

沒有金額限制,只要憑單據或請款單,上述三種開銷都可直接支付,不須經信託監察人同意。

財產防線》意識不清,確保用在己身
張先生現年62歲,若以平均餘命80歲計算,至少還有18年時間可活,再以一般養生村估算,坪數較大、設備好一點的費用,每月約4萬元,1年下來就是48萬元,18年共計864萬元;若太太同住,2人費用就是1728萬元,以信託專戶2000萬元負擔,應是綽綽有餘。

更何況,現階段只是將資金交付信託,還未正式啟動,越晚執行,可用額度也就越大。

原來,張先生因過去大量應酬的關係,三高纏身,身體狀況不太好;未來年紀再大一點,與太太2人同住安養機構生活,有專業護理人員照料,也是個選項,「最重要是,住在養生村,小孩就不用擔心父母的狀況,透過信託管道,又能確保財產是用在自己身上,避免因日後意識不清,無法自主管理金錢,等於是步入終老,財產的最後一道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趙子仁提醒:只有一件事,信託無法保證,不論是住進養生村,或找居家看護,都一定要慎選

畢竟信託主要功能,在保護人的財產,無法確認養護機構是否真的善待委託人,定時翻身、拍背。

當然,信託監察人的角色也很重要,一旦委託人失去自理能力,還有人能夠幫忙把關,對於有一定財力的人來說,確實解決了基本的老年財產及金錢管理問題。

台長: 昕哥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