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病從口入,大家在飲食方面是否注意過自己的身體呢?是否知道什麼樣的飯菜才適合自己呢?養生效果佳的美味藥膳,健康吃出來!這裏選出的20種藥膳,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其一是效果明顯。
通過藥膳來調氣補血,增進體質,養生防病,這是我們的主要目的。
其二是味道可口。
藥膳首先是食品而不是藥,所以一定要美味可口,才能使人堅持食用;如果藥膳很苦很難吃,那還不如直接吃藥。
其三是簡便易行。
所選的材料,包括食物、藥物、調料等,都是日常所見,隨手可得,價格低廉,因而非常適合普通老百姓。
韭菜炒核桃仁
原料:韭菜200克 ,核桃仁50克 ,香油、食鹽各適量。
方法:
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剝去皮衣備用,韭菜擇洗乾淨,切成段;將油鍋燒熱,放入去過皮的核桃仁,不斷翻炸,待核桃仁炸至焦黃時,瀝幹油撈出。
再將韭菜放入鍋中,翻炒,可以根據口味加入雞精、鹽、味精,再點一些開水,等韭菜炒到七八成熟時,放入剛才炸好的核桃仁,可以再加一些生粉、麻油,大火翻炒均勻即可。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助陽。
評價:
韭菜和核桃仁都有補腎助陽的作用,韭菜作用更強。
特別適用于中老年朋友,平常腰膝冷痛、陽痿、性功能不佳 者。
對於經常感到手腳冰涼、渾身怕冷、小肚子涼痛的女士,也可以用這道藥膳。
需要注意的是,韭菜炒熟了以後不能久放,否則其含有的硝酸鹽會變成亞硝酸鹽,食後會使人頭暈噁心,因此,製作時要注意韭菜用量,做完以後現吃,不要吃剩的韭菜。
黃花溜豬腰
原料:
豬腎500克,乾黃花菜50克。植物油、蔥、薑、蒜、鹽、白砂糖、芡粉各適量。
方法:
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洗淨,切成腰花塊;黃花菜用水泡發,撕成小條;蔥、薑、蒜切末,備用。
炒鍋內把油燒熱,先煸炒蔥末、薑末、蒜末;再爆炒豬腰,至變色熟透;再加入黃花菜、鹽,煸炒片刻,加芡粉,至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養血平肝,補腎通乳。
評價:
黃花菜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常吃黃花菜還能滋潤皮膚,增強皮膚的韌性和彈力,可使皮膚細嫩飽滿、潤滑柔軟,皺褶減少、色斑消退。
這道藥膳,將黃花菜與補腎的豬腰共同溜炒,補腎功效增強。適用於腎虛腰痛、耳鳴、產婦乳少等。平時痰多的哮喘病患者不宜食用。
泥鰍燉豆腐
原料:泥鰍500克 ,豆腐250克 。
方法:
將泥鰍剖洗乾淨,豆腐切成方丁,蒜剁成碎末,備用。
鍋裏放入少量油,待油溫熱後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後,放入豆腐一起煸炒2分鐘左右,盛出待用。
將雞湯倒入鍋裏,放進蔥段、薑片和泥鰍,加適量的鹽和豆腐一起煮,約40分鐘後加入適量的胡椒粉,出鍋前加入調好的豆粉汁,這道泥鰍燉豆腐就做好了。
佐餐食用,吃泥鰍、豆腐,喝湯。每日1次。
功效:健脾益氣,延年益壽。
評價:
泥鰍補中益氣,清熱利濕;豆腐滋陰潤燥,益氣和胃。對脾胃氣虛、婦女產後陰虧乳少者,效果不錯。
歸地燒羊肉
原料:
鮮羊肉500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大棗10克,薑絲、熟豬油、白糖、醬油、精鹽、味精、料酒、清湯、水澱粉各適量。
方法:
將羊肉洗淨,切成長約3釐米、粗約0.8釐米的條,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用溫水洗淨;當歸、生地洗淨,大棗用水浸泡後,用溫水洗淨。
鍋內加入少許豬油,用中火燒至五、六成熱時,用薑絲爆鍋,放白糖炒化,加羊肉煸炒一會,加入料酒,注入清湯,放入醬油、精鹽、當歸、生地、大棗等,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燒約1小時,揀去當歸、生地,淋入水澱粉勾成濃溜芡,翻勻,盛入盤內即成。
功效:溫經散寒,增重豐體。
評價:羊肉甘溫,能夠暖中補氣,滋陰驅寒,生肌健力;當歸、生地、大棗合用,養陰生津,與羊肉一起燉煮食用,對人體補養效果更佳。經常食用,能使人肌肉健美,皮膚紅潤光澤。
對體質消瘦女士,有強健豐滿作用。
良薑燉雞塊
原料:
公雞1隻,良薑6克,草果6克,陳皮3克 ,胡椒3克,蔥、醬、鹽適量,醋少許。
方法:
將公雞宰殺,去毛除內臟,洗淨切塊,放入鍋內,加入良薑、草果、陳皮、胡椒、蔥、醬、鹽、醋,加水適量。
把鍋放在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散寒溫中。
評價:
公雞有很強的溫補作用,良薑、草果、陳皮、胡椒,既是調料,也是溫中暖胃、散寒除濕的常用中藥;與公雞肉一起燉煮,散寒溫中的效能更為明顯。
這道藥膳適用於消化性潰瘍,表現為胃部隱痛、有涼感,食後痛可略減,喜歡用手捂按,嘔吐清水,大便溏薄,面色偏白,神疲乏力的患者。
蜜餞黃精
原料:黃精100克,蜂蜜200克 。
方法:
將黃精放在鍋內,加水適量浸泡透發,再以小火煎煮至熟爛,水乾,
加入蜂蜜,煮沸,調勻即可。待冷,裝瓶備用。
每日食用3次,一次一湯匙。
功效:補益精氣,強健筋骨
評價:
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下肢痿軟無力症,表現為走路不穩、腳力不足、筋骨不健等。食欲不佳、身材矮小的孩子,也可以經常服用。
飴糖豆漿
原料:飴糖20克 ,豆漿500毫升。
方法:將生豆漿裝入鍋中煮開,然後加入飴糖,改用文火熬10分鐘,並不斷攪拌讓飴糖溶化即可。本方空腹服用效果更佳。
功效:滋陰養肺,溫養脾胃。
評價:
飴糖溫補脾胃,豆漿甘甜,有潤肺止咳、消火化痰的功效。
這道藥膳特點是漿香微甜,既養陰又溫補,既潤肺又健脾,適應于肺陰咳喘,以及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
山藥湯圓
原料:糯米500克,山藥50克,白砂糖90克,胡椒粉1克 。
方法:
將山藥搗碎成粉,放入蒸鍋內蒸熟,加白糖,胡椒少許,調成餡備用。糯米泡後,磨成湯圓米粉,分成若干小團。
將山藥餡與糯米粉團製成湯圓,下沸水鍋中煮熟即成。當作主食,早晚食用。
功效:補脾益腎。
評價: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糯米性質收澀,對尿頻、盜汗也有較好效果。
山藥性質平和,上能潤肺,中可健脾,下則補腎,是病後康復食補的佳品。這道藥膳口味清香,適用於外科術後,以及慢性腎炎的調理。無病者常食,延緩衰老。
丹參酒
原料:丹參200克 ,米酒1000克 。
方法:將丹參粉碎,用米酒浸泡半個月,早晚服用,每次15毫升。
功效:活血化淤。
評價:
丹參補血活血,米酒性質偏溫,用其浸泡丹參,不僅有助於有效成分的濾出,還能增強丹參溫經活血的作用。
服用本方,還可以略微加溫,效果更佳。特別適用于女士血淤閉經、痛經,伴有腹部發涼者;也可以作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保健藥酒。
芝麻核桃阿膠膏
原料:阿膠150克,冰糖250克,黃酒350毫升,黑芝麻、核桃仁各適量。
方法:
將阿膠砸碎,放入黃酒中浸泡一周,待阿膠呈海綿狀,加水燉化,然後加入黑芝麻、核桃仁,再加冰糖上籠蒸1小時,不斷攪拌,冷卻即成凍膏。
每天早晚各一至兩匙,溫開水沖服。
功效:益腎補血。
評價:
阿膠是補血效果最佳的中藥,但有時味道不佳;用冰糖則可矯味,使本方滋味香甜;黑芝麻、核桃仁滋補肝腎,黃酒溫經助陽。
特別適用于肝腎陰血虧血虛、陽氣也不足的人。這類人常有腰酸怕冷、耳鳴眩暈、失眠多夢等症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