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27 20:06:52| 人氣1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養生藥膳食譜上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聽人說“病從口入”,大家在飲食方面是否注意過自己的身體呢?是否知道什麼樣的飯菜才適合自己呢?養生效果佳的美味藥膳,健康吃出來!這裏選出的20種藥膳,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其一是效果明顯。

通過藥膳來調氣補血,增進體質,養生防病,這是我們的主要目的。

其二是味道可口。

藥膳首先是食品而不是藥,所以一定要美味可口,才能使人堅持食用;如果藥膳很苦很難吃,那還不如直接吃藥。

其三是簡便易行。

所選的材料,包括食物、藥物、調料等,都是日常所見,隨手可得,價格低廉,因而非常適合普通老百姓。

 

1姜糖蘇葉飲

原料:生薑3克 ,紅糖15克 ,紫蘇葉3克。

制法:

將生薑洗淨,切成細絲,與蘇葉一起放入瓷杯內,再加紅糖,用開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趁熱服用。

功效:溫經解表散寒。

 

評價:

生薑是調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辛辣,性質微溫,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健胃等多種功效。

紫蘇葉也屬於溫性,能夠解除肌表的寒氣,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

紅糖性質平和,是補血良藥。

三味合用,能溫通經絡,散除寒氣,養血和胃。

常用於受涼受風之後周身怕冷明顯的風寒感冒。

 

此外,咳嗽氣喘伴有怕冷者、懷孕期間噁心嘔吐者、吃了魚蟹之後腹痛惡心者、偏正頭痛怕風怕涼者、小兒肚子受涼嘔吐腹瀉者,都可以用本方治療。

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風、水濕侵襲後,飲用本湯,能加快血液迴圈,驅散寒邪。

 

五味枸杞飲

原料: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糖20克。

制法:

五味子用小紗布袋裝好,枸杞子剪碎,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淨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沸,濾出藥液,倒入蓋杯中,加白糖20克 ,攪勻,分次飲用。

 

功效:

健脾胃,補肝腎,養心血,生津止渴。

 

評價:

五味子酸而性溫,有補氣生津、止瀉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別是夏天困乏無力的人,用它與黃芪、人參等一起煎湯服用,能使人精神倍增。

 

五味子與枸杞子合用,補肝腎作用更加突出。適用於五臟虛虧,氣血不足所導致的疲乏無力、面無血色、腰膝酸軟、心慌失眠等症。

 

黑芝麻粥

原料:粳米30克 ,黑芝麻20克 ,鹽2克。

制法:

將黑芝麻洗淨,炒香;黑芝麻加食鹽少許,研碎待用;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煮至成粥,調入芝麻,即可食用。

 

功效:

補益肝腎,通利大小腸。

 

評價:

黑芝麻能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它還有美容功效,能使皮膚保持柔嫩、細緻和光滑;有習慣性便秘的人,腸記憶體留的毒素會損害肝臟,造成皮膚粗糙,而芝麻能治療便秘,因而有保肝潤膚的作用。黑芝麻反復蒸曬,連同黑棗肉混合成藥丸服用,可令白髮變黑。此藥膳特別 適應於體虛便秘者食用。

 

枸杞葉粥

原料:新鮮的枸杞葉100克 ,粳米200克 ,豆豉汁、蔥、五香調料各少許。

制法:

枸杞葉洗淨切碎,粳米淘洗乾淨。將枸杞葉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加水用武火燒至沸騰,改文火熬煮,待米開花、湯稠時,加入豆豉汁、蔥、五香調料等,停火燜5分鐘即成。早晚溫熱飲用,可長期服用。

功效:補虛清熱。

 

評價:

枸杞葉又名天精、枸杞頭、枸杞菜,是枸杞的鮮葉和嫩莖,性涼味甘,味道佳美,具有滋補肝腎、祛風明目、清熱止咳等功能。

特別是其含有的鍺,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力,有效防癌抗癌,增加免疫力、延緩衰老。枸杞葉粥特別適應於經常發低燒、手腳發熱、體虛盜汗的人。

 

黃芪人參粥

原料:炙黃芪40克 ,人參5(或黨參30),大米100克 ,白糖適量。

制法:

將黃芪、人參切成薄片,冷水浸泡半小時,放入砂鍋內煎沸,改用小火煎成濃液;取液後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液,去渣;將兩次煎液合併,分成兩份。每日早晚各用一分,同大米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稍煮即可服食。每日2次,5天為一療程。

功效:益氣健胃。

 

評價:

黃芪、人參均能補氣生津,味道甘美,作粥食用,效果顯著,便於堅持。適用於脾氣虛弱,經常腹瀉、氣短乏力、胃下垂、脫肛等症。

 

天麻豬腦羹

原料:天麻15克 ,豬腦1個,調料適量。

制法:天麻泡軟,豬腦沖洗乾淨,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適量,以小火煮燉一小時以上,成稠厚羹湯,加入精鹽調味。一日分3次,喝湯吃豬腦。

功效:平肝祛風,補虛止痛。

 

評價:

天麻歷來被用於治療頭暈眼黑、頭痛、肢體麻木以及小兒驚癇動風等症。

豬腦能補骨髓、益虛勞、健腦益智,天麻豬腦羹善治頭疼,且能補虛,適應於體質虛弱、神經衰弱,經常感到頭昏頭痛、眩暈耳鳴者。

 

花生小豆鯽魚湯

原料:花生米200克,赤小豆120克,鯽魚1條。

制法:

將花生米、赤小豆分別洗淨,瀝去水分;鯽魚剖腹去鱗及肚腸;一起放入大碗中,加料酒、精鹽少許,用大火隔水蒸燉,待沸後,改用小火燉至花生爛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消腫。

 

評價:

鯽魚有健脾利濕、活血通絡、和中開胃、溫中下氣的功效,常作為脾腎虧虛、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和糖尿病患者的滋補食物,婦女產後食鯽魚,可以補虛下乳。

這道藥膳,鯽魚與補血的花生、清熱利尿的赤小豆配合,能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作用。特別適用於營養不良所致的浮腫,以及慢性腎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木耳紅棗湯

原料:紅棗10枚,黑木耳15克 ,冰糖適量。

制法:

紅棗洗淨,清水浸泡約2小時後撈出,剔去棗核;黑木耳清水泡發,擇洗乾淨;把紅棗、黑木耳放入湯盆內,加適量清水、冰糖,上籠蒸約1小時即成。每日早、晚餐後各服一次。

功效:補虛養血

 

評價:

這道藥膳製作簡單,卻有補虛養血功效,適用於血虛體質以及貧血者食用;無病者食之,可起到養血強壯的保健作用;女士常食,可以駐顏祛斑、健美豐肌。但有濕痰積滯者不宜多食。

 

紅棗花生衣湯

原料:紅棗50克 ,花生米100克 ,紅糖適量。

制法:

紅棗洗淨,用溫水浸泡,去核;花生米略煮一下,冷後剝衣;將紅棗和花生衣放在鍋內,加人煮過花生米的水,再加適量的清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為小火燜煮半小時左右;撈出花生衣,加紅糖溶化,收汁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止血。

 

評價:

花生與大棗配用,能增強補血止血的效果,對於脾虛血少、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有一定療效。本方用花生衣,補血效果更佳。適用於氣血兩虛所致的胃呆食少,短氣乏力及各種出血病症。

 

黃芪鱔魚湯

原料:黃芪20克,鱔魚1條,紅棗10個,鹽、薑、蒜、油適量。

制法:

黃芪、紅棗洗淨,大蒜切片,薑洗淨切絲,鱔魚宰殺後去腸雜,洗淨切塊備用。

鍋內放油燒熱,放入鱔魚塊、薑末,炒至鱔魚半熟,將紅棗、黃芪放入鍋內,加清水,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養血安神。

 

評價:

鱔魚是補血佳品,紅棗可養血安神,黃芪補氣,氣足則血旺;諸藥合用,滋補功效大大加強。適應於所有氣血虧虛的人士。

 

待   續

台長: 昕哥
人氣(192)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