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13 17:29:00| 人氣6,79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得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叔同解經>一書收錄弘一大師解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下皆稱為心經)。

  心經,時常出現在生活周遭,舉凡書法、藝品、飾品、展覽等等都可見其文﹔或者大家一定聽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出於心經。但要瞭解其義則有相當的難度,因為有些文字是梵文之譯音,兼之文言文的文體,以及佛經之專有名詞,使得閱讀產生障礙,所以需要相關書籍輔助來讀經文。

  接觸佛經有口誦、解義、心行等三個層面,口誦不知其義,或僅知其義卻無身體力行,就無法體會佛法之真諦。口誦與解義可以由理智思惟做到,但是最重要的心行就必須有正確的方法與態度來面對,而這遠遠超出我的能力所及,僅就解義方面,說說自己的想法。個人初觸佛經,才疏學淺,僅供參考,謬誤之處,望請見諒。

  以下粗體字為經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經為唐三藏法師玄奘法師譯。

般若為梵文之音譯,譯為智慧。

波羅蜜多為梵文之音譯,譯為「度」或「到彼岸」,此岸為煩惱的狀態,彼岸就是以般若來認識世界之種種。

心,意為核心。

佛經裡時常用「如來」、「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涅槃」、「開悟」等語,借用日本學者忽滑谷快天的說法,可以解釋為「我們在去除我執之後,就可以喚醒內在、純淨而神聖的智慧,那是神聖的光,內心的天國,一切良知寶藏的鑰匙,也是慈悲、正義、同情、無私的愛、人性和憐憫的所在。當這個內在智慧完全覺醒了,我們就會明白,無論在靈性、本質或本性上,我們和世界眾生或佛都是一体的,每個人本來即是佛,涵泳在聖者無盡的慈悲裡,於是生命不再是生老病死的大海,也不再是充滿苦難的人生,而是莊嚴清淨的淨土。我們的心完全轉化,不再為瞋恨所苦,也不再被嫉妒和貪欲困擾」。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菩薩為梵語音譯,意為「覺有情」、「道眾生」。

以極深的修為施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

五蘊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代表佛教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的簡單歸納和說明,意喻對「有」的執著。

空,涵義很深,但絕對不是指沒有、不是消極、不是一切都不要。後會再詳述。

厄,煩惱苦因,厄縛眾生。


舍利子!

此舍利子不是指火化所得之結晶狀物。舍利子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子依母為名,乃舍利之子。前一段的文字是集結的經家所述,接下來的文字皆觀自在菩薩所說,故先乎舍利子名。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異」的意思就是「即是」,否定再否定即為肯定,負負得正。不同方式說了兩遍,足見其重要。

色,就是一切有形有相的實體。

空,就是一個無形無相的存在。不是沒有的意思。可以想像為空的杯子、空的房子。杯子裡倒水,空就是杯子,色就是水。一杯水即杯子與水是合一的,杯子裡要有水才能發揮功用(空依色),水沒有杯子就沒有依靠(色依空),沒有杯子或杯子滿了就無法倒水(非空外色),都沒有水那杯子也無用處(非色外空)。

水在杯子裡,空還在嗎?空當然還在,水倒掉即是。

杯子裡若倒入紅、橙、黃、綠、藍、靚、紫的水,水就成為混濁的顏色了。若加入水之前,先倒空原先的水,水杯就不會混濁了。

各種顏色的水就是各種念頭,杯子就是心性。

心性若不執著於念頭,即可擺脫煩惱,亦即<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或者可以大膽說成﹕念頭就是心性,心性就是念頭。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色蘊,一切有形物質之義。

受蘊,因外境的感受感情之義。

想蘊,因感受而思想之義。

行蘊,對外境之動作。

識蘊,因著認識,變出外境之主體。


舍利子!

同上。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同前之五蘊的意思。

空相,並非「沒有」的意思,乃「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空,可以想像為空的杯子,並非沒有杯子的存在。

空相,乃是「空」顯示出的真實「相」,可以想像為水杯。

五蘊空相→不執著我見→不起分別心→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根據佛法,有因必有果,果必有其因,因果兩者乃同時發展,沒有單獨因或果的生滅。

不垢不淨,美醜、喜歡不喜歡、好惡、善惡乃人之主觀意識,非客觀之存在。金剛經云﹕「不思善,不思惡」。郝明義在<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提出疑問,為什麼不能思善不能思惡呢?他領悟到善惡乃人之主觀的價值觀所主導,非絕對客觀。時有報導,中東信仰伊斯蘭教國家的人移民英國,其年輕女孩因與異性約會或穿著清涼或婚前性行為,遭女孩父兄槍殺之例,殺人之人乃出於善的價值觀。

不增不減,世上有諸多可見事物之增減,但若以因果論,不生不滅就可說明不增不減。若以理性論之(如物理、科學),物質不滅定律可說明不生不滅,能量守恒定律可充分說明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並非「沒有」的意思,而是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方式理解。

「蘊」、「處」、「界」在佛教稱三科,意思是總括世間一切。

五蘊﹕色、受、想、行、識蘊。

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處。

十八界﹕十二處再加上六識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

身識界、意識界。

經文從五蘊最前面的,到十八界最後的意識界,都以「無」的方式看待,簡言之,總括世間一切都以「無」看待。

此段可以舉一個故事說明,大小和尚正要涉過小溪時,看見一名年輕女子站在溪邊不知如何是好,原來想涉溪卻又擔心濕了衣服,於是大和尚願意揹女子涉溪,女子也答應了,過了小溪女子道謝後便各自離去。過了許久,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大和尚,男女授受不親,為何可以揹女子,大和尚回答﹕「這件事在過溪之後就不再想了,你怎麼過了這麼久還一直放在心上。」「無」並非是要沒有感官的知覺與認識,而是做一件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感官(如揹年輕女子),而是揹女子本來就是一件應該做的事(是個髒老頭子也要揹)﹔揹的時候當然會有感官的知覺和生理反應,但渡過了溪,這些感官的念頭就放下了,煙消雲散了,回到「自性本空」,沒有被慾望佔據。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癡暗的意思。

不存在「無明」,也不存在「無明的消失」。

不存在「老死」,也不存在「老死的消夫」。

乃至二字需要加以說明。佛教十二因緣乃說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依序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故從無明乃至老死等十二因緣皆同樣看待。

經文之意可理解成「自性本空」。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佛教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聖諦含義我仍無法瞭解,其中包含了世間與出世間兩重因果關係。

「諦」原義是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在佛教中用來翻譯梵語,意思是真實無謬的道理。

若行般若者,世間及出世間法皆空,故經云﹕無苦集滅道。

所謂「智」,所謂「得」,皆不應執著。迷時應說有智以破除迷,悟時就不用說智了。

迷時、未得時,便會說「得」,既得之後,即知「性本自足」(本性中原本就甚麼有了),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就不用說「得」了。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故郝明義稱<心經>為「金剛經」之濃縮版。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以上經文「無」字甚多,應與「空」字解釋相同。

菩提薩埵即菩薩之縮文。「埵」字音同朵。

罣礙,牽掛妨礙。無罣礙的無字此時應作沒有之解。

罣音同掛字。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顛倒,不平順。

夢想,不真是的妄想。

究竟,到達極致。

涅槃,梵文音譯,「滅」的意思,義同般若、如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耨,音ㄋㄡˋ,四聲。

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諸佛的諸字是眾多義。

阿耨多羅,梵文音譯,無上也。

三藐三菩提,梵文音譯,正等正覺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成佛之意。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咒,不可思議之私密語。

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難測,照明癡暗,至高無上,妙覺無等的咒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揭諦,是去的意思。

波羅,是到彼岸的意思。

僧,是眾人的意思。

薩婆訶(音同呵),是快速成就的意思。

以白話言之就是﹕來喔!來喔!大家一起快來喔!趕快到開悟的道路上。



台長: 種子
人氣(6,797)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鈴木大拙禪學入門>讀後心得
此分類上一篇:<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讀後心得

Vincent
受用無窮
謝謝

Vincent
2012-03-17 06:59:43
版主回應
承蒙閱讀 謝謝
一定花了不少時間
關於閱讀,我還是習慣紙本
在部落格閱讀文章,總是比較辛苦
2012-03-17 12:45: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