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國立大學,會讓你沒面子,所以想重考。」友人的兒子對友人說。
「同學都戴名錶,我也想要,不然很沒面子。」長輩唸私校的兒子對長輩說。
「球場裡打球的朋友都開進口車,想換一台車比較有面子。」友人對妻子說。
曾幾何時名牌、名車、名校成為彰顯人的價值的指標,一個物質的、豪華的、昂貴的外衣穿戴上身,成為追求成功的目標。更聽友人說過,大學同學在即將畢業前夕互許成功,較勁看誰先有買雙B,似乎擁有名車就是成功。
成功很難定義,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對成功的定義就不同。我認為成功就是活的有意義,能夠實現自我,而失敗就是潛能沒有得到發揮。
如果物質的世界如此萬能,那麼悉達多就不會捨棄王子身分,放棄皇宮奢華的生活,遠離衣食無虞的物質享樂,尋求孤寂過著苦行僧的生活,最終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如果物質世界的充分滿足就是成功的人生,那麼芳濟就不會遠離奢靡享樂的生活,過著禁欲簡樸的生活,最後體認並實踐耶穌的宗教精神,死後封聖成為聖芳濟。
讀過一篇蔣勳的散文提到聖芳濟。芳濟是一位富商之子,過著優渥奢糜享樂的生活,有位苦行僧因飢餓倒臥在芳濟家門口,芳濟囑人接濟苦行僧,苦行僧離去前祝福芳濟說﹕「願你心靈富足。」芳濟日後看見戰爭、屠殺、搶掠、疾病、痛苦,後來他放棄物質享樂,他信仰簡單樸素,信仰單純善良,他相信物質的放棄便是心靈富足的起點,芳濟成為中世紀後期最大的教派。
廖玉蕙在〈陪妳一起去巴黎〉一文曾指出,面子是長在自己的臉上,不是靠子女唸名校,而是靠自己做人處事,所點點滴滴累積的。我想面子是自己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做人處事坦蕩蕩,面子是長在自己的臉上,物質的華麗外衣或許滿足了虛榮心,但是絲毫改變不了真誠面對自己的價值判斷。
或許我們該學習聖芳濟的勇氣,在廣場上脫光衣服,將錦衣華服褪去還給富裕的父親,過著清修生活。我們也該褪去虛榮的、華麗的、物質的外衣,檢視內在那個真正的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