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我僅對他人轉述大前研一之說法,做斷章取義之解讀,如果有網友知道出自何處,請告之,若有誤,不吝指教。
不久前在夏韻芬小姐主持的節目中聽到一段主持人與來賓的對話,內容大概指出大前研一針對人的壽命愈來愈長,為了面對退休後的生活,應該在退休前培養二十種興趣,這些興趣有動態有靜態,有室內有戶外,如此退休生活才不致枯躁無聊。
乍聽之下覺得很有道理,興趣應該廣泛一點,如果對某項興趣厭煩了,或體能健康狀態變差,還有其他替代項目,但心中又覺得這說法有種說不出的怪怪的感覺。
這件事就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和就讀高師大書法研究所的友人聊天,提到寫書法之種種,突然間不同功能的大腦神經元,藉由與平時不同的微電流與神經傳導物質,神經元彼此之間搭起連繫溝通傳遞的橋樑,我認知到大前研一的說法那裡不對勁了。
現在我寫毛筆字寫得興致盎然,幾乎天天提筆寫,寫得不亦樂乎,這可以說寫書法是我的興趣嗜好。但是我現在寫毛筆字為的是此刻所帶來的愉悅的滿足,根本不是為了退休生活培養興趣才寫毛筆字。
培養二十種興趣來豐富退休生活,這種說法沒錯,可是我們生活的目的、生命的價值,其中一部分不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這些興趣嗜好嗎?不就正因這些興趣嗜好豐富了多彩多姿的生活,讓生命的畫布有著色彩繽紛的色塊與線條,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聯想到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這段時期的歐洲,人們生活與生命的義意在於死後的世界,不是在此刻活著的當下,活著的目的要符合基督宗教之教義,活著是為了死後能投入耶和華的懷抱;之後歷經文藝復興時期、啟蒙運動、人文主義興起,人們才認知到活著的世界比死後的世界重要。到底甚麼才是目的必須認知清楚。
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代表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支配運用嗎?有更多的時間來實現自我嗎?常聽到了一種說法,因為壽命延長,為了確保年老生活、住、食、醫療無虞,所以退休年齡必須往後延(現在許多歐洲國家為了財政問題已經將退休年齡往後延);或者擔心退休後生活陷入空洞失去重心,所以就繼續工作吧。那麼不禁要問增加的壽命是用來工作的嗎?
我想不會有人在年老時攤坐在慢慢搖晃的搖椅上,眼神空洞看著天花板,感慨以前沒有好好培養興趣,所以現在枯燥無聊。我想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要只是奮勇向前衝,偶而也要停下腳步看看四周的人生風景,要思索目標與方向正確嗎?物質的世界真能帶來幸福的生活嗎?在生命歷程中,能擁有興趣滋潤忙碌與壓力沉重的生活,能沈浸在興趣嗜好帶來的喜悅與滿足,那麼退休時生活就會找到出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