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杏花
石梁度空曠,茅屋臨清炯,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怊悵有微波,殘粧壞難整。
-------
王安石‧蘇東坡詩壇留佳話
|
王安石和蘇東坡是北宋齊名的文學大家,二人都曾師從歐陽修,彼此之間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蘇東坡原來是翰林學士,後被貶為潮州刺史,他一直認為,是因為揭了王安石之短而遭此報復。三年刺史任滿,蘇東坡回到京城。
一日蘇東坡去拜見王安石,在書房等待時,偶然看見硯台底下壓著一首沒有寫完的詩稿,題目叫〈詠菊〉,但只寫了「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兩句。東坡心想,按常理秋天才刮西風,菊花開在秋天,老了也只是枯萎,不會落花瓣的,於是揮筆依韻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寫完未等見到王安石就走了。
王安石看到蘇軾續的詩,笑了笑,接著寫起奏章,建議皇上讓蘇東坡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皇帝批准了。東坡對此很不滿意,到任後心事不在政事,經常遊山玩水,飲酒賦詩。一天,有好友來看他,東坡忽然想起他後園的幾株黃菊,於是邀好友一同去玩賞。前天刮了大風,這時只見滿地舖金,而菊枝上一朵花也沒有了,蘇東坡驚訝不已,半晌說不出話來。
此時蘇東坡才明白王安石讓他到黃州任職的真意,原來是讓他來看菊花的。東坡認識到錯改了王安石的「詠菊」詩,馬上想向太師賠罪。後來他找機會趕回京城,到相府見了王安石,對錯改詩句一事,拜伏於地,表示謝罪。
王安石笑著說:「你沒看見過菊花落瓣,不怪你。」這樣,兩大名家,一個知過即改,一個恕以待人,在詩壇上留下一段佳話。◇ 文/弘毅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