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想寫文章會是一種凝固作用。」
再讀一次自己上一篇文章的第一段時,我想。
而矛盾的是,多數人稱之為「情緒的昇華」。
昇華,化作氣體,看不到了,卻仍然環繞著未曾離去;
凝固,將情緒存封成固體,可以很釋然地把玩回憶,卻再也不會為之所困。
不同的相變化說的是不同種類的放下吧?
記得個人新聞台有個版面是「我要和你一樣」,
國二時我還相當喜歡,換了好一陣子呢。
那時,心目中的那個你是誰呢?
我從未忘記,我是因為誰而開始改變,
從一個強勢的人慢慢轉為溫潤。
我還記得當初的無法理解,
為什麼一個傑出的樂手會自願擔任第二部。
妳說,這樣比較聽得到整體的合音啊,燦笑。
同樣是首席,我總將獨奏機會視為理所當然,而妳總是將機會讓出去。
一開始,我很希望,
就算是一次也好,
妳把獨奏機會留下來給自己,而我就可以在台下為妳大聲鼓掌。
但妳從來沒有這麼做。
匪夷所思,我模仿起妳,
讓出第一部,坐到後排的第二部,
企圖想理解妳的合音的天空,
期待著跨年級合奏時能坐在妳的旁邊,
一起體會第二部身為第二部的美好。
那時的我有沒有感受到第二部的美,我記不清楚了。
但我想我有了確確實實的改變。
我變得重視他人、重視團體,
從在乎一個人、想了解她的世界開始,
進而學習她看待世界的方式,
學會了內斂,享受團體一起努力的感覺,欣賞成員的多元性。
當然,後面這些是用了很多時間慢慢養成的,
甚至到我們不再屬於同一個團,
甚至到我上高中之後很久很久。
欣賞什麼樣的人,想學習什麼樣的人,
也許就像教育一樣是接力制,
很少人可以真的陪伴你很久很久,
只是曾經留下的,
會引導你去尋找下一個讓你欣賞、值得你學習、會陪伴你另一段時間的人。
只是人有千千萬萬種,
而千千萬萬種的人隨時隨地產生千千萬萬種的改變。
每次引起興趣的人當然會有所異同。
隨時可以開花,而花期可能有長有短。
有些人和你相處時間不多,卻讓你感恩、嚮往一輩子;
有些人的某句話、某個行為讓你興奮,卻連好好認識的機會與勇氣都沒有。
到底最後會記得什麼?
也許就是那個當下的自己想要記得的吧。
所謂在對的時候碰到對的人,
對與錯並非身分、地位、成就、生活情形......
而是那個時候,到底誰可以吸引你的目光、讓你激動,
只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你遇見了的人可以吸引那個時候的你,
所以這樣的相遇、相知、相惜,才顯得特別啊!
到底曾經想哪些人一樣呢?
教師系列、學姐系列、同學系列、名人系列、小人物系列......
許多領域的人以不同的面貌,
刺激我的想法,讓我嚮往,給我信念,
最後使我成為現在讓我喜歡的我。
值得好好感謝。
然而,有句話叫作「做自己」。
做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是每個人應該要有的信念,
但,這是難道是要我們不要學習他人?
我想不是的。
如果有想要效仿的對象,而勇於效仿,
這也是自己的選擇,勇於做自己的表現。
如果為了一句「做自己」而壓抑自己崇拜的目光,
那豈不是違背了「做自己」的本意?
如果沒有在國中時就遇見妳,
也許我現在會是又青那樣的人。
看到一個角色有所感觸,
是因為在她身上找到了我自己。
強勢未必不好,
但就像我曾經經歷過的那樣,
強勢可能造成孤單,
而比起那樣,我寧可選擇現在比較溫潤一些的自己。
雖然可能還是帶有企圖,可能還不夠溫潤內斂,
雖然不強勢不代表不會孤單,
但現在我的模樣是自己選擇的,
這樣就足以讓人自我安慰與欣賞了。
最近傾向回到新聞台這個小世界,
離開喧囂的臉書,
讓願意關心我的人們有主動關心我的機會,
而不是一旦我沉默,就會被淹沒在五光十色的世界裡,
被遺忘,抑或是給別人假裝自己仍在默默關心我的機會。
如果有緣人仍關注著我的新聞台,
如果你默默關心著我,而我卻不知道,
歡迎你打電話、傳簡訊、寫信給我,抑或是約我,
總之,告訴我,
我會很開心,
只要多一個人對我的關心是主動的,
不只是等著我的臉書綠燈亮,
不只是等著我或我的朋友發佈動態與照片,
而是就算我不說,你也會在。
我會很感動。
當臉書打破了儒家的同心圓,
把人與人的距離變成圓心與圓弧的關心,
好像認識的人都與你一樣近,
實際上卻是把知音都放得跟點頭之交一樣遠。
如果有誰很在乎我們之間的連結,
我想只要願意表達,
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成為繼續支持彼此走下去的夥伴。
而我,也會好好努力。
好好選擇我所在乎的,然後好好在乎。
不想讓任何一個我在乎的人感到孤寂,
不想只是被動接受別人畫下的一成不變的界線。
我會開始主動找你們,
我更在乎一些的那些你們,
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釋出我的善意。
我會開始承認自己的力有未逮,
沒辦法全心全力對待所有我認識的人們,
但我會努力讓我更在乎一些的那些你們感受更多溫暖,
拉近我們的距離,
讓重要的人們繼續重要下去。
讓我們一起加倍努力,好好善待自己所在乎的人們,好嗎?
科技太過發達,
滑著照片,沉浸在回憶之中。
但,有些話,我想我會永遠記得。
我會記得你說的自己不上相。
看著照片的我,只要想起這句話,
就不再會只是被相片中的美好迷惑,
我會記得,照片中的本人比起照片本身更值得好好珍惜。
並不是誰不上相,而是照片從來就不可能比得上本人。
照片只是一種紀錄與提醒,
告訴自己經歷過的是什麼,值得珍惜的又是什麼,
該怎麼去好好努力、好好對待。
該是時候好好想想自己在乎的到底是什麼,
只要抓到一絲絲跡象,
就會好好的保存感動,
就會毫不保留的付出。
寧可精疲力竭的後悔,不要冷眼旁觀的遺憾。
文章定位: